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曹公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因此曹公帐下将才济济、谋士成群。像创业初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李典、乐进等等来投,曹公基本上都是来者不拒。接着夏侯惇有又引见了典韦,曹公更是如虎添翼。

应该是,对于有用的人才,曹公一贯都是见猎心喜,欲揽于麾下而后快的。对于关羽,曹公是诚心诚意,费尽了心血。我们看曹公为关羽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可谓礼遇隆重至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事没事喝个酒,为的就是加深了解、促进感情。俗话说得好:“酒越喝,关系越近;牌越打,关系越远。”曹公三天五日的就和关羽喝喝酒,就是想和关羽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刘、关、张结义在先,恐怕曹公就会考虑和关羽结拜了。

第二、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反正是有机会就奖励啊,保证关羽不缺钱花啊!

第三、三重大礼:就是:赤兔马、美女、袍子。送关羽美女和袍子,体现了曹公的体贴入微。而送给关羽赤兔马,那可是曹公用心良苦啊,关羽有了赤兔马,那就是多了半条命啊。关羽也因为赤兔马快而成功追杀过其他一流高手。曹公对关羽那是赤诚相待,几无保留了。

第四、加官进爵: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公对关羽的态度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爱才如命!有这么严重吗?当然有,要知道战场之上,有一匹好马,就几乎等同于多了一条命啊!刘备就是靠“的卢”而马跃檀溪,死里逃生的;吕布也是因为有赤兔马而多次在数名高手的围攻下,从容离去的。曹公竟然肯以赤兔马赠送给关羽,那就是要确保关羽在漫长的征战生涯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安然无恙。

曹公为什么对关羽如此地厚爱呢?

第一、关羽武功高强,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勇将的作用。在虎牢关,曹公亲眼目睹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绝世风采。后来,关羽又万军之中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这些都充分证明,曹公对关羽的投资是值得的。

第二、关羽的忠义。这是关键,武功高强的大将应该不乏其人;忠义两全的志士当然也不在少数。而武功修为顶尖,又忠贞不渝的大将就有如凤毛麟角了。

刘备多次被打得一无所有几乎山穷水尽,但是关羽还是对刘备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这些曹公当然都看在眼里。曹公是多么希望自己手下的大将们也都像关羽一样的忠心耿耿啊!所以,曹公对关羽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

曹公对大将们的表态就是:既要论功行赏,也要论忠选拔。

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杀死曹将五十多人。曹公又一次见证奇迹,发出了:“我若得此人,何愁不得天下?”的感慨。

赵云在刘备兵败如山倒的时候,非但没有逃跑,反而知难而上,在百万军中救出了幼主刘禅。这令曹公钦佩万分。赵云的勇猛,大家有目共睹;赵云的忠义,大家可想而知。

对于这样的大将之才,曹公心向往之,于是又下令不得释放冷箭,而要生擒赵云。结果,赵云也因此脱险而去。曹公的打算就是:先擒住赵云,然后劝降,至于能不能说服赵云投降,那就再说了。反正不能杀死赵云,杀了就一了百了了;活捉了还有一线的希望。

吕布倒是被生擒了,要吕布投降是毫无障碍的。最重要的是,吕布本人也主动请求投降。曹公为什么不来个顺水推舟,接受吕布的投降呢?要知道,吕布的武功修为可是《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水平。关羽和赵云的武功修为虽然很高,但是不见得就比得上吕布啊!

曹公对于吕布的请降也似乎是心有所动,踌躇不决。最后在刘备的敦促之下,下令斩了吕布。曹公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反映出他的矛盾心情。那么,曹公为什么下定决心斩杀了吕布?原因就是:

第一、吕布唯利是图,不讲伦理。

吕布最早是丁原的义子,董卓为了拉拢吕布就送给他赤兔马和金银珠宝若干,吕布就毫不犹豫地投降了董卓。

后来,司徒王允又以美女貂蝉诱惑吕布,吕布又背叛了干爹董卓投降了王允。

吕布的两次改投主公,说明吕布不是忠贞不二之人,很容易就会被他人拉拢。“谁给钱多,就跟谁干”,这样的员工,即使能力再强,也不是老板心中的好员工啊。缺乏忠诚度,这样的员工其实有无都可,绝对不会是任何集团挖空心思要得到的人啊!

第二、吕布心狠手辣,戕害主公丝毫也不手软。吕布的两次改投,如果是因为有不得已的苦衷,择主而事的话,旁人也许可以谅解。但是,吕布先后杀害丁原和董卓,再投他人,这就太令人发指了。今后谁还敢再做他的主公呢?

第三、吕布轻诺寡信,一心利己,并且以怨报德也丝毫不以为耻。

吕布曾经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投奔刘备。刘备收留了他,他却在刘备出征的时候,夺取了刘备的根据地徐州。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吕布这样的做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管是谁的地盘都要夺取。即使是恩将仇报,他也不以为耻。请问,这天下之大,谁还能够和吕布合作共事呢?

《朱子家训》云:“臣之所贵者,忠也;子之所贵者,孝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吕布不忠、不孝又不守信用。请问,这样的人,你能跟他是做朋友?你能收他做儿子?还是用他做下属?

既然吕布不能做曹公的朋友,也不能做曹公的儿子,也不能做曹公的下属,曹公有什么理由接受他的投降呢?曹公绝对不会养虎为患的,那么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咨询一下刘备,那也就是走走过场,显得自己非常民主大度而已。

刘备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乎?”,这句话也不见得就是咳唾成珠之论。刘备对曹公当然是洞烛其奸,一句话就轻描淡写地把吕布定格为恶贯满盈、罪有应得之徒。吕布即使是有栋梁之才,也从此难以洗刷自己的污点了。

总而言之,关羽和赵云的武功修为和身份地位相比吕布,均是等而下之的。但是,论起忠孝节义,关羽和赵云却不是吕布所能相提并论的。所以,曹公处于爱才惜才之心,才一再放过关羽和赵云。

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曹操的爱才是有条件的,一是必须忠诚于我,为我所用。二是他信的过的。不然纵然才高八斗,举世公认,曹操也不会放过你,必欲杀之而后快。边让是个德才兼备人才,曹操看不上他,就把他杀了。惹得陈宫与他不共戴天。孔融、祢衡德才都负盛名,只因迕逆了曹操意志,都被杀了。杨修真可谓才高八斗,只因犯了曹操的忌,找个错也杀了。崔琰、华佗也都有专业才华,不为曹操所用,也只得死。所谓曹操爱才是个伪命题,他只爱依附他的才,他只爱维护他曹氏利益的才。对待关羽所做的一切,只是为达到为他所用而已,真要牺牲他个人一点利益,他也不会让步。吕布手下秦宜禄的老婆美而贤,破吕布前关羽曾求曹操留给他,城破之后关羽又去请求,两次曹均答应兑现。结果曹操一见便舍不得了,留作了己用。即爱关羽武艺超群,又想收服他,何惜一妇人?且曹操又不缺女人,关羽还真缺女人。以致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离他而去。一是还是看不起他,无信义。二是不是真正的爱才,不能与人同利。关于放过赵云纯属无稽之谈。按小说长坂坡不许放箭,也是幻想着生擒赵云归顺于他。这都有点痴心妄想了,想赵云眼里的主公非刘备不仕,用他的话说;云奔走四方,未遇明主,今幸遇使君,大慰平生,将终生追随而不悔。赵云是贤臣择主而仕,在他眼里曹操是欺君罔上,乱臣贼子,能收服赵云吗?致于杀吕布是他怕将来自己成为丁建阳和董卓,一不小心被吕布杀掉也是有可能的。曹营无人是吕布的对手,且吕布见利忘义,那天又看上了曹操的女人,反目成仇,岂不是引狼入室么?即使刘备不去提醒曹操吕布的为人,曹操难道还不知?只不过要把杀吕布的主使人转嫁给刘备罢了。至于吕布是否武艺天下第一,人才难得,曹操都不会考虑在内了。

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而放过关羽和赵云呢?!鄙人千辛万苦地搜集了一些证据,看看能不能说明问题吧?!

第一、貂蝉的存在

当初曹操到王允府上的时候,王允一看到曹操,就觉得曹操这小伙子人不错!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最好能结交一下。于是,大摆宴席,盛情款待,不仅把心爱的七星宝刀给了曹操,还把心肝宝贝貂蝉叫出来相见,两人从此一见倾心,心有所属,私定终身。只是后来曹操刺杀董卓失败,流离失所,误了貂蝉的一片苦心和终身大事!

这段证据,可能大家不一定找得到,我给大家提个醒,好像是在《曹操传》里有记载。

后来的事儿嘛,大家都知道了。貂蝉先从了董卓,又从了吕布,还给吕布生了娃,所以,即便再见到曹操,她也不会回头了。

以曹孟德的小心眼,疑神疑鬼的,怎么容得了吕布这么绿他?!不杀他怎么了却一桩心事儿呢?!

第二、吕布的反复无常

疑心病患者最讨厌什么人?!对,最讨厌的就是反复无常的人!曹操狠起来连自己的贴身侍从都杀,又怎可能在自己身边放一个不定啥时候就爆炸的定时炸弹呢?!

吕布呢,为了一匹骏马,杀了义父丁原;为了另一匹骏马,杀了义父董卓;在想想曹操身边的无数美艳人妻,保不准哪天也把曹操杀了,只为骑上去!

所以,不能留,必须杀!

三、最为关键的是,吕布已经不是虎牢关是那个英姿飒爽的人中吕布了!

自从有了貂蝉之后,吕布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到了大战白门楼的时候,他已经被掏空了身体,徒留一副高高大大的骨头架子,估计,骨头里也是酥的!

想当年,纵横天下无敌手,即便大哥二爷三爷联手,也不过是在吕布挑战击杀数十名高级将领之后,人困马乏之际,利用车轮战才击败的。

而现在呢,见了三爷一个人都得哆嗦,千方百计绕着走。搞到最后,连赤兔马和方天画戟都没了,那。。。。还玩毛啊?!打仗的被人爆了装备,说明啥呢?!

反过来看看二爷和赵云,一个是义薄云天、温酒斩华雄,万军丛中取上将颜良、文丑的首级,过五关斩六将,假节钺,守荆州,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心脏病发作,直嚷嚷要迁都。另一个就不多说了,就凭一根长枪七进七出,你说,你服不服?!

所以,曹操杀吕布是必然的!

他貌似在征求皇叔的建议,其实吧,心里跟明镜似的!

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曹操爱才,更重人品。关羽,赵云,武艺上都是万人敌,人品上都无可挑剔。反观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性格反复无常,实际上是个一地地道道的小人,丁建阳,董卓就是车前之鉴,是出了名的三姓家奴,曹操怎么会不晓得?!曹操虽然自己的人品不怎么样,但对自已手下的要求,必须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因此,吕布即便是降了曹操,曹操也会想办法除掉他。

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好久没有上线了。终于忙完了,又能和各位好友分享,我对于很多问题的一些看法。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杀吕布是因为吕布的不忠诚。毕竟有很多前科。第一杀丁原,第二杀董卓,而这两个都是他的义父。第三个人又反客为主,占领徐州,相当于反叛的刘备。也给他留下了三姓家奴的不好名声,是不忠的代表!当然这其中肯定有这个原因。

但我还需要补充一些不得不杀的理由:

理由一:偷袭濮阳与曹操针锋相对,阻碍曹操为父报仇。

吕布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与张邈勾结偷袭濮阳。此时的曹操在攻打徐州的时候,天下诸侯莫有与之相争的,毕竟曹操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当然也顺便拿下徐州这块大肥肉。但旗号是打的是为父报仇。也就只有刘备率3000人马前来相救。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布居然偷袭濮阳,让曹操首尾不得相顾。既没有打下徐州,又丢了大本营,差点成为丧家之犬。最为关键的是没能为父报仇,丢脸于天下。古人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阻碍报杀父之仇,如梗在喉,不可拖延。

三打濮阳也让曹操损失不小,还差点丧命。在这几场恶战当中,双方都是杀红眼了的。说来说去吕布也是军中很多人的仇人。毕竟有很多的手下和亲人死在吕布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典和张辽不和。这和张辽是吕布的手下,当年攻打濮阳,杀了不少李家人有关系。所以不杀不足以服众。

理由二:吕布是一方诸侯并不是单一的武将。

为什么一定要提这个理由?因为一方诸侯的话,号召力在军中是非常强的。怎么安置其手下的骄兵悍将,成为很大的问题。只要吕布在忠于吕布的手下就肯定不容易被分割到其他各营。一旦分割会影响吕布作为刀尖部队整体的作战能力,但是不分割又怕这个反骨仔随时带兵反叛。这就和单一的赵云、关羽完全不同。

另外吕布被抓是因为自己手下的人叛变将他绑到曹操面前,如果吕布在,这几个叛变的武将又应该怎么相处?

所以只有杀掉才可以让吕布手下的骄兵悍将群龙无首。真正的被曹操收为己用。事实也证明吕布死后,去手下的宋宪、魏续、张辽……都投降了曹操。

理由三:此时的曹操已经不缺冲锋陷阵的猛将。

这个时候的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比如夏侯双雄、典韦、于禁、乐进、刘备三兄弟……

理由四:吕布不死,徐州难以稳定。

这里特别要讲一下刘备三兄弟。此时的刘备其实也是归属到曹操势力下的,也就是说不杀吕布,不好收服刘备三兄弟。毕竟刘备对吕布夺取徐州有切齿之恨。从上帝视角讲,吕布,关羽,张飞可以排到猛将前三。杀掉吕布有关羽,张飞。一样拥有武力天花板,就不会缺少冲阵的猛将。另外刘备手下糜竺、糜芳、陈登父子……都是徐州当地的豪强。刘备三兄弟对于稳定徐州局势对于收复单一的吕布要有用得多。

理由五:貂蝉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貂蝉其实与曹操的相识时间是要早于吕布和董卓的。曹操的那点爱好,咱就不提了。这个也就勉强算做理由五吧!

已经给出5个理由了,非杀不可了吧!

毕竟历史事实就是吕布被曹操杀了,还得让我们来找5个理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爱才都能放过关羽和赵云,曹操为什么不放过吕布?

是刘备说了那句要命的话: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事乎。历史上吕布是自愿来投,而不是别五花大绑地活捉。但刘备此时也投在了曹操账下。刘备本来有恩于吕布,不料在陈宫的唆使下,吕布反客为主,抢占了刘备赖以生存的徐州,这让刘备与吕布接下梁子。虽然刘备为吕布收留,只好在小沛地方驻扎。想当初,吕布为曹操击败投奔刘备。刘备待之以礼,让吕布屯兵在小沛。现在是主客倒过来了。跟袁术结盟的吕布又攻打小沛,刘备只好逃在曹操处。刘备想必对恩将仇报的吕布恨之入骨了,所以在曹操问刘备怎么处置已经投降的吕布时,他说出那句狠话。这直接要了吕布的命。

吕布与袁术结盟,贪图袁术的10万担粮草,帮助袁术登基做皇帝。从而成为当时汉朝的叛军,这是曹操不容吕布最大的原因。吕布与曹操其实结怨很深。当初,18路诸侯讨伐董卓,吕布是董卓的得力干将,多次击败诸侯联军。后吕布跟随王允反正杀了董卓后,又被关西军赶出长安,成为流寇,流窜在河东山东一带。吕布乘曹操南下征张绣时,袭击了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双方爆发了几次较大规模战斗。吕布被曹操击败,吕布的背后偷袭,让他成为曹操的一个劲敌,务必要除之而后快。

吕布虽然勇猛,但性格上比较反复,曹操也是不敢用的。

关羽讲义气,得到曹操尊重和喜爱。而赵云也是一名勇将,曹操爱惜人才,因此在长板坡之战中下令不得放箭,要活捉赵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