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河北四大名将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这四人都是《三国演义》中榜上有名的猛将。其中颜良、文丑是超一流高手;张郃、高览是一流高手。他们四人又合称:河北四庭柱。也就是说,他们四人是袁绍军中的支柱型骨干将领。

颜良位列四大河北名将之首,绝对不是徒有虚名,而是名副其实。原因就是:

第一、他们的最高统帅袁绍对颜良的认可。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袁绍的原话: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这是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将领后袁绍发出的感慨。

俞涉乃是袁术手下的骁将;潘凤则是韩馥手下的上将。结果都是不到三合,就被华雄斩杀。众诸侯都大惊失色,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无人敢于出战。

此时,袁绍的话应该是发自肺腑之言。袁绍作为盟主,在盟军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应该有责任制定战术,扭转不利局面的。因为颜良文丑不在,袁绍自忖盟军之中,无人可敌华雄,因此才发出无奈的声音。

好在,关羽挺身而出,温酒斩了华雄,扭转了乾坤。

因为,颜良、文丑长期跟随袁绍南征北战,所以袁绍对颜良、文丑的武功修为是心中有数的。在他看来,颜良也是可以斩了华雄的。

第二、从颜良的自身表现来看,他名列四大名将之首也是实至名归的。

1、白马坡一战,颜良三合斩宋宪,一合斩魏续,又二十合打败徐晃。这个战绩令曹操诸将栗然。诸将为什么感到不寒而栗呢?因为颜良二十合正面完败徐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徐晃曾经跟许褚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是一流高手对抗超一流高手的极限了。也就是说,徐晃在一流高手里名列前茅。曹操阵营无人能够做到二十合打败徐晃。甚至是无人能够打败徐晃。

能正面打败徐晃就是名正言顺的超一流高手,而仅仅二十合就完败徐晃,那么颜良在超一流高手里也是佼佼者了。有不少人认为颜良的武功仅次于吕布,排名第二,也是根据此战得出的结论。

2、颜良的统兵能力出类拔萃。颜良包围白马,看到颜良部队的军容军貌严整雄烈毫无破绽,曹操一度无计可施。要不是关羽采取突袭,斩杀了颜良,曹操要拿下颜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颜良的反应敏捷。袁绍要进冀州时,韩馥手下的副将耿武要刺杀袁绍。袁绍身边的颜良立斩耿武。

第三、从其他三人的综合表现看,他们排在颜良之后是恰如其分的。

1、文丑曾经大战初出茅庐的赵云六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大战关羽仅仅三个回合就心怯而逃。另外文丑大战徐晃用的合数也是比颜良略多一点的。也许单轮武功修为而言,文丑不在颜良之下。但是文丑的统军能力比颜良差得太远。颜良的军队雄壮威武,令曹操感叹无比;而文丑的部队在曹操的诱敌之计下,一战而溃不成军。

综合考虑,文丑应该在颜良之后。

2、张郃曾经败给赵云、马超、张飞等超一流高手,因此张郃属于一流高手,排名在颜良、文丑之后也是毫无疑义的。

3、高览曾经和许褚捉对厮杀,因此也属于一流高手。但是高览不久的将来就被赵云秒杀了,属于昙花一现的,而且高览只斩将一员,因此他排名最末也是理所当然的。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虽然都是死于非命,但是他们仍然不失为一代名将。

什么是名将?名将就是战场经验、战功、资历、名望和高超武功修为的载体。有了丰富经验、高超武功修为、过人的资历威望的将领在临敌作战时,就更能够鼓舞士气、作出更恰当的决策,而使己方胜利的概率大大提升。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河北四大名将,总体来说张郃的功绩最为显著。张郃投降了曹操以后,屡建功劳,后期成为曹魏军队的支柱,蜀汉的刘备和诸葛亮对他也是十分忌惮。

但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样的排名顺序,是以袁绍时期的表现来排名的,不是综合他们的一生。

关羽在白马坡斩杀颜良,不是颜良太过不济,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当时的关羽是一心一意要斩杀颜良,好及早立功兑现承诺,离开曹操;而颜良则是因为出征前有刘备的交代,以为关羽是前来投奔的,所以毫无防备。一个毫无防备,一个则有心搞突袭,所以颜良才瞬间被斩杀。

如果颜良和关羽展开大战,即使是最后不敌关羽,起码也可以抵挡一百回合甚至是二百回合以上。正面交战,颜良如果不敌关羽想要全身而退,还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䠥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有袁绍这样色厉内荏、优柔寡断的主公,河北四庭柱的业绩也只能是这样了。想要进一步名标史册,流芳百世是不可能的了。

颜良、文丑因为死于武圣之手;张郃因为死于诸葛亮之手,反而在茶余饭后被人们津津乐道。而高览则几乎是默默无闻的,不是熟读《三国演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高览是什么人了。

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应答:关羽一刀斩河北名将颜良,并非赤兔马快,也不是关羽武艺胜过颜良,更不是青龙偃月刀有神威,关羽并没有隐身法,突然出现在颜良眼前,必须从几百米冲过来,马再快也比不上箭快,作为身手一类将军避箭,挑箭,接箭的本领都是有的,而颜良是一类将军,说关羽赤兔马快得像子弹纯属扯犊子,颜良伸出勃子让人斩,手中的武器挡都不挡一下,所谓高手那应变能力也是一类的,这种说法根本是不科学的。

颜良根本没有接招,也无须跟关羽动手,因为颜良清楚刘备正避难袁绍之处,关羽没有动手的理由,难道他不顾刘备一行的性命了,颜良是胸有成竹,互报一下姓名,说明来由,关羽肯定乖乖的站到颜良一边,谁知关羽这个楞头青,上去一刀,差点让蜀国灭种,好的是刘备是属兔的,多年逃跑的长处可算用上,逃慢了哪有命在。

曹操高兴了,有刘备跟袁绍一齐乱绞,他胜袁绍的官渡之战就不是那么容易,说不定会输给袁绍,否则曹操这么多上将还斩不了一颜良,颜良跟吕布比起来怎么样,还不是被曹操擒来,砍下了脑袋,曹操让关羽出战的目的是让袁绍追究刘备,制造矛盾不得合兵一处,曹操目的达到了,关羽赢了而名声大起,刘备吓坏了,曹操笑了…。颜良绝非徒有虚名,实在死得冤死了,冤大头啊!

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说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那就只能是《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里颜良恐怕是少数几个超一流高手之一了。

颜良在白马之战里表现是非常耀眼的,战不三合斩了宋宪,魏续想来报仇结果交马一合就被杀,连徐晃上去打了二十合就败下阵来,曹操手下诸将栗然,不敢再上去打,这个战绩已经可以说非常的惊人了。

在《三国演义》里,徐晃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武将,出场就秒杀了崔勇 、李乐,然后和许褚大战五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白马之战以后还有击败韩猛、杀死汪昭、彭安,和右臂受伤的关羽打成平手的战绩。

其中曾经和他打平的许褚又是和典韦、马超大战几百回合、和赵云战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的人物,虽然徐晃和他打的时候可能因为曹操有招揽之心,许褚没出全力,但是徐晃的水平也是足以在一流武将里排名前列了。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武将,居然在二十个回合就被颜良击败,马超在潼关击败也是一流武将的张郃同样用了二十个回合,从这点来说,颜良至少不比马超弱。如果考虑到击败徐晃以后许褚也不敢出战,程昱对曹操说“非关公不可”,此时的颜良,绝对也是可以跻身超一流的行列,可惜遇到马快刀快的关羽,措手不及被斩于马下,否则肯定也是一场精彩的对战。

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河北四大名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居四将之首並非徒有虚名,被关羽秒杀,纯属偶然。

颜良性情孤傲不亚于关羽,这是他被关羽斩杀的原因之一。

白马一战,袁绍派大将颜良做先锋,谋士沮授进谏说;“颜良这个人,性情狭隘,虽然骁勇,但不可独自担当重任。”袁绍说;“我手下的上将军,不是你们这些人可预料的。

于是颜良率精兵十五万,摆成阵势与曹操对持。曹操先派吕布旧将宋宪出战,未及三合,被颜良手起刀落斩于马下。魏续;“杀我同伴,愿去报仇”!与颜良交手仅一合,既被劈于马下。徐晃拍马而出,也只与颜良战二十余合败回本阵。

其二,颜良连斩二将,得意忘形,卒不及防,被关羽秒杀。

颜良如此历害,关羽却对曹操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而!”《三国演义》书中写到:“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己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公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下下马,割下颜良首级,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这段话,一是表现了关羽的神勇,占了马快刀重的便宜。二是说颜良死的窝囊,正沉迷在连连得胜的惬意之中,连对手是怎么来的都没弄明白,在亳无准备之下,就糊里糊涂的丢了脑袋。

所以颜良被关羽斩杀,纯属意外,在正常情况下,关羽根本不能秒杀颜良,斗上一百合胜负也未必可知。

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就依演义说事。被关羽斩杀的名将有华雄,颜良,文丑三人。而关羽与黄忠和庞德都大战一百多回合未分胜负,这般武艺水平,也就与张飞,马超,许褚等不相上下,怎么能瞬间斩杀高水平的名将呢?是这三人武艺不高?还是作者乱了笔法?这是演义中叫人议论最多的地方!O①华雄打败孙坚,又斩鲍忠,俞涉,潘凤,武艺确也超群。徐晃不敌颜良二十合后败走。文丑与赵云战五六十合未分胜负。由此论之,三人并非等闲之辈。O②关羽能斩杀三个名将,说明关羽的头三刀有绝活!程咬金三斧子的特点是,当对手的枪刀来时,我不去防不去挡,而是用斧子直奔对手砍去!对手一看碰着不要命的,赶紧变着!防不住头三斧子的,必然败下阵来!打乒乓球的,有不少冠军都是靠头三板赢球的!我们先看斩颜良。关羽倒拖青龙刀,而不是明晃晃的举刀,这有利于偷袭!骑马跑下山来,颜良刚斩杀宋宪和魏续,又打败徐晃,正在得意之时,麻痹大意,见又有人敢来迎战,方欲问来者何人,关羽眼疾手快,用刀飞刺颜良,突袭取胜!估计斩华雄用的也是这招!再看斩文丑,只三合,文丑胆怯败走。有点特像程咬金前三斧子,文丑一看来个不要命的,又加上之前的颜良被斩,心中有些顾忌。因此三合后败走!关羽追来马快脑后一刀,这是借了赤兔马之力!O③由上述可知,关羽斩将,全凭头三刀绝活!黄忠和庞德与关羽单打独斗,因防住了头三刀,因此与关羽战平。综上可知,颜良,文丑确实为名将,武艺可能高于关羽!而关羽能斩杀他们,全凭头三刀绝活突袭取胜!若非如此,关羽是不可能取胜的!

关羽一刀斩颜良于马下,河北四大名将之首是否徒有虚名?

颜良绝不是徒有虚名,如果正常对阵,论武艺关羽未必是颜良敌手。

关羽能够取,有两个原因:

1.赤兔马快,颜良促手不及;

2.颜良的独门绝技对关羽无效。

赤兔马快,大家都能理解,但独门绝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每个成名的猛将除了练就一身高超的武艺之外,还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独门绝技。遇到强敌,如果正常对阵无法取胜,便会施展出独门绝技,放出大招战胜敌人。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猛张飞的独门绝技就是“狮吼功”。 张飞的狮吼功已经练到了九重的功力,噪音值能达到五百分贝以上。当张飞遇到强敌,往往爆喝一声,对方耳膜嗡嗡作响,眼前一黑。

袁术手下第一猛将就是纪灵,他的武艺很厉害,与关羽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但张飞大战纪灵,战不十合,突然用狮吼功“大喝一声”,五百分贝的音频爆震之下,纪灵脑门嗡的一下,瞬间就彻底懵了逼,张飞趁机一矛把他捅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其它的猛将们也各有绝招:

黄忠――“百步神射”

典韦――“焰摩飞戟”

马超――“袖底飞锤”

夏侯惇――“一目了然”

庞德――“棺材板精神”

…………

袁绍麾下的大将颜良当然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特殊技能――“炫目黄金甲”。

颜良披挂的这幅战甲的每片甲叶子都为精铜打造,打磨成各个角度的光滑镜面,上镀18K的黄金。

当颜良与敌将对阵之时,他浑身剧烈颤抖,黄金甲的鳞片就瑟瑟抖动,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万道刺眼的光芒,瞬间就闪瞎了敌人的钛金眼,眼花缭乱,判断失准,而颜良则瞅准破绽,趁势发起致命一击。

凭此牛技,颜良在白马坡阵斩曹军两员勇将:宋宪与魏续。 徐晃不服,抡起巨灵斧上前挑战,颜良则再显神威,二十合内就将徐晃打得落荒而逃。

徐晃的武艺不差啊,当年曾经与许禇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但他速败于颜良,使曹军“诸将栗然”。

当时曹魏第一猛将许禇也在军中,但他也不敢出战,为什么呢?

许禇的独门绝技是“裸体诱惑”。 当许禇遇到劲敌时候,就会施展出来。

当许禇大战马超之时,就使出独门绝技,脱个精光,袒胸露乳,令马超心迷意乱,两人打成了平手。

但是,许禇的这项绝技有个局限性,只能用来对付马超和赵云这种小白脸子,所以许禇能数百合平马超、三十合平赵云。但若遇到了张飞、关羽、颜良这种不懂怜香惜玉的大络腮胡子型男,就会完全失效。

所以,张飞就是许禇的克星,一看到他赤身裸体,娇喘吁吁、醉颜酡红的丑样子,张飞就怒喝一声,发出五百分贝的吼叫,冲过来一矛挑到许禇香肩上,把他捅落马下。

大家这就明白了,当颜良叫阵之时,许禇当然不敢上前迎战,他和其他曹军将领一样,“栗然”。

但关羽可不怕颜良。因为颜良的“炫目黄金甲”对关羽完全无效。

我们都知道,关羽天生着一对“丹缝眯眯眼”,闭上是“天一线”,睁开是“一线天”,根本就不收任何光线,颜良的“炫目黄金甲”对关羽不起作用。

当关羽举着大刀从坡上冲下来的时候,颜良正在麾盖下乘凉吃瓜。当颜良发现情况不对,他连忙颤身抖动黄金甲叶,企图亮瞎敌眼,但关羽那双丹缝眯眯眼却根本就不收一点光线,赤兔马又快,嗖一下就冲到了面前,颜良再想举刀抵抗,就太迟了。

就这样,猛将颜良被关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毙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