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为何给满清做了嫁衣?
李自成是明未农民起义的杰出代表,陕北米脂人,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大顺政权。但好景不长,就被清军打败,李自成为满清王朝的建立做了嫁衣。
李自成治国无方,缺乏雄才大略。起义初期,他倡导的“均田免税”,深受百姓们的欢迎拥护。但大顺政权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没有一套符合实际的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目光短浅,小富即安,用“叫花子当皇帝,只想贪图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比喻他,是很恰当的。
横征暴敛,文臣不思安邦治国,武将不思打仗备战。大顺初立,天下未稳,而这些文臣武将不是励精图治,安邦治国,而是搜刮民财,骄淫奢侈,尽享荣华富贵。李自成建皇宫,招妾纳妃。宰相牛金星自进入北京城后就开始烧杀掳掠,欺辱投降官员,大量搜刮钱财。刘宗敏自建行宫,抢占民女,霸占陈圆圆。他的土兵大肆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惹得天怒人怨,自掘坟墓。
军纪松驰,军心涣散,军队没有了战斗力。上行下效,士兵都无心打仗,都在掠夺财物,据为已有。攻占北京后,这种抢夺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部队战斗力下降。这就是李自成与清军作战屡战屡败的原因。
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为何给满清做了嫁衣?
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领袖,已经十分接近成功,或者说他比以往绝大多数农民起义领袖都要成功,至少他建立了政权,而且还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土地,但是最终他却为清朝做了嫁衣,推翻明朝没多久的李自成很快溃败,一年后就失败身死,而清朝却在入关后步步为营,最终打败李自成和南明政权,最终统一天下。
而李自成之所以没能够取得天下,而是为清朝做了嫁衣,很大程度上还是李自成在战略格局上和清朝统治者(主要是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差距。
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登基称帝,从西安东征北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被逼上吊自杀,李自成进了北京,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形势一片大好的李自成,却很快走上了下坡路,而这一切源于李自成的格局太小,不具备战略眼光,对地处东北的清朝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反观清朝,无论是皇太极还是之后的摄政王多尔衮,都对关内的战局十分重视,而对于很有可能取明朝而代之的李自成更是十分重视。
当明朝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关内鏖战时,皇太极已经对关内大势做出了判断——“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皇太极的依据是明朝内部流寇四起,而明朝战斗力最强的祖大寿、洪承畴也都败于自己之手,已无可用之兵。而对于明朝的“流寇”,皇太极也命人小心对待,皇太极派兵入侵明朝时就曾指示统兵将领:“如遇流贼,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皇太极指示手下兵将不要误杀农民军,以致双方发生误会,避免提前与农民军发生冲突。
1643年八月,皇太极病逝,顺治皇帝继位,但是顺治皇帝年幼,实权都由摄政王多尔衮掌握,而多尔衮则比皇太极更进一步。随着李自成占领西安并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清廷,多尔衮随即派人到西北与大顺军联络,并给李自成致信一封,多尔衮以顺治皇帝的口吻写道:“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多尔衮想与李自成共同消灭明朝,然后瓜分天下,但是李自成根本没有收到这份信件,因为此时李自成已经东征北京去了,清朝的使者根本没有得到大顺地方官员的重视,也没有见到李自成。
而当李自成攻克北京的消息传到清廷时,多尔衮决定迅速出兵,准备趁乱攻击李自成,据朝鲜使者给朝鲜国王的报告说:“顷日九王(指多尔衮)闻中国本坐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例,在此一举。”多尔衮对于形势的判断十分准确,正是因为多尔衮及时召集所有兵马在关外逡巡,这才有了吴三桂投降清朝,并最终在山海关击败前来讨伐吴三桂的李自成,之后多尔衮更是率领清军入关,并最终帮助清朝坐稳了江山。而当多尔衮在召集军队、时刻准备干预关内形势的时候,李自成正率领大顺军严刑拷打明朝官员们,准备从他们身上榨出一些银两以充作军饷。
从李自成与皇太极、多尔衮的格局对比,可以发现李自成与清朝两位统治者差距甚大,而正是这个格局的差异,导致了李自成最终的失败,也成就了清朝日后的成功,所以李自成为清朝做嫁衣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南明史》、《清太宗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为何给满清做了嫁衣?
李自成本不该进北京,千里奔袭,孤军深入,抢了个北京城把自己推到最前沿,没有了缓冲,甚至没有后方,注定成为明清夹缝里的老鼠。如果坚守山陕,坐稳中原,经略湖广,等八旗冲过燕山太行,人困马乏,在大汉民族思想的人海里,满人的几万骑兵不够填三晋沟壑,莫说再渡黄河天险。李自成灭了大明,已犯士绅之怒,满清再举为明报仇大旗,的确蛊惑人心,把自己置于流寇之处,无可奈何花落去。
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为何给满清做了嫁衣?
认识这个问题,需要明白一点,李自成造反为什么?
李自成造反不是替天行道,他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不是他个人行为,而是很多人行为。李自成只是他们中间比较成功的那个。李自成之前有高迎祥,之后有姜瓖,李自成不是孤立。他不仅是农民代表,也是贫苦人民代表。
这是中国和外国最大不同,中国贫苦人知道反抗,外国人不知道。二战时犹太人快被德国法西斯杀光了不知道反抗,此时中国人已经和日本法西斯真刀真枪打了十几年。高下输略一目了然。
中国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反抗。可是明末就是万不得已。天灾人祸都出来了,农民真的活不下去了。这种天赋是炎帝给的,叫做虽为人造宛若天开,后来被董仲舒解释为天人合一,儒家那叫副会。但是农民知道,活不下去是真的自己做的不对,还是人造环境不合适。仅有旱灾,中国农民不会反抗,比如几百年后的丁戊奇荒和1942。但是有旱灾,涝灾,冰灾,地震,再加上苛捐杂税,农民不反抗就不可能了。1942为什么饿死那么多人?因为农民知道战争是不会有人帮助他们,只得饿死。中国农民很实成。崇祯朝比1942还不如。
李自成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是第一个举起抗清大旗的人。他没有根据地,因为他不想割据,他认为他是天下正主,他的主张最好。李自成有些高看自己,当时农民真正先进的思想是海外建国,比如兰芳共和国。既能远离天灾,又能拯救自己。但是这个体系有个客观条件,强大的宗主国。兰芳共和国没有,所以垮了。
李自成不是偶然,他标志着中华民族危机。中国古代任何一次民族危机都是农民率先举起义旗,秦末是,汉末是,隋末是……明末也是。真正的圣朝都有先进农业科技,汉朝有马复令,唐朝有北魏的租庸掉制。只要中华民族在,这个规律不会变。而没有先进的农业科技,再加上贪官污吏和腐败朝政,李自成就还会出现!
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为何给满清做了嫁衣?
主要还是思想水平不够,急功近利,过早的享受胜利果实而不是励精图治,稳定大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