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说句心里话,五十岁了遭遇下岗,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不过,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五十岁的下并不很老,只要自已肯干,就会生存下来。大家记住一条,天道酬勤,只有不愿劳动的人才没有出路,才找不到生存的路子。

2013年,我有几个战友在一家省属化肥厂上,原本好好的厂一下子倒闭了。于是,他们正处在五十岁的这个说老不老说小不小的找工作最难的尴尬年龄。

但其中一个战友下岗后发展得很好,现我介绍一下他成功的例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位战友姓扬,叫扬威,比我小一岁,生于1965年。这家化肥厂是当年曰本援建,大集休到2010年,一直很红火。倒闭后根据规定,他得了十多万的赔偿金。

下岗的最初时期,他没有急着找工作,每天骑个摩托车早出晚归,四处乱跑,

足足三个月后,他向大家宣布,准备去农村养鱼。

他说,他走访了周边多个乡镇,现在找到了一个有三十亩鱼塘的边远山村,准备承包鱼糖养鱼。

当时,市场上的饲料鱼十元一斤,而径过农村水域饲养半年的,每斤20元,人们称返种鱼叫冷水鱼。

这30亩鱼塘是一个从事乡村公路老板投资修建的,因当时刚建好出了车祸,山里人又没钱投资,闲置了下来,他拿十万元钱取得了二十年径营权。找了一个儿女外出打工,只留下60多岁的两个老人的人家租了两间房居住和存放包谷。

由于不懂技术,他参加了社区的下岗工人技术培训班,免费的每天包生活,还发50元钱,与当时的水产局搭上了钩,学习养鱼技术。边学边干。

第一年,他不懂,就去找市场鱼供应商联系买鱼。先用每斤7.2元的价格进了10000斤试养,结果半年后他一算帐,10000万斤鱼只收获了8000斤,除去包谷成本,只赚了4万元。

后来他了解到,市场鱼这个供应商的鱼,实际来自湖北武汉那边,进价每斤2元多。于是他专程跑了一次湖北,去了解行情,并从原产地一下子拉了两万斤鱼回来。拉来的鱼一算,每斤不到五元钱。

与此同时,他去找到了一个专家,这个专家告诉他,冷水鱼又叫透水鱼,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鱼讲究质量和口感。农村水质好,把鱼放入鱼塘洗去身体里的垃圾,但不可喂饲料,要投放天然的包谷,红苕,洋芋等都行。但投放量保持不许长,又不能瘦。如投包谷,每斤鱼大约一天十至十五粒之间。

这一指点,他的喂料成本节省了,而红苕洋鱼可就地买,价格又不贵,喂熟食,养出的鱼不胖不瘦,鱼肉从红色变为白白净净的,鱼外形光鲜发亮,很受人喜欢。

为加大知名度,专们搞了一口深水塘,把鱼自产的仔,清塘时捉来专养。因这鱼产的仔养不大,全是几两大小,进行低价放钩,吸引了很多人来了解他养鱼的环境。现他的这门路子基本稳定,每年纯收入达到了20万以上。

战友下岗的创业案例或许有机遇的特定条件在里面,但是他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下岗了,虽然年龄大了点,但仍可以找到生存路。不过,这条路子原本没有,是要你去开劈才能走出来的。

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我2000年下岗,当年就给了9800元卖断钱,还是分三次给的。一下子从宠儿变成了弃儿。当年下岗时由于技能单一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也不知道能干点啥好,也只能到建筑工地上作小工,登三轮车送人,送货。由于收入不稳定,在家里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2004年妻子和我离婚,女儿,单位分的房子都归她。从此我彻底的跌入了人生的谷底,开始了我流浪打工生涯,到也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为了生存跑遍了全国各地(出了台湾,奥门,香港,西藏),哎!漂泊于大江南北,浪迹于长城内外,偿尽了人间万般苦,受尽了世间千般难。现在以经55岁了,混身都是病,到哪里打工都说你老,没有人愿意用了,不挣钱还的交钱,去社保局劳动局办退休人家说你还小,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年的劳累体力透支,积劳成疾,且没有钱看病,也只能小病养大病扛,扛不住了见阎王。是下岗弄得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我每当想起这些烦心事就想去杀猪,卖肉以解我心头之恨!

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我本人今年五十岁了,下岗后找了一个保安工作每月两千块钱收入。老伴下岗多年也快五十了在超市上班每月也是两千左右。一个孩子今年刚上大学,上有双亲八十多岁。社保自己交。说实话真交不起了。我是真看不到希望。就盼着早退休或着政府能给我们下岗职工一个特殊政策。因为下岗本就是一个特殊事件。

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当年企业大批职工下岗,除少部分有经营头脑和文化技术的外,大部分都各自东奔西跑,,自找生路,生活的艰辛困苦可想而知,每一个下岗工人都有一本心酸史,真是一言难尽!而现在五十到六十的这批人处境最难,年龄渐大,体力不支,找工作难,既使有工作也是收入较低的岗位。所在企业大部分己破产,自已要交职工保险,还要拿出单位应交部分,负担沉重无力承担,有人干脆停交,这就是五十岁以上下岗职工目前的现状!

至于如何生存下去,首先要先找个活干,那怕工资低些,生存是第一位。其次不要整天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凡事看开些,保重身体要紧!最后注意一点,既使生活困难也要挤出来钱补上缺欠保险金,那怕最低档,不然到六十岁该退休了更难,社会上没谁可怜同情你。工友们这是本人的肺腑之言!仅供参考!

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现在五十多岁的人下岗后的生活问题还是非常普遍的。

最近几年,服务行业的部分岗位招聘对年龄上的要求虽然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但是对于五十多岁的人相适应的岗位还是比较有限的。

对于之前工作单位好的人来说退休后有社保保障,生活过的应该还比较富足;但是也有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工作的单位没有保险的人相对来说他们的生存问题就比较不易的。

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第一、自己创业,五十多岁的人创业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选择自己书序的行业,结合自己的特长,做一些小生意,例如,现在的小商品市场还是比较好的。投入不要太大,主要的是多头是时间和精力。

第二、如果你文化程度或者文笔还可以的话,也可以用写作来补贴家用。五十多岁的人,生活阅历都还是比较丰富的,用简单的话语转化出来自己的阅历或者时代变化等等,不管是自媒体还是一些小的公众号投稿应该还是差不多的。

第三、必须用体力来生存的情况下就要慎重考虑,从事自己所收悉的工作岗位,即便工资稍低一点也可以,或者企业返聘,再或者到下企业应聘管理岗位,这都是有可能的。如果闲暇时间多的话学一些技能培训之类的东西,增加生存技能。

谢谢。

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50岁下岗工人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

先说一个身边例子,我的邻居,隔壁老赵1994下岗,第二年他妻子赵嫂下岗。他们夫妻二人原来都在物资局工作。老赵是部队军转干部,副营职专业的。军转干那个时候还是有挑选工作权力的,老赵自己选择了当时经济效益好,工资高的物资局工作,拖了好多关系,把妻子也分配在物资局下属一个公司。可惜,好景不长,过了几年,形势突变,老赵两口子先后“下岗”了。下岗时,他们还有一双儿女,儿子16岁上高中,女儿13岁上初中。一家4口人,就看老王两口子“下岗”后“生活费”生活。可想而知,此后的好多年,隔壁老赵家的日子清苦,凄凉,精打细算,斤斤计较,东凑西借,艰难度日。老赵的衣服多来年都没有变过样,冬天棉军装,夏天单军装。没有春天,没有秋天。说起来满眼都是泪。生活逼迫之下,老赵利用物资局的业务关系,小本生意,做起了煤炭生意,就是勉强糊口吃饭的那种规模,才慢慢的解决了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条件。在以后的日子里,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出嫁了。老赵也有了孙子小小赵。日子在艰苦中,今天一天一天成为了昨天。前几年,煤炭生意不让做了。正当老赵再一次面临困境时,赶上国家重视军转干部,老赵军转干部待遇也补发了拖欠工资和退休金,享受了营级待遇。非常欣喜的事,老赵的生活,柳暗花明又一村,晚年生活有了工资保障,足够老两口生活无忧,安度晚年了。



野百合也有春天。隔壁邻居老赵的故事,就是中国“下岗”职工的一个缩影。无论有没有正式工作,有没有固定收入,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强烈的生存意识,不管面临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什么样难处无助,求生存的本领,都能让生活走下去。下海也好,打工也好,做小生意也好,靠劳动养活自己,养过家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下岗失业家庭都趟出了适合各自的生活之路。

写到这里,想起来刘欢的《重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度过半生,今夜又重走进风雨。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重头再来。

活着,就好。不管多难,都要活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