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我开了6年纯电动汽车,内心五味杂陈,“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怕开空调,更怕跑高速”,这就是真实的纯的电动汽车,相比开空调,纯电动汽车另外3大痛点个个是硬伤。
不可否认,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是燃油车完全比不了的,但是它的缺点在燃油车面前又“不堪一击”,这也是为什么油价那么高,广大燃油车主依然不愿意换纯电动汽车的原因。
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买车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代步问题,一辆家用车最好能兼顾省钱、省心,经久耐用,舒适、安全、实用这些功能,6年前,纯电动汽车开始“热”起来,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省钱,但真实的现状并非如此。
算了一笔账发现省“油”是真,省钱是“假”。以我自己来说,百公里耗电大约17度左右,家里安装了充电桩,夜间充电最便宜,偶尔使用外面公用充电桩,平均算下来,一度电大约8毛左右,一般家用车一年行驶里程大约算1.5万公里,也就是说,一年电费大约需要2000元左右。
家里另一辆燃油车, 加92号汽油,百公里油耗大概在8.5L左右,现在油价算9.5元/L,一年同样按1.5万公里来算,油费大概需要1.2万元,对比之下,纯电动汽车的电费只有燃油车的零头,省钱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需要看一辆车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总费用,纯电动汽车其他方面的费用远超燃油车。
首先,同款或同级车型,纯电动汽车新车价位远高于燃油车,我们以比亚迪宋Pro来说,燃油车版本落地差不多10万左右,而纯电动版本落地要15万左右,溢价至少5万多。
其次,二手车保值率差距较大,虽然纯电动汽车前两年的保值率还不错,但是4年以后,保值率几乎是直线下降,同样是20万的车,5年后燃油车至少还能卖10万以上,而纯电动汽车估计5万都没人愿意接手,毕竟电池寿命是广大车主最关心的问题。
最后,每年保险费比燃油车略贵,燃油车车损按市场价值以及品牌来计算,但是纯电动汽车都是按补贴前原价来计算,即便上一年度没出险,基本也没有太多优惠。
别看前两年基础保养只需要工时费,但是几年以后零部件更换、维修这是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纯电动汽车毕竟是近几年新技术,技术成熟尚且不说,仅零部件,目前市面配件就很少,而且普遍需要到4S店维修,这样一来其维修成本远高于燃油车。
仅从经济角度来算账,仅仅只算上面几项,纯电动汽车的综合用车成本就远高于燃油车,这还不算几年以后电池是否有质保,是否需要自费更换等问题。
超过300公里的长途成为“奢望”你别看很多人自驾纯电动汽车到全国各地旅游,甚至很多还开着纯电动汽车进藏,但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背后有多心酸,不会告诉你因为找不到快充,只能用随车充,在车里足足等了十多个小时,费时、费心,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像自驾游的人群,有那么多时间和闲心找充电桩,等充电。
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用车体验,甚至影响工作,有车友开着纯电动车去签合同,原本路程也只有100多公里,却因实际耗电超出预估值,导致半路不得不补电,差点丢了合同,好在花了3000多块吃了顿饭才搞定。
虽然现在很多车型自称续航里程达六七百公里,甚至有的称续航达1000公里,但是这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续航,动力电池在低温、高温、快车速等场景下,耗电较大,原本官方标称续航600公里,实际续航至少打5-7折,其他时间至少也要打7-8折。
也就是说官方续航600公里,实际续航只有350-450公里左右,也就意味着单程行驶200-280公里就需要提前充电了,至少预备两种充电方案,因为充电这件事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尤其像节假日,有的高速服务区排队两三个小时等待充电的场景习以为常,甚至有的车主为了抢充电桩大打出手,这又是何苦?想想开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只需5分钟,相同的路程燃油车都可以跑一个来回,纯电动汽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前年春节,大年三十,开纯电动汽车回老家过年,全程令人心酸,单程300公里的路程,跑了200公里左右我就导航到服务区计划充电,可服务区排队人数太多,按每个人1小时算了一下,至少等待3小时,于是又导航到最近的服务区,只有40公里左右,续航足够,但屋漏却逢连夜雨,中途因为出现交通事故,直接封路,看看导航至少堵了七八公里。
外面零下三四度,眼看续航里程越来越少,开始焦虑了,不敢开暖空调,音乐、车载充电全部关闭,就为了省点电。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会堵几个小时,要是没电,到时候只能叫拖车,估计年夜饭都赶不上。空调关闭没多一会儿就冷得发抖,实在没办法只能搓手,下车运动。那一刻真心后悔了。
其实,并不是因为暖空调耗电,更多的是心理因素,能省则省。对于纯电动汽车,开暖空调确实比开冷空调更耗电,暖空调每小时大概需要1-2度电,而冷空调可能只需1度电。而燃油车刚好相反,暖空调依靠发动机热量基本不耗油,只有冷空调耗油多一些。
论安全性,纯电动汽车比不了燃油车纯电动汽车给我们的印象除了省钱另外就是“高科技”,智能辅助驾驶、AI车机智能系统等,很多新手觉得辅助驾驶很好,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其实这种看法完全错了。
虽说现在一些车企宣称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达到了L3,甚至L4级别,我们知道L5级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而L3级别只能算“小学水平”,稍微复杂的路况必须要人为干预,否则非常危险。
但是很多车企为了提高竞争力,总喜欢把很多不成熟的驾驶场景夸大,这会让个别新手司机太依赖或者信任辅助驾驶而忽略人为观察,很容易酿成祸事。
比如说前几年很“热”的主动刹车,很多新手对主动刹车逻辑不够了解,开始吃了很多亏,一般来说主动刹车最低车速在30千米/小时以上才会启用,很多复杂情况下很可能“失灵”,当车速超过100千米/小时之后,也基本不要把希望寄托给主动刹车。
再比如说掉头或者转弯,确实很多车型都能实现自动转弯,但是会转弯和安全转弯完全不一样,面对不同的弯道,不同的车流、人流等复杂情况,很多车型都需要人为介入,总之,安全问题还要靠自己的双眼、双脚、双手,不可依赖电子系统。
除了辅助驾驶,电池安全问题也是很多车主关注的问题,尤其现在进入夏季,在过充、高温、高压、短路等情况下,很可能造成自燃,也经常看到“某辆新能源汽车又起火了”这一类报道,尽管在车企公关下很多事件我们不知道,但是目前市面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并不高,但是自燃车辆却不少。
虽然纯电动汽车缺点多,但是它的优势更明显,比如动力性能、舒适性、功能配置、科技感、智能水平、环保、绿牌等等优势都是同级燃油车完全没法比较的。不过在当前阶段,相关配套设施还有待不断完善。
尤其是充电难的问题,一辆车充满电续航六七百公里,即便实际续航里程只有四五百公里,说实话也足够了,问题在于充电慢、充电难,如果能做到充电10分钟,实际续航500公里,充电桩像加油站那样方便,那相信很多燃油车主都愿意换车。
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你问得如果是暖气,燃油车优势明显。如果是冷气,燃油车油耗空调会占10%-20%,电车只占到3-5%。
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2小时电车开空调大约1.5度电,一个60度电的电车用掉大约1/40,大约减少续航15公里。油车2小时开空调大约要2升油,一辆50升的油箱去掉了1/25,减少续航30公里(百公里6升算)。没有什么不敢的。下图就是我哦原地开空调2小时睡觉用电量。
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特斯拉车主来解答。别说2小时,我开空调睡一晚都常有的事。一晚上用不了几度电,对于电池60度算个啥。油车得启动发动机,怠速几个小时本身很伤发动机,一般人舍不得,一晚上半箱油得要吧,这个价钱差太远了,而且尾气可能造成危险。电车不一样,本身没有启动不启动的概念,我车后排放倒有两米长,铺个床垫就能躺平了睡,不光睡觉,还能连接ps打游戏。一晚上多几块钱的事,反正到时候充电就是了,自己可以去干别的。
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敢,太敢了,甚至比油车还敢,比油车成本还低,因为我是增程车,比燃油车续航里程还高。夏天1小时空调耗电不超过1度,冬天直接用发动机余热。
高速堵车2小时,你的新能源车敢开空调吗?
我来告诉你,电动汽车空调的事。
一般的电动汽车空调,冷空调是常规的压缩机,热空调是ptc热敏电阻发热,耗电量是不一样的。压缩机制冷,在制冷稳定后,一般耗电量是500到1000w的样子,以最普遍的60度电的电动汽车为例,空调以最大功率计,可以不间断运行60个小时,剩余一半电量,可以不间断运行30个小时。ptc发热,在制热稳定后,一般耗电量是1000瓦到2000瓦,空调以最大功率2000瓦计,可以不间断运行30个小时,剩余一半电量,可以不间断运行15个小时,如果只是堵车2小时,制冷只消耗2度电,制热只消耗4度电,相对于60度的电池来说,占比分别是3.333333333%,6.666666667%。折合人民币,按高速公路充电桩1.5元/度计,2小时费用分别是3元,6元。
再看燃油车,怠速油耗是每小时2升到4升油,制热也是这点油耗,制冷时怠速油耗还会增加0.5到1升每小时,公平起见,也用最大耗油量,堵车2小时,油车热空调需要8升油,冷空调需要10升油。一般车的油箱是50升左右,占比16%,20%。
退一万步,按最低怠速油耗算,2小时热空调消耗4升,冷空调消耗5升,分别占比8%和10%。
这个下限油耗就按8元一升油算吧,2小时费用是32元,40元。
如果按涨价前5.6元/升,分别是11.2元,28元。
这样计算,天平已经明显向燃油车倾斜了。
电动汽车吃亏点,下个服务区不确定有没有充电桩,堵2小时也要吃饭了,那就通车后就近下高速到城里充电吃饭。
那么,提问者你自己看,到底是电车不敢开空调,还是油车不敢开空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