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有哪些古代名人?
不说古代,只讲现代。介绍几位从云南楚雄走出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 杨光俊,生于上海 , 祖籍云南楚雄人,教授,1932年出生,1948 年在昆明昆华商校读书期间加入地下党外围组织“民青”组织。1949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云南大学数学系副主任、总支委员,云南大学党委常委、校党委委员、校长、中国数学会理事和云南省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共十二大代表、云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
△刘永新,云南楚雄人,解放军中将军衔。历任第14集团军40师118团团长,1984年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老山作战,后任40师师长,第14集团军副军长。2013年晋升为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杨斌,云南楚雄元谋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历任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1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云南楚雄有哪些古代名人?
云南楚雄人杰地灵,自古就有许多名人,给大家介绍5位楚雄历史人物,还有最牛的甘氏家族,三代族人,五位举人,你都知道吗?
莫肇衡莫肇衡(1895-1938年),云南省楚雄禄丰县人,183师542旅1083团团长。
在台儿庄东南火石埠村遭遇东庄来袭之日军时,他指挥战士们展开肉搏战,不幸被一颗子弹射进了胸膛。
在被战敌士抬往战地医院途中,莫肇衡挣扎着扯下浸满鲜血的征衣,在战友搀扶下于道旁一块石头上,用血写下了"壮志未酬身先死"七个字后,一腔热血喷出,壮烈牺牲,年仅43岁。
李一平李一平(1904 -1991年),国务院参事、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爱国民主人士。又名李玉衡。1904年1月28日生于云南楚雄大姚县。
1919年在昆明省立一中求学,1922年起,先后在上海南洋中学、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川、滇、黔补习班、江苏省立一中就读。1924年秋考入南京大学文科。
李一平先生一生多次投身于革命事业,受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深刻影响,他写的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曾被《新青年》杂志转载。
1925年,他参与领导南京市的"五卅运动",1926年参与了广东省革命政府关于出师北伐的策划工作。在昆明,他还资助过李国柱、赵祚传等烈士的革命活动。
赵鹤清赵鹤清(1865-1954年),字松泉,别号瘦仙,姚安光禄镇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
其父官至河南汝南道员,他从小跟随父亲宦游国内外,1897年赵鹤清乡试中举,本想考中进士后再步入仕途,后因朝廷废除科举,被派到八旗高等学堂担任美术教员。
赵鹤清自幼就钟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成年后又迷恋上书画、篆刻、诗词和园林盆景艺术。早在1915年,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就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和金质奖章。
张正光张正光(1949-1984年),烈士,云南武定人(僳僳族),1949年11月生,初中文化,1969年4月入伍,35206部队(14军40师119团)副政委中共党员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股长、处长、副政委。
1984年5月2日在老山地区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终年35岁。
高奣映高奣映,字雪君,号问米居士,白族,云南楚雄姚安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一生著书八十余种之多。
康熙十二年年,高奣映承袭姚安土司同知世职,因参加平定四川米易、会理的暴乱,擢升提刑,分巡川东。
1677年吴三桂之乱平定后,高奣映回到姚安,执政期间,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的稳定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得授布政司参政道一职。
但高奣映志不在政,37岁时他仿效外祖丽江土知府木增,将土司职位交予儿子,归隐结嶙山,自号结嶙山叟。
甘氏一族在楚雄姚安还流传着一段“一门出五举,三步两道台”的佳话。其中“一门出五举”说的是甘氏祖孙三辈出了五个举人,他们分别是甘雨、甘孟贤、甘仲贤、甘叔贤和甘季贤。
甘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好学不倦。甘雨为人耿直仗义,深得乡人的尊重。同治九年初秋,甘雨率孟贤、仲贤二子应试,在岁试中名登一等第二,成为贡生,二子也得“补州学生”。
甘雨的子孙后辈孜孜不倦,传承了家族爱读书的良好家风。
甘孟贤:同治十二年癸酉科举人,清末学者和诗人,著有《不自是诱斋文集》、《行余吟》一卷等。
甘仲贤:光绪二年丙子科举人,清未学者和诗人,著有《观象损益斋文集》四卷等。
甘叔贤: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举人,也著有《字义启蒙》一卷。
甘季贤:光绪八年壬午科举人,有多达19种的著述,内容涉及经学、理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文学方面有《体认天理斋文集》六卷、《古文经世》四卷等。
你还知道哪些楚雄历史名人呢,欢迎补充讨论!
云南楚雄有哪些古代名人?
楚雄市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 也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东接昆明、西连大理、南至普洱、北达攀枝花,东距昆明152公里,西距大理179公里,320国道、108国道、G56杭瑞高速以及成昆铁路、广大铁路穿境而过。
纵观云南楚雄历史,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小编就让大家一起来看看楚雄出现了哪些历史名人。
1.李启东李启东1503年生于云南楚雄鹿城,字元叔,又字伯宿,祖籍江西庐陵。他天资颖异、强记忆、博览百家,小入邑庠,学使郑良贵称为奇才。
李启东被认为是云南历史上"失落的状元"。据文献记载,明朝嘉靖十一年,殿试中原拟云南楚雄人李启东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新科状元,边疆莘莘学子齐集云南会馆相庆,透露出科举时代的惊喜。给事中万岑南为其料理后事,检点行囊,积蓄官俸十金,清白之操至死不渝。
2.读体读体生于1601年,卒于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俗姓许,云南省楚雄县人。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三年后遇一老僧,授以《华严经》一部,研读后,幡然有悟,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
其著述有《大乘玄义》、《僧行轨则》、《三反五八戒正范》、《教戒尼正范》、《幽冥戒正范》等传世。
3.西袜里西袜里,女,云南历史旅游地临沧市耿马人,傣族,木邦宣慰司女。从小习艺练武,崇祯五年(1632)夫亡,庶子罕闷摆尚幼。清顺治十二年(1655),缅甸洞吾王朝派兵进犯耿马,西袜里女扮男装率土司府亲兵和土练迎敌,首战告捷。以后的战斗中,一阵大风吹起战袍,露出脚环(妇女装饰),敌见反之士气大振,四面夹攻,西袜里兵败阵亡。后人为纪念她的民族气节,于勐永立祠堂供奉。
4.杨畏知字介甫,陕西宝鸡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以保举特用,历官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金沙江、澜沧江)。乙酉年(1645年)九月,元谋土知县吾必奎反明,接连攻陷禄丰、广通、楚雄等地,占据楚雄城近20天。杨畏知自大理率兵攻克楚雄,讨平吾必奎。退兵之日,楚雄士民“攀辕遮道”恳留,于是移驻楚雄。
5.刘联声字毅庵,楚雄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丁酉乡试中举,次年十二月清军入滇,永历帝仓惶西逃,未授职便经历亡国之痛。他不肯趋附新贵,不赴试,不受官,专心近古体诗创作,成为云南明未清初著名诗人。
刘联声早期的诗,多以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题,抒写民族气节。或托物寄兴,或借景寓情,或吊古伤今,个人家国身世之感每融于篇中。笔力苍劲,意境沉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到了晚年,清王朝政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他开始从偏见中解脱出来,从实际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走向现实,写了一些描绘家乡景物、思想各级、情景交融的好诗。其诗风“出入于唐宋之间“,反映了明未清初一大批知识分子思想的经历过程。
6.果成(1821--1897年) 晚清时人,祖籍山东,俗姓黄,法名转功,字果成,又字香海。
6岁出家华严寺(位于今西云乡紫峨山上,明隆庆三年建,已毁),研习佛法之余,借书画以陶冶性情。初学以郑所南书画为范本,摩研深透,得其精髓,后广师各家,兼收并蓄,自成一格。且栽竹种兰,以之为友,朝夕相伴,细观默察,领略其风姿神韵。故每挥毫作画,已兰竹在胸,尤以画兰见长。青壮年时期,仅凭一领袈裟,一只画笔,云游四海,浪迹名山古刹。曾长期驻留峨嵋、武当、普陀诸山,拜师访友,眼界豁然开阔,佛法艺事随之精进。一次,过镇江金山寺,寺僧早备纸砚以待,果成见此技痒,即兴写下一幅“悬岩回风”的兰草。时逢巡抚某来游,见此捋须沉吟,赞赏不已。遂邀果成至府,尊为上宾,留其长住,切磋艺事。果成婉言谢绝,巡抚乃赠金助游。清光绪初年,果成罢游回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寿终,享年76岁。现楚雄西山有果成墓,峨碌公园建有果成苑,收藏果成作品颇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