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中国有56个民族,14亿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占92%,有12亿是汉族,为何有如何大的人口是汉族?那就是汉字、汉姓、汉文化(儒释道)汉化的民族!
汉族的来源于“华夷之辩”,也来源于“尊王攘夷”,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恒公的相国管仲。管仲将西周姓姬和姓姜的诸侯国认定为华夏,周围都是夷狄,那就是“东夷、北狄、南蛮、西戎”,也就是要求周围的夷狄都要尊重周天子,(华夏)诸侯国要共同联合起来抗击周围的夷狄。孔子出身在鲁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那就是姓姬的诸侯国,孔子当然赞扬管仲的“华夷之辩”了。战国末期的邹衍,他第一个提出黄帝是华夏的共祖,邹衍是齐国人,他是姓姜的诸侯国。
(汉朝的画像,司马迁所说的,黄帝是一个女的。)
秦国的祖先是甘肃礼县,司马迁的《史记.秦王本纪》中记载着秦的祖先姓嬴,来源于是“西丘犬”,也就是“西戎”。刘邦与项羽都是楚国人,他们曾在灭秦的过程中还树立一个楚怀王。楚国姓芈,不姓姬和姜,被认定为“南蛮”。反过来,秦始皇和刘邦都不认同儒家“华夷之辩”,他们认为炎黄是外来的,蚩尤是本地的,所以他们都建“蚩尤庙”,不拜“孔庙”的。
刘邦建立汉朝,原因是他在起兵反秦时,被楚怀王立为“汉王”,建立自己的朝代就是汉朝了!汉初时,刘邦、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执行的是“黄老之术”,就是在礼法上越简单越好,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恢复人口。到了汉武帝时,国家富强了,董仲舒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五学、等等混合在一起,弄出来一个新的儒家。丞相窦婴、田蚡、卫绾向汉武帝刘彻推荐董仲舒,董仲舒吹嘘“君权神授”,就是皇帝的权力无限大,汉武帝高兴的接受儒家,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据说汉文帝时,有一个秦朝留下来的博士,名字叫“伏生”,他已经90多岁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将《今文尚书》藏在宅墙中,汉文帝很兴奋,派晁错到他家去拿《今文尚书》,伏生不能讲话了,由他女儿代替伏生说明《今文尚书》留有28篇,主要说的是上古时期的炎黄之事。但是,作者忘记了汉初时,所有的皇帝老儿是反儒的,怎么会去关心儒家的牛逼呢?汉武帝时,孔安国在孔子的住宅墙中发现了《古文尚书》,也是讲炎黄之事,并且是蝌蚪文,孔安国将它整理成隶书。历代人都说孔安国牛逼太大,没有人相信孔安国的牛逼哄哄。司马迁从小的启蒙老师是孔安国,年轻时去听大儒董仲舒上课,写《史记》时大量的引用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疏理成血缘关系,让秦留下来的各国庶民自认为同出一源,这一源头就是炎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了!为了满足炎黄的标准,将炎黄推广之上古时期,厚古薄今,夏朝也诞生了。
最早承认是炎黄子孙的是三国,魏蜀吴都抢着是炎黄子孙,原因是他们都在争正宗的中原王朝。但是,写史是儒家,儒家们认为刘备(蜀国)、孙权(吴国)是正宗的中原王朝,曹操(魏国)是奸人篡权,不能算是正宗的中原王朝,原因是曹操是反儒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有的“五胡乱华”灭绝了中原的汉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胡人政权,中原看不到有汉人出现。到了鲜卑北魏建立,以后又是鲜卑孝文帝迁都洛阳,大举汉化,将鲜卑110姓改为汉姓。北魏以后又分裂成东魏西魏,又变成了北齐和北周,以后又胡化,到了隋朝建立又汉化。唐朝建立,鲜卑人彻底汉化,并且匈奴、鲜卑(拓跋、宇文、慕容三大姓)、羯、羌、氐、柔然、突厥、等等,都汉化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汉人。由于他们信仰的是道教和佛教,并且从南北朝开始到北宋期间,修了大量的佛窟和道观,所以儒家认为他们不是正宗的中原王朝,特别是“五代十国”的沙陀人,被儒家认为是乱臣贼子。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高祖赵眺是沙陀人,赵眺是安禄山的部将,赵匡胤的祖父赵殷弘是沙陀将领,他们都修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祠堂和崇拜他们的牌位。史思明是突厥人,沙陀本来就是突厥别部。到了北宋建立,赵匡胤默认儒家,再加司马光和二程和朱熹的理学,儒家肯定要认为宋朝(北宋、南宋)都是正宗的中原王朝了。(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了)蒙元的忽必烈将中国人分为四等十级,将儒生贬到比乞丐高一等,比妓女还低。到了蒙元第四代皇帝将孔子抬出来,认名孔子的后裔为“衍圣公”,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将蒙元的忽必烈列为正宗王朝,忽必烈塑像请进祖庙,将秦始皇的塑像赶出祖庙,原因是秦始皇不是“炎黄子孙”是反儒的。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祖先是色目人,他的祖先是钦察.土土哈,他们不信仰伊斯兰教而是信仰摩尼教,来自于西亚。朱元璋早年信仰摩尼教(明教),建立明朝以后,改为信仰儒家。朱元璋的杀戮与回民是一丘之貉,特别恢复了灭绝二千年前的活人殉葬和剥皮。明朝的建立,蒙古人留在中国的168个蒙古姓改为汉姓,色目人一部分汉化,另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为回民。与此同时,在蒙古灭前金(女真)和南宋时,党项、契丹、女真、沙陀、回鹘、突厥、等等胡人在女真统治中原的120年间都已汉化了,他们都是汉姓、汉字、汉文化(儒释道),忽必烈将他们列为汉人,到了明朝建立,他们都是货真价值汉人了,他们就是我们的老祖宗。
(清太祖努尔哈赤)
1644年,满清进入中国,到了民国初年,他们也都改为汉姓,成为了汉族。实际上整个中华民族的汉族都是各朝代各时期汉化的胡人,那来的血缘关系,只不过现代人用现代文明的口号弄出来的科学“基因”,既没有国务院、卫生部、社科院、考古学家来测量血缘证明(做DNA),又没有事实来证明纯真血统,凭着“厚古薄今”的儒家说词,将12亿中国人都说出同出一源![大哭][大哭][大哭]
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从目前人类分子学的研究成果看,汉族血统还是比较纯正的。
这种纯正,主要反映为两点:一,汉族的主体基因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如O-M122,占据50%以上;二,南北方汉族在Y染色体上保持着90%以上的相似度。
(亚欧大陆各民族Y染色体构成图,汉族以96%的M9组成暂列第一)
过去,我们总会怀疑汉族的血统是否纯正,对于北方人,总是一而再的提及五胡乱华,对于南方人,则是不辞辛苦的说及百越与南蛮民族融合,然而时至今日,在父系Y染色体的遗传基因构成上,我们终于可以大声疾呼: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都是拥有纯正血统的炎黄子孙。
这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遗传,到底是怎么达到的呢?
一、早期东亚的原始人类在中国,通过考古,我们可以追溯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古人类遗存,这些人类是否安然的保持至今,我们谁也不知道,但从人类分子学的角度分析,似乎这些人应当是灭绝了的。
姑且不管是否真实,先这么认为吧。
第一批到达东亚的古人类,其基因代号应该是DE=YAP小黑矮人和C-M130棕色人,他们是最早的东亚主人;第二批到来的是K-M9黄种人的一个分支O-M175,他们后来居上,赶走了先来的小黑矮人和棕色人父系,占有了他们的母系,以至于小黑矮人D=YAP退往南亚、日本、太平洋等边地,而棕色人C-M130则前往北亚和中亚甚至北美。(Y染色体主要演变历程)
二、炎黄时代的东进政策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炎黄族群来自中原,但从历代的记载看,我们总是存在疑惑,为何黄帝会居住在西边呢?
通过基因的解读,尽管很难接受,但事实上炎黄部落便是西戎的一支,从今日的汉族血统看,其实我们常说的中原与四夷并非真的差异那么大,中原、西戎、南蛮和东夷都出自O-M175,只有北狄与之差异较大,含有较多的C-M130以及中亚传来的其他父系基因。
O-M175从西南进入中国后,开始演变,最早分化出的O-M119沿海路到达中国东部、南部,形成东夷集团,紧接着产生O-M122由陆路进入广袤的长江流域,形成南蛮集团,这两支原始人非常厉害,他们赶走了最早到达东亚的小黑矮人D=YAP和棕色人C-M130,成功占据整个东亚、南亚和附近岛屿。
随着时间推移,南蛮集团O-M122西迁的一支分化出O-M117,来了个回马枪,从西边入主中原,这支队伍对应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炎黄。
(亚洲先人迁移示意图,O3代表M117,O1为M119,O2为M122)
炎黄合作,在河北打赢了蚩尤,从而兼并了整个东夷部落,并顺势攻下南蛮的部分地盘,这个时期对应的就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整个华北由四处开花开始合并为一,汉族的前身华夏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进入大融合阶段。
最终随着周武王灭商,东夷和中原真正合而为一,周代表的是O-M117,商则是O-M119,楚为O-M122,这便是中国汉族最主要的三个父系基因来源,他们都源自O-M175,这三支占到汉语基因的七成以上。
如果再往上追溯,汉族的父系Y染色体就是由96%的M9和4%的M45组成,已经算是全球各主要民族中最纯的了。
.................................
文/圭海四记
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这个问题可以不用看基因,从百家姓进行分析即可,中国十大姓李、王、张、赵,陈等具考证可以追溯到夏朝,都是帝王后裔,这种情况与夏以来的家天下有很大关系,由于掌握了强势权力古代帝王将其族人分封到九州各地戍边守疆,形成当地的地方势力同样拥有仅次于帝王的权力占有大量社会资源自然能繁衍更多后代,因此才能产生今天的大姓占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的格局,虽然可能少量其他民族融入汉族但终究数量太少不足以影响汉族基因构成,汉族基因研究证明40%以上汉族人可以追溯到远古三个父系祖先,与家天下的情况一致,因此汉族基因由于中国地理位置原因是世界上基因最纯的,俺们是龙的子孙!
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世界上的多数民族,包括汉族在内,都不完全是血统意义上的,而主要是文化共同体意义上的。
汉族起源于刘邦建立的汉朝。当时在汉朝统治版图内的所有的部落、种族和诸侯国,统称汉人。在这一统治框架内,在统一的政治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灌输和渗透下,形成了一个大致统一的文化共同体。
这一文化共同体经过长期的融合和演化,在通婚、共同习俗、共同经历和记忆(尤其是二十四史)、集体情感等的串连下,逐步变化为一个统一的族群共同体,也就是汉族。
所以,汉族的本质特征不是血统,而是儒家文化,尤其是被尊奉为政治文化的儒家文化。
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汉族”本身是一个族群认同的概念。汉化有先后,本来就没有什么纯与不纯的问题。大范围分为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族群认同,当然包括自己认同和他人认同。族籍与国籍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你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也认同你是中国人,那么你就是中国人。你如果认同外国加入了外国籍,那你就只是某国华人,或者称华裔某国人。同理,你认同汉族,汉族也认同你,你就是汉族。但是,你如果认同汉族,又想搞个族中之族,标榜自己是“纯汉”,蔑称他人不纯,这种欲盖弥张的做法,本身动机就不纯,明显是制造族群分裂,这是很恶劣的。
汉族血统到底纯不纯正?
以基因来判断民族是有很大的错误存在的。
比如O3-M122的能确定的共祖时间是两三万年前。
两三万年前别说汉族,任何民族意识都没有形成,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都没有形成。
简单来说,只能说明2万多年前的这只O3-M122的部落在东亚地区迅速扩张并驱赶了其他的族群,所以形成了东亚地区O3成为了主体。
所以,在民族意识形成时,比如华夏族共同体的概念形成于东周末期的话,就有两个明显的问题存在:
- 匈奴、东胡、和如今周边的一些非汉族,也存在大量的O3人群。以匈奴为例,也许他们很多人和华夏族有比较近的血缘关系,但从文化上他们自认同他们是匈奴人,并不是华夏人。包括后来的鲜卑、鲜卑如今已经融入了汉族,今天的汉族里可能有不少是鲜卑人的后代,但他们的Y染色体就是O3。所以尽管汉族以O3为主,但依然无法改变汉族有匈奴、鲜卑的多民族融合组成的历史。就现代来说,比如:朝鲜族里面有三分之一也是O3,那么这部分朝鲜族是汉族吗?
- 当时的华夏族,也存在大量基因非O3的人,典型的就是以曲阜孔家的DNA抽样结果来看,孔子的Y染色体单倍群极大的概率是C2南支,并不是O3,乃至有可能宋国人、殷商的贵族主体可能是C2。你敢说孔子不是华夏族不是汉人吗?有可能大禹的基因是O1,炎帝的基因是O2,那么他们是不是华夏是不是汉人的先祖呢?(大禹和炎帝是纯假设,并没有考证数据来源)
所以以基因来说汉族的“纯”或者“不纯”都是非常的不正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