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不全是公务员,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事业编人员,有的是“三支一扶”人员,有的临时工聘员。街道办事处虽然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但是工作性质与乡镇一样,依然是辛苦繁忙、加班加点、责任重大。
一、什么是街道办事处?为了方便城市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一些市辖区、县城将地理位置临近城市、经济发展较好、人口数量较多的乡镇设置为街道,作为市辖区、县城的政府派出机构。这一机构名称我们称之为街道办事处,其机构规格、工作性质与乡镇同属于乡级行政区。
二、街道办事处属于什么级别?①正科级。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规格与一般的乡镇一样,都是正科级。比如:四川省宜宾市宜州区XX街道,该街道的规格是正科级。
②正处级。直辖市市辖区的街道办事处的规格比一般的乡镇高两级,属于正处级。比如:重庆市万州区XX街道,该街道的规格是正处级。
③正处级。副省级城市市辖区的街道办事处的规格比一般的乡镇也是高两级,属于正处级。比如:南京市江宁区XX街道,该街道的规格是正处级。
三、街道办事处有多少公办人员、公职人员和公务员?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干过党委委员和党政办主任,熟悉了解乡镇(街道)情况。街道办事处公办人员较多,只要是在乡镇工作的人员都可以称为公办人员,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公务员;第二种是事业编人员(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第三种是“三支一扶”人员;第四种是临时工聘员。第三种的“三支一扶”人员,一般都是临时帮助工作人员,人数不是很多,这里不做讨论。第四种的临时工聘员,没有编制,但也算是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每个镇根据各自实际,自行进行招聘,工资从各自财政支出,县里一概不负责。我在乡镇工作期间,临时工聘员不是很多,一个10万人的乡镇大概只有30个聘员。下面重点说说街道办的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这两种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分为公务员编和事业编两种。街道公职人员与其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有关,大一点的街道公职人员数量大概130个,少一点的100个,这里不算公立医院的在编医生和公立学校的在编教师。另外,像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的乡镇街道,其公职人员数量可能超过200个。假设一个街道10万户籍人口,算是较大街道办,下面我们以机构改革后的街道编制为例,说说该乡镇公职人员数量。
(一)“街道六大办”公职人员大概53个。该街道属于较大的街道,公务员编制相对较多,除去书记、主任、人大主席、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主任、人大副主席等15个街道领导,还有38个其他公务员,主要分布在街道六大办公室: ①党政综合办公室;②基层党建办公室;③经济发展办公室;④社会事务办公室;⑤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这其中,党政办人员最多,大概有8个,1位主任,2位副主任,5个普通公务员。基层党建办公室人员也不少,与党政办差不多。
(二)“综合执法大队”公职人员大概20个。改革后,街道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领域包括环境、国土、交通、城镇管理、农业、文化等领域,属于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大概有20人。
(三)“三个服务中心”公职人员大概40个。机构改革后,街道成立了三大副科级事业单位,即:①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③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大概有50名,其中: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15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5名,政务(便民)服务中心10名。 (四)“一个服务站”公职人员大概7个。退役军人服务站是街道新成立的正股级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大概7名。
综上,街道办事处公职人员(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数量为:53+20+40+7=120名,其中公务员有53名,事业编有67名。这里不算公立的公立医院的在编医生和公立学校的在编教师,如果算上,可能有120+90+250=460名。
四、在街道办事处工作较为辛苦,提拔较慢(一)工作繁忙。街道办事处虽然是派出机构,但本质上还是最基层最底层的一级政权政府,党和国家所有的大政方针和政策,都要在乡镇落地落实,都要通过街道来检验成效。一个街道有内设机构8个左右,而一个县有40来个党政部门,还有不少于15个事业单位可以对街道下发通知、部署工作,即8个小办,要对应55个大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这么少,又怎么把这根针穿好呢?只有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白天黑夜连轴转,一个人负责多项工作,一个人对好几个县局,甚至有的人既要忙党委部门的活,还要干政府部门的工作,党务、经济、农业、政法等工作来回切换、穿插进行。街道一般周六都上班,不加班的周日可以休息,遇到上级检查、维稳、急难险重等任务,要求全员周末上班。笔者当党政办主任几年,几乎没有过过周末,不是加班,就是值班;年假就更不多用说了,10天年假,一年顶多休3天,有时好不容易请了2天年假,带小孩出去转转,还在路上就打电话叫回去。
(二)人员较少。一个街道行政编制大概50名(含乡镇党政人大副科领导15名左右),普通公务员也就30来名,除去借调帮忙的、学习培训的、将要退休的,可能真正干活的只有10来个。就拿我们党政办公室来说,要对县府办、县委办、组织部等6/7个部门,但编制就是3个人,虽然借调了事业编人员4个,但还是忙不过来。我负责任地说,就是有10个人,也忙不过来。
(三)提拔缓慢。今年,抗疫期间,54岁的江西高安市灰埠镇党政办副主任陈力群,连续奋战24天倒在防疫一线,由于过度劳累,心源性猝死,在值班床上去世,享年54岁。这位工作了30多年的大学生,去世时还是个享受副科待遇的科员。乡镇公务员中,绝大多数三十多、四十多岁的科员,甚至副镇长,都是多年不提拔、长期不提拔,只是很常见的。我们乡镇,40多岁的科员一大堆,很多所长年龄比乡长书记还大;迄今为止,我们乡镇土生土长(分配就到乡镇)能提到正科的,听说这20多年只有一两个。
(四)压力较大。目前,上级各种检查调研、考核评比名目繁多、形势多样,乡镇、街道这一级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大多数乡镇、街道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出台了各种干部考核措施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比如:只要是工作出现差错的,都要求在干部大会作检讨;只要是负责工作在县里综合排名靠后的,年底不予评功评奖,晋升职级一律推迟半年。也正是因此,大多数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感到压力很大,甚至身心疲惫,很多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乡镇街道。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你好,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公务员,一部分是编外工作人员。至于工作强度,要看具体是在哪个岗位。
首先,介绍一下街道办事处的有关概念。街道和乡、镇一样,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主要设置在县、市、区的中心城区。
街道设置党工委、办事处,党工委是县(市、区)委的派出机关,类似于乡镇的党委;办事处是县(市、区)政府的派出机关,类似于乡镇的政府。
目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实行合署办公,除了领导会有分工外,下面的工作人员都是一起干活。
其次,介绍一下街道工作人员的分类。其中的工作人员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公务员。
1、一般来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属于公务员。
2、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基层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其中的正式工作人员也是公务员。
根据街道的规模,公务员的数量大概在几十人不等。
第二类: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般下设党群服务中心、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其中的正式工作人员使用事业编制。
根据街道的规模,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数量一般也是几十人不等。
第三类:参公管理人员。
街道会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就属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另外,有些街道有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工作人员也是参公管理人员。
第四类:编外工作人员。
在街道中,编外工作人员的数量是最多的,构成也是最复杂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有些街道会借用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属于没有编制的特殊人群;有些编外人员与街道办事处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合同工;有些编外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属于劳务派遣工……
编外工作人员不是街道的在编人员,虽然干的活差不多,但收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总体而言,街道公务员的地位、福利待遇是最好的,略优于参公管理人员,优于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明显优于编外工作人员。
最后,介绍一下街道的工作。街道的工作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
1、忙。街道是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业务量是特别大的。要是遇上疫情这些黑天鹅,那就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一般情况下,街道公务员很难有完整的周末。
2、杂。街道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招商引资要管、信访维稳要管、卫生环保要管、农村选举要管、防汛防灾要管、民政低保要管……街道工作人员要处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
所以,街道的人员流动是特别大的,在编人员都在想方设法逃离街道,编外工作人员也很难干得长久。
另外,街道的级别较低,一般是正科级规格,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解决“副科”。
当然,现在很多地区都对街道有政策倾斜,街道在编人员的收入会比县直机关在编人员的收入要高一些。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街道办事处的地位是很明确的,其工作是繁杂的,人员身份也有多种多样。
一、街道办事处的地位。
街道办事处的地位在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该条例已于2009年废止)是这样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联系,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第二条 十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十万人口以下五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五万人口以下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般地不设立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须经上一级人民委员会批准。
1954年就有了这样的规定。但现在还是有些人对街道办事处的地位不太明确,有的人还是将街道办事处误认为是街委会,也就是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组织。
1954年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废止后,目前能说明街道办事处地位的法律文件就是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了,该法的第六十八条规定: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因此,街道办事处是城区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行政机关。一般的市辖区为县处级单位,街道办事处一般也就是正科级单位。当然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级别要高一些,一般其街道办事处就是正处级了。
二、街道办事处的人员身份
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也是行政机关。自然要有正式的人员编制。一般说,每个街道办事处,根据其管辖范围的大小,管辖人口的多少,管理事务的多少等因素,都确定有一定的公务员编制数。就是说街道办事处的正式工作人员就是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基本上与乡镇公务员的待遇一样,但他们是没有乡镇补贴的。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除了有公务员外,还有街道办事处管理的事业单位,如街道社会事务管理中心、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等事业单位,在这些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就不是公务员了,而是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享受的是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
此外,街道办事处除了有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外,还有一些临时聘用的、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聘用人员。有的人员可能是由城区财政承担费用的临时聘用人员,有的人员可能是由街道办事处承担费用的临时聘用人员。有的地方为了区别这两类人员,将由城区财政承担费用的临时聘用人员称之为政府聘用人员,街道办事处自行承担费用的临时聘用人员称之为自聘人员。这些聘用人员的待遇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比较低,政府聘用人员的待遇由城区规定,自聘人员的待遇就由街道办事处自行规定了。
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任务。
已废止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曾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作了规定,但是也很笼统。是这样规定的:
第四条 街道办事处的任务如下: (一)办理市、市辖区的人民委员会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 (二)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该条例废止后,目前还未看到有哪部法律系统性的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任务。
但是,一些城市经人大常委会通过,出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上网查一下就可以发现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通过的《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吉林省人大常委会1995年通过的《长春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
《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对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作了很明确的规定: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辖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工作,落实卫生健康、养老助残、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和法律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组织实施辖区环境保护、秩序治理、街区更新、物业管理监督、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营造辖区良好发展环境;
(三)组织实施辖区平安建设工作,预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统筹辖区资源,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五)推进社区发展建设,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支持和促进居民依法自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六)做好国防教育和兵役等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及市、区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规定的其他职责。
本市建立街道办事处职责清单制度,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街道办事处具体职责。街道办事处职责清单由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区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区实际细化职责清单。
未经市、区人民政府批准,街道办事处不承担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下达的其他职责。
从这些职责可以看出,街道办事处的任务还是很多的,主要是负责与居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一些民生工作,推进社区建设,实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抓好辖区的社会治理,保持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等等。
城区的职能部门有很多个,他们都有可能给街道办事处安排一些工作,有些不属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有时也会安排街道负责,有的还要求“属地管理”“属地负责”。在街道办事处人手少、工作多、责任重是常态,其工作比在一般的职能部门繁杂得多、辛苦得多。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工作一件接一件也是正常的。如果是遇到创文明城、创卫生城等创建活动,遇上一些中心工作,街道、社区往往是重点,加班加点那就是经常的事了。
但是,在街道办事处的一些工作,大都是直接与居民群众相关的事,做好了,为居民群众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尽管自己累了点、辛苦了点,心中也是很高兴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一样,都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负责相应区域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街道办设三套班子,分别是党工委、街道办和人大工委。党工委负责领导街道党的工作,街道办负责行政事务,人大工委负责街道人大事务。街道办下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及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等二层事业机构,机构和人员根据辖区人口、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设定。
街道内设机构使用行政编制即公务员,二层事业机构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像街道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在编在岗人员一般都是公务员,而二层事业机构则是事业编。不过实际上由于街道人员有限,街道内设机构经常借用、调用大量事业编人员补充力量,混编混岗现象在街道比较普遍。也就是说,街道不止有公务员,还有事业编,这是在编人员。除了在编的,还有非编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聘用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各色身份的人员在乡镇都可以找到。
街道公务员外街道是工资和晋升待遇最好的一个群体,但往往又是城市公务员最低的公务员群体。
在工资待遇上,街道公务员与城区公务员基本一致,中西部地区科级以下基本上在三四千水平,比市直机关略低,财政能力好的可能可以与市直机关持平。
在晋升空间上,地市级城区的街道都是正科级设置(不设城区的街道除外),发展空间有限。职级并行前,多数街道的公务员干一辈子可能就是个科员,至多副科,在街道非常普遍。职级并行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基本上都能解决副科正科待遇,但再晋升,受职数限制,多数冲顶是一级主任科员,想晋升四调比较难,不如省市两级公务员晋升来得容易。
在工作环境上,街道公务员就一个字:忙。涉及到具体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经是“一对多”、“一顶几”的局面,办文办会、写材料、维稳、进社区、维稳等什么事都要干,加班加点是常事。
总的来说,街道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中是典型的基层代表,各方面待遇相对市级以上公务员明显不如,但又比一般事业编要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作为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一讲你的这个问题,但可能每个地方政策会有一些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些许差别,但总体区别应该不大。
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这里是直辖市,街道办事处是处级单位,也就是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主任是正处级,副主任、副书记和各个委员都是副处级,科室是正科级。
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全是。
街道这里,领导全部都是公务员,因为都是处级干部。其他人员我分几类来细说:
第一类科室的正式工作人员是公务员。街道的科室比如党政办、规建办、财政办、平安办等等,他们属于街道本身的内设科室,其正式工作人员就是公务员,一般进入的渠道就是公务员公招或选调生,还有小部分转业干部。
第二类下属事业站所,比如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执法大队等等就是事业编制,其工作人员就是事业编制。其人员通过区里组织的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进入,也有一些安置士官。
但是街道工作比较多,事务比较繁杂,人员普遍比较缺乏,所以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一般都是混合使用的,比如说党政办的很多人员可能编制是文化服务中心的,规建办是综合执法大队的等等,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导致很多人公务员和事业编分不清楚。
第三类是区级部门派驻街道管理使用的人员。这里比较多的就是司法所和城管执法大队,司法所使用的是司法局的编制,是行政编制公务员,但是是派驻街道工作使用。城管执法大队的话是区城管支队的编制,为参公编制,不是行政编制,但和公务员待遇一样,享受车补,也是街道管理使用。
第四类是村社区抽调人员和聘用人员。这类人员在街道也较多,就是常说的“临聘人员”,也是作为人员不足的一种补充。
综上所述,街道办事处办公的人员,可能是公务员,也有事业编,也有参公编制,还有临聘人员。
再回答你第二个问题,街道办事处工作怎么样?
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基层政府,是最接近群众的部门,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非常繁杂,基本涉及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面对的矛盾也是最多的,因为大家在第一线。很多上级政府安排的工作,落实落地都要靠街道办事处,工作还是比较有意义,特别是你帮助别人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的时候。
街道办也会负责和村、社区联系,一般每个办公室都要负责一个村的驻村事务。
但街道办事处一般都在城里或城郊,工作地点还是比较方便。晋升的话还是会有考虑,一般每届在科长中还是有人提升为副处级。
街道办事处的办公人员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怎么样?
您好,梅州华图为您解答
街道办事处是公务员吗?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性质很复杂,有行政编制(即公务员)、事业编制、合同编制等几种。具体情况需要看你所处的位置。街道办事处属城市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其机构属行政单位,人员编制以行政编制为主,也有部分事业编制。
街道办事处是公务员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街道办事处在职工作人员身份一般有四种: 首先是街道领导及科室干部属公务员编制,占小部分,其工资是公务员工资。 其次是按公务员比例设定的工勤人员(后勤人员),占绝少数,工资较低。 再次是街道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在编干部属事业干部,其工资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 此外,近年来,街道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非常非常多,占大部分,工资按当地城区设定。 最后,还有很多村官,党建组织员,等等一系列的应届毕业考进来的大学生,过客而已。
所以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有公务员的系列编制,但是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不一定都是公务员,例如勤杂人员就不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所以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有公务员的系列编制,但是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不一定都是公务员,例如勤杂人员就不是。因此您问“街道办事处算公务员吗”?这要落实到具体人,而且要问清楚他(她)是否在公务员编制之内。
在“三级政府、四级管理(服务)”模式下,街道办事处无疑是最下层的执行机构,加之作为上级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财政等方面权力都有限,但是承担的责任却是极大的。就像是有点知友所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般区县政府具有的管理职能在街道办事处都有所对应,上至地区稳定、企业服务、民生保障、工程建设,下至卫生保洁、市容环境、车辆停放、物业管理等。
街道办事处是公务员吗?街道办事处人员身份不等,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也有聘用人员。 街道办事处贴近居民、了解实际,还是很受重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