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名人有哪些?

我推崇解放军的高级将军,宣扬他们的事迹,追寻他们的足迹。今天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几位史姓解放军将军:

△史玉孝(1933-2005),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作战,作战经验丰富,也是一名打出来的将军。历任陆军师政委、军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党委常委、南京军区政委、广州军区政委等职务,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退役后曾任9届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0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史克信,黑龙江克山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28年出生,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军加入党组织。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西南等战役、抗美援朝。曾任第二炮兵副政委兼纪委书记。

△史鲁泽,安徽滁州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57年3月生,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解放军师长、某集团军参谋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参谋长、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中部战区副司令员兼战区陆军司令员等职务。

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史姓名人有哪些?

史姓名人有不少,这里介绍几位与读者分享。

史可全(1892—1979),湖北天门人。1927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8师22团2连司务长,红2军团4师11团供给处主任、师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120师358旅供给部部长,独2旅供给部部长、新四军5师第3分军区后勤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雁门军区供给部部长,晋绥军区第3纵队供给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7纵队供给部部长。参加过中原突围及太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7军后勤部部长,甘肃省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9年7月16 日在武汉逝世。

史进前(1917—2008),山西定襄人。1936年入党,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区队长,平西游击队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总队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20团政委,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保卫部部长,第65军193师政委等职。参加过晋察冀边区历次反“扫荡”、反“蚕食”、百团大战,清风店、平津、扶眉、兰州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65军193师政委,总政保卫部部长、副主任等职。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

史景班(1918—2001),山西省汾阳市人。1937年入党,开国少将。

革命战争时期,参加,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3纵队兼太行第3军分区参谋长,第4军分区参谋长,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8旅参谋长,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副旅长,二野11军32师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林南、上党、平汉、挺进大别山、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万县专区专员志愿军师政委,军副政委、政委,昆明军区副政委等职。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4月16日在南京逝世。

史子才(1920—2007),河北省威县人。1938年6月入党,海军北海舰队原副政委。

抗战时期,1940年10月参加八路军。曾任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威县营营长,威县大队指导员,威县敌工站站长,第4军分区敌工科副科长等职。参加了冀南根据地反“扫荡”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联络部科长,冀南军区总务处处长,二野第3兵团第10军联络部副部长等职。参加过上党、羊山集、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二野暨西南军区川南军区组织部部长,第10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海军青岛基地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干部管理部部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政委,海军北海舰队副政委(副兵团职)。

1960年晋升为海军大校军衔,200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史姓名人有哪些?

近代:史良(副国级)、史可全(少将)、史景班(少将)、史进前(大校)。

古代:史佚、史丹、史万岁、史大奈、史弥远、史天泽、史可法、史贻直。 武将:史万宝(史万岁弟弟)、史建瑭、史彦超、史敬思、史天倪、史涣等古历史名人。

古代将军:史弼、史敬思、史天倪、史涣。

史姓名人有哪些?

史子谦被俘后被日军认定为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于是企图诱降史子谦,但史子谦誓死不屈,说出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你们只能在中国土地上猖狂一时,不可能永远占领中国。让我投降,那是白日作梦!”

史子谦的名气不大,但也不该被世人所遗忘。但在日军大肆践踏我国领土和人民的时候,他一个教书先生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拿起手中的武器抵抗入侵者,他的这一番话更是证明了他无悔于自己的决定,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每一个对祖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人都不该被我们所遗忘。史子谦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那么今天麻花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史子谦这个民族英雄。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出身贫苦

1900年,史子谦出生在山西省榆次县石家庄一户贫苦的人家,由于家庭的负担过重,父亲在史子谦3岁那年就积劳成疾病逝了,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靠着节衣缩食和勤劳的双手不仅将史子谦养大成人,还供他读书学习。

从小看着母亲的辛劳,史子谦立志要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所以他学习异常刻苦,从来都是拔尖的那一个,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小就是学霸。1917年,17岁的史子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西省国立第一师范学校,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期间,他接触到了一些马克思的经典,发现自己家庭的处境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少见,而是广为存在的,是军阀们带来的常年混战造成的,所以他志向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转变,他不仅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还要让全中国和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家庭过上好日子。

“五四运动”中的史子谦

1919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广大阶层的百姓、学子、市民。工商人士走上街头,用罢工、请愿、游行示威等方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山西也不例外。

当时的史子谦还在师范学校念书,闻讯后很是激动,原来全中国像他这样的有志之士还是有很多的,于是他找到了学校校长,对校长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如今北京的大学生们都纷纷走上了街头,我们也应该对此响应,立即停课,举行活动。”

“五四运动”

校长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中国的现状他同样看在眼里,作为了一个见证了晚清腐败,被外敌一次次蹂躏的人,他也曾有过一颗救国图存的心,奈何一个人的力量太过薄弱做不了什么,加上年纪大了,也没了年轻时候的热血,如今被史子谦这么一说,又激起了他那颗热血犹存的心。

得到校长的同意后,史子谦深深向校长鞠了一躬,开始带领着几个思想进步的同学纷纷动员其他同学,与其他学校联系。正所谓不是大家不爱国,只是像史子谦这样敢于站出来带领大家的人不多,所以已经号召,千千万万的学子走向了太原街头,在史子谦的带领下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横幅,在一处剧院门口,史子谦高声发起了演讲,痛斥了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此国家存亡之际,所有人都应该站出来捍卫国家权益。说罢,史子谦又带领着队伍来到了督军府,要求废除条约。可以说史子谦发动的这次运动在三晋大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毕业任教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史子谦回到家乡小学任教,算是完成了他心中的第一个志向,不说让母亲过上了好日子,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么辛劳了。于是他开始着手自己心中的第二个志向了。期间他不仅认真出色的完成着教学任务,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爱国思想,同时他还学习武术教授学生武术,并告诉学生:“我们学习武术,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将来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力量保家卫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子谦感觉到了危机,日本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更是让史子谦对国民党失望透顶,他开始寻求新的救国方向。

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1935年,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得到了山西阎锡山的大力支持。阎锡山专门在山西各地成立了“防共保卫团”,大肆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造谣。一天,榆次的一个官员来到史子谦的学校宣传,并动员师生参加“防共保卫团”。

史子谦见状向学生们问道:“共产党抗日对不对?”学生们齐声回答道:“对!”“那我们愿不愿意参加‘防共保卫团’?”“不愿意!”

官员见状无可奈何,但却并没有放弃,用眼神示意身后“保卫团”的人前去搜查学校的先进师生。史子谦第一个就站了出来说道:“我校的学生都是爱国的,你们没有理由搜查他们,爱国无罪!要搜查就从我开始吧!”

“防共保卫团”团员档案袋

找到了组织

“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消息传到榆次时,史子谦激动不已,他通过自己的力量,用手抄报贴在大街小巷的墙上,以此来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一些列行为很快就引起了组织的注意。1937年的夏天,榆次特派员阎定础找到了史子谦,两人进行了多次彻夜长谈,史子谦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表示:“今后共产党指到哪里,我干到哪里,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战全面爆发,10月,八路军129师的赖际发率教导团来到了榆次。史子谦之前就已经把学校学生编成了两个大队进行军事训练,如今八路军来了,他立即就让八路军的指战员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文艺团吗,为八路军指战员们进行文艺表演,同时也帮助八路军进行筹款义演。

但这看似祥和的一幕很快就被日军的炮火所打断,战火已经烧到了榆次,学校不得不停课,而史子谦也从此告别母亲跟随着八路军走向了抗日前线。

日军惨无人寰的大“扫荡”

民族英雄

入伍后,史子谦工作更加的卖力,凡事都亲力亲为,得到了129师领导们的肯定,所以很快史子谦就成为了129师政治部教育科副科长,奉命在武乡一带组织群众进行游击斗争。

“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八路军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了,于是对晋冀一带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史子谦也不得不带领着游击队伍不断进行转移,避开日军锋芒。

抗日游击队

一次在晋东南的转移过程中,由于时值冬季,天寒地冻,史子谦他们的队伍缺衣少粮,因此在转移过程中,史子谦的八根脚趾被冻掉了,行走很是艰难。

组织在了解情况后,将史子谦调到了八路军陆军中学任副校长(校长曾由刘帅、罗瑞卿、滕代远担任过),由此可见组织对史子谦的贡献是肯定的。任职期间,就算是行动不便,他也经常下沉到各队驻地了解学员情况,具体指导军校工作,努力为党培养军事人才。

1942年5月,日军的“扫荡”更加的疯狂,就连军校也不得不频繁的转移,史子谦为此组建了反“扫荡”作战排,他自己担任指导员,组织转移。

一天,在转移过程中,作战排被日军包围,战士们纷纷表示要掩护史子谦突围,但被史子谦一口回绝,他说自己脚上有伤,大家带着他一个都突围不出去,于是下令让队伍自行突围,不要管他。

结果可想而知,脚患残疾的史子谦没能突围出去,被日军俘虏。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日军看史子谦一副书生模样,认为他是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于是开始对他进行诱降,但史子谦始终坚贞不屈,不管是敌人的糖衣炮弹还是残忍酷刑,史子谦都不为所动,最终恼羞成怒的日军在同年将史子谦残忍杀害了。这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就这样壮烈牺牲了,时年不过42岁。

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结语

得知史子谦壮烈牺牲后,三晋大地的军民为此悲愤不已,激起了他们誓死抗战的决心。史子谦用自己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身为共产党人的使命和他的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承诺,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士气,所以史子谦并没有白白牺牲。2015年8月,史子谦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的名字将被世人永远铭记。

史姓名人有哪些?

古有关云长,今有徐向前。

史姓名人有哪些?

史大奈

唐朝初年著名武将,突厥人,早年即随李渊起兵,算是唐朝开国元勋,贞观年间封辅国大将军。其实,听过评书《隋唐演义》的人,对史大奈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只不过演义和历史上的史大奈差别不小。

史思明、史朝义

史思明和史朝义父子也是突厥人,他们都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但是其始作俑者安禄山很快就被儿子安庆绪杀了,而安庆绪后来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做起了大燕国皇帝,都城范阳,不过不到两年,他又被自己的长子史朝义所杀,最后是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被平定。安史之乱的八年,基本是安禄山父子前半程唱主角,史思明父子前半程重要配角,后半场主角。

史弥远

南宋宰相,也是有名的奸臣之一,在宋光宗时期把持朝政十年之久,皇帝也惧怕他几分。就是这样一个奸臣,最后还是善终。

史可法

明末南京兵部尚书,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上吊后,南明弘光小朝廷建立,清军入关南下,可是弘光小朝廷内部还在争权夺利,面对清军大兵压境却无计可施。史可法面对危局,主动请缨到江北扬州前线抵抗清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多次拒绝清军统帅豫亲王多铎的劝降,坚持抗战,使清军付出巨大代价。但是终因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被俘。清军对扬州血腥报复,扬州十日白骨累累。清军还想劝降史可法,被他严词拒绝,英勇不屈,从容就义。

史良

近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在1936年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被国民党反动派当局逮捕,一同被捕的还有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王造时等六人,史称“七君子事件”。后来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呼声下七君子获释。建国后,史良任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长,还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史光柱

当代著名战斗英雄,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代理排长参加收复老山的战斗,在身负重伤、双眼被击中失明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荣立一等功,被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后来史光柱自强不息,成为一名诗人作家和音乐家,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2005年他在某部副政委位置退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