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有多么痛恨对方?
老实说,曹操不怎么恨刘备,是刘备痛恨曹操。
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时,邂逅过曹操,当时两个人只是点头而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集。
第二次见面,是在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备以平原县县令的身份随同公孙瓒参加盟军。袁绍和袁术因为刘备身份低微,就对刘备冷讽热嘲。曹操因为自己是这次讨伐董卓的发起人,就以副盟主的身份给予了刘备一定的热情和温暖并适当安排了刘备的座位。
然后就是华雄大战各路诸侯。华雄斩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又斩了孙坚手下大将祖茂;又不三合斩了袁术的骁将俞涉;又斩了韩馥手下上将潘凤。此时,18路诸侯不寒而栗。面对横空出世的华雄,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盟主袁绍只好自我解嘲。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这就是《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情节。各路诸侯认怂了,一个身高九尺,美髯飘飘的马弓手站了出来。
“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袁术首先不依不饶了:“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看来,不管什么时代都有袁术这样的人:自己干不了,也不让别人干。
曹操慧眼识珠,看出关羽是英雄豪杰,就赶紧出来打圆场,允许关羽出战华雄并斟了一杯热酒给关羽。曹操为什么能够看出关羽是英豪?
危急关头,关羽挺身而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视死如归,这就是义士!面对武艺超群杀气腾腾的华雄,关羽不是明哲保身而是主动请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高的武功?需要多深的自信?
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对刘关张三兄弟刮目相看。刘关张对曹操也颇有好感。可以说,如果不是曹操的支持,关羽恐怕是没有任何机会一战成名的。不过,更精彩绝伦的好戏还在后头。
华雄战死沙场了,来了一个更加厉害的吕布。董卓老太师的家底厚实啊,少了一个华雄,似乎无足轻重。
这下好了,虎牢关成了吕布的表演场。吕布成功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他五合斩方悦;一合斩穆顺;十合伤武安国;数合败公孙瓒。
这次是张飞挺身而出了。众目睽睽之下,吕布对公孙瓒穷追不舍,张飞看不惯哪:这不是太欺负人了吗?人家公孙瓒认输了,要逃跑,你吕布干嘛这么不依不饶的?这就是吕布的不对了,都是出来混口饭吃,干嘛这么认真?
张飞对“三姓家奴”早就恨之入骨,这回非要干死你不可。遗憾的是,张飞武功尚未大成,干不倒吕布啊!关羽不能坐视不理,也就及时出手了。两人联手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应声而出了。
吕布正有点手忙脚乱。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啊!何况关张二人不是狼,也是虎啊!刘备的到来,给了吕布突围的缺口。吕布朝着刘备面上虚晃一戟,刘备不能招架就拔马让开,吕布趁机逃走。刘备的这一次放水意义深远哪。试想,如果关张把吕布干了,以后谁来诛杀董卓?
刘关张三兄弟打败吕布名扬天下,从此以后曹操对他们,尤其是对关羽刮目相看而且心向往之。应该说,此时刘备和曹操彼此印象深刻而且都感觉不错。
曹操和刘备的第三次交集不太愉快。那是曹操要报复仇,在徐州大搞屠城。徐州太守陶谦请求刘备救援徐州。刘备刚刚救援了北海孔融,就有点飘飘欲仙了,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了,就给曹操去了一封信劝说曹操罢兵。曹操因为吕布在骚扰其后方兖州就借坡下驴退兵了。这一次,曹操对刘备有些不满,觉得刘备爱管闲事而且大言不惭对自己的来信颇有讽刺之意。
等陶谦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怒不可遏,认为刘备是坐收渔利,就开始择机整治刘备。不过,此时曹操和刘备只是利益有点冲突,尚未形成什么深仇大恨。
后来,在曹操的挑拨离间和反复算计下,吕布趁刘备攻打袁术之机霸占了徐州,刘备无家可归,只好投奔了曹操。曹操和刘备联手打击吕布,吕布自然不是对手,被曹操消灭。刘备又跟随曹操进京领赏。
这个时期,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拉拢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对刘备是防备、监视加上设置陷井多次试探。刘备在后院种菜借以韬光养晦。曹操和刘备联袂上演了煮酒论英雄的经典话剧。这个时期,曹操对刘备是用人有疑、亲密有间;刘备对曹操是虚与委蛇、如履薄冰。但是,他们彼此心中有数,却并未翻脸。
许田狩猎是曹操和刘备交恶的开端。猎场之上,曹操霸占汉献帝的金批弓箭,又接受百官高呼“万岁”,对汉献帝竭尽欺凌之能,专横跋扈,令刘备等忠于汉室的大臣忍无可忍。关羽要当场斩杀曹操,刘备怕伤了献帝投鼠忌器而阻止了关羽。从此以后,刘备对曹操的恨一发不可收拾,发誓与曹操势不两立,并高呼:“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口号,走上了彻底反曹的不归路。
第一、刘备借攻打称帝的袁术之机,逃离京城,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徐州。
第二、刘备在曹操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时,占领汝南,进攻曹操后方。
第三、刘备联合孙权发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第四、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夺取了曹操的地盘天荡山、定军山、汉中等地。
第五、刘备授予关羽“假节钺”派关羽出兵北伐,攻打襄阳、樊城。关羽水淹七军,使曹操遭受重创几欲迁都以避锋芒。
第六、刘备死后,诸葛亮先生、刘禅同学继承遗志进行北伐。诸葛亮也因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观曹操其实对刘备一直都是青眼有加。在曹操攻下徐州以后,对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守之以礼,这就十分难能可贵。要知道曹操有夺取人妻的不良嗜好啊。
另外,曹操的诗词里边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说的就是怀念以前和刘备并肩作战的日子,最后一次向刘备表明心迹。
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说的是对投奔东南凄凄惨惨的刘备无家可归无枝可依的不解和同情。是啊,玄德,你跟着我曹操,我亏待不了你啊,为什么非要和我不共戴天呢?你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
像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对刘备的深情的呼唤。也由此可见,刘备的魅力太大,就连生死对头都是对他心驰神往,至死都难以割舍。
一个人其方法足可以成教化;其行为足可以修节义;其仁义足可以得众心;其道德足可以怀柔安远;其诚信足以使观点不同的人达到一致。
这个人是不是就没有了任何私仇?所以,曹操自始至终都没有仇恨过刘备!
曹操和刘备有多么痛恨对方?
曹操与刘备堪称是死对头。他俩在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东征徐州的陶谦时,是曹操与刘备第一次交手。此后,曹操与刘备有过多次的交手,刘备的胜绩为零,直到公元219年三月汉中争夺战,刘备才首开得胜的纪录。可是,曹操和刘备也曾并肩作战,公元198年十月到十二月,共同讨伐吕布。并且,曹操还曾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左将军,两人也算是同朝为官了。
曹操和刘备都是痛恨对方的。可是,要说他俩恨对方到何种程度,真不好说,恐怕都不如痛恨孙权的程度。这是因为,“伤害”曹操、刘备最深、最恨的均是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孙吴打败了曹操,使曹操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最好的机会,可以说这使曹操抱撼余生。而孙权对刘备的伤害就更大了,并且间接的要了刘备的老命。在公元215年五月,孙权派吕蒙首次偷袭荆州,刘备率军增援荆州。曹操乘机在同年七月,抢先夺得汉中。这使刘备错过了先得汉中的机会。虽然在四年后,刘备终于夺得汉中,但此时的汉中已是“无人区”。因为,在此前曹操将汉中居民全部迁走,刘备仅得到了“一座空城”。而在公元219年十月,孙权派吕蒙再袭夺荆州,不仅让刘备丢掉了荆州的地盘和民众,还几乎全歼了刘备的荆州集团军。孙权最后一次,也是间接的要了刘备老命的伤害,是在公元222年闰六月,陆逊在夷陵大败刘备。这次伤害,不仅使刘备损失了六、七万大军,打败刘备的还是一位“小孩”,陆逊比刘备小了二十二岁。这让刘备羞愧得真是无脸见人了,使刘备在公元223年四月病逊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因孙权对曹操和刘备的伤害,他俩在弥留之际时,回望开疆拓土的历程,可能都忘不了孙权。而孙权对这些伤害还会一笑而过,并且笑送他俩西去。
曹操和刘备有多么痛恨对方?
曹操识英雄重英雄,不屑于诡异伎俩,而是角逐于战场,击败对手。曹操在前期对付刘备是狮子搏兔,碾压式的。后期刘备羽翼丰满,只能打个平手。刘备对于曹操的苦苦相逼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两人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实际利益上的冲突,当刘备得知曹操这样做的原因竟然是把他视为同等地位的对手,可以说是目瞪狗呆。在往后的日子里,刘备更多的是郁闷而不是怨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