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薄葬是好的风气,那么,丧葬习俗如何改革?
厚养薄葬的确是很好的风气,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善待,死了“一了百了”。用不着大操大办、搭台唱戏。
丧葬习俗如何改革,谈点个人看法:1、火化后,农村比较讲究“入土为安“的习俗可以安葬。或在墓地或在自家地里和先人一起(不知道是否允许),将骨灰盒举行个简单的安葬仪式就好。我最近看头条一网友的村庄就是这样安葬老人的,形式简单简朴庄重。
2、骨灰撒海。其实想开了无所谓,人哪里来回哪里去,骨灰沉入海底或喂鱼都挺好,让自己“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世。
3、树葬、花葬或盆葬。
树葬这种方式早已流行,即将骨灰盒埋入一棵松树或大树下,若干年以后骨灰成为这棵树的养料,与泥土融为一体,这也是最好的“入土为安”。
花葬即骨灰不装入骨灰盒,而是直接撒在主人生前最喜爱的鲜花树下,当“养料”。那么每年就可以“纪念这棵鲜花树,比如月季花。
盆葬即专门养一盆主人生前喜爱的花卉,把骨灰与泥土混拌一起,精心侍弄照料好这盆花,就像看见主人一样,也是最好的怀念方式,国外已经有人这样祭奠亲人。
4、安葬于公墓。现在城市人故去都会选择公墓,好点的墓穴价格很昂贵,几十万上百万不等,最便宜墓穴的也在4-5万以上。
如何安葬,这个最好要看本人生前的遗愿。把用于人死后大操大办的钱生前给他们享用,人死了就不会有太大遗憾,这才是最好的孝顺。
如果以后我死了,我希望树葬、花葬或盆葬,我会告诉孩子怎样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后回归自然、运用于自然最简单也最幸运。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悟空邀请。
厚养薄葬是好的风气,那么,丧葬习俗如何改革?
厚养薄葬是好的风气,那么为什么非要注重于丧葬哩?!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种族,习俗的传统观念很是强烈的。具有超强灵性的人类大脑的记忆也是复杂而超强的,父母恩和子女情承截着“家"的兴盛起落,更是在大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恩"情收藏。
厚养薄葬听起来总觉得太掎强附蕙!厚养为什么要薄葬呢?!厚葬也就是一堆土而己!薄葬不也就一堆土吗!说来说去还不是待客之道么!有钱了多花点,朋友多了少不得多来几桌!想反就由不得少花点了!随缘有何不可啦。
世人最讲孝义,不敬孝道者是极少的!有的也是生活所迫确有顾不上孝顺爹娘的,也有兄妹众多粗失孝道的,谋认为都为无心之人也。
现在政府号召火化,火化确实是多花钱,这是不争的是实。若果能因地域区别实行也末尝不是个利民的好法子,亦可根据逝者病情进行深葬。
厚养薄葬是好的风气,那么,丧葬习俗如何改革?
德以孝为先,子女对父母在生时要千方百计让父母过的开心快乐。要从内心世界理解父母,善待父母,让父母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是做儿女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美德。当父母离世后,无必要化费大量财力物力。中国有句老话:在生不孝道,死了枉烧香。有些儿女父母在生时不认真履行儿女对父母的孝顺之心,一旦父母去逝了花大笔钱请道士,做法场。无论做的多隆重难道逝者知道吗?完全点瞎子点灯。在生时尽职尽责的孝顺,逝后入土为安,这才是做儿女的本份。
厚养薄葬是好的风气,那么,丧葬习俗如何改革?
人在世一生不管多辉煌腾达,死后仅乘白骨一堆。一样平等!何必讲究什么习俗。是骨灰是白骨都当回归自然。帝王將相如此更何况平头百姓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