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该问题与我们市直下属事业单位王大姐情况类似。王大姐使我们市直下属事业单位的副高级职称工程师,专业技术6级,身体不太好,前几年还做了一次大手术,还要定期吃药。2020年10月份满55岁,本来已经可以选择退休,单位多次征求她的意见,她还是毅然选择延长5年退休。原来她的儿子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市公办学校老师编制,女朋友催促买房结婚。上海体制内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其儿子初次定级为初级11级,每月打卡工资不到8000元,算上公积金和绩效考核奖,全年差不多20万。这样的工资水平,没有父母的支持,要想在大上海买房结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王大姐一家买了两套房中的一套,再加上平时的所有积蓄,凑了将近120万给儿子作为首付,在上海买了一套二手小两居作为婚房。王大姐儿子除去房贷,每个月工资也是所剩无几。王大姐夫妻考虑到儿子结婚后,过几年就会生孙子,到时候生活压力更大。
即将满55岁的王大姐,身体不是太好,也想早点休息,但考虑到儿子将来的生活经济压力,还是犹豫不决。于是,大姐找人事部门给他算一下退休前和退休后的待遇差别。不算不知道,算了吓一跳。大姐是副高6级,在职时,加上公积金,年终奖,平均每个月为11000多元;退休后,没有年终奖,没有公积金,只领取养老金,每个月只有5100多元,不到在职工资的一半。看到这个差距,大姐毅然选择延长退休。可怜天下下父母心啊!
王大姐面临的情况,可能与很多女性副处级公务员(四级调研员),以及副高级职称女性同志面临的情况一样,想早退休,早休息,早自由,但是想到退休后工资待遇减半,想到退休后家庭生活压力比较大,想到多挣一些工资为子女减轻一点压力,于是就打了退堂鼓,毅然决定延迟到60岁退休。
退休后工资待遇减半,我认为这是王大姐选择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减半,下面以王大姐情况为例分析: ①王大姐副高6级在职工资待遇。 33年工龄,每月打卡工资6100元,双边公积金2300元,全年奖金大概2万元,所有项目加起来,一年大概12万元。均摊到每月,平均每月10100元。 ②王大姐副高6级退休待遇。 如果王大姐选择55岁退休,年终奖不再有,公积金不再有,33年工龄,加上职业年金,大概5100元。只有在职平均每月待遇的一半,减少幅度比较大。
其实,选择延迟退休,不仅仅是工资减半的问题,还会提升将来的退休金。主要原因是:
第一,如果继续干到60岁,不仅可以领取高工资,而且个人社保、职业年金也跟随继续缴纳。退休时,个人养老和职业年金账户也会增多,退休待遇也会提高。据不完全统计, 副高职称,每晚退休一年,退休待遇至少提高100元。因此,5年后题主退休时,养老金每月大概有6100元。相比55岁退休,待遇至少提升500元。
第二,如果题主运气好一点,在这延迟退休的5年里,说不定还可以晋升为副高5级,在职工资待遇也会提升200-500元,同样也会辐射到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数,从而提升退休待遇。虽然职级提升对退休金影响不是很大,但大概每月也有50元左右。我们市直单位,工龄长一点的副高5级,退休养老金大概5500元。
绝大多数人都是现实的,都活在柴火油盐酱醋茶中。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一般都会选择早退休,而家庭条件一般的人选择延迟退休,中产阶级则会犹豫不决。对于提前退休,我的建议是:①若题主家庭条件好,不在乎多领取的那5年的工资,也不在乎5年后多一点的退休待遇,那就选择55岁退休。②如果题主家庭条件一般,需要领取高工资来补贴家用,那就选择延迟退休。
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我们单位的老周今年57岁了,前两天主动辞去了科长的职位,要知道全单位科长的职位只有6个,是很多年轻人奋斗并梦寐以求要得到的,科长官虽然不大,但是手中权利不小,很多事儿都是他们说了算,有时候的决定就连单位副局长也插不了手,在这样的位置上工作,也挺有成就感的,而老周说辞就辞了。
有一次和老周聊天,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问他像你这样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天天在单位被管着多不舒服,有时候领导安排的一些工作还要做!你家庭条件那么好,在县城里已经有好几套房子了,车也买了,就生了一个女儿,都工作了半辈子了,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到处转转看看?老周笑了笑,对我说我何尝没有想过,想来想去,还是上班最为稳妥。我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决定的:
第一我为什么辞去科长?
一方面是年龄大了,我都57岁了,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0多年,感觉疲倦了,身体大不如前,不像你们年轻人精力充沛,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干一件事儿都觉得费时费力又费脑,压力很大。二来我想着应该给你们年轻人一些机会。我主动让出来,让你们年轻人有机会上去,不仅工作干得好,待遇上面也会有提升。我现在是一级主任科员了,有没有正科实职无所谓了,但你们还是副科的就不一样,升到正科最起码工资还长几百块钱呢。
第二、我为什么不提前退休?
我工龄满30年了,是可以提前退休的。但是我也想了,提前退休并没有什么好处。一来钱少了,工资立马少一千多块钱,年终奖金三四万没了,甚至领取的养老金也要少很多。二来现在待在单位还有个说话的人,每天来单位,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沏一杯枸杞茶放在桌子上,然后给办公室的花花草草浇浇水、施施肥。空闲时间找几位老同事一起聊聊天,即使领导安排工作,也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不费很大的劲儿就干完了。像我女儿不在身边,老伴儿跟着女儿领孙子去了,我一个人回家了就空荡荡的,反而待不住。三来单位食堂的饭挺好,每天基本免费吃,不用自己操心,回去就没人给我煮饭了,单位还有工会福利,经常搞一些活动,每天泡壶茶,喝喝茶,聊天聊,养养花多好!四来这些年休假的时候,全国各地也跑了个七七八八,该去的地方都去了,也不想再出去了。五来到了我这年龄,工作不再是自己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什么年龄段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除了钱,看淡各种竞争。老周又说我身边其实就发生过提前退休的事情。我的一位朋友老李,在其他局当副局长,他比我还小几岁,觉得自己的前途没什么希望了,又到了提前退休的年龄,自己还有些犹豫,有一次和几位当老板的朋友一次聚餐时,老李说出自己的想法,几位朋友拍手称赞,极力劝老李赶快退休,退休后去他们任何一位的公司去工作,年薪起底20万以上。老李听到大家的承诺,心里有了底气,回到单位就写辞职报告,两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提前退休,到朋友公司工作去了,去了以后他就后悔了。一来体制内工作干习惯了,到公司不适应各种考勤管理制度,浑身不自在。二来自己学的那套工作知识和经验,到公司里用不上,新的知识他既不愿意学又学不懂,没有那个能力了。三来朋友的态度好像发生了变化,和他之前没辞职时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工资按月不过万,还时不时说几句他的不是。老李又换了几家公司,换来换去,最终和几位朋友都闹得不欢而散。工作没干成,朋友也没了。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卡里的退休工资,每月少了很多,年终奖金发了一半,才3万多块钱,人家每月退的都6万多。关键是以后他就没有年终奖了。
听了老周的话,我的疑惑终于没有了。就像老周说的,人到了什么年龄段干什么工作,我认为提前退休是国家多工作人员的一种关爱和照顾,像什么样的人最好提前退休呢?
一是身体不好的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不允许自己能够继续正常上班,这样的人可以提前退休,休养生息,毕竟身体最重要。
二是有后路的人。退休后,凭借自己的一身技能,还能干出一番天地,实现自己体制内没有实现的愿望,并能给自己带来不菲的收益。
三是想到处游玩的人。家庭经济实力允许,年轻时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到处走走看看,这时候提前退休,带着家人到处看看逛逛,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除此之外,最好继续上班,都工作了几十年了,也不在乎三五年的时间。
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一是提前退休工资待遇会有一定幅度降低。
二是绩效奖金值加班及公积金全无。一年下来是不少收入。
三是退休前几年若遇到工资调级、职级晋升会有最后一次机会。
四是退休前这几年主动边缘化,慢慢适应退休状态,是一个良性过度。
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不要说57岁的老同志会与世无争了,在基层单位旦凡超过45岁的人,便会怀着这种躺平的思想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尽管新《公务员法》早颁布执行职务与职级并行,但是在基层单位里,要想提拔为科级实职领导,其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普通人一旦超过40岁,还没有提拔为副科之领导,也就基本不要考虑提拔之事,而45岁还没有提拔为正科领导,也基本没有机会了。
因为现在公务员干部要求越来越年轻化,所以年轻人在足够能力夹持之下,越来越多的开始进入领导的行列队伍。因此基层组织部在考察提拔副科级干部时,往往会以35岁下的人员为主,除非那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可能放宽到40岁,但毕竟这种人只占极少数。
至于职级的问题,大家都应该很清楚,自从公务员职级套改以来,因为名额比例问题,导致不少人根本就看不到晋级的希望,只能被动的等待着,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所以公务员职级晋升,理论上给了基层人员以希望,其实它就如教师评职称一样,受到名额比例的限制,很多人根本也就看不到职级晋级的希望。
这便导致那些提拔领导与职级晋级无望的人,也就不再有工作的动力与激情了,时间一长,也就是那么回事,慢慢的开始了佛系生活。
至于这些人为啥不提前退休呢?
尽管《公务员法》规定,凡是工作年龄满30年,便可以提前退休。事实上,从自己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还真没有看到过主动提前退休的人,除非是自己身体上的原因,迫不得已才提前退休。
这里主要是因为公务员提前退休之后,单位年终考核奖没了,什么精神文明奖、安全奖,……这笔年终考核奖差不多有3——5万元,因各地财政收入不同,有些地方比这个还要高得多。一些公务员津补贴也将会没了,再也无法享受到单位的免费工作餐了。
简单的说,提前退休与在职之间,每年至少有4——6万左右的差距,你说谁还会主动提前退休呢?除非他嫌钱多,跟钱过意不去。
当然客观来说,现在基层单位里,对那些老人的工作比较照顾,没有严格对他们进管理和要求,所以他即使到了可以提前退休年龄,也不会主动申请退休,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原因。
这也导致了基层单位里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拿差高薪占着职级,却干着较少而轻松的工作,那些拿着低薪且晋级无望的年轻人,整天被累成G,……!
因此,作为基层体制人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没有退休,那就应该尽职尽责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无愧于纳税人的钱。
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 也说几句:
- 57岁年已近花甲就绝大多数人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肯定是与无争了,但我认为若无特殊原因,身体好,提前退后也无更多事可做,那也没必要“申请提前退休”,而且这也不应视为要继续在单位“争高低”,到龄正常退休是正常现象。
- 为什么呢?
- 首先讲,年纪到了57岁还在原单位上班的人,一般来讲要么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男同志,要么是享有副处以上职级或事业副高职称以上的女同志,就这类人来讲,一般在单位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任务,即使有也都很轻松,但在57岁到60岁这三年里:
- 一是可拿全额工资,就公务员来说加上车补、绩效、公积金等每年也是好几万元;
- 二是无论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在这三年里都有职级晋升的希望。比如:公务员讲,57岁是“四级调研员”,那再过三年也即正常退休前一般还是有晋升“三级调研员”的可能,这毕然退休金要比57岁就申请提前退休的高。
- 当然就现实中,满30年工龄就申请提前退休的人也不少,但从我了解的一部分人的情况看:要么是年龄偏小,退休后还可去做其他事赚更多💰;要么是家庭经济条件好,根本不在乎退休金的多与少;要么是身体健康因难以坚持工作,当然,也有的在单位人际关系差,在单位工作环境差受挤压等原因而“申请提退休”。
- 以上是个人的点滴看法,总之,个人认为,按正常退休年龄退休,依然可做到“与世无争”。
57岁的老同志,既然与世无争了,为什么不申请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经济待遇不划算,57岁的老同志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一、57岁的老同志为什么不提前退休?
不啰嗦,用数据说话。本单位一个35年工龄的副处级干部,月薪6500元(含每月车补1040元),年终奖金24000元,每月住房补贴双边2600元,每月饭补220元,每年工会福利2100元。该副处级干部一年收入大概有144440元。
假如该副处级干部提前退休,车补、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饭补、工会福利、年终奖金等待遇都没有了,退休金按在职工资的90%计算,那么他的退休金只有5800元左右,一年收入只有69600元左右,在职待遇与提前退休金一年相差7万多,收入少了一半。从待遇上讲,提前退休不划算。
二、57岁了为什么还愿意上班?
除了待遇上的因素外,我还总结其他四点原因。
1、工作原因。57岁的老同志,资历老、资格老,如果是曾经的领导干部,职别还比较高,一大把年纪了,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不会再给其安排工作,工作比较清闲。如果自己主动点话,还可以领点活干,不至于突然清闲下来,老同志多般愿意做点没有压力的工作。
2、家庭原因。有的老同志虽然可以提前退休了,但家庭并不是很幸福,继续待在岗位上,每天还可以跟同事说说话,聊聊天,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有规律,生活还有目标。
3、情怀原因。工作让人快乐,57岁了工作还有激情,有没有职务没有关系,在岗位上有事做,觉得还有成就感,身心自然就愉悦。
4、还有期待。比如二级主任科员想晋升一级主任科员、三级调研员还想晋升二级调研员,继续待在岗位上就是期望组织能为其解决待遇,不提前退休多数都有这个想法。
总结,57岁了,提前退不退休那是个人的事情,如果提前退休,多数人都会把经济待遇放在首要因素去考虑。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同志对工作始终保持炙热的情怀,在岗一天就要发一天的光、散一天的热,这样的境界与钱没有关系,已经上升到人生的境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