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你要什么前途?先弄明白这个,再看你能否该继续坚守。
银行工作应该待遇不错,这是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工作岗位。你干了十多年,是不是认为自己不被人重视,没进入领导班子?而觉得自己亏,不想干了。
一个部门,领导位置只有几个,不会人人当领导,多数均为员工,在说你不一定是当领导的料子。
只要工资,待遇都可以了,我觉得还是应该继续工作下去才对。
因为你都三十多的人了,假如去另找工作,不一定找得到这样好的工作,而且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前途。
人心要知足,别老是这山看那山看或总认为自已有才,而得不行发挥,有才人多,但不是都能当领导,干好自己的工作,放平自己的心,日子才越干越好。
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银行人,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在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曾一直被誉为社会白领阶层的典型代表、手捧金饭碗的人。
而如今,国内银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加速、监管政策趋严、互联网金融挑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规模、盈利增速逐步趋缓。在银行业转型过程中,众多银行员工也逐渐面临“围城效应”进退两难。
坚守还是跳槽?跳槽又去哪里,成了现在众多银行员工面临的难题。
跳槽or坚守 银行员工的好去处在哪里?
虽然在银行圈,“银行跳槽十个跳,九个悔”这句话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但跳槽依然是个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在今年2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希望“走出体制、挑战市场化领域”、“银行盈利能力明显下降,银行高层工作压力大”、“薪酬福利缩水”、“原有发展路径受限”是银行家辞职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银行员工而言,辞职的原因更多的是“薪酬福利水平下降”、“压力骤增”、“被迫转岗”。
那么,什么样的银行人跳槽容易呢?
“如果一个银行从业人员,在总行、分行都有从业经验,既懂业务,又懂风险,还背着营销指标搞市场,会很受欢迎的;管理岗的话,资源型人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拥有更多业务资源的,比较有长远价值;对技术、业务和风控岗位,大多机构更偏向资深的、骨干中流砥柱型角色;至于省、市分行以下的支行、网点柜员,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会关注;支行、网点行长是全功能型人才,这群人是银行同业圈子的最爱。”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那么,跳槽的银行员工都去了哪?据统计,通常有以下四个去向:
1、其他传统金融机构
包括同业机构或者券商、投行、保险、基金、信托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之间跳槽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经验和人脉,更容易快速进入新的工作状态。
2、布局互联网金融的企业
包括新兴的P2P网贷企业以及一些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如百度、京东金融、阿里蚂蚁金服等。
3、民营银行
继互联网金融行业挖角传统银行后,十几家民营银行也参与了这场规模不小的挖角战役,其中银行行长、副行长、部门经理等关键岗位招聘人数较多。因此,民营银行也成为银行人“下一站”热门之选。
4、客户企业
一些员工在与企业进行银企业务往来的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去客户企业也成为现在银行员工的跳槽方向之一。
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其实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不存在一种工作能让任何人都觉得满意。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之前也在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的时候觉得每天在重复相同工作,觉得自己过得很迷茫,在辞职前也很犹豫,银行工作虽然枯燥,但是比较稳定,收入算中等水平,到外面的企业收入会高一些,工作比较有激情,但是民营企业没有银行这么稳定。后来碰到有朋友创业,就辞职从银行出来,民营企业比银行这种体制内的会更加灵活,更有干劲,可以施展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当你碰到问题的时候又会怀念在银行工作的时候,银行工作能给人安全感。
在近期经济环境下滑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怀念银行工作的稳定,离开银行后只能更加努力,想尽办法去创造好的机会。
人总是会在失去后怀念当年拥有那些,但是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要往前看,忘却过去,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请关注“老徐说财经”,财经问题随时交流!
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但是工作了十几年,如果自己没有特殊的技能,目前并不是找工作的好时机。
第一,熟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其实在某个系统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其实我一直觉得,如果是大学毕业就进入这个公司,就不能跳槽了。因为你已经完全适应了内部的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工作流程,一旦出去工作,会非常难适应。
从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来说,银行的工作方式比较固化,相对来说,很多事情,有规章制度可循,但是在外面的民企,私企倒是很难的。
首先来说你不能去外企了,除非你是外企银行,要不你在外企这么看长篇累牍的英文制度和邮件?
其次你不能去私企和民企,因为狼性工作文化,比你在银行的那种工作压力还大。
再说人际关系,虽然银行的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但是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作风,所以也能有分寸。
重新出去适应一个新公司的人际关系,是有难度的。
第二,自己有能力
如果自己的能力很强,比如说高级职称在手,业务技术过硬,可以跳槽到别的国企,在35岁左右,还是很多国企抢着要的人才,但是过了35就会每况愈下。所以如果有心又有能力,越早跳槽越好。
第三,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转行头两年会很辛苦,即使是同行跳槽,换一个环境也还是会让人觉得有压力,特别是30多岁,你自然需要面对家庭的压力,如果这个时候工作上也让你比较辛苦,个人的承受能力会受到比较大的挑战,所以我还是建议你要提前做好预判,你考虑的辛苦,还要加上几分。
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作为在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几点感受,供参考。
首先银行工作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比较稳定,无论在一线柜台还是在科室办公条件好,风不吹,雨不打,冬暖夏凉。
其次,工资福利待遇高于多数行业,特别是现在新成立的小股份制银行待遇普遍高于四大银行。
再就是如果你有人脉,吸收的公众或企业存款多,那绩效收入会更高。最后就是如果你进步快,有个一官半职的,工资会比一般员工高很多。你在银行工作十多年了,如果一直在一线做柜员,提升的可能性不大而你又不安于现状,那选择离开银行也没错,毕竟银行特别是一线柜员工作单一重复,出差错自己承担,和客户容易产生矛盾,有存款任务等等…而如果在职能部门压力会小很多。
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自己权衡后决定,祝你好运!
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越来越感觉没前途,是跳槽好还是继续坚守?
作为一个在很多行业工作过,也曾经在外资银行工作了六年并离开的“职场老鸟”,简单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先不要从行业找原因,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一个人长时间只在一个行业工作,会陷入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外面的世界会更好。
所以一旦发现工作不如人意,就会自然归因于行业不景气,未来无前途。其实这些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感受,并不代表是真实的情况。
如果去过多个行业,就会发现每个行业都有发展迅速的公司,当然也有发展缓慢的公司;同样的,有些人不论行业是否景气,都能获得不错的成长,而有些人始终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所以,建议先客观地分析下自己的情况,找到行业内成功的人去对标一下,去了解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外部的问题。
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行业内的抢手人才银行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个很难进入的圈子,我当年在保险公司工作时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后来能有机会进入外资银行,觉得是天上掉下馅饼的事情。
进了银行,我才发现之所以被录用,是因为我身上具备有价值的能力,能帮助解决问题,搞定业务。
其实银行里还是有很多向上发展的机会。举个例子,当时我们大量地需要懂对公业务的信贷客户经理,其实有很多中资银行的员工有意向加盟,他们的业务水准也挺好。但是就是英文不过关,我们这里需要用英文写信贷报告,这个门槛一下子就刷掉很多人。如果这些客户经理之前能未雨绸缪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大把的机会就在眼前。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某个部门的老板秘书,其实招进来时只学过行政,别的都不会。在后来的两年里,她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开始慢慢学习和研究合规的知识,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向老板申请转去合规部从基层做起。在银行合规部又呆了两年,被猎头高薪挖去另一家银行,华丽变身。
我在银行工作的六年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总结下来,要让自己不断提升和学习,成为银行抢手的香饽饽,这样处处是机会,不会再觉得银行没有发展前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挑战,你想好了的话可以一战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职场上发展无望时,总想通过跳槽来解决问题,特别是看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时,我们会幻想一旦离开这个行业了,一切就都会改变。
其实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是同样挑战。
我从2015年离开银行成为自由职业者,也经历过没有收入的焦虑时刻,也需要通过重新学习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所以只是天真地希望跳槽来改变一切,到了新工作上很快你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又会出现,情况甚至比以前还糟。
但是,我也不想只是泼冷水。如果你的确想好了一条新的路,也做过客观的分析,也接受了即使未来不如人意你愿意坚持做上几年的话,那就不妨一试。
的确,现在的工作已经不再限制于传统的找个公司打工。我身边有很多做自由职业养活自己的,有很多做新媒体风生水起的,有很多自己创业做得不错的。
不过每个精彩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条曾经艰辛的路。
如果你想好了,那就去努力一战,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体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