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家的儒与侏儒的儒同字?
“儒”和“侏儒”二个字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从字典来看“儒”是讲孔子和孟子他们倡导的儒家思想是讲“仁”和“德”的一种思想;“侏儒”是指身体短小的一些人。但是深究这“儒”和“侏儒”字的含义,却是互相有关联。
原因是孔子的儒家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礼”等分化出来的。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祭祀风气浓厚,孔子办了一所丧葬学校,用繁文缛节的葬礼获得大量的财富,所以墨子骂他“自己赚的盆满钵满,别人破产”。与此同时,老农也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应该说孔子在当时并不受别人欢迎,他当时的“儒”字的意思是“人人都需要的葬礼”。反观“侏儒”二字,非常带有贬义,就是丑陋的矮人,丑八怪。“侏”和“儒”字都是被人抵毁的字,相互之间被联系在一起。
司马迁的《史记.佞臣列传》中记载着东方朔在刚进宫后,因为几个月不能面见汉武帝,被冷落,于是就想出一个怪招。他看见为汉武帝养马的都是侏儒,他就对侏儒们说,皇上说你们这些侏儒只会浪费粮食不干事,过几天要把你们全部杀死。侏儒们一听都吓着哭的稀里哗啦,请求东方朔帮他们活命。东方朔也不听他们,一走了之。第二天汉武帝要出去,就去乘马车。侏儒们都跑到马车旁大喊“皇上饶命”。汉武帝不知怎么一回事,就问侏儒们为何喊饶命。于是侏儒们一五一十说了东方朔说过的话。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从那以后就经常招见东方朔了。
我们现代用的汉字是从汉朝隶书中进化过来的,应该说在汉以前的篆体字中“儒”字应该代表有“祭祀”的成份,就是每家每户都要办的丧事,不是什么光彩照人的事,不是像后来汉代儒家鼎盛时期的“儒家思想”,说的仁和德是高尚思想;“侏”应该是短小的丑陋的人。将“侏”和“儒”联系在一起,就是见不得人的丑八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