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毫无疑问,乡镇公务员最苦逼、最艰苦。我就是乡镇公务员出生。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副主任,科员。下面说说我的乡镇公务员体验,主要有六点

一、乡镇干活的人少。乡镇公务员编制30多个,事业编40来个。看上去人还不少,但是老的老、病的病,请假的请假,借调的借调,学习的学习,有的50多岁等着退休,还有的几十年提拔不了过着佛系生活、干着佛系工作。真正干活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二、乡镇工作繁杂。县里有50多个部门,而乡镇只有10来个部门。意味着,乡镇一个办公室至少要对县局5个局,还有一些县直属事业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条线都要穿好穿到位,确实很难。有的人要跨部门干活,只要领导有召唤,是他负责的要干,不是他负责的也要干。比如,当初我在党政办时,什么事情都要干,党建的、农业的、扶贫的、经济的,上山巡林、下村走访、春耕秋收、安全稳定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干。

三、乡镇工作责任压力大。现在什么工作都要总结,都要督察,都要排名,出了事情,经办人、负责部门、分管领导都跑不了。出了事故,要处理人;排名低了,也要通报批评。另外,乡镇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很多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错。

四、乡镇工作休息时间少。因为工作繁忙,绝大多数时间都得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保证不了,越到上级突击检查,那就要通宵达旦准备迎检。我在乡镇工作11年,几乎每个周六都工作,几乎没有休过假。有些家在县城的乡镇公务员,有时两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陪伴不了妻儿子女。

五、乡镇条件艰苦。乡镇远离县城,交通不方便,医疗条件差,教育资源少,商业氛围不浓厚,经济又不发达,各种基础设施跟不上,办什么事情都要往县城跑,生活幸福指数不高,极大限制小孩的教育成长。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教育,对小孩投入非常大。但是在乡镇工作,硬件教育条件肯定不行,软件上的家长陪伴也满足不了,对小孩将来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亏欠。

六、乡镇提拔缓慢。以我所在的乡镇为例,35个公务员,有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等11个副科级领导,其余的都是科员、办事员。看上去,11比24,提拔比例很高。其实不然,很多党委委员、副书记、副镇长,都是县直单位空降的,真正土生土长的乡镇公务员提拔副科的少之又少。很多空降下来的乡镇副科,又因为调不到县城,导致乡镇副职严重堵塞。久而久之,很多乡镇副职领导10几年,仍然在几个乡镇之间兜兜转转,还是副科级原地踏步。副科领导走不了,底下的科员肯定提拔不了。以我们乡镇为例,任职15年的乡镇副职好几个,任职20年的科员一大把。2020去年初,江西一位50多岁的乡镇干部病倒在疫情防控一线,这位工作了30多年的大学本科生,病倒至少还是副股级的干部,正好赶上职级并行福利,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

综上,工作繁忙、条件艰苦、提拔缓慢是乡镇工作的三大特点。但是,随着乡镇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调整完善,随着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乡镇工作条件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得到改善,乡镇也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特别是随着公务员职级并行的实施,以前可能科员原地踏步、终此一生,此种情况会完全得到改善,即使没有背景没有外力,普通农家子弟公务员退休前也会解决三级主任科员,享受科级干部的退休待遇。

虽然乡镇艰苦繁忙,但是作为年轻人,想实现个人仕途抱负的,作为过来人,我还是建议和希望到乡镇去锻炼。只有在基层锻炼过了,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也才懂得基层工作方法。另外,县局的大多数副局长、局长,大多都是从乡镇副镇长、副书记、镇长、书记中调任的,只有在基层工作过了,才有机会到县城当副局长会局长。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来看一下今年的流水账。

今年是特殊的年份,大年初一的兴奋劲儿还没怎么体验,晚上接到通知,初二全员返岗,奔赴抗疫一线。拿我们这一个中等乡镇来说,党政班子加上乡镇干部,一共才四十来个人,要管三十七个村,九万多不到十万人的乡镇。基本上一个村安排一个干部,二十四小时待在卡点,和村干部一起值守。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准备,一个帐篷里就两把椅子,后来给发了电暖气,可根本没啥用。安排村里巡查,宣传,分配物资。特别是村里的孤寡老人都走了不下五十遍。就这样,一干就是四个来月,家都没怎么回过。

疫情过去了,各项工作还得继续。复工复业之后,像农村环境整治,造林绿化,扶贫,环保,煤改都一样不少的开始了。作为包村干部,得协调村里安排人去做,有时候活儿紧张了,还得跟乡亲们一起动手。好不容易到国庆节,一天假都没有放,本来一年的工作,要半年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

乡镇工作,都是跟群众打交道。要是沟通能力强点儿还好,村支书还配合。要是遇到不讲理的,还真不好办。落后了,乡里要通报,脸上至少很难看,拖了乡里的后腿,就不仅是挨批评了,有时候还得担责。总而言之,乡镇工作,平凡而又不简单。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工作者,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乡镇工作太辛苦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乡镇工作人员都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在基层乡政府有三类工作人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勤编人员。

一、公务员主要是党政班子正、副科领导。他们处于领导职位,工资待遇基本就是乡镇上游水平,且不说其他方面,仅仅车补这一项,就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而且,公务员基本都只是负责安排工作,具体事情是由下面的同志来完成的,工作自然爽快。

二、事业编人员,基本就是乡镇七站八所以及项目人员,这是乡镇最大的一个群体,是乡镇维持运转的中流砥柱,也是乡镇最委屈的一个群体。所有活都要这些人来开展,但却身份不如公务员,待遇就更不用说,仅仅车补一项,就已经让他们无法企及了。

三、工勤人员,也就是常说的工人。这一群体处境十分尴尬,因为他们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自然也就在工作中慢慢淡化了作用。

乡镇工作者,年龄从二十几到五十几都有分布。现实状况是,二十几到三十岁的,拼命工作加班,希望能够获得提拔转变身份,只为多挣些工资,可以养家糊口。三十五以后,提拔无望的,也就开始各干其事:要么发展自己的副业,提供收入改善生活;要么喝茶看板,提前养老过日子。所以,乡镇工作所有的压力,几乎都是一群二三十岁的事业编人员在硬抗。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乡镇工作内容和现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乡镇工作最贴切的形容,所以乡镇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尤其是位置很卑微,谁都可以是你的顶头上司,谁都可以对你工作进行辅导、检查、问责,真是苦不堪言。同时,应运而生的说法就是“乡镇工作者要学会十根指头弹钢琴”,什么“5+2”,“白+黑”,还有所谓的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等等。上要接待各个单位的检查,下要走村入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村情民情以及户情。在这么多紧箍的鞭策下,乡镇工作者愉快而痛苦得工作着。

幸亏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的大环境下,这两年的工作氛围才有所转变。白天要下村入户,要召开各种讨论、学习会议,要对贫困户找脱贫门路,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要同群众打成一片,还要做各种报表。晚上,动不动要做一些网络学习,要被抽调加班补资料,准备迎接近期的检查。

这么多工作任务,老同志不可能去做,公务员领导们不可能去做,只能依靠事业人员,凭借年轻的身体、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以及追求伟大事业的一片热忱去努力工作。

殊不知,乡镇工作者都有家庭,都有老人和孩子,都期盼工资能高一点可以提高生活水平,都希望每天能够工作八小时,周末不用加班,希望付出能够得到回报。

乡镇工作目前急需破除的蔽障。

一、人才短缺是困扰乡镇发展的最大短板,组织部门应该重视人才力量的下沉,因为基层才是干事创业的正真平台。

二、待遇水平急需提升。所谓的多劳多得在乡镇工作中是完全体现不出来的。一个干的,两个催的,三个看的,要让干事的人不能既流血流汗还寒了他们的心。只有解决后方粮草,才能让干事者无后顾之忧,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价值。

所以,乡镇工作很辛苦也很苦逼,最大的牺牲者,是那群二三十岁的事业人员。他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排兵,付出了青春,流淌了汗水,希望不会寒了他们的心。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乡镇工作者工作还是挺辛苦的,尤其在疫情期间,显得更为突出了。

在以往的工作中,好多具体工作都由他们去落实完成,且业务涉及面广,较为细化。

虽然工作较多,相对辛苦,但是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真正的为百姓服务,确实能体现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作为一名社区村居工作者,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乡镇工作一点也不辛苦。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街道乡镇工作人员都是什么群体。

在基层街道乡镇政府有三类工作人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勤编人员,劳务派遣制,公益性岗位。

一、公务员主要是党政班子正、副科领导。他们处于领导职位,工资待遇基本就是乡镇上游水平,且不说其他方面,仅仅车补这一项,就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而且,公务员基本都只是负责安排工作,具体事情是由下面的同志来完成的,工作自然爽快。

二、事业编人员,基本就是乡镇七站八所以及项目人员,这是乡镇中间的一个群体,是乡镇维持运转的中流砥柱,也是乡镇低公务员的一个群体。虽说比不上公务员,但是和公务差不多了,升迁的机会很少,但是不是没有可能。

三、工勤人员,也就是常说的工人。这一群体处境十分尴尬,因为他们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自然也就在工作中慢慢淡化了作用。

四、劳务派遣制,现在大量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充实到乡镇基层,他们属于外聘人员和乡镇没有任何关系,在乡镇街道他们就是最底层,什么事都安排到他们身上,上面的工作人员都是他们的上级,因为是临时工随时有被清理的可能,所以他们事事小心,不然就成了替罪羊,所以最苦最累最尴尬。

五、公益性岗位:新近刚刚流行的一类工作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或者是退役士兵安置岗位,他们新上来,具体工作没大有,发着基本生活补助,没有压力也没有升迁可能,纯属混日子。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乡镇工作内容和现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街道乡镇工作最贴切的形容,那是以前,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压到了社区村居,街道乡镇也就是发布命令,收集结果而已,忙的要命的现在是社区村居,政策上是简政放权,不假,关键是都放到了社区村居,那街道乡镇干什么了,在未来你看看吧,街道乡镇的位置越来越尴尬,成了一个传达信息的地方,那还不如直接由区县直接发布信息到社区村居,街道乡镇真用不到了!!!!

乡镇工作者辛苦吗?

辛苦。心累,身累,身心疲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穿,可见乡镇是要干活的,所以就很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