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投资者对于绿鞋机制的理解不正确,所以导致对于中国电信上市后的股价表现看不懂。那么中国电信上市的6天内,可以说股价大起大落,整个过程是惊心动魄。有着很多投资者在首日追高买入,但是随着两个跌停板的到来,基本上亏损还是比较大的。还有一些中签的投资者在没有及时卖出,那么如果坚持到现在,盈利相对已经非常之微薄了。
在周五中国电信已经跌破到发行价的附近,最低曾经处达到4.6元,收盘4.61元。他的新股发行价为4.53元,也就是说如果中签者一直没卖的话,现在1000股最多也只能赚到80元了。很多投资者不断地在询问,为什么绿鞋机制还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主承销商没有进行护盘?为什么价格在持续下跌?
其实很多人没有明白绿鞋机制的操作原理和作用,他是仅仅在新股上市30天内保持新股价格相对稳定,同时尽量保持新股不跌破发行价。那么现在新股确实还有溢价,没有跌破发行价。那此时绿鞋机制怎么可能出手护盘呢?他其实是不需要护盘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绿鞋机制是双方面发挥作用的,如果股价上涨过快,容易出现炒作和快速追高的现象。那么主承销商还可以卖出一部分新股,给那些追高的投资者。如果股价下跌太过快,即将触达发行价,或者在日内交易中曾经跌破过发行价,那么主承销商就会买入一部分新股,将价格推升到发行价以上。
那么我们可以大略地估算出,有可能在中国电信首日秀中,绿鞋机制是曾经卖出过股票的,来抑制股票的价格上涨过快。此时绿鞋机制反而是有着一定盈利在手中的。那么按照中国电信,现在这6天的走势,有可能下周会反复在发行价上下进行波动,此时绿鞋机制就会发挥作用,稳定价格,确保在发行价以上波动。
可以说首日被套牢的投资者,解套的时间还是需要比较长的。那些中签还未卖的投资者,未来估计也就是只能在4.7元到4.9元之间,将它卖掉。中国电信在中短期价格再次冲上4.9元的可能性都很小。同样在一个月之后,绿鞋机制已经不发挥作用了,那么中国电信的股价如何走势呢?
在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去年上市的最大盘的一只股票走势,那就是邮储银行,当时它的上市也是有着绿鞋机制的。在上市超过一个月之后,股价开始逐步下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股价是低于发行价的。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实际上,中国电信已经因为绿鞋机制出现了护盘行为了,如果这个户派可能早已跌破发行价了,只是绿鞋机制的一个前期股价维护而已?
上市之初的盘中拉肚,实际上就是一种护盘,因为当天如果中国电信上市即跌破发行价,会对相关利益机构以及市场投资的信心,形成重大打击。
从世界各国主要资本市场来看,新股并没有特殊待遇,也没有过多的区别化交易,而在中国被神秘化了,新股在国际市场上破发屡见不鲜,然而,中国目前所体现的新股不败,正在面临,大的市场格局改变及未来中国A股市场中的部分新股也将呈现,当日即破发的可能概率极大。
中国电信的走势实际上已经反映出机构的护盘行为,如果没有这种护盘,恐怕当日就跌破发行价了。然而,这种护盘只是短期的,在护盘结束之后,股票跌破发行价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如果不护盘,上市首日就破发了。机构本来就有中签股需要派发。如果直接抛,就会直接打穿发行价,这样机构也落不下好。那么机构就在首日接下一部分抛盘,首日在4.8下方成交的近40%筹码,基本都给接走了。然后急拉,没费力就打到涨停附近,然后慢慢的把中签股出掉。如果后面不打两个跌停,散户可能比机构跑得快 。机构利用规则直接打跌停,2天成交近12%。尾盘做了个撬板动作,给了次日一个开板预期。次日跌停打开一波拉升,让捡便宜的追买,然后慢慢出货。当日成交30%以上,加上跌停成交,总计操过40%,表明机构完美出货了,随后就是你们自己在玩了。这就是缩量阴跌的在开始,哪里是底,谁也不知道。分析电信的价值毫无意义,一切用数据说话,爱电信的慢慢熬吧。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说实在的,中国电信所以会出现下跌幅度较大问题,并不是中国电信不具备投资价值,不具有上涨空间,而是因为盘子太大,一般的投资者是扛不动的。既然扛不动,也就放弃了,或者在等待观望,自然,会让中国电信的支撑力下降。
实际上,按照中国电信面临的下跌压力,如果不是有护盘方,或许会跌得更深。所以没有跌破发行价,护盘者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是不大可能让中国电信跌得太深的。至少,它对未来其他回归A股的企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否则,就很难回归,或者回归的信心不足。更重要的是,会让美国监管机构看笑话,会让美国投资者看笑话。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电信不会出现持续下跌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电信会有一些积极的表现,会出现波动式上升现象,有跌有涨、趋势为涨。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电信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为什么主力机构不护盘呢?
首先感谢您提出这样一个好问题,这也是很多股市新人或者大多数人困惑的地方,今天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说起股票的发行价,就不得不谈股票发行价的定价机制。在我国股票发行价的确定是上市公司结合机构询价后,针对机构给出的价格区间,就好比投标一样,每个机构都给出一个价格,然后上市公司在这个区间里面选择一个最多机构能接受,也符合自身利益的价格形成发行价。
为什么这样?
首先,因为发行价是机构对该上市公司基于估值的一种科学预测,有固定的定价模式,当然每个机构都不尽相同,所以价格会形成一个区间,上市公司一般选择机构集中多的给出的价格来确定,所以这个价格体现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预期在里面,所以虚高于股票的实际价值。
其次,我国证券法规定股票发行只能平价或者溢价发行,所以上市发行价的底线就是实际价格,但是大家都知道,一级市场的参与者需要在二级市场获利,上市公司也需要二级市场的热度来推动股价,同时也是公司免费的广告宣传,所以炒新就成为一种可以套利的大概率事件,所以上市公司会出于自身募集资金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大环境,高估值的发行价来发行股票,达到它最大募集资金的需求,典型的代表如中石油,当然中移动也是一样。他们都是超级蓝筹股,盘子大,募集资金多,所以各方的利益交织在其中,所以几方的利益集合在一起,就会吸引不懂的投资者进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然上市公司的发行价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如果平价发行的股票,大股东基本有锁定期,所以上市抛出的基本是打新中签的股份,这部分占的比例不是很大,所以在跌倒发行价附近筹码就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止跌,一旦发行价跌破,大资金或者机构认为低估了,就会主动买入,寻找低吸的机会,取得获利这时候是大概率事件,加上炒新股一直是A股的一大特色,就会形成所谓的护盘资金。
所以中国电信的发行价是高估的,在跌倒发行价附近没有主力资金买入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值这个价,再等更低的价格,或者更加有利自己的价格,不然怎么挣钱,去给别人接盘把自己套里面的傻子机构在A股市场是不可能经常碰到的。
中国电信已下跌至发行价附近,主力机构为什么还不护盘?
最关键的是中国电信有绿鞋机制,并且中国电信已经表态如果跌破了发行价将会实施绿鞋机制。周五收盘后中国电信的股价距离跌破发行价不到0.1元,现在来看跌破4.53元的发行价是很有可能。和大家讲讲绿鞋机制在跌破发行价时的作用。
何为绿鞋机制国内很早就有绿鞋机制了,这是一种发行新股时的辅助制度,也叫做超额配售权。绿鞋机制实际运用的次数很少,那么多年下来加上这次共用了5次,前四次分别用在了工行、农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发行新股时。可以看出这些股票均是超大型权重上市公司。
绿鞋机制给予了发行人(上市公司)额外发售15%股份的机会,也就是能够额外融到15%的钱。在股价跌破发行价或者不跌破发行价时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换言之,新股上市以后股价上涨的太猛了,通过绿鞋抑制股价;跌得太厉害甚至跌破发行价了则通过绿鞋托住股价。
跌破发行价后绿鞋机制托住股价的原理讲讲如果中国电信的股价真的跌破了发行价的话绿鞋机制发动后的效果。
申购到新股的大部分股民在中国电信上市的第一天就拿到了股票,并且可以随时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为什么说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呢?
因为还有15%中签了超额配售(绿鞋)新股的股民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到中国电信的新股。什么时候拿到得看帮助中国电信上市的主券商。他们付出的认购款也没有给中国电信而是暂时留存在主券商的资金账户上。
在中国电信上市的30日内,如果股价跌破了4.53元的发行价则绿鞋资金会入场买股。主券商会用15%的额外认购资金(中签者缴纳的钱)到二级市场上以低于4.53元的市价购买15%的中国电信股票。买到以后交给中了超额配售签的户名。
对于这部分股民来说,拿到新股后已经发生了浮亏。当时是以4.53元的发行价认购的,现在市场价跌破了发行价,手里拿着刚得到的股票不就是发生浮亏了吗?
对于主券商来说,赚到了一笔差价款。当时受到的15%股份对应认购款是以每股4.53元的发行价计算的,现在到二级市场上可是以低于发行价的单价买入的。中间的差价留在了主券商的账户上。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中国电信的股价可能会反弹。主券商要在短期内购买发行总量15%的股份,这将使得股价因大量买入而上涨。和机构护盘或者大股东回购股份提升股价的性质类似。
因此,实施绿鞋机制的中国电信在股价还没跌破发行价时确实不需要机构做出任何动作,反正之后有“托底”的绿鞋。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