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没错,确实很幸福,不过没有几个做儿媳妇的有福消受。
我闺蜜她公公婆婆就一个儿子,是独子,从他们结婚到现在一直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的,他们家不富裕,一般人的生活,闺蜜夫妻俩都有自己的工作,她公公婆婆在学校门口卖小吃。
闺蜜生了小孩以后,她公婆就一边做生意,一边带孙子,家务活基本不要年轻人做,闺蜜和她老公每个月上交工资给她婆婆保管。
当然我闺蜜肯定聪明,她有给自己留一少部分私房钱。
老人家也不乱用钱,也喜欢挣钱,勤劳,就喜欢掌握经济大权,年轻人要买房买车,她就把钱拿出来用。
很多时候,也有一些矛盾,比如我闺蜜婚后想买写有自己名字的房子,她婆婆觉得有防住,不是挺好的嘛,干嘛还买房,但我闺蜜的性格脾气好,她不吵不闹,用迂回战术,房子也买了,老人家也不生气,老人家在家里做事乐呵呵的,任劳任怨。
同事阿静,是我们见过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非常好的榜样,她公公婆婆家条件好,因为阿静长得很漂亮,在学校被老公追了几年才追到手,也是独子。
阿静是一个睿智的女人,处事大方,几乎从来不得罪人,她公公婆婆退休以后,把家里打理得很好,阿静的两个孩子都是公婆带大,晚上睡觉,生病看病都是他们。
阿静的父亲在城里打工几年,也住在阿静家里,她公婆从来没有怨言,一家人非常幸福。
公公婆婆肯出力,出钱,肯带孙子的家庭,无疑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但这要看命,有的人几辈子没有那好命,有的人有那好命,不珍惜,贪得无厌,要求公公婆婆这样那样,还有人天生和公公婆婆八字不合。
“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是你感觉幸福还是公公婆婆感觉幸福亦或双方都感觉幸福?
须知,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那是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甘愿为子女付出,享受天伦之乐;现在也有一批老年人拥有不同的观念,认为自己辛苦、为他人付出了一辈子,退休后该为自己活一把,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唱歌跳舞,游山玩水,打牌娱乐;如果他们这样想也这样做,那也是他们的本份和应有的权利,无可指责。
我为你有这样的公婆感到庆幸,希望你万般珍惜,对公婆的付出心存感激,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只享受赠与不愿有所回馈;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家务活,过年过节给公婆送点小礼物,以增加老人幸福感;更不要对老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带孙方法加以指责。
祝家庭幸福!
“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明哥退休三年了,每个月叁仟的退休金,妻子退休得早,每个月退休金两千五百多。本来2老人可以过得很幸福的。但是两人记挂着自己唯一的儿子,儿子结婚有1儿一女。现在都在读幼儿园。明哥很拼,退休了也出去拉货,他有一辆小货车。一个月拉货收入有3000--5000元。平时,孙子孙女的学费生活费基本上是这2老搞定,儿媳工资不包,减去保险4500元左右,在二线城市供房子,每个月二千多。儿子呢,开了一个档口。月月是不赚钱。明哥有时候还会补贴租金。
二老过得苦哈哈的,他们是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但是他们没有感觉到幸福。和朋友们坐在一起,总是一脸愁容。说不知道该怎么帮儿子。开档口这么多年了,不要说赚钱了,还赔本。这几年疫情更加是雪上加霜。根本维持不下去。而儿子又不肯出去找工作。习惯了自己做老板,自由惯了。反正孩子有2个老人养着。房子有老婆供着。明哥是一天比一天愁。
。因为精神压力太大了。什么都帮儿子儿媳考虑。又不敢大声说教儿子。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今年,明哥生病了。很严重,住院,转院。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样了。发信息也不回复。
你说的很幸福,不知道包不包括这种情况了。
很多老人特别是50后,60后,他们为了儿女真的肯出钱,肯出力,肯带孙子。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身家百万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力很大的。他们拼尽全力,但儿子儿媳如果不知道感恩,以为是理所当然的,真的是有苦难言。抑郁的老人也很多。
能遇到肯出钱,肯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应当感觉到庆幸,心存感恩。相互理解。不要轻易对老人的生活观点或者生活习惯加以指责。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家务,过年过节给公婆父母送点小礼物,给一些耐心听一听老人的唠叨。他们就会非常开心了。
“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不一定。那些公公婆婆又出钱,又出力,又带孙子,碰上不知道感恩的儿子儿媳妇,还天天甩脸,公公婆婆出力又不讨好,这样的家庭也不一定幸福。那些不需要老人出力、出钱,只要能帮着带孩子就好,让儿子,儿媳妇能安心上班,好好工作,无后顾之忧,在家里都能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样和谐的家庭才能幸福。
“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我家就是典型的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然后我却没有感觉到幸福。说几个例子吧:
在孩子没出生前,我跟公婆几乎没有相处过,两家在不同的省份各自安好。但孩子出生以后,因为我和老公都要上班,他们就来帮忙了。公公婆婆属于都有退休金的,两人也比较节约,所以攒了一些钱,家里的日常开支大都是公公花钱,我们两口挣得钱就用来还房子贷款什么的。虽然经济上的压力减轻了,但我心理的压力却陡然上升。
一是因为公婆在,老公仿佛就成了巨大儿。基本不怎么干活,而且孩子也直接给爷爷奶奶带,自己躺床上刷手机。感觉到公婆来了后他又回到了那个没有长大的年龄。根本没有承担起一个父亲该有的角色。
二是老两口在儿子家虽然出钱出力,但感觉过得谨小慎微。比如,在一个餐桌吃饭,感觉婆婆都不怎么动筷子夹菜,光吃干馍馍。肉也不吃,说啃不动。劝她吃吧,就说吃着呢。想想,天天一个餐桌上吃饭,一个这么客气的人坐在旁边,我自己也不想吃了。
三是婆婆是一个不会聊天的人,经常一句话能气得人够呛。所以在家里,除了必要的沟通孩子的事情,大家也不怎么聊天,公婆一般就呆在自己的卧室不出来,很少到客厅或别的地方。家庭氛围比较奇怪。
生完孩子脑子很不好使,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了。但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却一直都在。
我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很大,不知道知足。但我真的很难让自己融入到他们一家三口中。现在在家里,只有我的儿子跟我最亲,我感觉自己在家里就是个外人。
“公公婆婆肯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你怎么看?
天嘞!这不就是在为变着法的“啃老”找了一个极其充分的理由吗?
题主很巧妙地提出了一个特有深意的问题;也很让那些沉迷于“啃老”不能自拔的家庭蛀虫般的巨婴们乐见把“啃老事业”进行到底!
“公公婆婆啃出钱出力、肯带孙子的家庭,往往很幸福”?这分明就是通过“啃老”不劳而获获得的“幸福”,也一定是幸福了小家庭,苦了公公婆婆!
这个“定理”若成立那就是妥妥的道德绑架;就是在为啃老族们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啃老大开绿灯呢!
试问,公公婆婆能不能养活小家庭一辈子?回答肯定是不可能的!老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辈们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啃着老,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总会有一天公公婆婆百年之后,养老金的供给随之戛然而止!小辈们怕是也只剩下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是不是觉得还有一线希望哦?父辈们还可能留下了一点点房产,还够啃上个三年两载的…!那么再以后呢?还能啃点什么?
啃老一族的悄然兴起,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传统的倒退、家庭传承的悲哀。是时候该幡然猛醒了!
图片源自免费图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