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朗逸?

我来说一下我的评价吧,毕竟我就是一个朗逸车主,而且我开这辆车跑了35万公里了。之所以跑了这么多,是因为这辆车我是用来做出租车的。

先说说当初为什么选择朗逸

我是在县城开出租车的,那年是2015年。县城的出租车经营模式和大城市不一样。大城市是承包制,就是出租车公司买了车,司机来承包,给个月给出租车公司份子钱。我们小县城都是自己想办法弄来个营运牌,然后挂靠到出租车公司,自己买车,每个月给公司交几百块钱管理费就可以。因此我要开出租车,首先得自己买一辆车。

当时我也不是很懂车,我们县城里的出租车主流是丰田花冠,大众捷达,桑塔纳,还有一些比亚迪L3之类的国产车。同行和我说,如果不差钱,就买花冠,因为花冠虽然比那些车价钱贵点,但确实是耐用,可靠性是最高的。几年下来修车都节约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要知道对于出租车来说,修车是最可怕的,要花钱,又不能挣钱。

但是我看了花冠这个车,不是很满意,主要原因是内部空间太小了。我们县城的出租车和大城市还不一样,还少扫街。很多时候都是在车站门口拉客,或者熟客包车。刚好那个时候朗逸小改款,老款的降价,价格上只比花冠贵两三千块钱,于是我就去大众4S店看车了。

看完以后,我就彻底着迷了,决定就买这个车。因为朗逸这个车,内部空间太大了(和其他出租型比起来),而且开起来也很好开。我买的是手动1.6自吸,动力差点,提速很慢。但是挂挡很有乐趣,只要轻轻一推挡把,挡位仿佛就会自动把挡把吸进去,这是其他同级别手动挡车子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

而且我朗逸车的方向盘,有一种很紧实,还有一种回位感,这也是其他同级别车子没有的。比如说丰田花冠,也很好开,方向盘很轻盈,也很精准。但是这种好开仅限于市区内低速行驶,一旦出了城高速行驶,方向盘给驾驶者带来的那种安全感,把控感,丰田,日产,等同级别车型和朗逸是没法比的。

如何评价朗逸?

外观,内饰,等方面的设计,和同级别车子比较起来,让人感觉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因为大众是最早实施“套娃”策略的。也就是说,朗逸的内外设计,和宝来,速腾,甚至是帕萨特,迈腾,看起来都很像,这就在无形中拉高了它的档次感。

而且它的设计风格,非常四平八稳,很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像思域,看起来太年轻运动,卡罗拉看起来有点非主流,或者说女性化,日产的设计长期以来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奇怪。在审美这块,朗逸的设计是非常适合大部分普通家庭作为家庭用车的。

尤其是在这个家庭只有一辆车的情况下,朗逸能兼顾到的场景显然更多。当然,朗逸这个车在设计上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内饰看起来不错。但当你真正摸到手,会发现到处都是硬邦邦的硬性塑料,而且摸起来的手感,和其他同样也是硬塑材质的车子相比,好像觉得还不怎么样。

驾驶感方面

我的是1.6自吸,和1.6自吸的花冠,卡罗拉相比,我觉得我的车提速都比它们慢。不过在后半段,我又觉得我的动力比它们强。比如说0-60,80这段,我感觉肯定是它们的速度比我提速要快。但是到60或者80-100或者120这段,我又觉得我的速度比它们快,动力比它们强。

在市区开,朗逸开起来不难看,但是和花冠卡罗拉那种轻盈的方向调教相比,显然是它们开起来更加轻松,更加从容的。但是一旦跑国道,高速,又轮到朗逸要好开些。因为同年份(2015左右)的日系,基本都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而朗逸有。而且朗逸的底盘厚重,方向盘紧实,开起来绝对不会发飘,因此跑长途绝对比很多车都要好开些。

可靠性

朗逸的可靠性,和丰田花冠,卡罗拉比,要逊色不少。最起码我们县城出租车这个圈子的同行都知道。基本上丰田的车子,开到100万公里(8年报废),都修不了多少钱,坏不了多少次。相比之下,大众(包含朗逸,捷达,桑塔纳)确实是要逊色一些。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多少有点烧机油,2是小毛病比较多。尤其是水温系统,很多车都开久了,都会时不时出现水温高,或者冷却液水位经常下降的毛病。都不知道冷却液到底到哪去了,换过水壶,温度控制开关,风扇,等等很多零件,但水温高这个问题还是经常困扰我们。

我和我开捷达,桑塔纳的同行,还经历过很多小毛病,就不一一细说了。我觉得作为一辆家用车来讲,或许可以接受。毕竟家用车也不向我们,一年多的时候可以跑10多万公里,要是两班倒甚至能干到20多万。要是作为家用车,可能一年也就跑个2.3万,遇到毛病的概率和时间间隔,肯定比我们出租车要强上不少,应该还是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的。

油耗

油耗方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别看朗逸这个车空间挺大,用料也挺结实。别看别人总是说日系车省油。但事实上朗逸真的比花冠和卡罗拉要省油,这是我们多次对比,甚至相互换车开得出的结论,所以结果是绝对真实的,也和驾驶习惯,风格,无关。这算是一个惊喜吧。

我的结论

我觉得朗逸这个车,是一款非常适合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用车。因为它的设计规规矩矩,适合大多数平常人使用。开起来的感觉也不错,尤其是跑长途,很有安全感。油耗,维修保养费用,都很低。反正不会比任何主流紧凑级轿车差。在空间方面,和同级别车子相比,应该属于第一梯队,让我们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空间待遇。

毛病方面肯定是有,但如果不是用来跑运营,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一年修个几百块钱,应该大部分家庭都是可以接受的吧。按照我知道的,这个车最多人吐槽的地方应该就是它的平台,技术,比较老旧,而且它还是一款中国“特供车”。

这款车子在国外是没有的,是我们上汽的本土设计上借用一个老旧的大众平台自己设计出来的。不过我觉得特供车这个东西可以一分为二来看,毕竟全世界每个地区的人,都用自己的用车风格以及特点。那国人专门为我们设计一款符合我们用车习惯的车子給我们用,难道不好吗?

至于平台落后的问题,其实对于很多普通司机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你开不出什么感觉来。如果你不信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个问题,你一天到晚上网听车评人说什么独立悬挂,板车悬挂。事实上如果你不是老司机,我找几辆板车悬架和独立悬挂的车子给你开,如果提前不告诉你,它们用的是什么悬挂,很多普通司机还真体会不出来,你信不信?

我觉得朗逸这个车子就是这样,挺合适作为一辆普通家庭用车来使用的,有一些缺点,但是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车子的价格确实不贵。10出头的车子,要设计有设计,要空间有空间,开起来的感觉不错,油耗还不高,那你还想怎么样?如果你嫌弃它内饰软性材料少,嫌弃它平台老,嫌弃它是特供车,那就加点钱呗,加点钱上速腾不就完了。如果不愿意加钱,那么接受它这些小小的“毛病”,自然也是理所应当了。

如何评价朗逸?

我的座驾是一台经典朗逸,1.5L自动风尚版,再过几天就三年了,目前32000公里,总共加油花费10500元。

怎么说呢,这款车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也就是两极分化。

2019年11月份,由于工作变动,上下班来回需要30公里,正好赶上冬天特别的冷,所以考虑着买一辆车。

人生第一辆车,也没什么经验,就想着省心耐用就行,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就买了这款车,落地10.1万,花了3100做装饰(贴膜,包座椅,全包脚垫,行车记录仪)。

优点:省心省油,皮实耐用

每加一次油,我都用小熊油耗记录,所以目前的综合油耗是6.2升每百公里。

城区的话大约8个多油,高速的话5.5个油左右。

1.5L自吸发动机,虽然老了点,但是不用担心烧机油,而且只需要加92汽油。

采用的爱信6at变速箱,非常耐用。

保养的话,我用的是全合成机油,一万公里一换,每次360元,基本上一年一次保养。

平时除了加玻璃水,其他的也不用管。

这三年来,扎了一次胎,花了20元钱补胎。

平时主要是我一个人开,偶尔送送孩子,空间还算够用。

所以,如果家用的话,我觉得它不错,省心省油,皮实耐用。

缺点:配置低,动力肉

要说缺点嘛,真的是太多了。

配置低,内饰全是塑料,一块大屏幕都没有,更别提多媒体方向盘了。

动力肉,1.5L自吸发动机,6at变速箱,那是真的肉,起步超车都挺困难,低速换挡变速箱顿挫感明显。

卤素大灯,昏黄的灯光,对面来车的话,啥也看不清。

后排没有空调出风口。

后排中间凸起严重,如果后排坐三个成人的话,中间的会很不舒服。

机械手刹。

没有胎压显示,只有胎压报警,好几次报警都不知道是哪个胎,很不方便。

没有无钥匙启动。

手动调节座椅,主要是靠背,有时候想躺着休息一下,手动调节座椅后,就不困了。

没有雾灯。

没有自动驻车功能。

织物座椅。

15寸轮胎,路况不好时,颠簸后余震明显。

……

以上缺点只针对我这款车型哈。

所以呢,这款车优点缺点都很明显,适合家用不追求配置和动力、追求省心省油的人,追求配置和动力的话尽量选国产的吧。

如何评价朗逸?

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之中,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中国特供车"这个名词,这些车大多数都是一些合资品牌根据国内消费者们的喜好专门而打造出的车型,这些车不仅是有着合资品牌的品质,而且整体上的设计风格也很容易的就能赢得大多数消费者们的喜爱。

如果大家比较注意观察这些"中国特供车"的话,就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数都在国内拥有着比较高的销量,较大的保有量其实对于消费者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中的配件比较多,且后期维护起来是很方便的,像上汽大众的朗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多年以来一直都霸占着轿车市场的冠军宝座,即使是偶尔发生一些差错,也依然处于家轿销量排行榜的前三名。

朗逸多年以来能够有着如此多的销量,就是因为它在各方面的设计都比较符合大多数家庭的喜好,首先是它中庸的外观设计,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帕萨特,在无形当中提升了一定的逼格,而且现款车型的部分版本轴距一度超过的帕萨特,也让它看起来有着越级别一般的存在,从而使得车内空间也有着比较宽敞的表现;其次,大众总是喜欢用"同堂销售"的方式进行销售,目前这款朗逸的13改款仍然处于销售的状态,且在市场中还拥有着高达3万多元的优惠,也吸引力一部分低端市场的消费者群体;最后,虽然它是一台中国特供车,但是由于超高的销量却被消费者们称为"德原朗",这样的称号想必也吸引力不少消费者。

可惜的是,大众已经不像当年刚进入国内的时候那样厚道,在很多不经意间的小细节中已经开始"偷工减料",在新款的朗逸PLUS上也同样有着这样的现象,大面积的硬塑料材质带来了很强的廉价感,且低配版本上连收音机这样的配置都已经取消,采用了一块硬塑料板材质代替,不免让消费者们有所失望。

如何评价朗逸?

朗逸这款车的销量一直都是稳居前三,朗逸虽然是德系车,但是它是中国特供的。

朗逸卖的好,也不是没原因的,还是那句话!大众非常喜欢研究我们中国人,他知道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尤其是在车这方面把我们的心理研究的很透彻。我们买车一般无法就是那几点。颜值、动力、空间。而款朗逸呢就是把握了我们的需求来做车。

虽然朗逸是A级车,但是他的尺寸却接近了B级车的尺寸,他的长宽高分别是4670mm、1806mm、1474mm。轴距也是达到了2688mm。光看这个轴距,他在这个级别的车里那绝对没得说,空间肯定是足足的够用。

再说说他的外观,都知道大众的前脸几乎都一样,但是就这种让人脸盲的感觉,依旧抓住了我们对大众的审美。

再说说他的动力,我个人觉得1.5L的自吸版本比较皮实耐用,所以就说说1.5L的,它最大功率113马力,最大扭矩145N·m,动力方面确实是比较弱的,家用的话还可以。

如何评价朗逸?

买朗逸2018款1.5L自动舒适前还在19款全新宝来、凌度、速腾、思域、昂克赛拉、广汽传祺GS4、速派、指南者这些车型中进行了多方位对比,最终还是选择了德系朗逸Plus,至于如何对比,废话就不说多,一句总结就是:没看上日系做工,美系油老虎,法系外观没有什么亮点,国产甲醛老超标,韩系高速谁敢跑,英意超跑价更高,越野嫌它底盘高,电动充电续航是问题,当然你要不差钱,这些车系随便选。

本来真没想选朗逸,毕竟路上常见,但到4S店后有一款车型的外观非常大气还好看,从而吸引了我跑过去仔细瞧了瞧,就是网上说的朗逸Plus!而且是灰色,比白色更明显感觉得到和老款的很大区别,车灯造型和车漆做工都非常棒,感觉可以家用也可以商用,怎么说呢,运动感也有商务范也有算是一款小全能车型了!

内饰上基于全新MQB平台打造,什么钢琴烤漆什么的这些已经早就被说烂了,总之我是非常喜欢,要说唯一感觉到欣慰的就是座椅和门框还有扶手那些仿皮质,方向盘还是必须要戴套中控台也必须放上皮革垫。另外车内味道也不大。车内乘坐舒适方面,感觉悬架有点硬,虽然小坑洼没那么强烈的感觉,过减速带慢慢过感觉一跳一跳的,噪音有点大,以为是新车问题,后来在网上反馈后发现很多车都这样,不如速腾。

空间还真像网友们说的那样大,但夸张倒不至于,我178个子90公斤的体重,前面调整好驾驶位我再坐后面一点都没问题,但舒适型感觉还欠那么点意思。

动力方面,发动机和新款桑塔纳、Polo等一样都是ea211只是功率比它们高一些,操控还好很舒服。入手几个月下来就开了5千公里,高速时候油耗在6个油这样,城市里7个油到8个油之间,平均算的话就是7个油了,运动档用过几次,转速最高达到5000,不过每次飙完就赶紧换了回去,感觉还不错!

最后说说买朗逸Plus的性价比吧,毕竟买的时候才刚上市不久,优惠不大,但早买早享受,毕竟在合适的年龄能够在经济承受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就是正确的选择!

如何评价朗逸?

前挡玻璃减速不好,隔音效果不好,车内异响,减震硬。满载刹车不好,方向重。40码以下提速慢。天窗经常失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