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发现:自己直接领导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大大下降了。十万天兵天将、巨灵神、哪吒、托塔李天王加上四大天王,竟然打不过孙悟空一个人。

孙悟空一个人就把天庭搞得天翻地覆的,那么他身后那个大佬呢?那个大佬究竟有多大的实力啊?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这样的人觊觎自己的帝位,那么玉帝岂不是只能束手就擒?三清四御、北极四圣、五方五老这些人究竟有谁是真心实意支持自己的?这些问题搞得玉皇大帝头大了。凭他的智慧也实在想象不到孙悟空的来历。孙悟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孙悟空说过: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这话看似信口开河,实则很有可能是有的放矢,是孙悟空背后的大佬编排他这样说的,目的就是看看玉帝的反响。也就是说,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极有可能是背后有人为他撑腰,要颠覆玉帝的最高领导地位。或者说,孙悟空就是一个开路先锋,后面的造反势力很可能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想到这些,玉帝不寒而栗。玉帝决定先镇压妖猴再说。一则看看妖猴背后到底有没有大佬支持;二则也可以瓦解削弱反对势力;三则检验一下天庭各方到底有哪些人是尽忠职守的?哪些人成天在尸位素餐,只知道括囊守禄而不肯建功立业?

玉帝掂量一下:

“四大天王、哪吒、托塔李天王、二十八星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十万天兵都败下阵来了。就连号称天庭第一高手的二郎真君也无功而返了。太上老君用金刚琢能够打败孙悟空,但是此时他似乎也回天乏术了。难道自己要降尊纡贵去请求元始天尊出手?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等几位大佬明知道自己现在摇摇欲坠,却还是袖手旁观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人是孙悟空的师父?

通过这一战,玉帝懂得了:

“自己派出的嫡系部队都尽心尽力了,但是他们实在不是孙悟空的敌手。二郎神敷衍了事了,也总不能再次去召唤人家。二郎神本身就瞧不起自己这个舅舅,再去找他,就更让他看扁了。佑圣、翊圣两位真君的部下也都倾巢出动了,也拿孙悟空丝毫没有什么办法。”

玉皇大帝苦苦思索,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一个人来。他想到了西方佛祖。据说佛教的宗旨就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利益他人的。自己的苦难不也需要佛祖来救吗?再说了,大家不都在宣传:佛法无边吗?观音菩萨是指望不上了,他只看老君的眼色行事,老君不让他参与,他就退避三舍、无影无踪了。

反正玉皇大帝自己现在是坚决不能亲自出手的,他要等待孙悟空背后的那位大佬现身。那位大佬不现身,自己就坚决不出手,要隐藏好自己的实力。自己这万亿年的修炼,不是用来对付孙悟空这样的小妖猴的。

这样,玉帝就让翊圣、佑圣二位真君火速去请佛祖前来。二位真君把孙悟空大战众位天将的经过跟佛祖简单复述了一遍,然后又传达了玉帝请佛祖出战的愿望。佛祖听了非常高兴,安排了一下灵山的有关事宜,就立即收拾动身。

佛祖到了现场,让围攻孙悟空的诸位天将撤了下来,单独面对孙悟空。双方简单自我介绍以后,孙悟空表达了对玉帝不服的意思。佛祖就向孙悟空详细地介绍了玉帝的履历,指出了玉帝之所以能统领三界的根本所在。我们看《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一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玉帝从佛祖的话中,听出了佛祖对他的衷心拥护。玉帝暗自高兴,心想:佛祖一出场,就把我大大宣传了一番,看来佛教是无比拥护我的地位的。这次请佛祖出马,借收拾孙悟空的机会,推出佛派还是正确的选择。此后,再有事就多请佛祖出面,以免受其他人的牵制。天庭和佛派联手,孙悟空背后的大佬就一时不至于敢明目张胆地反对我。

佛祖也不辱使命,雕虫小技就把孙悟空收拾了,压到了五行山下,判了他五百年有期徒刑。佛祖判孙悟空五百年徒刑是自作主张的,没有事先商量玉帝。玉帝对佛祖的一切做法都大力支持,向三界昭示出玉帝从此要重用佛祖、尊崇佛祖的施政纲领。佛祖对玉帝大吹法螺,刻意宣传,也向三界表明了他支持玉帝连任下去,和维护玉帝合法领导权的坚决态度,

玉帝又让所有的天兵天将,以及王母娘娘和三清都要拜谢佛祖收服孙悟空。以至于天庭上下都纷纷送礼拜谢佛祖。玉帝为了进一步巩固佛祖的地位,又决定召开庆功大会,并由佛祖命名这次大会,以载入史册,然后把佛祖在三界的地位理论化、系统化和长期化。

佛祖把庆功大会命名为“安天大会”。这样佛祖一战成名,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了天庭。下一步就是要把佛教势力渗透到东土大唐。于是,佛祖安排菩萨到大唐打前站,为大唐西天取经造势,并趁机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等犯了天规的人统统纳入到取经队伍当中。这样既可以显示佛法的慈悲为怀,又可以充实壮大佛派势力,是一举多得啊!

玉帝在安天大会上,公开表示了对佛祖的认可和尊崇。因此,佛祖要向东土大唐传经也似乎有情可原。玉帝也知道佛祖无论最后实力有多强大,他也支持自己永远担任玉皇大帝。佛祖喜欢一成不变的领导体制,这一点正好符合玉帝的初衷。所以,佛派实力越是强大,拥护玉帝的人就越多;拥护玉帝的人越多,信仰佛祖的队伍也就越壮大。

这样,玉帝和佛祖形成了相辅相成、同气连枝的信仰机制。玉帝对于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也就肯定是大力支持了。所以,后来孙悟空到天庭搬取救兵,玉帝几乎是有求必应。

由此可见,玉帝对于取经计划开始是不知情的;后来得知也必须是全力配合。因为此时他和佛祖已经荣辱与共、密不可分了!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这不是玉皇大帝同意的初心和权利,而是看到如来佛祖设计压猴五指山后的惊天大喜。故此特设宴席款待众仙,其实宴席期间如来根本没和玉皇大帝谈及如何处置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之事是如来与观世音菩萨商定的事,和玉皇大帝无关。五百年以后观世音菩萨才受如来佛祖之命,归劝孙悟空护师西行修成正果。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西游记提倡“三教合一”,而且玉帝是三界至尊,佛道两教都是他的管辖之内,哪怕人间当着他面喊“南无阿弥陀佛”,他也不会说什么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日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善念,果然惊动上天。……“本郡郡主并满城大小黎庶之家,无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今启垂慈,普降甘雨,救济黎民。”玉帝闻言大喜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经的解释词语取经拼音qǔ jīng注音ㄑㄨˇ ㄐ一ㄥ基本解释◎ 取经 qǔ jīng(1) [go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佛教徒到印度去求取佛经原本(2) [learn from sb.else"s experience]∶比喻向先进人物、单位或地区吸取好的经验引证解释1. 指佛教僧侣到 印度 求取佛经原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神龟 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 崇立寺 比丘 惠生 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因《三国演义》而及《西游记》,余曰:‘取经之事,自古有之。’”2. 比喻向先进的地区、单位或人物吸取经验。 郭小川 《花纹歌》:“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经来。”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西游记》有人说它是一部扬佛抑道的小说,也有人说它的主旨是扬道抑佛,其实处在吴承恩所在明中期,联系吴承恩的经历,他既对现实不满,但又不得不依托现实维系生活,历史的局限他是永远也跳不出去的。

所以这部小说也充分表达了吴承恩个人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因此《西游记》可以说既扬佛又扬道,既抑佛也抑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玉帝在明知道取经成功会增强佛教势力、削弱道家的情况下,依然会同意取经计划。

在《西游记》所描述的神仙体系里,道家是正统宗源,佛教是新兴的力量,如来佛祖的阶层地位要远低于玉皇大帝。原本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化胡为佛建立了佛教,其实就等于是道教天庭集团下设的一个子公司,而且还指派了观音、普贤、文殊这几个大佬转身份过去帮助这家子公司成长。但是没想到佛教的过去佛,也就是燃灯上古佛能力不足,没什么作为,被现在佛,也就是如来顶替了董事长的位置。

如来有能力有手段,很快就把佛教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掌管了西牛贺洲。在形式上,这时的佛教还属于天庭统一管理,但在实际中,天庭对佛教的掌控权早已丢失。如来野心很大,想让佛法弘扬到西游世界每个角落,从而慢慢削弱道家天庭势力,因此他主导部署了取经计划,通过唐僧师徒的一路西行,宣传和弘扬佛法,尽可能的在东胜神州、南部赡洲和西牛贺洲这四大部洲里的三个大洲的生灵全都信奉佛教。

对于这个计划的核心内涵,天庭道教一系其实是早就看在眼里了,如果直接出面干预,肯定会造成两大教派的对立,搞不好还是发生大规模械斗事件。因此天庭大佬们在商议后,针对了佛教的取经计划,制定了相应的潜伏计划。

为什么是“潜伏”?我们说《西游记》就是一场大戏,演员们各司其职、配合表演十分到位。

孙悟空天生石猴,生活在福地洞天水帘洞,师从菩提老祖,前期大闹天宫,又是官封弼马温、又是晋级齐天大圣的,和天上的仙家有着说不清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说白了他就是道家加持的产物。

猪八戒原是掌管八十万水军的天蓬元帅,是道家的高级别干部,怎么就能因为调戏个嫦娥而被轻易地打入六道轮回?这只有一种解释,为了道家的计划得以实施,天蓬元帅毫不在乎个人得失,他绝对是道教最忠实的拥护者。

沙僧本是玉帝身边的保安,卷帘大将,这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呀,怎么就因为打碎个玻璃杯被打入流沙河每十日受万箭穿心之苦?

更不要说白龙马了,被戴了个绿帽子,一气之下不小心烧了玉帝赐予的宝贝,就给降罪要杀,判刑太重。

这三怪一马,本就和天庭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都是针对佛教的取经计划专门制造出来的,不管他们的遭遇和经历如何,都是有剧本的,这几位在观音的斡旋下顺利进入取经团队,目的就是通过取经的过程,进入佛教的高层,从而成为道教打入佛教内部的“潜伏者”。一旦有事,这几位会毫不犹豫地倾向于道教这边,说不定还能捎带着掳走一帮佛教弟子。

出于这个目的,玉帝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取经计划。

但是,聪明的如来能看不出来这中间的渠渠道道吗?当然不是,但为什么没有做出反制呢?一个是因为佛教的实力还不足以和天庭抗衡;另一个是因为较之在三大部洲弘扬佛法比起来,安插几个线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来的反制还在后面呢?

这是另一个话题,有空再聊。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取经计划?

他有什么理由不赞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