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魏延和文聘两人的武功修为基本就是半斤八两,打起来旗鼓相当,半天也不分胜负。他们两个人有过一次实打实的正面交锋。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賊!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观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抡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进城,共杀卖国之賊!”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制止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将卒,皆已折尽。延乃拔马而逃,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魏延和文聘大战了几个小时,不分胜负。由此可见,他们的武功修为在伯仲之间。文聘、魏延、蔡瑁、张允都在刘表手下为将,他们都是多年的老同事关系,彼此知根知底。蔡瑁和张允本来在城头指挥军士向刘备射箭,以阻止刘备进城。而魏延一到,蔡瑁、张允二人立即逃走,说明他们都知道魏延的武功修为远高于自己,所以就不战而走。文聘的到来,肯定是蔡瑁和张允招来的。蔡瑁和张允既然招来文聘对付魏延,说明在襄阳众将眼中,文聘和魏延的武功修为是差不大离的。
文聘自称大将文聘,这也是《三国演义》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了。即使是狂傲不羁如关羽,在斩华雄的时候,也是自称“小将”。大多将军都是自称“末将”或者是“某某某”,或者是“吾”等等。文聘自称大将,不知道底气何来,让人觉得他信心十足,似乎罕遇对手。而整部《三国演义》对于文聘武功高强的描写却是再也没有了,只是铜雀台射箭比赛,他露了面,成绩也基本上是垫底。倒是魏延,跟随刘备以后,光芒万丈,被人称为五虎以后的第六虎。甚至,不少人认为,魏延应该能挤进五虎,只是把谁挤出来,也实在是如盲人摸象,众说纷纭而意见无法统一。
魏延投奔刘备后有哪些靓丽的表现呢?
第一、跟随刘备取西川,立下汗马功劳。
魏延和黄忠担任先锋。魏延在攻打雒城外两大寨子的时候,生擒冷苞,立下大功。
第二、汉中之战,魏延一箭射中曹操的门牙,差点生擒曹操。
魏延追赶曹操,被庞德奋力战退。具体合数不明,说明魏延略微有些不敌庞德,不能晋级超一流高手。
第三、刘备称王,封魏延为汉中太守,马超和马岱协助魏延守汉中。魏延的地位一飞冲天。
第四、诸葛亮南征孟获,魏延和赵云担任大将。
诸葛亮第一次擒孟获,就是魏延亲手创造的奇迹。魏延在生擒祝融夫人和引诱兀突骨大王进盘蛇谷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魏延带兵救出马谡。
第六、第二次北伐,斩杀曹魏大将王双。
这一次诸葛亮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兵。魏延负责断后,斩杀王双。王双使六十斤大刀和流星锤,曾经斩杀蜀汉将员将领,重伤蜀汉大将张嶷,是一流高手。
第七、出簊谷之战,救出被曹魏包围的大将陈式。
第八、引诱司马懿进上方谷。
第九、大战张郃数次,不分胜负。最后引诱张郃进包围圈,射杀张郃。
通过盘点,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在调兵遣将时,诱敌深入的艰巨任务,几乎都是派魏延完成的。如:引诱祝融夫人进埋伏圈;引诱兀突骨大王进埋伏圈;引诱张郃进埋伏圈;引诱司马懿进上方谷等等。
祝融夫人、张郃当时都是无敌的存在。祝融夫人的飞刀,接连杀伤多名蜀将;张郃则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无人能敌;兀突骨大王,就更是凶神恶煞一般。引诱他们几位就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啊!因为,引诱者如果一上去就败下阵来,就会引起敌方的警惕,而难以达到诱敌深入的战术目的;可是当时被引诱的大将基本都是当时无敌的存在,一不小心,分寸把握的不好,自己就很有可能自投罗网,被人所杀或者是被擒。所以,每次诱敌深入的艰巨任务都交给了魏延。魏延也都胜利完成任务。
文聘投降了曹操以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比起魏延的成就,简直就是:篝火之光,岂能同日月争辉?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文聘的武功修为与魏延有很大的差距。文聘之所以在曹营表现一般,也可能是曹魏的人才济济,大将太多,他没有机会发挥。不过,铜雀台比武,曹操实际就是给了一个众将充分展示的机会,文聘的表现实在是平平淡淡。
文聘投降曹操的时候,还玩了一把“忠臣秀”,故意不去见曹操。但是曹操派人去一招呼,文聘立即迫不及待地去见曹操,以获得封赏。这就比黄忠差得太远。黄忠是刘备个和关羽亲自去请,黄忠还提出若干条件,刘备满口答应,黄忠才答应为刘备效力。
文聘没有不同凡响的能力,却总想做出不同凡响的业绩,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能自称大将了。
《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魏延和文聘相比,魏延的武艺略胜一筹,不过差距不大。
魏延和文聘原本都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在刘表死后两人分别投靠了刘备和曹操,从此分道扬镳。而他们两人打过一次,在刘表刚死不久,刘琮偷偷投降了曹操,刘备放弃新野南下经过襄阳。蔡瑁、张允不肯开门让刘备进城,魏延不服提刀杀了守门士卒,私开了城门,文聘奉命出战魏延,两人就在城下厮杀。
魏延与文聘一直从已时打到了未时,最后魏延因为手下兵卒死伤殆尽,才主动撤走,去长沙投奔太守韩玄去了。已时是上午9点到中午11点,未时是13时至15时,因此魏延和文聘这次至少打了两个小时,最长打了6个小时。
这一战文聘虽然兵多,但是从最后魏延拨马而走,不是突围而去看,两个人应该是单挑,并没有其他人参与围攻。参考一下葭萌关之战张飞对马超从下午战到天黑共打了200多合,魏延和文聘至少也打了100合,甚至可能更多。
在演义里单挑百合不分胜负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同等级的水平,即使有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魏延和文聘的武艺水平差不多。
但是魏延后来在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和蜀汉后期历次北伐中都有不错表现,斩将杀敌不在少数。而文聘后来除了铜雀台比箭之外,只有汉中争夺战的北山之战出场过一次。这一战文聘率绝对优势魏军围攻黄忠部下的牙将张著,最后打了大半天却没能取胜,表现让人失望。
因此综合看,魏延实力要略胜于文聘。
《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文聘,人人都知道魏延是蜀汉除五虎上将之外武艺最高的将领,但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文聘是谁的,文聘原本是刘表部下将领,镇守荆州北部,刘表去世后,刘琮投降曹操,文聘自然也跟着归属曹操了,因为文聘念及旧主刘表,并没有对曹操表现得过分殷勤,所以特别得到曹操的关注,被任命为江夏太守。
文聘之后还率军参与了长坂坡大战,追上刘备后,结果被刘备几句话骂退,因为刘备原来就认识文聘,都在刘表手下待过,而文聘这个人怀旧,刘备一提文聘投降曹操,文聘就不好意思攻打刘备,只能撤退了,后来文聘还遇到了赵云,也没敢出手,眼看赵云逃走,然后又与张飞对峙,同时也没有出手。
魏延
三国演义中的文聘和魏延原来都是刘表手下,但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文聘是跟着刘琮一起投降了曹操,而魏延不愿意投降曹操,只想跟着刘备,当刘备向南逃走经过襄阳想与刘琮对话时,刘琮不敢露面,而魏延却擅自打开城门准备放刘备进城,而文聘作为守城将军自然不愿意了,与魏延交战。
两人各自率军从已时打到未时,差不多打了三四个小时,两边都损失了不少人马,于是魏延就率军逃走了,这里没有说魏延是否与文聘单挑,打了多少回合,只知道两人打了两败俱伤,算是平手吧,那么魏延与文聘单挑,死战不退的话,结局如何,谁更厉害呢?
魏延
先看下二人的大概武艺排名,魏延在蜀汉的地位,是排在五虎上将之后,武艺也是如此,蜀汉五虎上将在三国演义中是武艺一流的将领,能在整个三国排名前十的,以魏延的武力,以三国演义为背景的话,魏延在蜀汉能排名第六,仅次于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虎上将之后。
以整个三国演义来说的话,魏延的武艺大概排名在二流武将的中后位置,差不多就是前三十名之内,具体的话就是28名或者29名,与华雄、曹仁、关平、曹洪等人的武艺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
再来看看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战绩,魏延在进入益州后,三十回合战平了刘璋手下大将泠苞,之后又用了数个回合生擒了泠苞,在暇萌关大战前,魏延十个回合打败了马岱,马岱可是马超的堂弟,西凉猛将,不比马超差多少,魏延在汉中之战还一箭射中了曹操,但被曹操手下的猛将庞德数个回合击退。
魏延
魏延在随诸葛亮南征南中时,曾经有一次生擒了孟获,并且魏延与孟获妻祝融夫人数个回合战成平手,要知道祝融夫人的武艺可以战平五虎上将排名第一的赵云,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时,三个回合斩杀了曹真的族弟曹遵,一个回合突袭杀死曹魏名将王双,王双可是曹魏虎威大将军,先锋大将军,并且两次三个回合斩杀诸葛亮手下两员将领,结果一个回合就死于魏延手下。
此外,魏延十个回合战平了曹魏名将张郃,三个回合战平了司马懿,数个回合与当时还在魏营中的王平打成平手,魏延最终因为脑后有反骨,被诸葛亮在临死前设下计谋,然后由马岱趁魏延不备而杀死。
魏延的最好战绩是十个回合实打实击败了马岱,同时十个回合战平了张郃,要知道张飞也曾经十个回合战平了张郃,这也印证魏延的武艺与华雄、曹仁、关平、曹洪等人的武艺差不多的说法,因为曹仁与曹洪的武艺跟张郃是差不多的水平,仅仅稍微逊色了一些,自然也魏延也差不多。
文聘
另外,庞德可是曹营中排名前三的将领,仅次于典韦和许褚,位列第三,武艺算很高了,但是,庞德只能击退魏延,不能击败魏延,可见魏延还是有些水平的,要知道五虎上将任意一个可以击败庞德,说魏延比庞德稍微弱了一点,也不为过,所以魏延的武艺水平算是二流的中下水平。
再来看看文聘有何战绩?
翻遍三国演义,文聘在其中基本上没有单挑战绩,虽然在襄阳城与魏延有过交战,但到底是混战还是单挑,三国演义也没有说清楚,不得而知,按估计来说应该是混战,后来文聘率军攻打刘备也没有动手,遇到赵云和张飞仍然没有动手,文聘参与了赤壁之战,本来想阻止黄盖驾火船来冲击,但被暗箭所伤,也没有单挑成绩。
文聘
文聘后来跟随曹丕南征时,还被吴将徐盛所打败,并且文聘还救了曹丕一命,但就是没有文聘单挑的战绩,要不然文聘的武艺不行,要不然文聘根本不敢跟人交手。
只能对文聘的武艺做一个估计了,以文聘的武艺来看,差不多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是三流居上水平,文聘差不多跟曹营的乐进、李典等人同属一个档次,曹营中张郃、张辽、徐晃是一个水平,都是二流中上水平,而乐进、李典、于禁等人差不多都是三流中上水平,差了一个档次,所以文聘算起来也比张郃等人差了一个水平。
文聘
文聘在曹营的武艺排名大概可以排到第14名左右,在整个三国演义中的武艺大概可以排到35名左右,比魏延低了五六名左右,相差不是太多。
如果魏延与文聘单挑,死战不退的那一种,肯定是文聘会被魏延打败,因为魏延的战绩不少,很多都是实打实的战绩,而文聘根本没有战绩,魏延估计在三五十回合可以打败文聘,最多在一百回合左右可以斩杀文聘,两个人虽然交过手,但明显不是单挑,三国演义说的是两军交战,手下兵卒都打得差不多全部损失了。
《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三国演义》蜀国的魏延与魏国的文聘单刀匹马交战,谁赢的机会比较大?
乱世出英雄,三国当中有太多可以描述的文臣武将,每个人在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光发热。但是谋臣密谋于天下,武将战于当下,可以说各有各自的优势。
武将的终极目标便是驰骋疆场、获得战功。三国当中的魏延和魏国的文聘,他们二人如果交战的话,谁的胜算会大一些呢?
魏延
蜀汉的重要将领,在五虎上将离世之后,除了姜维之外的唯一一位可以在蜀汉扛大旗的将领。但是对于魏延的描述,在三国演义当中,一直背负"反骨"的名望。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被马岱从背后暗杀。但是纵观魏延的一生,个人认为,说魏延有反骨这个的确有些冤屈。自从魏延斩韩玄投靠刘备之后,可以说一直兢兢业业,为刘备的事业四处征战,尽职尽责。
魏延虽然不在五虎上将之列,但他的才能却是没有人能够掩盖的。在蜀汉中后期众将中,魏延的武力值,仅次于黄忠、赵云。
文聘
再说文聘,文聘是曹魏阵营当中的大将。虽然在三国并不怎么出名,而且能拿得出来的战绩也并不怎么多。文聘在刘表还活着的时候,就已是刘表手底下的大将,后来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文聘自从跟随曹操之后,一直在镇守江夏,并且成为曹操镇守一方的大将。
两人的能力对比魏延和文聘有过一次交手,那便是刘备受到曹操大军围攻之时。刘备带领着全城百姓逃亡,当来到襄阳城下之时,刘备本以为可以入城。奈何投降曹操的蔡瑁张允将其阻挡在门外。这个时候,魏延出来了想要放刘备一众人等进城。只见城内有一将领出来阻挡,此人便是文聘。
《三国演义》中记载道: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两个人交手并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但是魏延和文聘交手,还能够全身而退。虽不能证明二人的实力,至少可以看出魏延此时对于这名大将文聘,丝毫不惧。魏延在看到手下没人的时候,立刻转向逃跑,这时候不跑反倒是怪事一桩。
魏延自从跟随刘备开始,便开始了征战的一生。
《三国演义》中有过明确描述:延复回,三员将并力拒战,生擒鄂焕。
在和鄂焕对战的时候,当时是与王平和张翼共三人一起对阵鄂焕,最后生擒。类似关羽张飞这些将领单挑的话,要么几个回合结束战斗,要么大战几百回合。类似这种三人一起战斗的,在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出现过。但是魏延的实力,自然不能和刘关张相比较。
其次便是和泠苞的单挑,魏延和黄忠两个人在战场上面和泠苞对战过。魏延纵马提刀,与泠苞接战。二将交马,战到三十合,......魏延听得背后阵脚乱,撇了泠苞,拨马回走。两个人打了三十个回合,然后魏延就后撤了。但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因为战马体力不支,翻身落马。要不是黄忠的那一箭,可能魏延就会被邓贤一枪戳中。紧随其后,黄忠也在半道上和魏泠苞对战了十个回合,黄忠也同样没有拿下泠苞。这一点来看,虽然黄忠老将的战斗力惊人,但是魏延的能力也不差,最终还是魏延活捉了泠苞。可见魏延的实力仅次于黄忠。
黄忠的实力,我们可以借鉴下黄忠和关羽的战斗,长沙之战之时,关羽和黄忠两人单挑过,而且两人互有手下留情,但是真正战场单挑,黄忠不一定扛得过关羽。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实力相当的武将,到了最后都是看自己的体力如何。所以黄忠如果年轻十岁,或许可以和关羽一战高低,黄忠输在年龄上面。
而镇守江夏的文聘,一直在默默的抵抗着坐镇荆州的关羽,不落下风。
《三国志文聘传》中记载: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在荆州的地界上面,文聘能够堂而皇之的干扰关羽,并且和乐进两个人击败过关羽。以关羽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能够让文聘安稳的守护着紧邻的江夏,可见文聘的实力在关羽的心中也是有所忌惮的。
通过关羽后来的北伐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这一点可以看出,关羽身旁能够“容得下”文聘,足以彰显文聘的真实实力。
总结:虽说文聘和魏延交手过一次,但是这一次的魏延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十足,在和文聘交手之后可以全身而退。但是我们通过黄忠和关羽的实力比较可以看出来,魏延如果真的和文聘在战场上一对一的交手,结局的话,很可能还是魏延落败的可能性更大。
《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魏延和文聘都曾经在荆州刘表麾下为将,他们俩如果比较一下上阵厮杀的武艺,谁又更高一筹呢?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能准确判断出来,魏延的武艺肯定要比文聘高出一大截。魏延和文聘互相之间是有过一次直接交锋的,那就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一回中。
回目: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麾兵南下,直指荆襄。刘备势单力孤,自知难以抵挡,只好弃下樊城,率领众百姓渡河向襄阳而来。但到了襄阳城下,却被蔡瑁“叱军士乱箭射下”,拒之城外,不使入内。
魏延出场,“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骂蔡瑁、张允为“卖国之贼”,轮刀砍死看守城门的士卒,打开了城门,招呼刘备进城。正在此时,文聘“飞马引军而出”,阻止魏延。魏延“挺枪跃马,便来交战”。
大家都知道,魏延擅使的兵器是大刀,而与文聘厮杀,魏延是“挺枪”迎战,说明魏延根本就没把文聘那两下子放在眼里。魏延手下兵少,仍然能“从已至未”战了将近四个小时,手下兵卒折尽,魏延方才只身拔马而逃。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无论是单挑厮杀的武艺,还是领兵对阵的指挥水平,魏延都要比文聘强很多。
除了这次战斗外,文聘就再没有任何上阵厮杀的战绩了。
在刘表帐下时,文聘混得不错,位居高级将领。曹操收取荆州后,文聘又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来见,曹操召他,文聘表现出一付怀念旧主的样子,得到曹操的认可,“真忠臣也!”还任命其担任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
文聘归附曹操后,尽量往曹操身边凑,打仗则总往后退,能躲就躲。在长坂坡追击刘备时,被刘备痛骂为“背主之贼”,羞惭而退。张飞独断当阳桥,文聘的部队首先到达,却“不敢近前”,等下等待主力。
赤壁之战时,他奉曹操之令去拦阻诈降的黄盖过分接近曹军水寨,被黄盖一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上。从此后,文聘就再也没有在阵前露过面。
汉中之战,黄忠偷袭曹军囤粮重地米仓山,文聘所部也参与了包围,张郃和徐晃亲自上阵与黄忠交战,文聘却未出现。赵云冲阵而来,一枪挑杀文聘的部将慕容烈,文聘依然忍而不出。
曹丕篡汉称帝,南征东吴,遭到火攻,全军大败,关键时刻,文聘出现了。他驾驶着一只小船将曹丕接应上岸,立下救驾之功。撤退路上遭到丁奉的伏击,张辽和徐晃纷纷出战迎敌,而文聘却紧随曹丕而去。
同为荆州刘表的旧部,魏延的表现与文聘大不相同。文聘是紧随领导,靠的感情投资;魏延则是亲临战阵,浴血搏杀,靠的是能力和功劳。
世道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文聘这个人武艺非常一般,领兵的水平也拿不出手,遇到打仗,他也尽量往后躲,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但文聘人家混得确实特别好,无论在刘表帐篷,还是在曹操、曹丕的身边,文聘都是深受信重,稳步上升,位高权重。而魏延在刘表军中只是个低级军官,在长沙韩玄麾下也不被重视,但魏延通过自己舍生忘死的战斗,不屈不挠地拼搏,靠着一身出色的武艺和超群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备的认可,越级提拔,独镇一方。
都是一生,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观念则大不相同。文聘仿佛是温室中摆放的盆景,魏延则是风雨中挺立的青松。
《三国演义》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为何?
三国演义中,魏延与文聘谁的武功厉害?魏延,字文长,勇猛过人,性格孤傲。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绩,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自称汉中王,于是留下魏延镇守汉中。魏延在汉中镇守了许久,并且打败魏国的进攻。
文聘,字仲业,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文聘守卫江夏。
魏延的与文聘交战,不分伯仲之间,魏延的武功比文聘略微有点厉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