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有一首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就是喜欢,把要办的事往后拖。若果一味喜欢拖延,最终就会一事无成。所以这个坏习惯必须要改。

一个人有了很严重的拖延症,对未来感到迷茫,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人生缺少规划和管理。

人生需要管理。首先,对自己应该做的事进行分类,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容易的,那些事难做的。若果要做的事都很重要,那就先做容易的,容易的完成了,难做的也就显得容易了。如果难易程度相等,那就先做重要的,重要的完成了,就不会耽误大事。最后有多余的时间再做不重要的。这样一经梳理就会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再次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立即行动,然后朝着目标去努力、去奋斗,人生就有了意义。如果你要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你就应该从今天起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画家,那么就应该立即拿起画笔。

最后还要不怕挫折。想成就一番事业,挫折在所难免。但战胜了挫折,你就会更成熟、更强大。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生龙活虎的人,昨天还在一起喝茶,今天却卧病在床;许多青春洋溢的人,昨天还相逢一笑,几天却离开了人世。所以,朋友,千万不能再拖延了。否则,到了老年你就空留许多的遗憾。“我,当初怎么没干?”希望这一句最遗憾的话不是留给我们的。

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一、没有目标,小心陷入“脉冲式勤奋”

以战胜拖延为目标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无比正确,但正是因为普通人持有这个貌似正确的信念,却导致自己陷入一个误区里而不自知。这个误区就是:没有目标的自律,只能让人陷入脉冲式勤奋。

什么是“脉冲式勤奋”呢?意思是说,你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因为突然受到了某件事情刺激,而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勤奋不了几天,就宣告放弃。

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回想一下,在你高中时,你拼尽全力、奋力一搏,因为考上大学是你彼时非常具体的一个目标,那时的你,完全没有拖延情绪,学习起来丝毫没有阻力;但当你过了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的兴奋,已经身处高校校园后,你会突然发现人生找不到目标,找不到意义了。

接着,身边越来越多以前非常优秀的同学开始游戏成瘾,网络小说上瘾,有些则迷恋剁手、开始追剧,就算有人暗暗发誓想改变现状,却发现拖延似乎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

是的,当没有新的目标来刺激你,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战胜拖延,大概率就会被打回原形,和许多人一样,周而复始地陷入这种“脉冲式勤奋”。

不错,因为你不知道要去哪里,所以你难以坚持,去克服惰性做功;

就同如一艘船如果不知道要去哪里,那么任何风都是逆风。

说到这里,有人会站出来说:不对不对,老师你说的不对,我就有目标,我的目标是财务自由,但这个目标似乎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帮助啊。

是的,因为以财务自由为目标并不是一个可以立刻给你带来行动的目标,相反,它是你在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路上所产生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创业可能实现财务自由、投资也可以导向财务自由、很多事情都可能通往财务自由,但单单讲财务自由却没有任何指向性,没有指向性就无法产生行动,甚至你连要去做什么都搞不清楚,而战胜拖延的核心恰恰是马上要去做什么的行动。

所以,财务自由显然是一个无法助推你行动的伪目标。

那到底要怎样才能推动行动、战胜拖延呢?

对的,你问了一个好问题,下面我就来告诉你,在行为心理中,什么是行动原理模型?

二、行动原理模型——有效战胜拖延症的3要素

什么是行动原理模型呢?

它由一个等式组成,B=MAT。

B,就是Behavior,也就是行为、行动,它非常好理解,因为行为行动是一个结果,是你看得见的动作。比如:你早上到点起床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行动;又或者你花了一下午看了整整2小时书,做了3页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行动。

M是Motivation,是动机,是潜藏在心底的,看不见的东西。这部分我要重点来讲,动机是激发与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且将行动导向某个具体目标的心理倾向或者内部驱力。翻译成人话,你也可以理解为行为或者行动的原动力。

关于人类的行动和动机的关系,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诱因理论,说的是人类的动机通常被分成两种:负诱因和正诱因。负诱因,也就是逃避痛苦:

比如你今天一定要早起,否则就要错过去旅行的飞机了,所以就算你平时起床再晚,前一天再累,你当天早晨也一定能做到准时起床,这就是负诱因的结果;同样道理,很多人喜欢在最后截止时间节点之前才开始着手完成工作,也是由于负诱因产生了足够强大的心理动机对人产生的驱力。

那么什么又是正诱因呢?正诱因,通常认为是追求快乐。

比如我们假设你参加了一个连续21天早起,就能拿到10000元奖金的活动;又或者在公司里完成踮一踮脚能够达成的销售目标,就可以获得丰厚的业绩提成。那么为了追求奖励,你也能产生心理动机,助推你的行动。

第三个字母是A,Ability,就是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的综合素质。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前一天晚上熬夜加班,睡得很沉,闹钟也没能把你闹醒,这意味着你的身体缺少能从沉睡中醒来的能力;又比方说你晚上想看书,但家里的灯坏了,就连手机也没电了,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导致你没有能力在黑暗中完成读书的行动。

最后是T,是Trigger,也就是触发触发,是指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比如你设置的闹钟响了,把你闹醒,这非常好理解,它是通过一定的设置或者方法,提醒你去做行动;又譬如你的手机短信来了,屏幕忽然一亮,此时,哪怕你大概率猜到可能是垃圾短信,你也会忍不住做出一个拿起手机去看一眼的行动。

所以,行动原理模型B=MAT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的任何一项行为,都由动机、能力和触发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一个乘数关系,缺一不可。

因为在这个公式中,M、A、T任何一项为0,都意味着等式左边的行动乘起来也等于0,既然是0,那么行动自然也就没有了,也就产生了我们俗称的“拖延”状况。

而其中,触发T是可以人为通过工具去设置的,比如闹钟;而能力A,又是能够通过时间和刻意练习积累生长出来的。而目标看起来简单,但就像前面说的,一旦没有或者定错了,后面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你看,没有能力,将错失很多;但没有目标,将错失一切。其实你的一切自律目标都可以运用这个原理。因为你的人生目标才是真正能输送源源不断动机能量的源泉,在这种源源不断的能量之下,你才有可能真正将想法付诸实践。而相反,一旦正负诱因暂时消解了,你很可能就又过回了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终日拖延的日子了。

三、如何运用行动原理模型设立具体的目标?

这样说还是有些抽象,我来给你讲一个好玩的案例来给你做加深理解。

李笑来老师是《把时间当做朋友》、《TOFE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16本畅销书的作者,他当年为了能成为新东方的老师,需要背2万个单词。

天哪,2万个,这可不是一个常人能接受的小数字,普通人一看这个数儿,可能就提不起劲儿,拖延症复发了。

深谙行动原理模型(B=MAT)的李老师,是如何让2万单词这个遥不可及“伪目标”,变成能给自己强劲动力的具体目标M的呢:

他打听下来,成为新东方老师是可以获得年薪百万的。

于是他想到:一百万除以2万个单词,一个单词可不就是50块钱吗?那如果一天背50个单词,日薪不就是2500吗?这在当时可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个动机足够强劲,以至于他本来打算第一天只背50个单词的,却嫌赚得不够多,楞是挣到了5000元,他第一天就成功背下了100个单词,第二天仍旧觉得不过瘾,开始往日赚1万,也就是200个单词的方向演进。这就是运用行动原理模型,树立了有效的目标带来的超强行动。

虽说后来他的年薪没到100万,但折算下来还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你看,如果你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被拆解为行动,行动中你还能设法构建起强劲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拖延症是不是分分钟就能被你化解于无形呢?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拖延症和行为心理的,可以在《行为上瘾》这本书里找到你要的答案。

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重新定位自己,如果你有了目标你就可能更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能真正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别人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只要自己行动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生命有限,人间值得,我们要珍惜每一份每一秒!

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拖延症背后也有正向企图,拖着不去做,延迟面对失败,那么正向企图就是想要成功。生命都有向上的动力,当我们先放下对错的评判,不把力量耗在否定自己的上面,给到内心更多的信任,我们就更有能力活在对的世界。

一个人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一事无成对未来迷茫,该怎么办?

个体的人或者是说步入中年的一些群体,他们往往是拖延症的主流人群。

当我们还在青春期或者是刚毕业的时候,脑力活跃度达到了最巅峰,并且拥有盲目的自信和极端的行动力,如果说这时候交给你一样东西去学做,那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他并且善于利用他。这是年龄带给自己的优势,而往往步入了中年会有很多的烦恼和疑惑围绕着自己,让自己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和自信心,从而加深了自我怀疑并一度的失落,这时候拖延症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让自己失去了马上行动的动力。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自己重拾信心,不要否定自己想做的事立马做。从小事,小想法开始转变,当一想起或者想做一件事就立马做,因为这些事情无关紧要做与不做都没有太多的因果关系,所以不必顾虑,这些慢慢地再转变成一些重要的事情来治疗这个拖延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