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自作孽,不可活”,你身边有这样的案例吗?

父亲年轻时风流成性,晚年将房子给了外甥女,瘫痪后求身家千万女儿赡养,女儿:他是谁啊?我不认识!

一,女儿身家千万,却对瘫痪老父不管不顾

63岁的刘志平老人在5年前中风,导致身体瘫痪,口齿不清,每天都要吃药,生活不能自理。

可是他却独居在出租屋内,无人照料。

行动艰难,一日三餐全靠邻居们接济。

邻居说老人还曾经摔倒在厕所里,挣扎了2个小时,才勉强爬起来。

因为实在看不下去,大家请来记者,帮忙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看到记者到来,老人禁不住咧嘴痛哭。

如今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寸步难行的地步,双手无力支撑拐杖,只能靠撑着轮椅,缓缓前行。

邻居们告诉记者,刘志平老人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可是这个女儿的举动,着实让身边人寒心。

女儿明明是身家千万的大老板,在家具城有多个商铺,生活无忧,却不肯对瘫痪老父亲伸出援手。

既然如此,女儿为何不愿意赡养老父亲呢?这中间又有何隐情?

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依,记者决定跟随周围邻居,一起去女儿刘馨欣的商铺了解情况。

二,女儿刘馨欣:我不认识他,你找法院吧

来到刘馨欣的其中一家商铺,并未看到她的身影。

商铺的工作人员看到记者举着摄像机,面露不满,她大声呵斥众人: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私事来到营业场所,这样会影响我们营业!

工作人员也明确告知,刘馨欣这几天外出未回,确实不在店内。

邻居告诉记者,之前他也曾给刘馨欣打电话,可对方每次都避而不见,难道这次也是刘馨欣刻意为之?

记者拨通刘馨欣电话,得知来意,电话那头只是冷淡地说:“你们弄错了,我从小就和我妈被他赶出家门,所以我不认识他!”

听到对方的拒绝,记者说:“那很简单,做个DNA就能知道是不是父女了吧?”

听到这句话,不等刘志平拿起电话跟女儿说话,刘馨欣就直接挂断电话。

感受到女儿的拒绝,刘志平却坐在店内沙发上,迟迟不肯离去。

作为多年的老邻居,王军再次拨通刘馨欣电话,企图晓之以情时,刘馨平也只是说:“我不认识他,从我几岁起他就没管过我!”

原来20多年前,在刘馨欣读初中时,父母就离婚了,此后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

在她看来,父亲从未尽过抚养义务。所以,现在她也不必赡养父亲。

被追问得急了,刘馨欣情绪激动起来:“不如走法律程序吧,法院怎么判,我怎么做,我不是不守法的人!”

说完再次挂断电话。

很明显女儿刘馨欣不愿协商,可是刘志平眼下连正常的行走和说话都困难,又怎么走法律程序呢?

眼看女儿态度坚决,老人的晚年又该如何安置呢?

三,老父亲将房子过户给外甥女,导致原本感情淡薄的父女再次决裂

邻居告诉记者,刘馨欣虽然与父亲不亲近,但前些年也尽过赡养责任,每月给父亲打生活费。

而父女彻底决裂的缘由,是刘志平将两间房产赠予外甥女,引起女儿的不满,这才导致她彻底不认父亲。

这两间房子市值12万元左右,每间房子三四十平左右。

这两间房子归刘志平和弟弟刘志文所有,刘志文去世后,刘馨欣表示愿意帮父亲好好装修,同时让父亲把房子过户到他名下。

没想到刘志平竟然拒绝了女儿的建议,女儿一气之下,也不再与刘志平联系。

后来,刘志平中风后瘫在楼上,生活无法自理,女儿不管,一直是外甥女邓梅照顾。

4年前,在大家的协商下,刘志平与外甥女邓梅签订了赠予协议,将两间房子过户给邓梅,条件是邓梅要赡养刘志平的晚年。

邓梅也曾遵守约定,将刘志平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可是一年前,邓梅又突然将老人送回来,独自生活在出租屋。

邻居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份协议,才导致刘志平与女儿决裂,

而邓梅竟然不遵守约定,明显是在欺骗老人的房产。

邓梅真的是蓄意欺骗老人的房产吗?为了解真相,记者去往邓梅家中。

四,邓梅:舅舅让我苦不堪言,我希望把房子退回去,谁爱要谁要!

邓梅告诉记者,房子本来就不是刘志平的,而是他弟弟刘志文的房子。

一开始刘志文单独住一间,刘志平和老母亲住另外一间。

后来老母亲和弟弟刘志文先后去世,因为刘志文没有成家,房子一直由刘志平住着。

所以大家默认其中一间房子归刘志平所有,而另外一间作为遗产,归4兄妹平分。

说起舅舅,邓梅满口怨言:舅舅对她并不好,只是瘫痪后躺在医院无人照顾,她看不下去才跑前跑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才共同商议,将两间房子过户到她名下,条件就是由她给舅舅养老。

自从舅舅搬进来,家里特地收回正在出租的1楼小房间,方便舅舅进出,邓梅还特地换了新家具和家电。

可是舅舅生活作风不检点,让她受尽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说到这里,邓梅无奈又气愤地说:“经常有女人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她们以为我是舅舅的女人,恐吓威胁我!”

包括她的婆家人和周围邻居,都曾亲眼看到舅舅带着年轻女人回家。

邓梅再次苦笑:“你们想不到吧!他都瘫成这样了,还每天去小河边晃悠和搭讪……”

尽管婆家人照顾邓梅的感受,从不主动说起这些,但是风言风语依旧传进邓梅的耳朵,让她有苦说不出。

1年前,舅舅又主动提出回到以前的小区租房住。

对于这个要求,邓梅也没有拒绝,她主动帮舅舅租好房子,还特地添置了新冰箱和空调。

自从舅舅住过去之后,她不仅为舅舅交房租,每月还给舅舅1000元生活费。

即便如此,每次她去看望舅舅,舅舅都像见到仇人一般,仿佛她是有所图谋。

邓梅说:“名义上这两套房子是属于我,实际上收的租金全在舅舅手里,这房子和舅舅一样,根本就是烫手山芋!”

邓梅的婆婆也主动站出来,为儿媳打抱不平:“他这个人就是不地道,对他这么好都不知足,还整天带年轻女孩回家,你说这让我们在街坊邻居面前能抬起头吗?”

事情到了这一步,邓梅也直言:我不计较以前的付出了,房子也愿意让出来,就算该我得的那一份我也不要,我只想要回我的18000元过户费。

最后,邓梅还是决定找到刘志平,希望他能当面说一句公道话。

因为除了过户的这两间房子,邓梅母亲还有一套房子,租金也一直进了刘志平的口袋。

见到舅舅,邓梅表示:“你把房子卖了吧,然后让姨妈他们过来做个见证,房子我一分钱不要,只要18000元过户费。”

刘志平老人也同意这个建议:“我要把房子卖了,把我应得的钱全部给我女儿!”

如今老父亲终于表态,要和女儿同一立场,那女儿刘馨欣又会作何态度呢?

五,前妻:“他找过的女人,没有100个,也有99个!”

如今刘馨欣不知所踪,在她的家中,记者见到刘志平的前妻丁玉芬。

说起女儿对父亲的冷淡态度,丁玉芬表示理解女儿,并说出一些过往。

原来刘志平在年轻时候就风流成性,不务正业。

当时他一个月32元工资,结婚前曾许诺每月给妻子15元养家,可是从来没兑现过。

最艰难的时候,为了打发家里来要债的人,丁玉芬大着肚子去亲戚家借了100元,才摆平风波。

丁玉芬说:“他年轻时就喜欢玩,大家都说他谈过的女人没有100,也有99个!”

离婚后他没有给女儿一分钱抚养费,多年来是她带女儿租房住,独自将女儿拉扯成人。

如今女儿的成功,也让丁玉芬得到安慰,她也开始主动劝女儿与父亲缓和关系。

可是父女俩却因为房子再次僵住。

女儿想让刘志平将房子过户到他名下,此举却被刘志平认为是过早图谋他的财产,千方百计推脱。

丁玉芬苦笑:“你说他有多可笑,让他过户到自己名下都不肯,再说我女儿犯得着图他那点钱吗?”

刘志平的拒绝也让女儿彻底寒心,她对母亲说:或许我父亲在外面还有其他儿女。

多年来父爱的缺席,让她与父亲心生隔阂与怨恨。因为这件事,让她彻底放弃父亲。

当记者告诉丁玉芬,刘志平计划将房子过户回来,希望她将这个消息转达给女儿时,丁玉芬表示同意。

她说曾听女儿提到过:“如果刘志平愿意将房子过户回来,可以用房子的钱住养老院,如果钱不够,她愿意负责。”

那刘志平老人真的能老有所依吗?

六,刘志平:我有错,错在太直了!

在调解现场,刘家人聚在一起,按照原先的约定,刘志平本该独自享有一间房,而弟弟那间房的四分之一,也归他所有。

可是刘志平的妹妹刘娟却站出来反驳,她表示刘志文的那间房原本就是母亲的遗产,而她照顾母亲多年,这间房理应归她所有。

经过一番争执,一家人达成协议:两间房分别归刘志平和妹妹刘娟所有,两间房过户到刘娟名下,根据房子市价,刘娟向刘志平支付6万元费用。

这一桩由房子过户产生的纠纷暂时落幕,而刘馨欣也同意按照之前的提议,将老父亲送到养老院。

一番波折过后,刘志平老人坐在轮椅上,脸上露出久违的平静。

故事最后,记者问:“您觉得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老人摆摆手:“不能怪我……”

“那您觉得自己有错吗?”

“有错。”

“错在哪里?”

老人含糊其辞:“错在我太直了,太直了……”

写在最后

刘志平老人的遭遇,生动诠释了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

年轻时,只顾风流快活,未对女儿尽到抚养责任;

年老时,女儿不计前嫌愿意赡养,而他又因为房子防范女儿,导致父女决裂;

如今瘫痪了,外甥女愿意照顾,他不考虑亲人的感受,继续风流,最后成了烫手山芋。

身边的亲人明明给过他机会,可是却被他一次次亲手毁掉,最后落得生活无法自理,身边亦无人照顾。

这样的人,值得同情吗?

我觉得一切的结果,纯属自作自受。

真的希望老人能够学会反思: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家人。

家人不应该只是你孤立无援时的依靠,更应该是用爱和责任去呵护的对象。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呢?欢迎评论区交流呀~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