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通过公开的信息做出精彩情报分析的真实案例?
伟大领袖毛主席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尤其是善于从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上捕捉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就是毛泽东从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徐海东的红军后,才作出北上陕北的正确决择。可以说,一张报纸改变了红军的命运,挽救了中国革命。
长征中一直说是北上抗日,但具体北上到哪里,没有明确的目的地。1936年9月,中央红军来到了甘肃哈达铺,趁部队休息几天,毛泽东让时任侦察连长的梁兴初去搞点“精神食粮”,梁兴初率部在一个小邮所里搞了几张《大公报》旧报纸,毛泽东从《大公报》上看到:陕北军事形势转变 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势的消息(刘子丹即刘志丹)后,非常高兴。他随机把贾拓夫(唯一参加长征的陕北红军)叫来,询问了陕北刘志丹红军和根据地的建设情况,贾拓夫作了详细的介绍。于是党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北上陕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一张报纸定去向,陕北成了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
△梁兴初(1912年8月23日—1985年10月5日),
江西吉安人,共和国中将。
△贾拓夫(1912~1967),陕西神木人,陕北红军,1933年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向中共中央报告工作,后参加了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历史上有哪些通过公开的信息做出精彩情报分析的真实案例?
信则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