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35岁,副科,想辞职怎办?

放弃事业编辞职,你想好了吗?你做好准备了吗?

① 假如你是县以下事业编单位: 县以下单位事业编很多都是副科,只有少数是正科,说明你至少是单位的小领导,而且才35岁,比较年轻,已经是成功人士了。

②假如你是市级事业编单位:市级事业单位中,大多是副处级,也有正科级,你是副科算,算是中层领导,35岁,也还年轻,也算不错了。

下面我以县区以下事业单位为例:

一、解决县区以下事业副科,你算是成功的

我在县区、基层工作过多年,知道一些吧。你能在县区解决事业副科,算是人生巅峰了,算是成功人士,你应该是个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人。要知道乡镇,别说事业编副科,就是连公务员想要解决副科,都难上加难,运气好点的话,五六年,运气差一点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提不上。前段时间,江西的一个乡镇党政办副主任,还是90年代的全日制大学生,干了20多年都没有解决副科实职,你可以想象,乡镇提拔副科是多么的难。这个说明,你能解决事业编副科,已经算是人生赢家。说你要知足可能有点过头,但可以说你应该满足吧。

二、乡镇事业编副科,出路也是有的

一个是,副科可以直接调任副镇长,当然这要看机遇,比如乡镇换届,比如遇到能帮你的贵人或领导。二个是,你今年35岁,还有一年时间,重新考录公务员,这样就转换了身份,晋升渠道自然就宽了。三个是,可以调到县直单位事业单位或市直事业编单位,然后在一步一步升到事业正科,在伺机转换为县直单位行政正科,这也是一条路子,但都要机遇。

三、找工作有风险,辞职需谨慎。辞职,你真的想好了吗?

先分析体制内工作学习情况

( 一)体制内人员辞职,很难跟上公司发展步伐。进入体制后,大多都是处理政府事务,很少有再高技术工作的,即使干,也多半是技术保障、技术维护之类。现在社会技术,日新月异,有人说一个月不学习就落后了,说不定你在体制内已有10来年了。不敢说,你没有学,但在体制内工作,多多少少会影响你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的。预估,你很难跟上现在的当今高科技技术发展步伐了。即使你自认为你是技术大拿,仅凭你这个35岁伤心的年龄,大部分公司都不会要你了。看看现在的华为、阿里、腾讯之类的大公司,过了35岁就得降薪降职,或者让你主动辞职走人。

(二)体制内人员辞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你出去还能干什么。这个比较重要。前面说了,你的技术能力可能已经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了。那你就得想想,除了干些行政工作,你出去能干什么,能干出什么名堂,有没有公司老板接纳你,是否能够为老板创造价值,是否能够为公司增加效益。毕竟公司是不养闲人的。

四、几点中肯建议

事业编,虽说不是公务员,到也算个铁饭碗,虽然工资不高,但也不会让你饿肚子,虽然让你发不了财,但也不会让你讨饭吃。说实在话,笔者也曾经有和你同样的想法,也嫌弃工资低,也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创造更多机遇,也想出去运用自己专业闯一闯,但是结了婚,有小孩要养,有房子要供,一家老小都要吃饭。生怕出去后,干不出什么名堂,就打了退堂鼓,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遗憾。可能这就是人生吧,不得不为了现实低头。至于你,已经35岁了,辞职后是承担着重大风险的,希望你还是考虑清楚,如果你家有矿山,有几座黄金库,就当我没说,还请你原谅我的无知。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关注。

事业单位,35岁,副科,想辞职怎办?

记录生活琐事,体验精彩时刻。大家好,我是东北六哥。

你35岁,在事业单位上班,已经提副科级领导了,这就说明你是有编制的单位职工,你的提职升级是通过县委常委会(或者区委常委会)研究认命的副科级领导。想要辞职必须按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办理。你辞职首先向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你收到书面批复后就可以到劳动人事部门办理相关辞职手续了。手续办完涉及到档案问题,单位可以把你的档案放在当地的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你将和人才交流中心签订有关档案管理协议。如果你不愿意把档案放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你可以再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把档案拿出来,放在你要去的地方的人才交流中心。

事业单位,35岁,副科,想辞职怎办?

35岁的事业副科,已经很好了,不知道你想辞职的动力是什么。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的人是不建议辞职的。理由如下:

事业单位编制稳定、收入可以,已经是事业副科,基本上属于领导范畴了。

在单位已经你是出于中层或者以上的人员,负责总体指挥的角色,已经不是那个半夜加班写材料、跑腿、写调研的小伙子了,如果不是生活不下去不建议辞职。况且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副科级是不可能生活不下去的。

不知道你为什么想辞职,如果仅仅是发现外面的人挣钱多,你想着也去挣钱,那么你首先得问问自己,你会什么。

1、你是不是具备特殊技能。

  • 比如: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电气安全工程师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等等现在社会比较流行,并且挣钱多的资格证书,还得有实践经验,要不然挣的钱可能不比你在事业单位的副科岗位钱多。不具备特殊技能和才能不建议辞职。

2、如果是觉得自己有很多人脉出去可以赚一番大钱,这个也可能是假象。

  • 许多人把自己在机关单位的人脉看做是自己的人脉,其实你是被迷惑了。你在机关单位,被人尊敬,被企业相关业务的人奉为座上宾的感觉和招待,是因为你手中的权力和你的职位,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出色,他很仰慕你。
  • 比如:你是审批某项业务的,那么相关企业肯定对你之乎者也一顿尊敬,但是如果你不在这个岗位了,对面遇见你最多是礼貌笑一下,扭头没准就会说:就是这个家伙当年办什么业务差点把我为难死,真不是东西。
  • 不要看自己的同学或者其他人,没有进入体制内单位在挣大钱,你可能看的仅仅是挣钱的人,你回头看看那些一个班其他没啥发展,并且依然四处打工还不一定有社保的人,你就会发现,没进体制内发财的是少之又少。

建议:如果有特殊挣钱的技能,就像人们说的所谓是人才,那么也可以出去搏击一下,但是仅仅是因为不想在而离开是非常不建议的,因为你并不是心中有数手握技术的人。去留只在一念间,但是你要慎重选择。

事业单位,35岁,副科,想辞职怎办?

专注解答体制内那些事儿

本人先后在部队、机关和事业单位任职,对体制内人事相关政策比较熟悉,下面我来为你解答疑惑。

在体制内工作这么多年,身边确实也有很多人辞职,有的因为不能适应环境,有的因为有更好的发展,有的纯粹就是看不惯领导。确实个别人辞职后发展的很好,但大部分人都还是发展的一般般,甚至很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

针对题主的情况,建议冷静一些,不要冲动,慎重决定。

题主目前35岁,副科,如果在县城单位,这个级别应该是单位领导干部了,级别也不算低。如果是地级市直属单位的,那么也是副科长之类的,在单位有一定资历,过得应该还是可以吧。我不知道题主碰到了什么原因,才让你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我分析一下,大概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职业发展遇到瓶颈,二是感觉待遇比较差,三是想追求更好的发展,四是想寻找诗和远方。

下面针对这几个原因进行逐个分析。

01职业遇到瓶颈期

在体制内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职业天花板往往都会来的很快。题主35岁已经副科级,如果在县城的事业单位,可以说已经基本到头了,往后几十年可能都会一直在这个级别上,确实会让人感到迷茫,没有希望。如果是这个原因,我觉得辞职真的没有必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毕竟还有那么多人不如你,在基层事业单位走管理路线一辈子九级职员的大有人在。所以这样对比的话,你的优势还是很明显。当然,追求进步是正常的心态,但是真的不要陷入升官的泥潭,人生有乐趣的事情还很多,努力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转移注意力,多多享受生活吧。

02单位待遇比较差

全国来说,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待遇很一般,真的养家糊口都挺困难。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除非找到了很合适的地方,要不真的不要辞职,体制内虽然工资低,但是综合待遇并不低,如果外面不能给你高于当前2-3倍的薪水,那么我觉得真的不要辞职。题主这个阶段,完全可以发展副业,努力通过合法的副业创收,然后解决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再者,目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企业经营发展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

03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人都是有梦想的,如果真的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么辞职我是支持你的。一辈子很短暂,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为了自己,为了以后不会后悔,我觉得闯一闯是值得的。希望你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或者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的道路,那么坚定信心,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吧,相信自己,未来的道路肯定会更宽广。

04寻找诗和远方

无数次我都想为了自己的诗和远方提出辞职,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我的冲动,毕竟我现在上有老母下有待哺幼儿,我岂能随意撒手,那就太不是男人了,或者太没有责任心了。跟题主年龄一样,职位也一样,如果题主生活状态跟我类似,那么认真考虑下吧。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那么算我没说,可以大胆的放手。

我很穷,我不配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总结语

上面我列举了几个可能让题主产生辞职念头的因素,当然分析的不一定对,但是对于从体制内辞职这件事情真的要认真考虑,因为它不同于企业,当前进入体制的门槛太高,而且已经35岁,真的不能太任性,辞职了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这个集体了。

当然,不可否认体制内有很多问题,会让人压抑或者不能过得很舒心。但是体制内工作也有很多优点,比如稳定、压力不大、社会地位高、办事方便等。这些优点是很多职业不具备的,所以谈辞职真的要综合考虑,切不可冲动,后面大概率会后悔,真心地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我是轻轻松松谈体制,致力于解答体制内各种疑惑。

如果大家遇到体制内的相关疑问,欢迎关注留言,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谢支持。@轻轻松松谈体制

事业单位,35岁,副科,想辞职怎办?

直接辞职就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