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名人?

介绍三位从河南省三门峡市走出的名人,他们是:

△张汝光(1914—2000)河南省渑池县人,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丰(1915~1993.2),河南省渑池县英豪镇吴窑头村人,开国少将。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三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武汉军区政治委员、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湖北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经中央军委批准退出现役,政治、生活、医疗按师级干部待遇。

△王天保,河南陕县宜村乡南阳村人。1926年11月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是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是从陕县走出的战斗英雄,王天保在抗美援朝期间驾驶老式螺旋桨飞机击落4架美军新型喷气式飞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三门峡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名人?

三门峡市位于豫陕晋交界处的黄河南岸,东邻洛阳,西接长安,因为历史上洛阳和长安一直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三门峡成为东西交往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被称为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锁钥之地,是中原地区通向西北、西南和华南的门户。

三门峡市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诞生了著名的仰韶文化,三千年前,这里是周王分封的虢国的统治中心,此后历代王朝都把三门峡视做统治的核心地区。

三门峡市在历史上诞生了很多的名人,现在给大家介绍几个历史影响非常大的人物。

1,武则天(624年一705年),祖籍山西省文水县人,出生于今三门峡市灵宝的阳平。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小妾),后来被唐高宗李冶立为皇后。公元690年,武则天称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才,她在位时,大周国力强盛。

公元692年,武则天命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恢复安西都护府,又在巴尔喀什湖以北以西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了中国的西部疆域。694年,武则天命李多祚率军击败室韦,695年,武则天命人率军大败突厥,697年,又命人率军大败契丹。一时间,国力空前,四夷威服。

武则天颇有文才,著有《垂拱集》和《金轮集》,《全唐诗》中收录武则天诗作46首。

2,杨玉环(公元719年一756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祖籍山西省芮城县,出生于今灵宝市大王镇。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封为贵妃,世称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有《霓裳羽衣曲》传世。公元756年,在马嵬驿服毒自杀,也有人认为杨贵妃没有死,而是东渡到了日本。

3,曹靖华(1897年一1987年),今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诗人、教育家、散文家,曾经担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他是鲁迅先生的好朋友。

4,高季兴(858年一929年),今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人,五代十国时荆南国的开国皇帝。

5,张汝光(1914年一2000年),今三门峡市渑池张村镇荆村人,曾参加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6,刘丰(1915年一1993年),今三门峡市渑池县英豪镇人,曾参加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7,伊尹,商汤时的贤相,今三门峡市卢氏人。

8,杨震,东汉名人,世居灵宝,人称关西孔子。

9,王濬(206年一295年),今三门峡市灵宝人,西晋名将,曾灭吴国。

10,张士贵(584年一657年),今三门峡市卢氏人,唐初名将。

11,张须陀(565年一616年),今三门峡市灵宝人隋朝名将。

12,上官婉儿(664年一710年),今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人,武则天朝的女宰相。

13,姚崇(651年一721年),今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人,唐玄宗时贤相。

14,张玘,生卒年不详,今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人,中国历史上的抗金名将。

15,牛金星(1595年一1652年),祖籍河南省宝丰县,他不是三门峡市的人,但他公元1637年被充军到卢氏,他正是在卢氏县投奔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李自成的谋士,并最终被封为大顺王朝的丞相。

16,苏秦,战国时的纵横家,今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人,被六国封为相,历史上和张仪齐名。

这是历史上三门峡市的名人。

三门峡市还有当代名人,如史梦瑶,张子枫,张巧梅,楼外斜月。

楼外斜月的诗堪比唐诗。比如他写的《2019年中秋》:卢沟一桥月,羁客心头血!父母千里外,相思对谁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