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只要借款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欺诈隐瞒或者强迫行为,那那么他就属于民间借贷。同样这个范畴还可以继续扩大,只要民众在涉及经济损失的相互过程中,没有任何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那么都属于民间经济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公安部门是不会涉足入内的。及时拨打110,也仅仅只会登记一下双方报警的原因,处理结果是建议双方自行调解,或者去法院进行民事经济诉讼。
就此类事情一个例子,双方因为借钱不还而产生了纠纷,假如一方到另外一方家中进行讨要。因此而向公安部门报警要求处理。派出所的民警也只会登记“民间讨债”纠纷,建议双方协商或者法院诉讼,, 但是双方如果在此过程中产生肢体纠纷,演变成打架斗殴或者单方面殴打,那么派出所也只会按照治安管理条例,对于肢体纠纷行为进行治安处罚。假如一方受伤,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派出所可以涉嫌故意伤害申请进行立案。但是这所有公安部门的活动中,仅仅是针对治安活动或者是刑事犯罪活动进行处理。双方的欠款纠纷仍然还得继续去法院诉讼,或者相互协商了结。
那么在此过程中何等的借款纠纷,会上升到公安部门可以介入呢?此时自然就要进行定性,只有涉及到刑事犯罪,公安部门才能介入。那么与借款行为能相关联的可能的刑事犯罪罪名,那就是诈骗罪。也就是说这个借款行为,是属于借款式的诈骗行为,公安机关如果进行定性之后,同时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那么可以刑事立案的。
借贷式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那必须具备三个要件才能成立,缺一不可。
1、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这一点相对是比较好证明的,债权人到期后多次催要款项而不归还即可基本证明。
2、诈骗人在借款时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有些婚姻骗子假称家里人生病进行借钱,买婚房进行借钱。但其实家里人既没有生命,也没有买房等等。又例如谎称借款投资或者快速周转,但其实没有此事,就是挥霍。
3、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马上转移赃款,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或者拆东墙补西墙。
所以我们要知道借款的金额大小只能是定性之后的性质严重大小,它并不是借款定性的基础。如果这笔借款定性为民间借贷,那金额再大他还是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或者法院诉讼。如果这笔借款定性为诈骗,那么达到一定标准就能立案,涉及的金额越大,未来犯罪分子受到的处罚也就越严重。
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您好,如果是借款的话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并不属于刑事案件,侦查机关是不能干预正常的民事案件。但是,如果存在诈骗或者其他犯罪行为是可以去刑事报案的,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认为涉嫌刑事犯罪也会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所以,判断是否是刑事案件,并不是以金额来认定。
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很多人对于刑法的本质不太了解,因此才会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入刑。刑事法律是最严谨、最谨慎的一部法律,任何入刑的事项都要经过调研、论证,如果动不动就入刑的话将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刑法讲究的是有明文规定才能适用,不能做扩大解释。借款属于典型的民事行为,只有在借款过程中出现了符合刑法定义的犯罪行为才能刑事立案。唯一可能是情况是借款时就存在诈骗行为,比如有充分证据表明借款人在借钱时就是以非法占有对方的资产为目的的。说真的,这一点很难证明,绝大部分民事借贷中几乎不可能证明。
举个例子说明以下。即使借款人借钱时银行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但只要有房子则意味着他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实在还不出还能够卖房还债。这要有了这点就很难说借款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借款的,也就是无法认定为诈骗罪。
那么如果扩大解释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人人自危,经济获得没有办法展开了。很多人借钱是为了投资做生意,出发点并没有问题,但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无法偿还。如果这样的情况能够刑事立案的话,那么全国敢投资做生意的人将大大减少,没人做生意意味着就业岗位大幅减少、经济萎靡不振。刑事处罚过于严厉将导致社会经济的到退。
当然对于恶意赖账的人是有其它方式予以处罚的。比如先起诉对方,胜诉后要求对方履行。如果对方有能力却不履行的话是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这时会受到刑事处罚。
对于出借人来说要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钱主要还是得依靠民事手段,起诉自不用说。胜诉后立马申请强制执行将对方置于失信被执行人行列,随着我们国家信用制度的日趋完善,老赖未来的生活将受到更加大的影响,且不仅是针对个人,他们的子女在读书、贷款、工作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此之外只能在借钱之前了解清楚对方的底细了,最好要求提供抵押或者找人做保证,否则不要轻易借钱。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刑法的措施过于严厉,一般会剥夺当事人的自由,乃至生命,所以正常的民间借贷纠纷能妥善解决的,更宜用民事诉讼解决,同时如果刑事过于普遍的侵占民事诉讼的空间,对社会的稳定不是很有利。
正常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仅仅因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而进行刑事立案,过于苛责。因为考虑到借款人并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没有侵害贷款人的财产权益的主观意图,不符合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
当然,如果借款人明知没有偿还能力,假借合同名义而恶意借贷,且未按照合同约定目的使用借款,肆意挥霍的,有可能涉及合同诈骗,是可以进行刑事立案,但需要相当高的证明责任。
综上,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合同诈骗的情形下,通过充分利用民事诉讼的追缴手段,如强制执行、失信人、限高消费等进行充分追缴更为恰当。
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人家那是借款,而不是诈骗,怎么可能刑事拘留呢?有的人是因为生意落魄了,不还钱,而不是故意拖欠。
为什么大额借款不还的人只能民事起诉,不能以刑事案件立案?
你耳朵软,听人家哄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