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追寻将军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杭州绘我印象深刻的是,从杭州走出了几位解放军高级将领,令夫介绍几位,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王教成,祖籍安徽来安人,1952年1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陆军指挥学院军事指挥专业、国防大学基本系),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丁来杭,浙江杭州人,1957年9月生,空军指挥学院毕业,现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空军上将军衔。先后任成都军区空军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北部战区空军司令员等职。2019年7月,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朱锦林,浙江杭州人,解放军中将。1950年3月出生,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军区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施志清,浙江杭州人,空军中将。1933年3月出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学校,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学院政委、空军政治学院院长、南京军区空军政委。1993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人人都说杭州美,美在西湖;而对西湖的美,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我看来,西湖的美,是无时不处都飘飘洒洒的张扬着的:论天气,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论时头,有旭日初上”宝石流霞“的美、有落日余晖“雷峰夕照”的美;论季节,有春来"苏堤春晓"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美,有夏至"曲院风荷"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有仲秋"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的美,有严冬”断桥残雪”残雪半遮桥似断的美;论盛况,有满城尽飘桂子香、万众争睹钱潮涌的美......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以为,单就西湖本身而言,它并不能碾压国内外众多名湖而卓然超群。西湖之所以能独领风骚数千年,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以为首先在于其具有独特且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典故,诸如西湖著名景点苏堤、白堤、断桥、雷峰塔、净寺、虎跑、岳庙...试问哪个不是充斥着浓浓的历史元素和人文情怀,光说一个孤山(中山公园)吧,其山顶西部有蜚声中外的西泠印社,南麓有晚清朴学大师俞曲园纪念馆和清朝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澜阁,西麓则是鉴湖女侠秋瑾烈士之墓,东北坡则有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白居易两任杭州“市长”而建的白苏二公祠,以及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的放鹤亭(小时候常在那练笛,回音袅袅,感觉很好所以印象深刻);隔西泠桥而望,则可见有“才艺无双,容颜绝世”的六朝名歌妓苏小小墓等。又如一个小小的龙井村,也曾引得乾隆皇帝四度巡游,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曾亲临视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由此可见 ,西湖周遭的人文史迹之丰富可见一斑。 其次,西湖之美,于我看来,最主要的是群山环抱、湖山相依,且山水各自得璋。来过杭州的都知道西湖三面环山,有“三面云山一面城”之美誉。其周围群山环绕,各处都可见山依水、水傍山,湖托山、山衬湖,山水相依、水天一色,如此相映成辉。游人在攀峰登顶看湖时会有一湖碧水尽画卷之感叹,而泛湖荡舟观山时又会有三面云山皆丹青之梦幻。如西湖新老十景中的宝石流霞、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双峰插云等莫不是湖山相衬各自增色,若没有了山水如此绝妙的相衬组合,或者这些著名景点也就不复存在了[调皮]可以说离了群山的灵秀,西湖之美是多少有点寡淡的,当然,没有了湖水的滋润和托衬,则西湖周遭的各山也会黯然失色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山水相依,相映成辉,才造就了今日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美境界和传世佳句也才会有白市长当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世纪感慨。第三、西湖的美乃至杭州的美,既有明面上这种”三秋桂子、十里荷香“的明媚之美,更有灵魂深处那种千古情怀之美,而灵魂深处的美是需要你耐住性子沉下心,慢慢的走、细细的看、悠悠的品、反复的悟当然如果能够事先做点有关西湖和杭州的历史功课,则会获益良多,也更能不虚此行、不负美景。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白老市长那种”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的情怀和感慨”当然,如果能够邀几知己,在蒙蒙细雨的六月中把酒吟诗楼外楼,然后再体会一把“画船荡入西里湖,满湖荷香醉里归”,岂不又是人生之一大幸事
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是茅家埠
上次过年时候带孩子去杭州。头一天雷峰塔、净慈寺,感觉一般;第二天吴山、御街,没想的那么好;第三天西湖,很不错,就是衣服穿少了,太冷。。。;第四天北山街、茅家埠,感觉最好的一天。
本来北山街已经很不错了,辣么多文化气息历史气息的建筑,让人感叹;茅家埠更是惊艳绝伦,真是一个绝美的地方啊,人又特少,一路上遇到的游客不超过二十人。这地方简直是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我们随性而走,3小时拍的照片超过了前面几天的总和,真是超值享受。茅家埠出来是杨公堤,对面的西湖人头涌涌,身后的茅家埠寂静优雅,一路之隔两重天。
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杭州这个城市,我呆了四年的样子,读艺术有四年吧,杭州去一个地方,比较绕,虽说都在市区,杭州人谈吐比较雅致,杭州课余时间,去过非常多次西湖,无数次经过钱塘江,非常熟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也许这一生也忘不了,它应该是我的第二故乡!
因为,那里有我的老师!我最好的师母!
后来,工作后,一有时间,我每次最想去的还是杭州,去得最多是河坊街,看看手工艺人的手工小物件,在街角喝杯咖啡,路上,坊间随便走走,在落日的余晖,搭上车,赶回自己住的城市!经常如此!
直到现在,这个习惯依然如此!
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西湖的垂柳!
关于杭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杭州之美,人尽皆知。
杭州之暖,您可知晓?
在杭州,每个年满100岁的老者,都会在重阳节前夕,收到来自市政府的一份暖心大礼。
这份大礼,是由杭州市政府,委托“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精心定制而成的。
作为承办单位的,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每年都会邀请10余位社员老师,参与设计和篆刻。
西泠印社的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孤山南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
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
这里本是清代孤山行宫,皇家花园的一部分。
西泠印社成立前后,经过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印学大师们苦心经营,才使它成为“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的自然、人文景观荟萃之地。
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
他们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
正是他们的不懈精进,使西泠印社,成为“天下第一名社”。
从2012年开始,每年重阳节前夕,新满100周岁的老寿星,都会收到市政府赠送的,“期颐之贺”印章。
印章2.5x2.5x8cm大小,用的是西泠红平头印石,印面为老寿星的名字,边款刻有“某某老人期颐之贺 杭州市委市政府敬赠 某某重阳西泠印社刻”等内容。
这枚极具杭州特色的印章,被各位老寿星们,当成了传家宝,相信他们一定会好好珍藏、代代相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杭州的暖,就在这些,妥妥细节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