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每餐都吃粗粮,为什么还会便秘?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深有体会。

每天每餐都吃粗粮,为什么还会便秘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挺注意日常吃粗粮的,但也出现便秘,我就恨纳闷,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问题究竟出自哪里呢?后来我发现有下面几种情况,即便顿顿吃粗粮也可能导致便秘:

第一,平时‬运动量太‬少了。

吃完了饭我就坐着写头条看头条,半天不运动,感觉吃了粗粮也难以消化,原因是肠蠕动变慢,自然就便秘了。

第二,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上火,肠胃“火气大”变得功能减弱了,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五谷在体内运化无力。

第三,饮食‬不均衡‬,吃的蔬果少了。

吃粗粮都是碳水化合物,如果吃粗粮多而吃菜少,食物在体内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肠道则产气多,有益细菌被破坏,肠蠕动则逐渐缓慢。如果均衡的吃些果蔬,维生素增加了,维持了体内其酸碱平衡,肠道健康则蠕动功能也相对增强。

第四,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的原因。

老年人体能不足,脏腑功能衰退,很容易阴虚火旺,胃肠功能降低,即便顿顿吃粗粮也一样促进不了它的正常蠕动。还有术后恢复期、体质虚弱者肠胃功能偏弱,要从增强体质和提升免疫力上下功夫,恢复其动力才是关键,首先要解决体质太差和恢复体能的问题。

第五,近期‬情绪波动较大。

近期内如果一个人情绪变化太大、心绪不宁、睡眠不佳、生气上火、情志抑郁等都有可能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这与吃什么无关,因为肠蠕动也会受情绪的左右和影响。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注意膳食平衡以后,少吃辛辣食物,适当饮水和运动,改善睡眠和心情,肠胃功能好了,便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库。

每天每餐都吃粗粮,为什么还会便秘?

便秘可谓是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特别折磨人的毛病,从小孩到老年人都可能出现便秘,长期慢性存在,轻者无明显影响,重者可影响生活工作。多吃粗粮、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但不是所有的便秘都对这个有效。

慢性便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还有部分药物也可以引起便秘。大部分的便秘是属于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肠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肠子的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便秘,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三种。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导致的便秘,且符合罗马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如图所示):

便秘的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因此,总的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治疗;需长期应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外科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对手术疗效作出客观预测。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

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1. 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 g、每日至少饮水1.5~2.0 L。

2. 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3.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看报、看手机等不良习惯,减少外界的干扰,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能真正完全解决便秘问题。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便秘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尚需要考虑使用温和性泻药。聚乙二醇(福松)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被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排便药。

对于年龄>40岁,突然出现便秘、体重减轻、便血等症状,可能是肠道疾病(肿瘤等)的警报症状,需要排除结直肠癌的存在。

每天每餐都吃粗粮,为什么还会便秘?

不是只吃粗粮就不便秘,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做到营养均衡,同时还要适当运动,让肠胃蠕动起来,才能减少便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