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我在乡镇干过9年,当过2年的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工作强度不亚于副镇长,繁忙程度不亚于副镇长,复杂程度不亚于副镇长。当然,乡镇副镇长还是非常忙的,我对此也深有体会。归纳起来就是:工作很忙,事事牵头,手中没权,责任在肩,提拔缓慢。
一、副镇长就是一个大干事,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一个乡镇就3至5个副镇长,一般都是3个副镇长。乡镇政府工作,涉及经济、财政、市场、农业、应急、工业、教育、卫生、体育、住建、执法等工作,只要县里有的部门,镇里都必须有人对接。因此,每个副镇长都要分管几摊子事。不要以为乡镇副镇长分管,就可以像县直、市直、省直机关一样当甩手掌柜,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材料有人写好,报告有人准备好,只要签个字就可以了。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实是,乡镇干活的人比较少,有时主办人请假休假学习,很多报表、报告只能由副镇长亲自去完成了。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县里是要通报的!有的乡镇干部,文化层次和能力素质不强,上报到县里的文件质量不高,责任心强一点副镇长,都要严格把关,甚至推到重来、亲自撰写。另外,一些乡镇书记,工作上总是依靠副镇长。我在乡镇工作时,我们镇的书记工作方面的事,一般只找副镇长,不找具体主办人,搞得副镇长压力很大。
二、副镇长就是一个大包工头,什么工作都要牵头,什么工作都要带队。我们乡镇,只要是工作,无论工作大小,都必须由副镇长领导牵头负责。比如,森林防火,需划片区由副镇长带队巡逻;春耕秋收,也是划片区由副镇长带队检查;精准扶贫,副镇长不仅要帮扶自己的扶贫对象,还要负责分管部门的扶贫对象;维护稳定,也是划片区由副镇长负责。等等。一句话,什么事都是副镇长牵头负责。
三、副镇长就是一个干活的,没有财政签字权和人事决策权。乡镇的财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镇长或书记手中。副镇长要为分管部门解决办公设备、误餐费,还得看书记镇长脸色,有预算收入还好,要是没有预算收入的话,财政部门是不会让你花钱的,更不会同意给你报销。另外,副镇长,要是挂有党委委员的话,还可以参加党委会的人事决策;若没有担任党委委员党内职务,那就什么权力都没有了。若是分管下属不听招呼、工作不到位,想调整其岗位,一般斗不能如愿?为什么,乡镇就那么几个人,几个岗位,无论如何调整,还是离不开这个小小圆圈。除非你是书记镇长。
四、副镇长就是顶雷的,需要承担责任时,副镇长首当其冲。遇到一些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副镇长必须牵头组织,牵头负责,牵头落实。如果没有落实到位,或者排名靠后,或者被上级领导批评,或被媒体曝光,造成较大影响。那么,肯定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的!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副镇长。因为工作是你牵头组织的,你不负责谁负责,牵头人承担责任是最适合不过的!另一方面,出了事总是要找个相应级别领导来承担责任,副镇长作为分管部门的乡镇领导,来承担这个责任是最适合不过的。我在乡镇工作时,一副镇长分管农业工作,因为一项工作没有部署宣传到位,导致很多人聚集到上级机关。事后,该副镇长被追责处分。其实,这项工作已经部署了,只是村里面没有真正落实宣传到位,这位副镇长还亲自检查过几个村。有时候被追责,并不是你工作没有做,而是上面要给个态度。
五、乡镇副镇长提拔缓慢,兜兜转转十几年还是原地踏步。乡镇副镇长是副科级领导职务,再往前一步就是正科级领导职务。但别看这小小的一步,乡镇副镇长可能要走10年,15年,或者更长,或者一辈子都晋升不了。副镇长要想提拔正科级,首先得进入班子当党委委员,再兼任副镇长,然后再晋升为党委副书记,再提拔为人大主席,或者提拔为镇长。这需要4步。一步需要3年,4步就是12年,这还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话,时间就更长了,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提拔正科。我在乡镇工作时,我们有两个副镇长,50多岁了,在5个乡镇来来回回兜转了15年,最后还是副镇长,职务原地踏步。更有甚的是,有的副镇长在乡镇工作多年,退休前想调往县城都无法成行。
这就是乡镇副镇长,工作很忙,责任很重,提拔很慢!
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回答:身在其位谋其政,没有当过乡镇副镇长,体会不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乡镇三年,县委组织部三年,本人虽然没有担任过乡镇副镇长,但是见过的实在太多了!当年同一批考进来的同年现在有七八个在乡镇担任副职,清一色的80后,所以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未来出路等了然于胸。下面我就举几个身边的事例来回答题主这个问题,也给其他朋友一点参考。
一、老张,本省外市人,县直部门调到乡镇任党委副镇长3年老张的经历很有代表性,跟我同年考入乡镇,三年后调入县委办,又过了三年提了副科,并担任总值班室副主任,后来届中调整被下派到乡镇担任党委副镇长,分管农业和扶贫。
自从当了副镇长后,我们聚会就不喊他了,因为每次都有事,每次都在镇里,哪怕是国庆节和劳动节都是。好不容易请到他一次,往往一杯酒还没喝完就被电话喊回了镇里,领导视察,各级督查,交叉检查,媒体暗访……凡是跟扶贫相关的事情都得找他!三年时间,老张的头发掉了大半,剩下的那一小半又白了一半!就跟那个有段时间很火的云南80后白发镇长一个造型看着都造业的很。我跟他开玩笑说,幸亏你小子下手快结婚早,要不然就凭你现在这发型这身材注定得打一辈子光棍!
二、小江,女性,本地人,县直部门调到乡镇任宣传委员2年。小江是89年出生的,勉强算80后,一直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担任副科级干部两年后被调到乡镇担任宣传委员,主管文教卫和思想宣传工作。小江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都是体制内人员,老公在国企,也算稳定职业。所以家人都希望她安安稳稳在县直单位待着,离家近,工作也轻松,还能照顾到孩子。但是小江很有政治抱负,所以才不顾家人劝阻到了乡镇担任副职。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爆发,作为当时全世界仅次于武汉的严重疫情区域,防控措施是非常严格的,而作为乡镇分管卫生的小江自然责任更大也更忙碌。小江正月初一到镇里,一直到4月初才第一次回城,两个多月的时间,她忙的甚至都没法给家人打个电话或是视频聊天。等到回到家后,刚满3周岁的孩子都不理她了,更不叫她抱,就像不认识妈妈似的。晚上休息,孩子根本不让她挨床,嘴里喊着“滚滚滚”,哭着喊着让爸爸把那个妈妈赶出去。小江说她当时伤心的很,真后悔当初没听家人的话。一个人跑到乡镇去上班,既没顾到家,也没实现什么政治抱负,倒是因为工作失误背了个处分,想想实在不划算。
三、老孙,外省人,先后担任两个乡镇的副镇长、纪委书记5年老孙是河南人,跟我同一批考到乡镇的。老孙为人厚道,能吃苦,从来不参加各级遴选,他的梦想是从乡镇干起,一步一步凭借工作能力和成绩晋升。虽然这条路很艰辛,但老孙走的还算顺利,先后在两个乡镇担任了副职,也是我们那一批同学中最先提拔为乡镇副职的。
我跟老孙很投缘,因为都是外省人,也有个相互照应。老孙担任副镇长分管综治维稳,这在乡镇是仅次于安全生产的高危岗位,属于谁都不愿意碰的事情。老孙倒是义无反顾,并且干的不错。综治维稳需要时时刻刻盯着那些重点上访户,因为一旦出现重大会议越级上访,他这个分管领导就要背处分,这可是每年签署责任状时的承诺,不是开玩笑。
因为一直在最偏远的乡镇工作,很少回城,所以老孙的女朋友就跟他拜拜了。这哥们也是硬气,一直到现在,十来年了,愣是没找到媳妇,至今仍是个快乐的单身汉。这也成了我们一帮同年的心病。有一回我陪领导到老孙那个镇检查工作,吃完饭跟他聊了半个小时。老孙说他确实太忙,忙的没时间谈恋爱,也没时间去玩什么浪漫和花前月下。前年他们党委书记把一个在党校上班的女孩介绍给了他,俩人也算王八瞅绿豆,对上眼了,进展的相当不错!有一回,俩人约好周末一起看电影、逛商场、吃夜宵以及其他不可描述的活动,结果老孙放了人家鸽子,临时赶赴北京去劝返一个老上访户,两天后才回来。等他再去找人家姑娘时,一切都凉了,人家90后的小姑娘要的是长情的陪伴和实实在在的花前月下,而这些老孙是完全做不到的。
四、结语这是我了解的特别清楚的三个乡镇副职的经历。他们目前还在乡镇,再过几个月就要换届了,他们有的可能会担任乡镇正职,寻找到更大的政治舞台,有的可能会因为家庭原因申请平级调动回城。无论是那种路子,乡镇副职都不容易。
一是权小事多压力大。乡镇副镇长是副科级领导干部,也是最底层的领导干部。每一个副镇长都要对口几个甚至十几个县直部门,是真正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分管领域千头万绪的工作都得你来做决定,十几个部门的每一道命令每一份文件都得你去落实,搞得慢了,轻则电话询问,督查推进,重则记录在案,影响整个乡镇的年度考核评优。这份压力该有多么巨大!再加上每一项工作层层签订责任状,每一份责任状就是一个紧箍咒,无论哪一个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让你背个处分甚至丢掉位子。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去年疫情,因为防控不力,我们一个县就免掉了两个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乡镇长更是被撸了四五个。前年因为一场山火,一个镇被问责了5名干部,其中分管副镇长就地免职,镇长直接调到县直一部门当了副职政治前途几乎可以判处死刑了。
二是加班加点时间少。乡镇工作不像县直和市直那样分工特别明确,一旦遇到重大事项,那必须班子成员全体上阵。比如招商引资,比如疫情防控,比如脱贫攻坚,那个班子成员都不可能脱开。如此既要搞好自己分管的一摊子,又要参与这些中心工作,仅仅靠正常上班的8小时那是远远不够的,搭上周末和节假日才能勉强应对。近两年“996”工作制被炒得火热,我只想说如果让他们到乡镇干一个月,特别是体验一下班子成员的工作,相信他们会为“996”山呼万岁的,因为在乡镇执行的是“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
三是道路狭窄晋升难。当上乡镇副职不容易,但是要想再进一步,更是难上加难。十年前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是55岁,绝大部分人的仕途都可以一眼望到底,平级退休大多数,提拔重用难上难,平调回城很渺茫,船到码头车到站。职务职级并行后,这个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仍旧是僧多粥少,馒头就更是难得了。乡镇的公务员编制很有限,领导职位就那么几个,通俗点说,平台就那么大,菩萨就那几尊,你纵有通天的本领也得一步步往上熬,稍有不慎或许还会成折翼的雏鸟。当然近些年上级各部门的遴选增多了,这对于年轻干部特别会班子成员来说又多了一条上升通道。
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题主你好,我虽然不是80后副镇长,但我身边太多80后副镇长了,甚至还有几个90后副镇长,体验就是活由你干、责由你担、锅由你背、功没你份,但这又是提拔正科的必经之路,所以苦中作乐。
乡镇副镇长其实就是个担责的副科级办事员乡镇副镇长虽然是副科级,但和组织委员、纪委委员、政法委员、政工书记等副科级不同,手底下真没几个人干活,特别是分管扶贫、水利等工作的副镇长,一般手底下只有一个小科员,什么活都得亲力亲为,但又和普通科员不同,你是领导,身上担着责任,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是要追副镇长责的。
另外,工作干不好要追责,干好了,成绩是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好一点的领导会提提你的功劳,不地道的领导直接就摘走了桃子。
比如我之前所在乡镇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因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推进不够迅速被追责,受了个警告处分,其实是因为镇上没钱,没钱就没法干活。分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在省、市督查组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到位,市里通报表扬,压根也不会提到这个副镇长的事,都是书记、镇长领导的好。
所以乡镇副镇长就是个干活、担责、背锅的角色。
但是,对于很多基层公务员来说,要想提拔正科,乡镇副镇长是躲不过的必经之路,而且再不好的副科,也是副科,还是很多人挤破头抢副镇长的位置。
总结:毕竟是个副科实职岗位,再不好也比科员强,题主如果想有所发展,有机会提拔乡镇副镇长的话,还是要积极争取。我是小程,关注我,随时分享体制内的事。
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一阵辛酸,乡镇副镇长是乡镇副职,实职的副科级,算是领导,可又不像是领导,干着科员干的活,担着书记的责。
在乡镇,一共四个副镇长职位,按性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党委副镇长,一种是非党委副镇长,前者级别更高,两种副镇长数量都是两个。
80后已经不年轻了,我们这里乡镇副镇长里,80后占的比例最大,我不是副镇长,也没有过副镇长的经历,但我身边有太多80后的副镇长朋友,看的多了,对他们的任职体验自然也一清二楚。
总结如下:
地位尴尬,想法无处施展副镇长是副职,副职有副职的尴尬之处,当然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只有先当好了副职,才有能力有机会当上正职。
乡镇的正职是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准确来说一把手就是书记,凡是都以书记说的为准,副镇长虽然是班子成员,但只能去落实书记的决定。基层环境复杂,很多东西都是要变通的,凡是都按书记的想法搞肯定行不通。
吴镇长是我的好朋友,他是通过比选,以乡镇站所长的身份考上副镇长的,非党委副镇长,送他上任的时候可谓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个月后去他上任的乡镇看他,整个人萎靡不振,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问了才知道,在乡镇过得很不开心,因为想法得不到书记的支持,空有抱负罢了。
定位尴尬,有事还得自己上副镇长的手下通常都有一到两个工作人员,80后副镇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老同志使唤不动,年轻同志根本没有上进心,换来的结果就是凡是都搞亲力亲为。
易镇长是通过提拔到乡镇任副镇长的选调生,分管办公室工作,自从接了这个工作以后,经常看到他发加班相关的朋友圈,搞不懂一个乡镇的副镇长为什么天天加班,难道下面没有人吗?
后来问易镇长了,原来他的手下是有人的,只是一个是70后,另一个是95后。70后的以老大哥自居,别说加班了,平时连个人影都见不到。95后的年轻人是个佛系工作人员,每天到点下班,不管有事没事,时间到了就要走人。面对这种情况,易镇长只能亲力亲为,事情还得做,做不好还要追责。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分管民政的龙镇长的,每逢集镇赶集,一群老头老太太就把他包围了,哭着喊着要低保,这样的场景定期发生,别提有多心累了。
副镇长的发展前景也十分有限,目前遇到的发展最好的例子是我曾经的老领导,2016年从人大调到乡镇任副镇长,2017年任组织委员,去年提党委副书记,今年要提乡镇长了,总算快熬出头了。
副镇长的职位重要,责任重大,可有时候又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中的苦和难,恐怕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懂。
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副镇长你有什么体验?
80后副乡镇长有什么体验,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本人是2011年选调生,在乡镇担任副镇长6年,党委副书记1年(兼任人大主席),于2018年11月调任市财局企财科,现为二级主任科员,对于担任乡镇副镇长这段时间体验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乡镇副镇长体验个人总结为事多权小责任大。事多也就是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乡镇属于最基层一级政府,上面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都在乡镇。乡镇每个副镇长最少分管十几项工作,还要分包3—5个村,平时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孩子和媳妇可以说是别人的。到年中和年底各项考核,准备资料、协调指标,个人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而且乡镇工作只增不减,副职镇长分担的只会越来越多。
权小也就是没有任何权限,包括在工作决断和费用报销上。记得刚上副镇长分管环境卫生整治,某村因为环境卫生差,罚款100元,结果被镇党委书记当面否决,诸如此类事很多很多,工作上没有任何决断权利。还有刚当副镇长不久因为到县上开会,会议完后和几个同志吃了个便饭,镇长硬是不给报销,闹得非常不愉快。副镇长一段时间学乖了,工作和费用报销多汇报,副镇长是没有任何特权的。
副镇长责任很大,不管是分管工作还是包抓村,一旦出现闪失,轻则书记镇长大会上批评教育,重则各级纪委问责处理。不管是扶贫、防汛、上访维稳、散乱污治理、低保落实,随便一项工作都有可能让你丢了乌纱帽,甚至有牢狱之灾。
我从镇党委副书记调到市直部门任主任科员有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懂,要不然别人会说你矫情。
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