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现在已经有大银行开始停售按月计息的存款,估计后续小银行会跟进。未来这类存款应该怎么办呢?仔细分析下。

交通银行总行自2月5日起,为了落实央行加强存款管理会议的有关要求,关闭销售按月付息型“惠享存”月享版产品,目前已经没有按月付息型的大额存单在售,现在整体发售的存款产品中,只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型的产品。

但是交通银行业表示,虽然按月计息的存款产品已停止销售,但是对于已经持有此类存款的原有用户,交行业不会提出提前结束的要求,已经购买的储户可以继续持有,同时交行也会继续按月付息。这才是重点,也就是说已经发售过的存款产品,不会受到影响。

其实最早在2020年3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央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在那个时候,按月计息的存款产品就已经越来越少了,有些银行,例如民生银行,都已经停止了。

虽然我们在2015年开始,就在推动利率市场化,但是现在看来,监管部门还是不能够让利率完全市场化,在2月4日会议中,反复强调存款基准利率仍然是整体金融体系的压舱石。未来可能会突破现有管理要求的一些存款竞争行为,进行系统的全面清理,这其中可能就包括按月计息的存款类产品。

但是针对按月计息,目前争论很大,原因在于其不像之前被央行叫停的规则,”提前支取,应该按照活期利息计息,不得就近靠档计息“,这个是明确与央行之前的规定相冲突的,所以全面都停止了。现在按月付息虽然有存在变相抬高利率的嫌疑,但目前的监管规定里并未对其作出明文禁止。同时投资者在购买各类国债产品时,也会发现也有按月付息的规则存在而且还很常见。所以现在还很不确定,央行也未明确表态,未来仍然可能放开这个口子,继续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所以我们能看到,目前存款市场仍然有着大量此类存款产品在出售,而且销售还非常火爆,也可能代表这一倾向。

其实按月付息的存款产品确实受到了很多存款人的欢迎,存款人每月(每季度等等)就能拿到利息收益,这样还可以解决日常开支的费用来源,对于储户的流动性管理非常有帮助。同时收益率较高,相当于利息形成了一次复利,比较划算。

最后总结下,其实储户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即使未来央行做出了限制,比照之前的靠档计息和互联网产品等处理方式,原有已经购买的存款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基本上会让储户持有到期才结束,不会中途通知,强行毁约的。

如果觉得好,请给与点赞、评论和转发。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进一步加强存款管理是大势所趋,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实际也是先行一步,待靴子落地后,其他银行肯定会跟进,目前处于观望期,所以对于已买此类存款的储户而言,是否有影响还不得而知。

近几年来,部分银行为了揽存饥不择食,存款产品不断“创新”,有点乱,给公平竞争带来一定影响,也引起了监管高度重视。因此,从去年开始就对存款连续放大招,先是清理整顿活期存款和定期整存整取提前支取靠档计算,接着是压降整顿结构性存款,年底又宣布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新年伊始更是重锤,地方性银行(民营银行除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异地存款业务,可见存款管理也已经成为当前监管的重点,下一步必将进入深水区,肯定会涉及到按周期付息型存款产品。

按周期(月、季、年)付息型存款会不会按下暂停键?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只等一声令下而已。按周期付息与提前支取靠档利息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一个是固定时间付息,一个是根据储户提前支取时间计算利息,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本质还是一致的,业内人士都懂,心知肚明,但是观而不语,毕竟牵涉各自利益。

大家都知道,关于储蓄存款管理法规的祖师爷就是“储蓄管理条例”,可以说是存款管理的“根本大法”,其他任何规则规定都不得与之抵触,这是不容反驳的。而储蓄管理条例中,关于定期存款利息计算是这样规定,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满期按照存入日挂牌利率计算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提前支取按照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算利息,这就是铁规,不可逾越。

鉴于当前乱象,近期央行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规定,换句话说,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无论怎么“创新”,都不得突破“储蓄管理条例”底线。由此可见,靠档计息已经取消了,按周期付息暂停可能也不远了。

近期,部分银行对此也开始做出反应,2020年底“宇宙行”不仅取消了定存靠档计息,而且还取消了大额存单按月付息;近日又分别有交通银行和江苏银行暂停了按周期付息定存和按月付息大额存单,根据预期政策走势,他们只是先行了一步,其他银行还在观望或打“擦边球”,但可以预见为时不多了。

至于过去已经购买此类产品的储户来讲,是否有影响?关键是看监管的时间界线的划定,乐观一点,按照法不及溯往惯例,影响是不大的。有消息显示,交通银行的答复确实如此。但是,在监管没有明确说法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更不能信口雌黄,有没有影响或影响多大都还是未知数,所以还是谨慎观望为宜。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银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执行报告专栏一当中,周期付息产品和活期存款靠档计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异地存款一样被定义成了“伪创新“存款产品。

监管认为这些产品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违反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规定,严重扰乱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为了加强对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央行根据《储蓄管理条例》、《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银发〔2020〕59 号),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规定。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到目前为止,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相关产品已经全部清零,异地存款也在进一步清理当中。周期付息产品由于刚刚提及,有一些动作比较快的银行已经暂停了周期付息存款产品,但大部分银行还有相关产品在售。

接下来,各家银行相继跟进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需要央行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对周期付息产品给出明确的定义。

购买了相关产品的储户,不免担心,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通常来讲,存量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到期后自然清退即可。但是也有意外的情况,像之前的高息智能存款,很多存量都按活期利息结清了,让储户损失了不少利息。

具体如何操作?要看一看下一步有没有具体的监管要求出来,现在大家都还只是在猜测。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银行并没有停止按月付息存款,而是在研究怎样调整按月付息存款的利息和起存金额及期限。最近我们这边就有国有大银行恢复了按月付息存款,下调了利息而已。当然,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也都有这样的动作。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按月付息模式一般是针对的银行大额存单,很多朋友对于银行大额存单并不清楚。银行大额存单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具有一定门槛的存款,2016年以前,央行对于银行大额存单的适用金额是30万元,但是后来下调到了20万元并且一直作为现行的执行门槛。

银行大额存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银行定期存款50%的,利率浮动上限最高可以达到55%。举一个例子,三年期的央行存款基准利率是2.75%,如果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顶层浮动50%,那么三年期的银行存款利息最高只能达到4.125%。

但是如果是20万元起步的银行,大额存单最高顶层利率幅度可以达到55%,同样是三年期央行基准存款利率2.75%,浮动利率最高上浮55%,那么三年期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最高能够达到4.26%。

但是现在很多的商业银行,在发售更高门槛的银行大额存单时,一般都会采取按月付息的模式。比如我们常见的是30万或者50万的银行大额存单,三年期左右都会采取按月付息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取消与否都是由银行自己决定的,目前并没有看到央行下发相关的说明和通知。

所以建议你去你们当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或者民营银行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去咨询,一般而言这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或者城商银行有按月付息模式的大额存款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他们利用这种方式的创新来揽储。

有银行停售按月付息存款,其他行会跟进吗?储户已买存款怎么办?

按月付息存款是各银行推出的揽储项目,基本以大额存单为主,每月支付利息!但是,由于利息提前支付以后,客户可以将利息投资到其他高收益产品中并取得回报,因此在存款到期后,客户获得的本息收入总额是高于银行约定的利率的,这就成了变相提高利率揽储,因此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必须停止这种存款方案,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全部终止这种产品!

至于你已经买到的,银行还是会按约定的方案,按月付你利息的!不用担心银行会不付利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