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老家已经没人了,回去盖房又没人住,不盖房又怕宅基地被人占了,真是两难!

年迈的公公婆婆住了一辈子旧房子,到老了坚持要修新房子,怎么说都不听。

我和老公都来自农村,老家就只有年迈的父母,我们在城市有两套房子,我老家是老式的二层小楼房。

老公家里以前是几间破旧的房子,应该是公婆结婚以后修的,我和老公刚结婚不久,因为房子严重破旧漏雨,还请人将屋顶重新翻新。

没想到前两年公婆坚持要建新房子,开始我们商量的是花10来万,建几间平房,所有都包给建筑队,自己也不麻烦,还能省下一笔养老钱,毕竟婆婆当时60多岁,公公已经是70出头的人了,精力也很有限了。

可是两位老人死活都不干,非要建三层楼的房子,并且将能申请的建房最大面积使用完(只有我公公一个人的户口),怎么说都不松口。我想是因为,第一:他们那里修房子的家家户户都是修的那种款式,既然要修,就修宽一点;第二:应该是期待我们一家四口经常回去,也能住得舒舒服服。

修了房子,积蓄肯定是基本都用完了,我和公公开玩笑说那么宽的房子,就你们两个老人在家,谁住嘛?没想到公公说“等你以后退休了,回来住。”,听完我挺感动的。

后来公公才说:“我们年龄大了,可能也住不了几年了,我们百年之后,你们如果回老家还有个房子,房子在,地盘就在,如果随时回来还有栖身,歇脚的地方。”

原来两位老人用心良苦。

现在农村的土地都很珍贵,无论因为上学还是其他原因迁走的户口,基本是回不去的,如果老人走了,没有房子在,地有可能也就没有了。

题主的父亲,还是为子女考虑的,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城里都有房,但要农村有房,还得够条件才行,可以将农村的房子修简单一些,不必花重金,也不必去在乎面子,修得很豪华。

老人考虑得很长远。

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狡兔三窟,叶落归根,这道理你不明日吗?如果你的经济能力允许,以我之见,应尽快回益房,一则实现你父临终遗愿,二则为你留了后路,以防三长两短之万一。如果经济能力不允许,顾自己时下吃穿都成问题,那不要勉强,可以暂时搁下不为。

做人要有预见,要会未雨绸缪,不能只顾眼前,不顾日后。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已在市里有房,儿女也在市里工作。早几年,经济允许了,我也在老家重建了房,花了几十万。平时没人住,但过年过节,村里人有大小事情还得回去,有时必要在村里住下就方便。所以从农村出城市的,不应将农村忘得一干工净,人在城市,与乡村老家还是有联系的。农村很重根源的,更看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所以,能从农村出城市的幸运儿,不要忘本忘家。有能力有条件还应将农村的老家保留。我村出来的,混得好,都不忘老家,都在老家新建了好房子,尽管平时没住也乐意。

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如果有能力,你应该听父亲的盖房,没有钱,转借一下也应该盖房,因为有的地方不盖房,可能会收走土地(各地说政策不同)。如果实在没有能力盖房那就不盖房。

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这是好多人做梦都想拥有的啊,屋后青山,窗前菜园,可以享受“夜雨剪春韭……”客来夜饮酒。的欢悦,可以享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恬静散淡。这山水田园梦啊,是多少人想拥有却实现不了的美好啊!

要是你还年轻,经济实力不允许,那你先在城市打拼,慢慢积攒财富,在城市买一套房子,攒够钱把老家你父亲留给你的宅基地好好盖房。你退休后住在乡下,自己养鸡鸭,开池塘种荷花养鱼,开出三分地种瓜种豆,开出三分地养花,你会越活越舒坦,越活越有劲,越活越年轻。

你闲了可以和乡邻们拉拉家常,感觉纯朴民风乡俗,你高兴了可以上山摘野果,下河摸鱼虾。你偶尔驾车回到城市玩一圈,你肯定会呼朋引伴去你乡下的房子住住,他们一定会觉得进了桃花源,乐不思蜀,赖着不肯离开。

从实际考虑,你真有个病痛,开车去城市治疗,疗养还是适合在山水田园之间。

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这要看你的户口在哪里,如果你们的户口不在当地,有点麻烦,必须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好!否则,不好办!

农村老家我们家有一块宅基地,父亲临终时让我回去盖房,怎么办?

兄弟,咱不用难,也莫心急,听友给你讲讲我是为何要在老家盖房的,也许能解你心里的纠结。

我是在很多年前出门打拼的,孩子们则留在老家由公公婆婆在养,我们家是四间平房加一间灶屋,几户邻居家是瓦房,都是八几年盖的老房子,在我嫁到这里时,表面看着乡邻之间挺和睦的,实则是心里不平衡的,我不问也明白,就因为我们家是平房,可这是公公婆婆一家用勤劳换来的,别人盖什么房子和外人也没啥关系吧。

这样的日子没有多久,右边的两户邻居家准备盖新房,两家是一起盖的,翻盖新房,是拆旧盖新,那东西是真不少,有时我们家门口都堆满了砖头水泥什么的,盖房子嘛,本就是人生大事,我们都理解,尽管有些岀行困难,我们都尽量克服,能自己挪的绝不找人,能抬起来走的,也绝不说什么。

邻居的新房盖好了,地基比我们家足足高有一尺,邻居又在大门外用砖垒了个排烟道,就这我们也没说什么,大家就这样在相处着,公公婆婆也说过咱什么时候也盖房子哟,我都没往心里去,那时的我总想着将来都把孩子们带出来,在城里安家落户。

随着孩子们长大也越来越调皮,一到下雨天,我们家便成了聚水池,孩子们在水里走来走去,衣服都弄湿了,而房子的地基也因为水泡下沉,房子出现了裂缝,房顶也开始漏水,外面大雨,屋里小雨,沥沥地淌不停,我觉着做个防水,再加固修整一下还能住,于是花了6000块钱把屋顶做了防水层,又把大门那里堆高了土,这样下雨的水就流不到院里来,只是进出就不方便了,但总比有水流进来的好。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有一段时间。

直到有一天,送孩子们回老家,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小胡同里都是水,大门口堆的土也泡软了,水在慢慢来流进来,我们一家慌慌忙忙的拿铁锹,在院里挖土,衣服淋湿了,鞋子也湿了,头发也打湿了,好不容易堵住了,一家人也弄的像个啥似的,而这时,在邻家的大门底下,那几位则不停的向这边张望,不时传来笑声,还有人开玩笑说要不要帮忙呀……在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盖房子!

第二年春天,我给公公婆婆拿出了35w,历时几个月盖起了底上十八间的两层楼,至于盖房子公公婆婆遭的罪,受的白眼儿,实在是不想提,好在都过去了,友啊,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老家盖房了,一晃快十年了,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回老家住些时,未来我也会在老家养老。

而你和我们不同,家里已经没了牵挂,未来养老是要随孩子们走的,你可以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如果想盖,那就动手盖吧,孩子们要是说不盖,不妨商量一下就转让出去吧,多少能换点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