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汉献帝刘协还真有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那就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诛杀了董卓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王允诛杀董卓,王允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王允毕竟跟董卓有着天壤之别。董卓是军阀出身,不讲究君臣之间的礼仪,也藐视天下群雄,一心只知道扩充实力。在董卓看来就是:拳大为哥,刀枪剑戟出政权,不讲文治而专讲武功,所以很快就失去了人心,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王允则是文官出身,不至于走到以武力威胁皇权的地步。再者,王允没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发号施令全靠着在朝廷的合法地位。那么王允就必须尊王攘夷而不是把天子彻底架空。当时,天子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否则,精打细算的曹操岂能平白无故地把天子搞到自己身边。“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天子没有号召力,曹操还挟持天子干什么?曹操不是慈善家,他拿出那么大的物力和财力来供养东汉朝廷和天子,说明在当时天子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
天子的号召力无与伦比;天子的作用不可替代。刘协是天子,就这一点就足以够自己翻盘的。可惜,刘协意识不到。也可能是刘协本人对汉朝也失去了信心,他的存在不过是再等待着一个新的真命天子的出现。
天子有任命大臣的权力;天子有赦免大臣罪过的权力;天子也有调动天下兵马的权力……而这些权力,汉献帝都没有用。是不会用?还是不敢用?反正他当时是有权不用。
这些治国理政的大权力,汉献帝没有用,而是交给了王允在用。结果王允则矫枉过正,任性地对董卓的势力大搞清洗。王允杀了名士蔡邕,使得人多大臣心怀不满和恐惧。
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请求朝廷赦免,王允也不依不饶。王允当时可能是想对董卓一党来个“痛打落水狗”。可是,人家落水了吗?董卓只是一个人被诛杀,他的部队除了部分跟随了吕布;大部分还是完好无损的。
所以,贾诩一个馊主意,李傕和郭汜他们组织起来,反上了长安。这一下,汉献帝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风雨飘摇的东汉被李傕、郭汜二人折腾的支离破碎了。
所以,如果我是汉献帝,我就抓住诛杀了董卓的机会,彻底收回政权。
第一、我会动用赏罚大权,对诛杀董卓的功臣给予奖赏;对董卓的帮凶给予适当处罚。
1、大大奖励诛杀董卓有功的王允和吕布。加封王允为太傅,赐爵“洛阳侯”;加封吕布为卫将军兼任司隶校尉。
2、公布豁免令,赦免董卓手下的三军大小将士。只追究董卓和重要谋士李儒的责任,其他的一律赦免。加封蔡邕为太史令,令他完成《汉史》的创作。这样,其他与董卓有过交集的人也可以安心工作。
3、对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给予适当嘉奖。
第二、我会收编董卓手下的二十万大军,改编成御林军,由国舅董承、太尉杨彪、司隶校尉吕布共同统领。
把董卓手下的士兵收编归朝廷,广大将士肯定愿意。不追究他们对董卓助纣为虐的责任已经是网开一面了,再改编成御林军,他们肯定会感恩戴德。
第三、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支走李傕和郭汜等人。
可以加封李傕为征西将军,派往西凉;加封郭汜为镇东将军,派往山东;加封张济为安南将军,派往东南;留下樊稠听用。这样他们各自都得到了提拔,也就没有造反的必要了。他们的造反完全被王允所逼,走投无路才反的。
另外,加封贾诩为少傅,协助皇帝处理日常工作。
这样西凉集团,士兵被收编,谋士被朝廷启用,大将分散到四处,就被分化和瓦解,不能造成集体反叛的恶劣局面。
第四、迅速起用被十常侍罢免的皇甫嵩、卢植等人;打听刘备的下落,召刘备进京,加封为皇叔、豫州牧、左将军和宜城亭侯等职务,并拨给他五万士兵。
让刘备占领豫州,可以后吕布里外呼应,对京师形成牢固的拱卫。
第五、趁着曹操没有过分发展壮大,打压曹操。
让曹操讨伐各地不服从中央政令的军阀。
第六、让袁绍进京受封任职,任命新的冀州牧。
袁绍的冀州是从韩馥和公孙瓒手里武力抢夺的,免去他的职务就等于宣告天下:中央收回各地州牧、刺史、郡守的任命权。逐步削弱各地的独立性。
加封袁绍为太傅,收回他的兵权。
第七、我会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任命诸葛亮为长安令,并兼任中书舍人,逐步把诸葛亮提拔起来。
其实,总的来说也不复杂,就是:趁机收回任、免、赏、罚大权;努力安定天下人心;认真防备曹操和袁绍形成尾大不掉;大力起用忠于汉朝的大臣;逐步削弱各地割据势力等等。
我坚决做到“
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当时,天子的威仪尚在,只要政令公正无私、利国利民、造福天下,各地诸侯是没有理由不服从的。所以说,汉朝被曹魏取代,刘协是难辞其咎的!
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没🈶任何办法,只能依靠外戚势力和大汉帝国的忠臣良将啦!但上帝没🈶给汉献帝思考的良机,一代枭雄曹操以谋划好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事,派曹洪夏侯渊兄弟们领十万大军北上勤王在旧都洛阳迊到了皇帝和众大臣。它们衣冠不整,饥肠辘辘,骨瘦如柴,向甘柴烈火久遇甘露一样兴奋,杀🐷烹🐮,终于可以安身立命了,从此鸟入囚笼,汉献帝更本无能力扭转大局乾坤。还B能的和国舅董承图谋不轨,终被曹丞相镇压看管,当起了花花太岁。
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谢谢邀请。这是个假设性的问题,很难回答。回答之前,我认为有必然看一下汉献帝的履历。当然没有必要全看,只需看他从十四岁到十六岁被曹操奉迎的那一年(公元196年)。为什么我选这个时间段?因为年龄太小了什么也干不了。为什么是十四岁?因为汉献帝的先辈汉和帝就是这个年龄段扳倒了权臣,自己做主的。为什么超过十六岁就不行了?因为曹操太厉害了,汉献帝年纪轻轻,绝不是他的对手。
这段时间只有两年,其实就是汉献帝被李傕、郭氾劫持的时间段。汉献帝有机会力挽狂澜。这段时间,汉献帝手中多少有点资源,比如外戚董承的少量兵马以及一些汉朝旧臣的支持。
怎么办?我个人认为汉献帝不要急于逃出李傕、郭氾的控制,因为汉献帝逃离李、郭二人控制时,把自已手中少的可怜的资源拼光了。汉献帝的逃亡类似再次狼狈迁都,甚至更惨,没有人会把你当回事,这己经被历史证明了。只有坐镇长安,才有机会。一方面汉献帝可以和李、郭周璇,李、郭说穿了就是军阀,时间一久,人心必定归向献帝,另一方面可以让宗室刘虞勤王,刘虞忠于汉室是豪无疑问的,而刘虞有较强实力。
当然汉献帝力挽狂澜需要很多前提条件,如自已不犯错,刘虞与献帝有默契。就算是汉献帝扳倒了李、郭,自已做了主,要恢复黄巾起义前大一统局面几乎不可能,汉朝很可能进入类似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
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你以为王允是好人吗?没除掉董卓之前那叫一个贤良啊,一朝除掉董卓,那吃像都成啥样了,干掉董卓的吕布被赶出长安城去对付叛军,大多官员提议赦免西凉将领,他为了表示自己大权独揽表示这些家伙都是必须处死的,最后玩塌了还想着拉着皇帝一起跳楼。就这还想着刘协能依靠王允,这时候吕丁董布都比王允靠谱点
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第一次机会:十常侍之乱。京郊遇见董卓带着西凉军,下旨:董卓救驾有功,原地驻扎不得扰民,明日早朝董卓及诸将入朝接受封赏!卢植接替何进任大将军,朱儁封羽林中郎将。此时董卓刚入京对朝廷知道不多,可以以封赏名义给朱儁做副手将其调离,西凉军换成皇埔嵩去镇守。
第二次机会:吕布刺董卓。安抚李傕和郭汜,收编西凉军,然后就是逐渐平息各诸侯。
ps:第一次机会最简单,就是利用汉朝的权威做人事调整,只是不会有后来的汉献帝。
第二次机会相对难点,以后基本没有机会
如果你是汉献帝刘协,你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
这个是不可能重现的。
首先,大汉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只能推翻了重来,这是必然趋势。
再者,人心已变。就是把名分,地位都给那些诸侯大臣,他们就会为大汉效力吗?不会了。
最后,自董卓进京开始,大汉在天下诸侯眼里就只是个名号了,可以用,但是不可以拥,汉献帝也只是个傀儡。即使有穿越人士带着记忆去做汉献帝也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