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回答问题之前,这里先声明,我没有半点看不起乡下人的地方,因为我就是乡下人。只是早些年的乡下人因没有开放,见识少,闹出了些笑话,这在所难免。大家权当一乐一笑而过。

一个乡下妇女进城尿尿闹出的故事

我们村的李二嫂,大胆沷辣,性格豪放。不过,她从未去过县城,上街赶集,买日用品都是在乡场上完成。

改革开放后,村里有些人开始贩卖土特产到城里去卖,她家做了一大块"火土萝卜",因是火烧土新开第一季过了火的土,萝卜好得很,小镇都乡下人多,不好卖,于是就与李二哥商量弄点去城里看看好卖不。

这日,两口子挑一挑来背一背,半夜从家里出发,赶乡场第一趟班车去城里卖萝卜。

到了县城,一下车,尿急了找不到厕所。在农村,遇上这种情只要四周没外人,一般都裤子一脱就地解决。

可这城里不同,总有人来来去去。李二嫂四处找尿尿的地方,终于看见有两三根电杆立在一起,还有一棵小树在旁边,于是走在电杆下面裤子一脱就蹲了下去。

刚蹲下突然听见有人喊说“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李二嫂一看回周确实无人,但还是赶紧提上裤,嘴里叨咕:他妈的这城里人好奸〈精〉,人都没见就看见了。

其实,不是有人看见了,是电杆上面的广播开了播放一首歌叫《看见了》,李二嫂碰了个巧。

幺舅娘被模特尔吓得大叫

幺舅娘没进过城,我们这里把舅妈喊舅娘。这年快过年了,我们年轻人说去城里买新衣,因城里品牌多,比乡场上的好还要便宜。大家都会在农历腊月二十后,去城里集中卖东西,这是农村走入城市的开端。

幺舅娘没去过城里,要我们带她一起进城买年货。

当时县城并没有今夭繁华,并不大,不过十字口这里人最多。街道是老城石板街。

这里有一家服装店,很大,新开的,货品齐全。我们几人一路进店,幺舅娘眯着个头只管跟着进,为防大家走散,约定进店后买好自已需要的东西,出店门等候集中。当时没手机,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几人正在聚精会神挑选物品,突然听见有人高叫一声"我的吗呀!”就飞奔冲出了店门,这一惊乍弄得满店的人不知所发生了什么事。

我一看是幺舅娘,赶紧追出店。见她大气不接小气的喘,问她咱了?她说看见几个女的没穿衣服裤子。

原来她误把服装店里的模特塑胶人当成了真人,我跟她说了情况,但她死活都不进店了。

王黑狗赶潮流打领带

王黑狗是我一个老表,他姓王大名叫小强,黑狗是大象取的"撮号"混名。不过,时间久了,大名无人喊,都喊黑狗。

他是一个单身汉,30好几了一个人。这年,同一朋友去城里打了半年工,正月出门,五六月回来。

回来时穿着洋装,打了领带。不过,农村人就是绷不起派头,急感觉到洋不土的,父亲说这小子是“到汗货“(不聪明人),其他人就直说他就一个宝气。

这日王黑狗在他父亲的带领下(实际是硬逼的)下地挖土,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因天热先脱了外衣,只穿衬衣打领带。

后天太热出了大汗,这小子把鞋袜一脱,长裤一脱衬衣一脱,下留下短裤上留一根领带,一锄挖下去,领带如一根牛尾巴,轻轻甩几下,弄得过路的村民暗笑不已。

我说的这些乡下人弄出的笑话,是早年的事,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一切新生事物还不被人民认知,在今天,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

改革开放不但发展了经济,还丰富了人民的认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让人们富裕起来,这就是成绩。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1、从前,有个农夫,听人说“令尊”二字,心中不解,便去请教村里的秀才:“相公,这‘令尊’二字是什么意思?”

秀才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庄稼佬连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都不懂。便戏弄说:“‘令尊’二字,是称呼人家的儿子。”说完,秀才掩嘴而笑,心中暗暗得意。农夫信以为真,就同秀才客气起来:相公家里有几个令尊呢?”

秀才气得脸色发白,却又不好发作,只好说:“我家中没有令尊。”

农夫看他那副样子,以为当真是因为没有儿子,听了问话引起心里难过,就宽慰他:“相公没有令尊,千万不要伤心,我家里有四个儿子,你看中哪个我就送给你做令尊吧!”

2、一天,几个农民坐在一起聊天,有一个问道:“学位有几级?”

有一个人答道:“有三级,是学士,硕士、博士。”

又问道:“那博士后是怎么回事?”

答道:“你知道皇后是怎么回事吗?”

回答道:“知道。”

说:“那就好,这博士后呀,就是博士的大老婆。”

3、乡下人进城到医院取药,医生说:“药效持续24小时。”

乡下人一直笑,村里人问:“你怎么笑个不停啊?”

乡下人边笑边说:“医生说了,‘要笑’24小时!”

4、乡下人到银行兑现一张支票。

银行出纳员问他:“是你本人吗?”

乡下人很困惑,他掏出一面镜子看了看里面的自己,说:“是我本人!”

5、一个乡下人初次到城市,走进一家百货公司大楼,在走廊上看见一位老太太走进一间小房子里,灯光一亮房门关上,老太太转眼不见了。几分钟后,房子门一开,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姐来。

乡下人瞪大眼睛,啧啧称奇地说:“早知如此,我应该把我的老婆也带来。”

6、乡下大妈碰见邻居小明,总是亲亲热热叫一声“小明兄”,谁知小明有点不高兴,严肃地对大妈说:“以后见到我要叫职务。”

大妈不晓得什么叫职务,也不知道小明昨天当上单位的股长了。

第二天一早,大妈碰上小明,中规中矩地打招呼:“早呀,职务兄。”

7、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

农夫乙:太了不起了,你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

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麦子就会呛得流泪,我还要经常排水呢。

8、有个花花公子把祖业败光了,只得做了乞丐沿街乞讨。一天,乞丐碰到一位农民,农民对他说:“你也是七尺男子汉,不缺胳膊不缺腿,为何不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这个乞丐听了,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他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四句:“朝吃千家饭,夜宿万户亭,未犯朝廷法,任我天下行。”

那农民看了诗后,也拾了一根树枝,在每一句诗后添了两个字:“朝吃千家饭,不饱;夜宿万户亭,盖草;未犯朝廷法,还好;任我天下行,狗咬!”

9、一天,王老汉从集市上买了一头毛驴。在牵驴回家的路上,有两个小偷悄悄地跟上来,一个解开牵驴的绳子,套在另一个小偷的脖子上,然后把毛驴牵走了。

回到家里,王老汉回头一看,驴不见了,后边套的却是个年轻人。

“我的毛驴呢。”王老汉惊奇地问。

“是这么回事,”小偷回答道,“我不孝顺父母,神仙就把我变成了毛驴,遇上你这样的好心人买了我。神仙就又把我变成了人。”

“走吧!”王老汉一边解绳子一边说,“以后再也不能不孝顺父母了,不然还会变成驴的。”

第二天,王老汉又来到集上,意外地发现了他昨天放走的那头驴,一个人正在叫卖。

王老汉走过去,用嘴对着驴的长耳朵大声说:“年轻人,这回可没有人救你了!”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在2002年,我村有一个老头他去杭州了,想进一个饭馆吃饭,一抬头看见一牌子写:饭店有事,恕不接待。这个老头生气的说:不接待就不接待吧,还写怒不接待,什么态度,走!换地方吃![笑哭]!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那一年,我开车回老家小街。当时刚刚考上驾驶证,技术很是粗糙。

我刚刚到家准备去停车。我们老家的街道相当狭窄,我想将车倒到一条人烟稀少的巷子里。当时我的车并没有装倒车雷达,只安了提醒语音器。我一边倒一边通过反光镜往后看,语音器里女声反复播放“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

是时,我一个老家的熟人与我打招呼,我稍有松懈只听到后边传来“哐”的一声,我心知不妙赶急下车。我的车将一个附近农村卖菜的老汉撞倒在地。我连忙报警并将老汉送到了老家医院。

车速较慢(倒车),老汉只有稍许皮外伤。医院将老汉医疗处置后,我和老汉来到了老家派出所调解。我同意赔偿老汉一些钱,老汉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不怪你!只怪那个女的“!我反复向老汉解释“是我倒车时没注意好,撞了您对不起”!老汉固执地说:“不是你,是那个女的!你还想冒名顶替“。最后派出所的同志带着老汉来到我的车前,我将倒车提醒语音器启动,语音器里传来女声“请注意!倒车“时,老汉才会心一笑,仿佛有点不好意思!

最后,派出所的同志调解下我赔偿老汉100元钱,老汉满意地离去。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某一天张三赶集回家,正值暑天炎热在小店里买了冰棍解暑。他顺便买了多支拿回家给孩子吃。走进家门打开包里一看冰棍没有了。他顿时暴跳如雷说店主坑害了。次日找店主麻烦。店主说你的冰棍化成水了,我能赔吗?说得张三哑口无言。

因乡下人闹出的笑话有哪些?

城里的人真坏[呲牙][呲牙][大笑][大笑][大笑]

高老太太是深山里的人,从来没有进过城里。后来她的女儿嫁到城里去,这才有机会进城。

一次,高老太太的女儿接她去城里住几天。高老太太有两个外孙在城里私人办的幼儿园读书,每天下午,高老太太都帮女儿去接外孙。

一天上午,高老太太去上街买菜,看见有卖冰根的,便买下了两根放在蓝子里,淮备下午给两个外孙吃。[捂脸][捂脸]高老太太虽然一把年纪了,说来好笑,仅吃过一次冰棍,甜甜的,冰凉冰凉,大热天吃下肚里去,怪舒服的。[捂脸][捂脸]

回到家里,高老太太发现篮子里的冰棍不见了,只见两支竹片还在好好地放在篮子里。高老太太摇头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城里的人真坏,既然偷吃了我篮子里的冰棍就算了,为何又还把吃过冰棍的竹片放回我篮子里来呢?[笑哭][笑哭][流泪][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