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为什么不可以呢?!自己的存款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我们过去的储蓄原则说得清清楚楚“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即使人去世了,那么这笔存款也是属于合法的遗产继承人。

那么在人去世之后,其留下的存款,如果家属去取,其实可分为两种状态的,银行出现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在注销户口前,一种是在注销户口后。

1.如果在人去世之后,还没有注销户口,那么此时去世人的身份证件和身份信息仍然存在。那么此时分为知晓不知晓定期存款的取款密码情况:

A:如果知晓定期存款的密码,那么代理人可以随时持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去世人的身份证件,去银行柜台办理提前取款或者到期取款。此时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但是前提是不要告知银行人员,此人已经去世。因为一旦告知的话,按照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那就必须要持存款人的死亡证明、法院遗产判决或者遗产分配公证书才能取款。

B:如果不知晓定期存款的密码,不论到期还是不到期,那其实代理人都无法成功从银行取出款来。因为没有密码,谁都取不出来,除非是挂失密码。但是挂失密码必须要本人到场,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剩余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持存款人的死亡证明、法院遗产判决或者遗产分配公证书,此时银行才会配合代理人进行办理。

2.如果在人去世之后,已经注销了户口,那么也就取得了死亡证明,去世人的身份证件和身份信息已经没有用了。那么无论定期存款到期还是不到期,那么必须走遗产分配取款的手续。也就是说去世人的所有遗产继承人,要么办理好遗产分配公证,然后办理取款委托书给代理人,代理人可以去银行办理;要么经过法院诉讼形成法院遗产判决,由判决受益人到银行办理。除此之外,再无第三种方法。

所以整体而言,针对人去世之后如何取出其在银行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其实同存款到期未到期关联不大,还是主要与知不知道取款密码以及行为形成有效的遗产分配共识。当然很多遗产分配纠纷就是因为未达成遗产分配协议,但是有人去银行私自取款而引发的。

如果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关注。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

定期存款,是存款人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更是银行应该遵循的一贯准则。

现实生活中,人去世之后,家人整理死者遗物时发现定期存款存单或者卡等凭证,就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趁着死者身份证等证件还在,趁早办理取款,但是可能面临着利息损失。另一个选择就是到期再取。无论是提前支取还是到期之后再支取,都是法律承认的,只要手续齐全,银行无权拒绝支付。但是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下面详细说明。

发现就支取的缺点,不到期支取,可能会损失存款利息。但是优点是死者证件都在,取款相对方便。这种情况前提是,银行工作人员不知道存款人已经去世,而且知道存款人密码的情况下,提供经办人身份证,存款凭证,验证存款密码等就可以支取了。如果不知道存款人密码,就要提供死者去世的证明,公证处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公证书或者判决书载明的取款人支取了。因为按照规定,忘记密码,需要本人亲自到网点重置的,存款人去世的情况是隐瞒不过去的。

到期再支取的情况,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死者去世之后一段时间需要销户,身份证等证件收回。但是实际情况下未收回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如果身份证件不能正常提供,或者哪怕证件齐全,银行人员知晓存款人去世的情况,也要提供公证书或者判决书,法定的取款人支取。

多说一句,按照遗产支取存款,是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也是避免遗产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事实上,办理公证书,要支付一定费用,取款人认为不值得。现在多少银行也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存款金额等简化死者存款支取流程和手续了。具体详询存款银行。

欢迎关注,随时为您解答关于银行和个人理财的一些问题!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家人不幸离世,发现有未到期存单,如果有死者身份证并且知道密码,请尽快去银行网点办理支取手续,不用等到存单到期,建议办理提前支取手续,把钱取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

户口一旦注销,身份证需要上交,此后如果想要支取存在银行的钱,就难上加难了。

如果手中有存单和密码,可凭客户本人身份证和代理人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可以直接支取。如果没有存单或密码或身份证,则需要全部继承人到公证机关开具公证书。同时所有继承人凭公证书和死亡证明到银行先办理挂失手续,再办理支取手续。

温馨提示,在银行办理的定期存单,建议把密码告诉一至二个亲近的人,以防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一旦亲人不幸离世,发现未到期存单,如果有死者身份证和密码,请尽快去银行支取;如果无密码或身份证,去公证机关办完公证书后,才能支取。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存款人死亡以后,放在银行里面的定期存款如果没有到期的话,完全可以等到期以后再去银行支取,这是法律所允许的,银行也绝对不会侵占其留给继承人的遗产。

存款人死亡后继承人随时都可以提取

不管死者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是否到期,其继承人随时都有权将这笔遗产进行支取,只不过在支取的时候要向银行出具继承法定证明,主要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公证处出具的遗产公证书、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等。

如果死者的定期存款马上就要到期了,此时支取必然要损失大部分的利息,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等存款到期以后再进行支取,继承法定证明的效力会依然存在。

存款人死亡后有些银行可以将存款过户到继承人名下

为了避免继承人需要多次拿着法定继承证明来银行网点,很多银行都上线了存款过户功能。比如说存款人死亡以后,只要近亲属能够向银行证明有法定继承的权利,那么银行是可以将死者的定期存款直接过户到其名下的,等到期以后拿着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再进行支取即可。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可以的,但是还要分情况。如果死亡人户口没有注销,是可以凭死亡人身份证和代取人身份证,去银行取款。

如果死亡人户口已经注销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等到存款到期,在到期日取款,不需要身份证(大额5万元以上除外),只要记住密码就能取款了。

如果是大额存款(在5万元以上)那么相对就会比较麻烦了,首先你要取得当地公证处的继承权公证证明,如果没有公证处就要取得县、或者市的法院继承权证明,然后你拿着公证书或法院继承权证明书、本人身份证、死亡证明、去银行办理取款手续就行。也可以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详细咨询。

请各位朋友点个关注和点赞,谢谢!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吗?为什么?

人死之后的定期存款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完全能到期再取,但是要备齐相关资料,办理相关手续。

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要区别应对:

1.定期存款金融不到5万元,持有存折,知道密码,这种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存款到期后取款人拿着自己身份证和死者身份证就可以去柜台办理。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不要告知银行死者已亡的事实,否则可能会牵扯比较麻烦,当然银行工作人员可以装作不知情,来回避相关规定;二是不要第一时间去注销死者户口,那么死者身份证就会被没收或把身份证剪掉一边角也就没用了,那样就无法提供死者有效身份证了。

2、定期存款金额5万元之下,找得到存折,但家人不知道密码,那怎么办呢?

可以在柜台尝试按三次密码,比如生日日期或常见的原始密码888888,或简单的123456六位数字,不知道密码,先死马当活马医,因为很多退休老人都懒得重置密码或设置简单密码记得住。如果试不出来,只能先去当地村委或街道出具死者已亡属实的证明,然后去派出所或相关公安机关开具死亡证明,再去公证机关公证。这样是比较麻烦了,最好全家出动,相关继承人带好身份证和户口簿,需缴纳存款金额百分之几的公证费,一般最少1.2%,在公证机关开具公证书,就可以凭公证书在银行办理挂失手续,然后取钱。

3、存款金额在5万元以上,家人找得到存折和知道密码。

这种情形还是需要家人去公安部门开死亡证明,然后所有相关继承人去公证机关取得公证书,再去银行凭公证书办理支取手续。如果有继承人长期在外,办理手续是件很麻烦的事。

4.还有一种情况,知道有定期存款,但没办法找到存折,密码也未知,那还是得找公证机关,由公证机关出具《存款查询函》,可以凭此在各银行查询到真实的存款,然后再去公证机关开公证书,相关继承人再一起去银行办理挂失,最后取款。

如果定期存款没人认领,银行不知储户已亡,或者知道一般也不会主动通知,存款留在银行。除非银行倒闭清算,才有可能会去通知。

总而言之,人死后的定期存款能到期再取,按着相关规定银行是没理由拒绝支付的。但大致有以上几种情形,需要不同情况区别应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