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单从工资待遇上讲,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比管理岗好很多,出路就是老老实实走职称路线,有直接调入公务员单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等更好的出路除外。
先讲一个事列。我的两个朋友A和B,同时考入县城事业单位,A官本位强一些,一心想谋个一官半职,自然而然选择管理岗;B比较随缘,喜欢安安静静,不喜欢反复折腾,选择了专业技术岗。一开始,A定级管理岗10级,B定为专业技术12级,没过两年,A晋升为管理9级,B也晋升为专技11级。再过两年,A当上了中层股长,好不风光;B通过中级职称,但在单位没有评上中级。这时,A的工资待遇稍微高过B,加上A是股长,手中有一定权力,掌握着一些资源,经常有人请吃饭。两年后,A还是中层股长,小小县城要想提拔晋升为事业副科,似乎比登天还难;而B已经获评为中级,并晋升为专技10级。此时,B的工资待遇反而稍高于A。到了2014年后,各地的风气焕然一新,公款吃喝玩乐不复存在,体制回归自然生态,A自然而然也得适应领取阳光工资的时代,此时的A仍然只是一个管理岗9级职员股长;而B也晋升为专技9级,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每年拿到手的工资比A多了1万多元。2018年,A换了一个股,仍然还是当股长,而B则晋升为专技8级,享受的工资待遇略低于正科级,并且考取了高级职称资格。而A虽然不断运作,希望当上副科级领导,但始终无法如愿,还是9级职员股长,工资待遇落后B一大截,A这两年似乎也后悔当初选择管理岗,而没有选择专技岗。再过几年,B或许会被评高级职称,届时享受副处级工资待遇。试想一下,一个县城,有个人可以享受副处级待遇?而A极有可能还是9级职员股长。
这个真实事例说明了,同时入职,一个走管理岗,一个走专技岗,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选专技岗的工资待遇大概率会超过管理岗。因此,小县城事业单位,没有足够长的天线和强大的背景,还是老老实实走专技岗的职称路线,既省事又简单,还非常实惠,退休前享受正科级待遇完全没有问题,这是多少县级公务员梦寐以求的事而被你事业编弄到,多少人羡慕不已啊。
至于市一级,我的建议还是走职称路线,市一级评副高职称几乎没有什么限制,退休前享受副处级待遇完全没有问题。至于省一级,看个人喜欢,所选管理岗,提拔晋升为副处也不是问题,还可以适时转为公务员,这就拓宽了个人发展路子,这也是选管理岗的最大的好处;选专技岗,专心工作学习,评为正高估计也没问题,退休前享受正处级待遇,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很多地方遴选公务员,都扩大到拥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事业编人员,这也是事业编专技岗的一个福音吧!
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我国的事业单位设置了三类岗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对于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出路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争取更高的职称。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1-7级为高级岗位,8-10级为中级岗位,11-13级为初级岗位。
初级岗位的工资水平和科员相当,中级岗位的工资水平和科级领导相当,高级岗位的工资最高可以达到部级领导的水平,所以专业技术岗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不过,因为专业技术岗是有比例控制的,比如高级:中级:初级是2:4:4,那么一个单位10个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有2个人聘用到高级岗位,4个聘用到中级岗位。如果岗位职数都已经使用完了,那么剩余的人员就不能再被聘用到高级岗位上了。
而现在大部分基层单位都是僧多粥少,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聘用在初级岗位,虽然能力水平等条件都符合要求,但就是因为没有职数迟迟无法获得晋升。
第二种就是转岗到管理岗位。当专技岗的上升通道已经被堵住的时候,那么可以试着转岗到管理岗。
管理岗分为10个等级,1-10级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管理岗从8级开始,就相当于是事业单位的领导了,所以晋升的途径就是通过提拔,对于没有一定的能力人员,晋升比专技岗还更困难。
不过如果转岗到管理岗位并聘用到8级后,不但拥有了一定权力,还可以通过“双肩挑”的方式,继续享受职称待遇。
一些地方的“双肩挑”只占用管理岗位,不占用专业技术岗位,那么就可以不受专技岗的职数限制,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聘用职称。
如果关系背景更加强大一些,那么还可以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制,也就是公务员,那么不但收入会更高,未来的仕途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第三种就是辞职或考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的发展其实都有限。
如果怕荒废了专业技术,那么可以考虑辞职去企业发展。如果觉得仕途黯淡,那么可以考虑参加公务员考试。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的出路或许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职称。
在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岗2022年1月1日起实行双职并行的大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唯有走职称路线才能获得待遇的提升。需要改变的是增加专技岗职数,堵塞职称评审中的关系和暗箱操作!
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事业单位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出路在哪里?其实这个出路每个人的定义和要求是不一样,并不是每一样出路都是要根据职位或是收入的高低来作为评判的标准,能够符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出路,也是一种前途。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养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维习惯。大家所谓的前途要么就是当官,要么就是钱多,成为土豪。但是现在当官的毕竟是少数,成为土豪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要靠工资来养活,靠工资来生存。要取得满意的工资,除了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外,还有一定机缘,所谓机缘巧合,就是在恰当的时间遇见了自己满意的工作,遇见自己满意人,得到了满意的平台。收入是怎么来的?收入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自己后天的努力干出来的,拼出来的。
作为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事业单位的支柱和骨干力量。作为事业单位有的人只适合干专业技术工作,有的人只适合干管理工作。但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如果大家都拼了命去挤这个独木桥,那桥是会垮的,也会有人掉下桥摔到河里的,有的人甚至会被河水淹死,困死。所谓好死不如赖活,其实包含的意思,就是个人的路要靠自己去行走,个人命运要靠自己去把握。作为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那么既然和专业挂上了钩,如果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不管有没有高级技师职称,不管是不是管理者,自己的前途都会一片光明。
如果刚入门就开始患得患失,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就拿前途在哪里来说事,我想今后不管你是走技术路线,还是从事管理岗,都是注定是没有出路的。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毕竟有成就的,特别是取得重大成就的可能不多,但是既然吃了这碗饭,就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不要今天抱着技术碗,明天又想去端起管理岗位的锅,有时想多了可能反而对自己不会有利。有一句老话叫着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首先自己要热爱,只有热爱你才可能有兴趣去研究,去钻研,去探索专业技术领域的奥妙和魔方,才能享受钻研的乐趣,才能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才能分享成果带来的出路。
有了成果就有了出路,到时候美女会往你身边靠,找到如意娇妻不是梦,这是出路的体现;有了成果,没职称的有职称,低级职称可以变成中级职称,中级职称可以成为高级职称,各种荣誉会随之而来,收入也就上来了,房子、车子都是小菜一碟这也是出路;可能你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继续往深里钻,往深里走,就像一只神秘的无人机,去攀登更高专业技术高峰,去探索更高的技术境界,去打造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自我,这也是出路,而且是一种属于自己努力的出路。这样的出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是自己做到了,假如到了这种境界,你说人生还有什么可以叹息的呢?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自己成为状元,但是我们心里至少有自己的目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目标,最重要就是有自己的专业优势,有自己专业技术能力,有取得成就的动力,有了这些,出路就不存在问题,出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专技人员在事业单位里是发展空间最好的岗位。
一、事业单位岗位的分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三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
工勤岗近年来一直在缩减,只出不进,不细述。
管理岗受单位级别的限制,一般以省直单位5级(县处级)、市直单位7级(乡科级)、县直9级(股级)居多。
专业技术岗设置12级到1级,其中1级岗只有两院院士才具备上岗资格。
2级岗各大院校的资深教授和省内有突出贡献专家才有上岗资格,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省直单位的2级岗,一但上岗,不占用单位岗位,岗随人动。
3级4级是正高级工程师岗位,5—7级是高级工程师岗位,8—10级是工程师岗位,11—12是助理工程师岗位。
二、专技岗位发展空间专技岗位工程师一级很容易达到,研究生毕业满3年初定工程师,本科毕业满1年初定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满5年可申报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满5年可申报正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以上的晋升要求比较严格,对技术工作能力、成果、著作等都有要求,各行业要求不同。
三、收入情况专技岗位在工资收入上看,工程师相当于乡科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副县处级,正高级工程师相当于正县处级,以此类推。
在市直以下单位,专技岗的收入比管理岗增长快,所以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都采用双肩挑的形式,就是拿专技岗的工资做管理岗的事,且在很多地方双肩挑不占用单位专技岗位。
总结,专技岗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占大头,晋升速度快,且不影响职务上的提拔任用,在高级工程师岗位任职满2年或具备正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事业人员,可以调任公务员编。
事业单位里的专技人员的出路在哪?
出路就是考证,证还得是单位用的上的。转岗不可能,能转大伙都转了。都过35周岁还考啥公务员啊。本身我也是事业单位的。
我是2011年取得的中级职称,同年我们单位就两人取得,因为另一人他妈妈是公路处办公室主任,就聘他没有聘我,给我的说法就是他比我多一分,大伙还都知道他说话是结巴。一等就到了2022年还没有聘上,也是政府的事(坐标辽宁沈阳某市),从2012年开始就停止聘用了。
2012年考过了二建,证挂本单位一年给5000元,从前年开始给7000了。我们单位是施工单位有化验室,需要检测证,一年给一万。现在是备考一建。
我从2020年能进副高了,专利,论文,软著也都准备了,这两次的答辩自我感觉良好,但一看下发的名单里也没咱,大伙都说没花钱也不能过。尤其是去年的答辩,也不知道是哪请来的专家,上来就说:“你评定表里的内容打动不了我”。wc,这么直接了吗?
40了,作为女同事咱也没啥人脉,也没啥上升空间。咱就安安稳稳过日子,照顾好爸妈和孩子,有个好身体。
话多了,一下打了这么多字。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大家幸福安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