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值班查房好几次都碰到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来看急诊,就诊的时间都选择在晚上8点多,每次小姑娘的主诉都是头晕、胸闷、胸痛,右上肢无力、麻木和呼吸困难。

看着她很痛苦的表情,似乎不是装出来的,她恳求医生给她开住院证,她要求住院再进一步的好好检查。

但是急诊医生也很为难,因为前几次来急诊的时候,该查的检查全部都查遍了,如胸部CT,头部核磁共振,血化验等等,检查结果全部都正常。

但是看病人痛苦的表情,恳求的目光,让当班的医生非常为难,据医生悄悄给我介绍,这个姑娘今年已经第6次,在这个时间点来看急诊了。

第一次来看急诊时,曾留院观察了三天,还请了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专家来进行了会诊。根据检查、检验的结果和会诊的意见,专家们倾向于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医生们给予了对症性的治疗,但是过一段时间,这位姑娘又会以同样的主诉、同样的时间点,来急诊就医。每次医生在常规性的检查完之后,劝其回家注意休息,过段时间再来复诊。

姑娘离开医院的时候,显得是那么的楚楚可怜。最后医院的心理科医生介入了她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减轻。

一、神经官能症有哪些表现?

其实,神经症官能症首先是一个病,但这个病和其它的病不同的是,所有的检查指标都没有任何问题,都正常,与其自身的感觉完全不符合。

该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多种多样,每个人根据其本身的性格特征,有的表现为特别恐惧,尽管在病人周围没有危险,但病人确实很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如神情紧张、发抖,脸色发白、呼吸急促等,患者企图极力想逃避所害怕的处境,他本人也知道这害怕是不应该的,但是,他不能控制自已不害怕。

而有的则主要表现以焦虑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有的表现为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的整天疑神疑鬼,总是没有安全感,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患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诊断他不相信。

其实,这样的人还是挺多的,我一个朋友的父亲,78岁,我朋友是独生子女,80年代通过公派留学的形式,后来在美国定居了,朋友平时不常回国。母亲几年前生病走了,是从朋友的母亲走了以后,她的父亲,每年过年前他一定要住院一次,其实,朋友父亲平素身体很健康,他觉得不住院彻底检查一次,这个年就过不好了,就没有安全感了!

二、得了神经官能症怎么办好

1、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此病的起因往往与性格内向、情绪不够开朗等有较大的关系,可能通过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交朋友等慢慢变得开朗和外向。

本文开头的姑娘为何会这样?后来才知道,她从小就是一个听话、孝顺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高考考到了西部的一所985大学,大学毕业后,在西部的省会城市找到了一份自已喜欢的工作,但其父母亲坚决不同意,让她回来找工作,结果,本地的工作不是她喜欢的。为此她心情郁闷、精神无所寄托、终日茫茫然,每天单位和家里二点一线,不喜欢与人接触,每天有度日如年之感,工作一年后,慢慢出现了就诊时的症状。

2.培养稳定的心态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有的人能很快适应如常,有的人则难以适应并出现反常,要注意培养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日常注意培养自己对各种环境事件的正确认识,不回避困难,不因循守旧,改变脆弱的性格,锻炼坚强的意志。

3、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良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是成为诸多神经症的重要诱因,而良好、和善、互助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安慰,感到心理安定,起到药物所不能起的作用,处于良好的气氛境界中,心身愉快、欢畅、融洽,是保持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良药。

写在最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被很多人认为是精神病,其实他们很痛苦,需要得到医务人员和家人多多的关心,因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他们的自我感觉躯体症状很严重,周围的人无法理解,家人非常无奈,本人非常迷茫,发病的时候,奔波于各大综合医院的门诊或者急诊之间,但是总是查不出原因。

每个神经官能症病人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心结,这个心结打开了,各种症状随之也会慢慢减轻,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请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神经官能症,现在叫神经症,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几种。而在过去神经官能症,特指疑病症,你说的可能就是疑病症,临床上也叫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有的叫植物神经紊乱。

如果是疑病症,过去还分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肠胃神经官能症,这是因为心脏和肠胃周围的植物神经最多,人焦虑的时候,最容易引起这些器官不舒服。

这些不舒服,不是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焦虑造成的,一般都是觉得自己有治不好的大病而焦虑,受过某些惊吓,形成了自动化思维,就会无缘无故的有症状。

调整的方法,理解条件反射的原理,理解潜意识焦虑会造成无缘无故的有症状,知道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不断的用正确的认知思维暗示,有症状也知道是焦虑造成的,不断暗示,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是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在进行各项检查时,往往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但自身却焦虑、恐惧、神经衰弱、疑神疑鬼。

有的人会将神经官能症和抑郁症混淆,但其实两者还是有些许差别的,抑郁症后期是想死,而神经官能症是害怕。

你是否有以下几种症状?头晕胸闷、浑身乏力、时常感觉呼吸困难、冷汗、全身发麻、心跳加快……当你觉得自己快死的时候,医生只会告诉你,你的各项数据都很正常。

神经官能症该怎么办?

运动

运动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锻炼自身的体质,而且给你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看我运动了,我的症状就会好一点,坚持下去,给身体一点时间,同时配合吃一些缓和神经的药物,保证心情愉悦,切记焦虑。

心理暗示

通过可以让自己接受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找一个陪伴你的人,定时到医院做体检,又或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

就让自己心理认定自己没有病,自己也不会死,时间一长,给自己强有力的心理暗示,这些症状自然会消失。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该类型患者多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类似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多发于青壮年,以更年期妇女为高发人群。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症是由于情绪、心理精神等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以及抑制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对植物神经的调节不合理,致使心血管系统出现紊乱及其它自主神经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候。

其中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分泌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两个分系统会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在心血管系统中,通常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加快、心肌收缩力增高;副交感神经兴奋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等表现,当情绪异常,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协调,也会引起相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中医看来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当于胸痹的范畴,中医认为心脏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心主血脉”,心脏具有推动血液流向全身的功能;一个是“心主神明”,主宰人的情志活动,两者在生理状态下相互协助,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胸痹的发生与心的两个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若是心主血脉功能受损,心不能推动血液流向全身,血液瘀滞,留在心脉,不通则通,就会出现胸痹,心主神明随之失调,多会出现抑郁、焦虑、心慌等症状。又或是因为心主神明功能失调,出现焦虑,紧张等症状,引起心主血脉功能失调,会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胸痹症状,两者相互影响,胸痹与精神症状同时存在。

该如何用针灸预防心脏神经官能症呢?

可以选择内关穴!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前臂上,腕横纹上二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从现代神经解剖上看,在内关穴区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布,其神经纤维由C5-T1支配,支配心脏的神经由C8-T1构成,与内关穴区的神经分布有交汇和重叠,所以通过针刺内关穴,可以通过交汇重叠处的神经分布进而调控心脏,协调自主神经,平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从中医上看,心包代心受邪,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所以针刺内关穴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神经官能症代表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综合性疾病,或者也可以说是检查正常身体却有异常症状的疾病。

神经官能症重要的是“神经”,症状则不典型,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并不具备固定标准,由于难以通过常规检查确定病因,所以治疗根本无从谈起,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服用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控制。

精神和疼痛的相互作用!

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天天承受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折磨,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因为休息不好、负面情绪导致的异常,但殊不知症状一旦持续却无法治疗,长期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反而可能造成精神状态不好,二者是相互的。

神经官能症真的没有病灶吗?

此类疾病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临床上对神经的检查难度较高,很难情绪神经状态,一旦根据症状进行检查后,检查结果无异常,就会被归结于神经官能症。

但实际上神经的紊乱绝不是只有情绪、休息不好等功能性诱因,一旦脊柱上存在严重病灶,就会对周围神经根造成压迫刺激,使得神经长期处于紊乱状态。

由于神经遍布全身,它的紊乱可能造成多领域症状,这就会给患者诊疗方向提供错误信息,比如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的患者,会在医院心脏内科就诊,医生也会怀疑心脏类疾病,随之进行相关检查,但由于病灶存在于脊柱上,心电心彩CT等检查自然不会发现,但症状却实际存在,因此就得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

所以说:“不是检查不出来,而是检查错误”

患者应该怎么办?

医学是严谨的,上述内容只是我的猜测和推断,如果想要谈治疗,首先是确诊。

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症状,有选择的对颈椎、胸椎、腰椎进行检查,看有无异常改变,如果病灶的位置和程度可以导致症状,并且与其高度吻合,这时候才能确定。

并对其进行探查式治疗,看患者有无异常感受,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或消失,随后才是正式的治疗,消除责任病灶、解除神经兴奋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神经官能症,天天不舒服,怎么办好?

首先说一个知识,现在不叫神经官能症了,在ICD-10诊断标准里,神经官能症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症,症状常常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低下、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等,而且神经症包括的疾病很多,像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都是属于神经症范畴的。而你提到了天天不舒服,这个很可能是神经症里面的躯体形式障碍。

何为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比如你说到天天不舒服,可能已经因这些症状多次就医,各种医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医生的反复解释也不能打消你的疑虑,不能让你的躯体不适症状有丝毫改善。

当然,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往往也会存在一定躯体疾病,只是医生已经明确的告知患者的躯体疾病不足以导致目前的躯体不适体验。简单的说,可能有点小病,但应该不至于这么难受,可另一方面,患者的不舒服体验也是真实感受。

可能已经有人质疑过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是不是源自于心理因素,但患者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并同时存在典型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严重时也可能影响日常工作,或者干脆不去工作,反复就医去治疗治不好的周身不适感觉。

躯体形式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既然上面说了躯体形式障碍属于精神障碍,那么当然需要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辅助心理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躯体形式障碍的药物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对躯体化症状有治疗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去进行。

目前对于躯体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SNRI类的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效果更明显一些,同时也对患者的紧张、焦虑和不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药物治疗对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来说只是治标并不治本,药物治疗同时开展的认知行为治疗才是去改变患者对于自身躯体症状的理解,进而改变躯体不适症状的关键。

我们首先要让患者直到,经过详细的躯体坚持,这种周身不适感已经排除了真的有躯体疾病的可能,只能是源自于我们的心理疾病,或者说糟糕的负面情绪导致了周身不适,浑身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只要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躯体症状也会随之减轻,逐渐消失。

可能有人觉得那为什么不直接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看到效果至少也要2-3周,这个期间患者始终在感受这种浑身不舒服的体验,你让他怎么去相信你的治疗对他会起效?你又如何去得到患者的信任?所以快速缓解症状的同时,再去进行心理治疗,效果一定会更好的多。

不管是哪一种神经症,虽然并不严重,但也是心理疾病,绝非单纯的心理问题,所以还是要去医院找医生治疗的。药物治疗不是目的,只是治疗的方法,随着治疗的开展,如果心理治疗效果好,医生也会逐渐帮助你减量直至停药的。

相信医学,减轻病痛,治愈疾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