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请举例说明。

儒将,文武双全,军政兼通,武能统帅千军万马,百战百胜,文能安邦治国,有思想、有谋略,有智慧,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会吟诗作词。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陈毅是有儒将风范的一位元帅。

陈毅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既当过政治主官,又当过军事主官。在红军时期曾任过团政治指导员、师党代表、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军政治委员等。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中,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他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先后指挥了黄桥战役、 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上海战役等,功勋卓著。

陈毅元帅擅长诗词,他们诗词气势磅礴、情真意切,充满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在深山峻岭之中,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和《赣南游击词》两首不朽的诗篇,“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展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面前的乐观豪气,震撼人心。他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更是广为流传。中央文献出版了《陈毅诗词集(上下)》。

陈毅元帅一生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用诗词向毛主席讨教、交流。1972年,他逝世后,毛泽东不顾年迈多病,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可见他们的情谊有多深。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笔者心目中的儒将非开国元帅叶剑英莫属。

叶剑英元帅广东省梅县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首任黄埔军校教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二代资深的创始人之一。

叶剑英元帅没有像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粟裕大将那样指挥大兵团作战,他所做的事情有时比战场上更为惊险,本人举一两例如下:

最为惊险的是在中央红军于红四方面军会合之际,由于张国焘在路线上有分歧,且实力有八万多红军,中央红军从四渡赤水,经过長征,爬雪山,过草地时是天上有天上几百架飞机狂轰滥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减员相当严重,张国焘有另立中央的意图,不服从党中央领导部署北上抗日,并做出了伤心病狂之举,对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及中央红军下手,此时叶剑英元帅得情况后立即通知党中央毛主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件,得知情况后党中央立即转离北上,撤离的路线已进入伏击圈,这里强调一下,徐向前元帅时任红四方面军前敌总指挥,红四方面军的壮大,功绩徐帅是首当其冲,伏击的红军请示徐向前元帅打还是不打,徐向前元帅果断地严令,不准开枪,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呢?

由于叶帅的情报中央紅军才化险为夷,这是多大事件可想而知。

关键的时刻叶帅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了无数的革命同志的生命,叶帅博览群书,熟谙历史,毛主席评价叶帅:诸葛一生唯慬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总理评价叶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对一代儒将己是很高的评价了。

解放后叶帅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叶剑英元帅文革期间在京西宾馆威镇王,张,江,姚四人帮,和华国锋,汪东兴等人于四人帮斗志斗勇,一举拨乱反正拿下四人帮,又一次挽救了多少革命同志。

此文涉到政治,本人不便多写,叶帅的丰功伟绩也不一一举例,我评叶帅是资深知名儒将,不:是知名元帅,叶帅永千垂不杇!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军界泰斗,红军之父,文韬武略的三军统帅永远的总司令朱德堪称一代儒将也!今介绍大家读一本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将帅回忆朱德革命战争生涯的《虎略龙韬新孙吴》,一本《朱德军事文选》,及《朱德兵法》等军事著作,一本由中央文献出版的《朱德调研文集》,该书集中体现一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朱德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该书称朱德是马克思主义经济专家!武能定国,文能安邦!朱德古文学功底很厚,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朱德诗词集》,收入朱德从护国名将以前直至逝世创作的古今诗词六百余首,朱德还是个创作楹联高手!书法家的朱德由北京荣宝斋根据国家档案中精选各历史时期墨宝出版《朱德书法选》,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首推心学大师王阳明:全能大儒,一代圣人王阳明。立德、立言、三不朽冠绝有明一代。所创立的心学体系影响世人500年之久。杜维明教授说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1.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阳明心学”创立者。

阳明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问学向道之心,以“学为圣人”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孜孜不倦地在典籍中探求这方面的学问。后来在“阳明洞”筑室隐居,因此以“阳明”为号。

2.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因为上疏言事,替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的戴铣等人申辩,被刘瑾残酷迫害,判“廷杖四十”,被打得奄奄一息,死而复生,投入锦衣卫狱,最后被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3.阳明先生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处于缺衣少食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境况,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他领悟到了儒家湮没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一门学说——阳明心学。

4.经过龙场悟道,获得了大智慧的王阳明担负起教化百姓、经世安邦的重任,由默默无闻的自我修养,转为轰轰烈烈地大干,以纯粹“一片天理流行”的身心状态和觉悟,做好了“内圣外王”的人间事业。

4.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三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王阳明的一生,是知行合一、以生命实践“致良知”的一生。

在他短短五十七年的人生之路中,可谓坎坷多难,但他总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遭受迫害,蒙冤入狱,也不忘给狱友讲习学问:“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缀。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更以诗明志:“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欣动!”表明自己要做圣人的志向是非常坚定的,绝不像那种圆滑回转的石头,随便就被悲伤或高兴的心情所改变。

在彻底击溃叛军、活捉宁王后,王阳明说:“自经此大利害、大毁誉过来,一切得失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电视剧《粟裕大将》中有个片段,胡烟袋在电话里对粟裕的命令推三阻四,就是不肯执行。站在一旁的陈老总勃然大怒,一把抓过电话说,直接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名义宣布,胡烟袋的师长职务撤销,由师政委代理,如果这一仗打不好,师长和政委一起垮台。师政委是个老实人,给胡烟袋求情,粟裕也在一旁说,打完这一仗再说。陈老总消了消气说,粟司令给你求情,你先戴罪立功。胡烟袋虽然也很不服,但是不敢再说话了。

陈老总其实是个儒将,但是生性为人豪爽耿直,所以看上去不像一般的知识分子干部,而且经常讲话很有江湖气。陈老总其实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参加革命后也是很长时间主要做政工工作,而非军事工作。到中央苏区时期,他又逐渐变成了军事干部,从此也就主要做军事工作了,而且逐步成长为了大战略区统帅。

因为陈老总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身份是党代表,是政工干部,而当时军队里普遍对政工干部看不起,总认为他们是夹着皮包耍嘴皮子的,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一直到南昌起义失败后,只剩下八九百人,他和朱老总站出来收拾残局,才让很多人看到了他这个知识分子干部的担当。

长征出发前,中央苏区大量征集兵源补充部队,留下的基本上都是战斗力比较差,装备水平也比较低的游击队,就交给陈老总留下充当军事负责人,但同事又留下了项英为留守根据地的最高军政负责人。一开始龚楚尚未叛变的时候情况还好,龚楚叛变后,军事上压力就比较大了,尤其是对陈老总的压力最大。

不过陈老总这个人的好处就是不怎么和组织上讲条件,所以除了留守根据地这样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任务,他还多次在危难之际勇挑重担。抗战开始后,南方八省游击队被改编位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陈老总担任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则是一师一支队司令员,从此开始了两人搭班子的长期合作。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番号被撤销,并且被宣布为叛军,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正在艰难之际,又是陈老总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代军长,重建了新四军军部,并逐步指挥扩大部队。到抗战结束时,新四军系统除了黄克诚的三师,还有六个师,如果再除去独立性较强的五师中原军区,也还有五个师,是各战略区中兵力比较强的一个。

抗战结束前,按照原定计划是林仍然回山东统领八路军一一五师旧部,陈老总则回江淮地区继续统领新四军系统。但是风云突变,形势变化,要抢占东北,林被调任东北,陈老总则顺势北移山东,并将苏北一部分新四军部队一起带过去,保卫山东根据地。此时中央将粟裕留在华中地区,另成立了华中野战军,协助陈老总指挥的则是罗炳辉。

不巧的是罗炳辉就在此时缺因病去世了,陈老总一方面要指挥山东留下的他并不十分熟悉的八路军部队,干部人事他都不太了解,加上直接指挥作战非他所长,一时间十分紧张。无奈之下,只好急电中央,撤销华中野战军,命粟裕率领新四军的三个师迅速北移山东,统编为华东野战军,军事指挥主要由粟裕负责。虽然军事指挥确认非陈老总所长,但是他在华野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羽扇纶巾,衣袂飘飘。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大概是国人心中的儒将的应有之风吧。如周瑜、如谢安、其实这都是民间文学的作用。血雨腥风,性命系于顷刻间的战场那来那么多诗意?

儒将泛指学识渊博,气质儒雅,军事素养高,文武双全的将领。从这方面论,我觉得子弟兵的大部分高级政工干部都可当得起这一荣誉。其中尤以政工干部的代表人物罗荣桓元帅最值得称道。

罗帅是青岛大学的预科毕业生,在武昌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实践者之一。被誉为党在军中政治工作的代表。罗帅在发挥卓越的政治工作才能时,也表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

罗帅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他与著名的红军著名战将林彪搭档。领导由中央红军为主改编的精锐部队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战场。

1937年9月,任政治部主任率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交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政权,在林彪受伤离任后,与代师长陈光转战吕梁山地区指挥了午城、井沟、薛公岭等战斗,。1938年秋任115师政治委员。1939年3月初与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共同指挥了樊坝和梁山等战斗,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特别是1941年8月担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山东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充分展示了自己军政双优的本事。同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和115师师部等指挥部门被日伪军合围在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出敌不意地率部向日占区方向转移,突出日军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1943年3月集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党政军工作。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领导山东军民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加强连队基层建设,开展分散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一举扭转了根据地的被动局面。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几个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此时罗荣桓的麾下已经是拥有27万正规军、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正规军人数占共产党军队的三分之一。这些为日后东北、华北野战军成立贡献颇大。1945年10月底开始,罗荣桓领导的山东军区部分部队陆续开赴东北。协助林彪领导出了兵强马壮的四野。罗荣桓在辽沈战役中坚持先打锦州的正确方针。在平津战役中与聂荣臻主导了北平和平解放。

罗帅不愧为杰出的儒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