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公务员调动比较困难,甚至可以说比提拔晋升困难多了。同一个县内的调动,看上去是非常简单的调动,但是其过程和步骤非常,一般的人根本运作不了。但是事在人为,关键还是看人,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没有关系背景的人,想要调动,可能无从下手。下面以同一个县内调动,说说其步骤程序。

一、同一个县,一般科员在乡镇之间调动难度比较小,但是程序比较复杂

科员的干部管理权限在乡镇一级,调动相对简单,但是程序比较复杂。比如,A镇的科员王勇调动到B镇任科员:

①B镇必须有公务员编制空缺。

②经过B镇党委研究,同意调入王勇

③B镇以党委名义向县委组织部申请商调王勇。

④县委组织部研究,同意B镇调申请,并向A镇党委下发商调王勇的通知

⑤A镇党委研究同意,并向组织部报告同意调出王勇。

⑥组织部批复B镇,同意调入王勇,并要求B镇到A镇查看王勇档案资料。

⑦B镇到A镇查看王勇档案资料,没有问题后,正式向组织部请示调入A镇的王勇。

⑧组织部研究同意正式B镇调入A镇的王勇,并向A镇开出王勇调出的行政介绍信。

⑨王勇携带调出的行政介绍信,到B镇报到,并办理各种手续(工资关系,党员关系,盖各种章)。

以上就是县内调动一个科员的基本程序要求,总的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要私底下与两个镇的一把手协商,他们同意同意后,就进入正式程序,组织部一般也不会卡人,毕竟只是一个没有职务级别科员,他们也要给乡镇一把手卖个面子。需要说明的是,县内科员的调动权限在组织部。但是很多地方规定,从乡镇调入县直机关、城关镇、县城街道,必须经过县委一把手同意。也就是说,乡镇公务员科员,想要调进城里,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同一个县,副科级、正科级在乡镇之间调动程序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难度比较大

在县里,副科级、正科级属于县委管理的干部。这些人员的调动,必须经过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比如A镇的副科级干部王勇调动到B镇任副科级干部

①B镇必须有副科级干部编制空缺。

②组织部初步同意A镇的王勇调入B镇。

③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同意A镇的王勇调入B镇。

④县委组织部以县委名义下达王勇的任职通知。

如果王勇是副镇长,还关系到乡镇人大再次选举的程序。等正式选举后,王勇才能正式任职B镇副镇长。正因为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调出后涉及各种选举问题,组织部和县委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调动比较谨慎,一般不会轻易和随意调动。当然,只要有足够的外力支持,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

以上仅仅是同一个县内的调动,如果是夸县、夸地级市、跨省的话,那就更复杂了,涉及到的部门更多了。总的来说,就是一边愿意放人,一边愿意接收。这个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很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

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很难很难。

我从事了多年的人员调配工作,对这个最有发言权。

首先,异地公务员要看是什么异地,是在省外还是省内。省内是平行调动还是上下调动。

先说省外吧。如果你考上了省外的公务员,想调回本省,想通过调动这个程序回本省,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当地的市长或者县长签字,用人单位同意才行。但是这个很少有人能做到,有几个人能找到市长啊?因为你回来本市等于是凭空增加了一个公务员编制,也就是本地财政凭空增加一个财政供养人员,这是不允许的。

再说说省内,如果你考上了省会城市的公务员,想调回市里,这属于从上往下的正向流动,原则上也是不能调动的,因为也涉及到下一个编上一个编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能找到接受单位,并且市长同意并签字,也可以办理。这种难度很大,但有过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任命的方式回市里任职。

如果你想从市里调到省会城市,这属于逆向流动,难度更大,但也可以通过签字调动。如果这种方式行不通,你可以通过提拔任命的方式实现异地调动。

从市里到省里甚至到北京的部里,你还可以通过参加遴选的方式进行。

如果是省内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调动、也没什么好办法,还是得市长签字。

很多年以前有过对调这种方式,即你在这个省,我在那个省,咱俩互换一下就行。这个政策解决了很多夫妻异地分居的现象,但是现在早就没有这个政策了。

有人说了,既然调动很难,那我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不就行了?告诉你,不可以!只要你有了公务员资格,你就不能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除非你在报名之前就辞了职。

也就是说,当你成为公务员后,你想通过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实现调动的路径被堵死了。

总之,想通过考上异地公务员,再调回来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要想真正实现调动,最好的办法就是遴选。但是遴选只限于从下往上走的公务员,省外异地公务员或者省内平行城市的异地公务员不能参加遴选。除此之外,别无它法,除非辞职后再考一次。

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我们老家有一个乡镇府的干部,他家有个本家兄弟在江苏盐城任职,当时是市委书记的秘书,他当时考虑让儿子考盐城市的公务员,以后能得到本家兄弟的庇护肯定能在那里有很好的发展,他的儿子也很争气,很顺利的就考上了,一家人都沉浸在将来的美好憧憬中,哪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多长时间,盐城的一把手调任到浙江省人大去了,一把手也够意思,在上任至少就把他这个本家兄弟安排到中央党校去任职了,中国多年的人一走茶就凉了乡镇府的这个人一看兄弟都走了,儿子再留在盐城以后也没什么指望了,就动用自己在老家多年积攒的人脉想把儿子调回老家来,老家的范围都找好了好几个,负责的也同意了只要盐城那边同意放人你能把儿子调回来我们就接受,结果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了儿子依然没有调回来,因为盐城那边随便你怎么说就是不同意放人,可见难度系数是相当的大。

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不难。

公务员调动只需要一地核增,一地核减,并主管领导认可就行了。

比如你想同市跨县调动,只需要市委书记同意就行,你想同省跨市调动只需要省委书记认可就行,你想跨省区调动中组部认可就行。

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单看体制内的调动,其实难度并不大,但是如果是公务员跨区域的调动,其难度比重新参加公考还要高一些。

区域的大小决定了调动难度的大小

对于“异地”的理解,要么是跨县区,要么是跨地级市,或者是跨省,但是,地域跨度越大,调动的难度越大。

原因无他,公务员的控编单位和主管单位有差异。

对于同一个县级市、区的公务员来说,控编单位都在本级编办和市委组织部。那么在同一个县级市内调动,找找主要领导说不定还能成功,但是跨县区了,就难了。

而地级市之间、两省之间,难度直线上升。

异地公务员调动

异地公务员调动目前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常说的遴选——自主选择调动的单位,不过要经过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相当于重新再考一次,如果幸运,难度也不算大,不过有年龄限制,必须在35周岁之前完成。

一种是不常见的“对调”——A从自己单位调动到B所在的单位,B从自己的单位调动到A所在单位,A和B所在的单位可能不在同一地区。这样的对调,成功的前提是双方领导都支持,且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均认可。

不过可惜,遴选成功的案例常见,对调成功的案例,目前我入职十几年来,没有听说过一例。

选择考异地公务员,之后再选择调回来,体制内调动难度大不大?

分享三个跟公务员调动有关的真实小案例。

第一个:

我们镇的蓝副镇长,我们镇的当地人,2015年考公务员,考到了另一个偏远的地级市的下属县安监局,2016年提拔为该县安监局股长,2017年调回我们镇政府,立即担任了规划建设办主任。

蓝副镇长调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能从另外一个地级市调动回来,综合实力一定很强大,他应该很快就能提拔了。果然,2019年提拔为副镇长,基本上每一步都卡着时间点,没有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我们镇的方强,也是我们镇的本地人,2016年考进我们市的另一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2019年调回来镇政府上班,回来之后立即接任了蓝副镇长的规划建设办主任一职。

我知道,对于提拔,又多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果不其然,2021年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方强被提拔为副镇长。

第二个:

小蔡是跟我一样,2016年考上公务员,不是在我们镇,是邻居镇,工作三年之后提拔为正股级的干部。

小蔡很年轻,本科刚毕业就考上了公务员。

也许是乡镇太忙碌了,小蔡寻求工作调动,找到了佛山市的一个区的总工会愿意接收小蔡,于是小蔡开始走流程。

因为关系比较好,平时有工作交流,我对小蔡的工作调动情况比较熟悉。

接收单位开了接收函过来,然后在县委组织部走流程,只差最后一步了,需要组织部的部务会议讨论通过才行。

结果这一步就走了一年多,至今还没有调动成功。

刚好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如果小蔡不搞调动,可能这一次就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了,因为年龄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符合政策。

但因为小蔡在搞调动,只能靠边站了,小蔡有点得不偿失。

第三个:

我自己,在2016年,34岁的时候,考进镇政府,是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

年纪大了就不应该考到乡镇,当我满足了五年的服务期要求之后,我已经39岁了,刚好是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但我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干部年轻化的政策,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的人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

意味着我大概率要在乡镇基层,一辈子都无法提拔了,想起来的确让人心灰意冷。

这个时候,调任县局的老领导问我,想不想调去县局。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我表示愿意,虽然以我这个年纪,去到县直单位之后,提拔的机会更渺茫了,但最起码不会像基层那么忙,那么辛苦。

我拜托老领导帮我操办,这一办就是一年多了。

首先是要有空编制,然后向县委组织部提出增人计划。

然后局长同意调我,再然后局务会议讨论通过,再交到县委组织部去,县委组织部也要部务会议讨论通过,最后才是原单位的领导同意调出。

我现在也很担心,镇政府领导同不同意我调离。

以上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公务员调动很难,主要有几个问题:

一,调入单位要有空编,要同意调动而不是重新招考,报到组织部门去。

二,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不同层级的组织部门同意。比如科员级县内调动,由县委组织部同意,科级干部县内调动就不叫调动了,是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任命到县内其他科级岗位上。很多人说,跨市跨省调动需要市领导、省领导同意,其实是不用的,一个小科员的调动,无需惊动这些高层次的大领导。

三,最终能够实现调动的公务员,综合实力都很强大,普遍进步都很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