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我认为: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的。原因是两种险虽然都是国家一手主持操办,但他们不是一家,各是各的平台,核算利用都是单独核算。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性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前农村城市未合并时,农村人称为农保,合并后连同合医,统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合医)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着自愿参保,应保尽保的原则,凡是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城镇职工或者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及社保)的,都可以参保,男女满60周岁后,都可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
这个保险,交费从每年一百元到今年的六千元,弹性大,档次为十二个挡次,国家根据缴费额给予一定的补助,存入个人帐户。具体补助标准为每100元国家补助40元。各地根据经济状况补助有变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放是个人缴存和国家补助累计分摊加基础金发放,总体说来数额不大,但原则仍是多缴多得。
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争对的是城市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
社会保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二)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三)福利性。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社保规定了缴费下限年限,必须缴满十五年,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才能今久取养老金,但领取数额较大。
规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根据所从事的工种,男女性别从45到60岁不等。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社保的区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有三个不同的区别:
一)是享受的待遇计算公式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由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以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决定的;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由各级政府补贴加个人缴费额组成的,它没有年限设制。
二)是所领取的养老金额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待遇的增幅较大;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确要少几倍。
三)是缴费金额挡次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低档次每年都需要交纳几千元;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确一百元一月起步,然后满60岁以后,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
从以上几点来看,先缴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后又参加工作或其它原因缴纳职工社保的,不能合并在一起。因为它们是两个平台,而且缴费规定,退休领取养老金年龄都各尽不同,并且单独核算。假如有这种情,处理方法是去退保,把以前交的钱退回来。
(图自网络,侵权删除)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和领取的额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直接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转变为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哪些区别?
今年7月,东莞市发布《2017年居民养老金调整方案》,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标准为每人每月提高50块钱。也就是说,从7月份开始,东莞市居民养老保险平均每人每月提高到了350元。全国的标准是每人每月75元,广东省的标准是125元,东莞比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都高了200多远,因此上涨比例还是很高的。
有人说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达到了2300多元,川渝地区的养老金也有1800元左右,那么每月两三百的城镇居民养老金根本保障不了基本生活,是不是太少了?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面向那些有固定工作和固定工资收入的人,每月公司要为其代缴20%的养老保险费用,自己再缴纳8%,退休后能拿到两部分的养老金。如果年薪5万,那么一年就要缴纳1.4万左右,缴的多,拿到的自然也多。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就要差很多了。城乡居民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工作,也就没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人。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才1万多,如果按照城镇职工的额度缴费,那他们就不用吃饭了。因此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按照不同的额度分为12个档次,从每年100元到每年3000元,参保人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额度,既能为60岁后的温饱提供一个保障,又能避免缴费过多影响现在的生活水平。
为了避免城镇居民领取的额度过低,政府还会对参保人给予相应的补贴,缴费越高,补贴就越高,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有不同的补贴标准。
在领取的时候,年限要求都是一样的,最低参保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虽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城乡居民参保有一定额度的补贴,但是额度还是比较小,远远达不到城镇职工参保人的水平。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不是一个体系。但并不是不能互通的,如果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想换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入职一家公司,让公司为其购买养老保险,这样的话,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会多很多。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2014年国家整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之后,统一形成了城镇居民养老险。
同时规定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办法,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跨区域转移,也可以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过前提是你已经符合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交费15年条件。
而且转移的时候,并不是转移缴费年限。交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年限,并不算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以前确实没有规范文件的时候,各地可以执行转成职工养老保险后承认缴费年限。但是有了规范性文件,那是坚决不可以的。
国家只承认个人账户转移过来的金额,记录个人账户总额,然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
如果出现缴费时间的重复,优先退还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
另外,也是不可以重复享受两种保险待遇的。
所以,如果想转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议缴费满15年再说,反正个人账户放那儿,社保还给计算着利息。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根据我了解的信息,目前是不能转为职工养老保险,但是可以通过停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重新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目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和农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并,新的名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在没有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之前,这是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没有互转机制的,由于两种养老保险之间缴费标准差异差异比较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是无法互相进行转移的,但是可以采用停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方式,重新办理职工养老保险。
重新办理职工养老保险以后,如果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了最低的缴费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按照职工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退休。对于以前缴纳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可以在确定退休地以后,按照人社部发〔2014〕17号,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规定精神办理。
具体的操作时间点是在办理退休前,在退休地提出转移衔接的申请,办理转移衔接以后,以前缴纳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转移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但是缴纳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能计算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但由于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增加了,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不愿意办理转移衔接的,也可以将自己缴纳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退还本人,但国家补助部分是不能退还的。
综上所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不能直接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差距比较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不相同,但是可以在办理退休时申请转移衔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转移衔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累计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能计算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规定: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可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只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就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如不满15年,可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可不可以转为职工养老保险?
作为社会保险之一的养老保险,分为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是农村农民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的城居保相结合的产物,于2014年实现了统一,一律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的主要参保群体为农村的农民和城镇的居民,他们都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不是收入不够稳定,就是收入非常不稳定,,甚至就没有收入。
针对这样的群体,在制度的设计上,缴费金额也就不能高,就要考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因而设置了若干个缴费档次,最低的缴费档次每年只有200元,最高的缴费档次一般每年也就四五千元,比如说上海的最高缴费档次每年也就只有5300元。
北京的最高缴费档次每年可以达到9000元,这个缴费标准,比不少城市的职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金额都要高,即便是北京的灵活就业人员每一个缴费年度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也不过8700元,但是,两者所享受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的。
像北京这种居民养老保险每年的最高缴费金额达到9000元的城市,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有的城市的最高缴费金额还不到3500元,比如说天津的最高缴费档次每年只有3300元,就连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的最高缴费档次每年也就只有4800元。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那是非常之低的,以前每年的最低缴费档次只有100元,现在也才最低缴费档次提高到每年200元。
不少农村的农民在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的选择上,不是最低缴费档次的每年200元,就是略微高一些的每年500元,完全是一种“糊弄事”,连续缴费十五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也就只有3000元(不含政府补贴及利息收入)或者7500元(不含政府补贴及利息收入)。
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低,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低,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就是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也同样非常低,绝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每月也就一两百元,高的城市也不过四五百元,层级低是最为现实的问题。
说完了层级低的居民养老保险,那就再说一下层级高的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每月的缴费基数在2018年之前以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
从2019年开始改为以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有用人单位的职工的缴费比例为8%,没有用人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0%。
无论是从用人单位还是从灵活就业人员的角度来看,职工养老保险的每月缴费金额都是不低的,就是最低标准每月也有六七百元,要是最高标准每月可高达四五千元。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高,其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也就高,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与之相比,那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就是再低也有五六百元,而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也就只有一百多元,显然不是在一个层级,就是最低标准都能相差数倍之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养老保险那肯定是不能转为职工养老保险的,这就如同高中毕业文凭可以当小学毕业文凭用;但是,小学毕业文凭绝对不可能当高中毕业文凭用。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第五条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第六条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参保人员不得同时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从基本常理和政策上来看,职工养老保险可以转为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居民养老保险是不能转为职工养老保险的。(原创:周凤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