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比如王阳明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沈括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位科学家。

毛主席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关心战友的婚姻大事,给战友当“红娘”,牵线搭桥,促成了几对美满婚姻。现简要介绍几对。

△刘少奇与何宝珍。经毛主席介绍,刘少奇认识了何宝珍,1923年4月,25岁的刘少奇与21岁的何宝珍在安源结为革命伴侣,他们先后有三个孩子。可惜的是1933年何宝珍在上海被捕,一年后何宝珍被杀害于雨花台,年仅32岁。

△张闻天与刘英。长征中,毛主席与张闻天、王稼祥经常在担架上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他们俩是毛主席坚定的支持者。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曾任过党的总负责(总书记),刘英是湖南人,毛主席的小老乡,为了给他俩牵线,毛主席将刘英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协助、照顾张闻天,长征结束后,1936年6月,36岁的张闻天和31岁的刘英在陕北瓦窑堡结婚,婚后,俩人携手,恩爱相随,走完了人生。

△肖华上将和王新兰。肖华是“红小鬼”,12岁就参加了红军,17岁就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参加了长征,王新兰是四川宣汉人,是红四方面军的女红军战士。在延安,毛主席为了促成他们的婚姻,专门把王新兰调到肖华所在的115师任电台台长,他们俩人从相识到相知、相爱,1940年,16岁的王新兰嫁给了24岁的肖华,新中国成立后,肖华被授予上将,王新兰被授予上校军衔。

当然,毛主席可能也给其他人当过“红娘”,欢迎友友们补充。

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毛主席的另一面:爱爬山,和警卫掰手腕。

1953年,张耀祠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从此驻守中南海负责毛主席警卫工作长达23年。

作为中南海的“警卫总管”,张耀祠掌握了毛主席的大量“独家爆料”。

据张耀祠回忆,他经常被毛主席“安排”一起爬山。本来出发之前张耀祠需要安排警卫保障他的安全。可是毛主席外出爬山时,全凭兴之所至,事先并没有计划。这就给警卫工作带来困难,无法事先侦察道路、沿途警戒。

张耀祠说:“要爬哪座山,什么时候去,他首先就定好了,直到临走的时候才告诉你。毛主席反感兴师动众,往往会提前清场警卫。我们只好跟着他走,一说好了方向,我们马上就赶过去。就像打冲锋,部队肯定走在前面,在前面搜索。

有的山还有树木,还有草,你得检查一下树林里、草地里有人没有。保障安全的各方面都要想到,他走的路线要检查,要去山顶,我们都跑到上面先去检查。这个工作是很艰苦的也很繁重,责任也很重大,丝毫不能马虎”。

毛主席通常是下午4时左右外出爬山,大约到晚9时“打道回衙”。他爬山不紧不慢,走了一阵,坐下来略歇。为了安全,张耀祠最初曾给毛主席戴墨镜、戴大口罩。对此,毛主席很不高兴,后来就取消了。

毛主席年过80之时,仍像个不服输的青年,有一次曾找张耀祠掰手腕,比手劲。张耀祠说:“我看他是吃了安眠药,很兴奋。我摆出一副较量的架势,但没有用劲,有意让他赢,他一开始就使劲压住我的右手,我说:主席!你的手劲真大,我比不过你。毛主席哈哈大笑,兴致很高”。

这时候,张耀祠已经不把毛主席当作领袖看了。在他眼中,毛主席更像是一位慈父、一位有些天真任性的兄长、一位和善的垂暮老人。

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都知道毛泽东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领袖,但是,身为一国领袖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就是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生都十分节俭。在延安时代,毛泽东就穿着带补丁的衣裤去做报告,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他担任了国家的主席,仍不改朴实之风。他俭朴得都有些令人惊讶。随着年龄增长,毛泽东身体发胖,许多旧衣服显小不能穿了,他便送给他的儿子毛岸英穿。所以毛岸英身上也总是补丁摞补丁。

毛泽东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 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有一双从建国时开始穿的皮拖鞋,也是毛泽东的心爱之物。毛泽东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它。 1965年在长沙,身边工作人员看到这双拖鞋破得实在不能再用了,就劝毛泽东换一双新的。毛泽东仍坚持补一补。鞋匠一看就给扔到了地上,不肯修。经反复请求,人家才勉强接了活儿。还有一次,也是在长沙,当毛泽东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把这双皮拖鞋拿到阳台上去晒,结果用时却找不到了。后经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值勤人员巡逻时,觉得这样破的拖鞋放在毛泽东的房间附近不太雅观,就拿走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工作人员赶紧找回来,送给毛泽东继续穿。

毛泽东从小养成了一年四季穿长筒袜的习惯,袜底破了剪开加一层新袜底再用,一双袜子能穿多年。但时间长了,袜筒就松了,经常滑落在脚踝上且容易露出补丁。工作人员担心这样会影响体面,在毛泽东会见外宾时,常常提醒他坐下时要收腿,以免让人看见袜子上的补丁。后来提醒多了,就变成了一句简略的暗语:“小心,家丑不可外扬。”贵为一国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样地节俭。

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彭老总下象棋悔棋,严肃的彭老总也有可爱的一面,

彭老总给人的印象总是严肃、板着脸、不苟言笑,连我军最幽默的将军,陈赓大将见到彭老总都不敢随便开玩笑。但就是这么一个严肃的将军,也有他可爱的一面,那就是彭老总与朱老总下棋的时候。

朱老总与彭老总两人的友谊非常深,彭德怀对于朱老总也是极其尊重的,而且他们二位老总都非常喜欢下象棋,一有机会俩人就要摆上一盘。有时候俩人约着一起散步,出门时警卫员就会带上象棋,因为俩人走着走着,遇到块大石头,或者小亭子什么的,就要坐下来杀上一盘。

朱老总与彭老总下象棋的风格迥异,朱老总的棋艺还要高出一些。所以两位老总在下棋的时候,朱老总就会时不时说“落子无悔”,而后就将彭老总的子吃掉,彭老总也会非常懊悔,然后要求悔棋。在朱老总面前,彭老总就像是一个兄弟一样,完全没有平常的严肃,变得非常可爱。

这也反应的朱老总在彭老总心中的地位,据说彭老总去世前最想见的人就是朱老总,可是不被允许。直到彭总去世后,朱老总才得知彭总去世前多次要求见他,这让已经88岁高龄的朱老总老泪纵横。

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人们熟知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因盗墓而臭名昭著,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是个不折不扣的负能量人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个害人的本领——娴熟的赌技。

孙殿英的父亲就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人,而母亲又自小对他十分娇惯,以至让他养成了顽劣捣蛋的性格。在读私塾期间,有一次孙殿英因受到老师的责罚,竟然放火烧掉了学校的房子,因此被赶出了学校,后来跟着母亲靠乞讨为生,不久又得了天花,留下满脸的麻坑,人们背后都称他为‘孙大麻子’。

在流浪期间,孙殿英结识了一些流氓赌棍,经常和他们一起鬼混,出入赌场。时间不长他竟凭着灵活的头脑,成了一名玩牌高手,从此闯荡江湖,以此为业,并先后在商丘、洛阳、西安等地开设赌场,骗取钱财。

孙殿英赌技高超,他没事就研究赌具,用棉布擦拭,观察其纹理,辨别不同之处,无论是什么样的牌,只要经他短时间的把弄,就能找到其暗记,不看牌面,就知道是什么牌,信手拈来,很少失误。

所以,他能够在知己知彼的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靠着这门‘手艺’,他获得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后来,孙殿英通过投机取巧,苦心钻营,在乱世之中拉起队伍,朝三暮四寻找靠山。他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讨好有权有势的人,经常故意输钱、或赢钱再退还的方式,来博取他们的欢心,最后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孙殿英常说:通过一起玩牌,我可以从中看出每个人的性情,可以有针对性地结交许多朋友,这些朋友能帮我很大的忙,纵然有的不肯帮忙,至少也不至于说我坏话,我是个粗人,没有真才实学。如果连这点办法也没有,我凭啥混呢’?孙殿英还挺有自知之明!

凭着一手过硬的害人之技,孙殿英获取不义钱财,趋炎附势,并靠着朝秦暮楚的品性,为非作歹,残喘苟活,最后,被我军在汤阴城俘虏,不久病死狱中,身后留下的只有千古骂名。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说起这个问题来,其实还是很有内容可以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物都被人们所脸谱化了。很多的事就因此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咱们今天就聊这么几个人物,聊一聊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先说一个人,这个人是童贯,他是个太监,大家对他的印象多数都来源于水浒的四大奸贼。而历史上的童贯虽然有其奸诈的一面,但也有他忠义的一面。童贯是宋徽宗时代的枢密使,按理说这是个武官,而且是重臣,怎么说也轮不到童贯来当。但宋徽宗偏偏就信任他,就让他当了。不过说回来,现在大家对童贯的印象受到水浒的影响都不怎么样,但童贯做枢密使的时候还是有些事可圈可点的。北宋末年,南方因为花石纲的问题,闹得民怨沸腾,有了方腊造反。宋徽宗派童贯去征讨方腊。如果是一般的太监对于这种事基本上是能推就推了,可童贯还挺积极。不仅积极,还应对有方。到了南方后他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私自提宋徽宗下了个罪己诏,这个可以说是够杀头的罪名的,还有一个就是发布诏令免除了南方的税负,这么一来,方腊的叛乱还真就让童贯给平定了。

再说一个,这个人是曹丕,没错,就是曹操的儿子。一般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放在逼迫曹植作诗,对他的印象好的人并不是很多。虽说做皇帝曹丕被人诟病的点很多,但是曹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他的文学方面的影响。现在说起来大家可能都不信,曹丕在文学史上开了两个先河。第一个先河是曹丕开启了文学理论的先河,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文学专论就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大家可能对这个文章没听说过,但后世一直所传颂的建安七子最早就是从这一文出来的。不仅如此,这个老哥还是最早做七言诗的人,后来的律诗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跟这个老哥是分不开的。

另外再聊一聊严嵩,人们对于严嵩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奸相,的确,他独揽朝权,陷害忠良,闭塞言路的确是个奸相所为,在这里我们不谈严嵩的能力为题,因为历史上看严嵩的能力也的确很强,他之害在于官而不在于民,对于一般百姓还真感受不到他多坏。这些都不是今天说的,今天就说他两个事,一个是作为一个权臣,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严嵩竟然能做到从一而终,这简直是不得了。另一个就是严嵩是个书法家,他的书法绝对可以称的上自成一体,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六必居的牌匾就是这位老兄给题字的。

当然了历史上有很多事情都不为人所广知,吴国的奸臣伯嚭其实是楚国人,他在早期和伍子胥一样也是个复仇者;大诗人辛弃疾不仅能够写诗,也能够砍人;南北朝时期的尔朱荣虽说是董卓一般的人物,但实际却是个大帅哥;北宋奸相蔡京是个经济能手;被人所痛骂的庞吉,历史原型其实是个忠臣,不仅没害过狄青,和狄青还关系不错,这种例子很多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