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应该是汉朝,不是周朝!原因相当简单,周朝开创800年,为中华民族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周朝是开创期,是相当落后和原始的,它的文字在战国时代形成,以三家分晋的魏国《竹书纪年》开始,到秦始皇的秦小篆结束,惜字如金,留下的是回首而不是记忆。
自从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董仲舒在县以下开办太子院,将儒学和汉字(隶书)推广出去,培养了大量的儒生,为中国的儒学奠定了基础。两汉时期的汉宣帝和东汉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谶纬,就是神话大会,大量的神话故事产生,变成了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为儒家厚古薄今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文字的推广,上古时代的古籍被儒生们伪造出来,成为了儒家一家独大话语权。东汉的道教和佛教兴起,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一体,中国的“国学”作出了贡献。
汉代著名人物史学家司马迁、大儒董仲舒、孔安国,经学家刘向和刘歆等等,为中国儒家的伪史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孔安国所说的古本《尚书》是从孔子住宅中被挖掘的。但是孔安国是汉武帝时代,离孔子的春秋末期有300年的时期。不说楚灭鲁(将鲁国人都赶到齐国),六国混战、秦灭六国、楚汉相争,就是岁月也要将孔子的住宅给摧残了,怎么能发现古本《尚书》呢?刘向和刘歆是西汉末期人,他们为《周礼》《左传》《国书》等,假冒伪劣产品作出了贡献,这些在两晋、两宋、康有为都提出了这些伪作。
司马迁的启蒙老师是孔安国,年轻时经常去听大儒董仲舒上课,写《史记》时大量的引用了孔安国的《尚书》。但是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他不可能不知道战国是八国,而不是七国。原因是另一个国家“中山国”,鲜虞人创建的,被赵武灵王所灭。中山国有一个相国,名叫司马憙,他是司马迁的祖先,出卖了中山国,司马迁存心将中山国给遗忘了。
司马迁也不可能不知道“甲骨文”!殷商后期有甲骨文,西周早期也有甲骨文。甲骨文是用龟壳和牛骨刻符,作为卜辞,由祭司掌握。西周有钟鼎文(金文),就是篆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作为祭品的礼器。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篆刻字都是用来“祭祀和占卜”的。到了700年以后,孔子的儒家也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礼”等分化出来的,司马迁不可能不知道祖先是以祭祀为主的文化。
(古公亶夫)
现在我们知道陕西岐山有一个周原,里面有一个叫“古公亶夫”的人,他是黄帝第16代子孙,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的高祖父。按照25岁为一代,黄帝离西周的周武王只有475年。(没有按照15-20岁为一代,原因是古人生殖早,否则黄帝离周武王还要近。)所以说,黄帝与殷商是同时期的,没有相隔千年。那就是司马迁不会不知道“古公亶夫”这个人,那就是上古时期不存在,夏朝也不存在,而是司马迁的儒家们厚古薄今的产物,一直影响到今天。
(黄帝画像)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帝王们疏理出上古时期的血缘关系,使秦留下来的七国庶民自认为同出一源,这一源头就是“炎黄”,我们都成为了“炎黄子孙”了。但是,历史上第一个承认是炎黄子孙的是三国,蜀魏吴都承认是炎黄子孙,原因是他们都不想让自己成为伪权,他们都是苗红根正的正宗中原王朝。
总的来说,汉朝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信仰、汉姓、儒释道、汉人的认同感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在历经苍穹,生生不息而被世界认同埋下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虞夏商周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我认为是周朝。
从周武王伐纣取得天下,将殷商的神权体系打破,建立分封制度开始,中国第一次形成了家,国,天下的格局。这也是后来,古代士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形成背景。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底蕴,也是后世儒家思想的源头。
至今洛阳还有周公庙,有周公营洛雕塑。要知道当年周公可是平定了殷戎叛乱,建洛阳用来看管殷戎顽民的,殷戎不但不反对,还建庙祭祀,由此可见周朝文明以德服人的优秀中华文明。
在周朝时,中国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多影响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
因此可以说周才是奠定中华文明的最伟大的一个朝代。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是秦朝
1、政治上奠定大一统的结构,不论什么政治体制,都没有改变这个格局,没有发展成联邦制、民主制等等。
2、版图上奠定中国的核心区域
3、行政上奠定郡县制
4、内政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长城、运河,都是历代效仿的
5、管理上以法家王霸之术为主导,这个实际上一直没有变。仅仅汉代后包裹一层儒家外衣。
6、民族以汉族为核心,这个也几千年不变。
7、文化上统一文字,钳制思想,也影响深远。
8、军事上建立以征兵制为基础的中央常备军,与欧洲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都大大不同。
9、战略上以守势为主的防守反击型态势,是历代的基本模式。
10、以重农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三皇五帝,因其建构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天道义理。
华夏文明是天道文明,是在上古时空场中,人类以人神为核心,以天文历象为自然规律,以人文与神文共同形成的社会文明,形成上古人类的宇宙观,时空观,生命观,价值观,天文观等。是华夏民族亘古不变遗传的文明基因。
说的直白一点,三皇五帝时期,确立了华夏大地的时间、空间和人三者之间定位。这个定位到今天依然如此。时间包括历法,节气,空间包括地图、星图,人就义理,也可以说是义利。华夏传统的义利观则为“重义轻利”,在义利冲突的时候,强调义大于利,以义为重,先义后利,以利为轻,且不以利损义。
今天我们国人依然享有上古先人的泽被,无论时间、空间还是人之法礼。特别是在大灾难到来之时,更突出了华夏文明的底色。如本次疫情,才能世人看到原来只有华夏大地才是文明之地,其他都是蛮夷。无论科技是否发达,无论财富是否充裕,都不能代表文明的高度。
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层级。只有华夏才能对待人以大义,以大利。其他地方都是小利无义。
对中华文明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是3000年前的周代,中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关键在于中国思想最核心的部分是和世界的主要文明同步启动的,周人灭商以后,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命”“以德配天”的概念,并利用分封制推广到新占领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孕育发展,最终在春秋战国结出了累累硕果,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为随后的两千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