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这件事实在太可恨了!山东被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一件接着一件,结果在清查之后,又发现了200多人,差一点都成了群体性事件了。相信如果清查的颗粒度再仔细一点,估计还能找出一些。这其实充分的说明山东的高考招生体系出了大问题,而且这个省是有着顶替的土壤和氛围的。
1.山东是孔子故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孔子对教育可不采取走歪门渠道十务偏门的方法哦。教育如果都不能公平了,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公平呢?此次山东成为顶替者的重灾地,真是愧对祖先孔子啊。
2.为什么山东会有大批量的高考顶替造假呢?说明高考招生体系非常不不严谨,流程有着巨大的窟窿和漏洞,只要你有钱,只要你有权,你很快就能找到这些漏洞,将不符合读大学的学生塞了进去,将那些寒门学子挤了出来。这种高考录取的缺陷和瑕疵,已经形成了公开的操作,形成了高考录取的黑陷阱。
3.这些高考顶替者,他们不是够了高考分数线,只不过利用关系或者钱,将同等分数的其他人挤了下去。而是直接剽窃了他人的身份和高考分数,直接抢夺了别人12年的寒窗岁月,直接将他人变成了自己。这真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知道这种顶替,是将人的一生都顶替掉了。可能在教育方面,高考是我们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用分数高低来录取学生,还存在着一点点不完善,但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公平了。
4.现在针对高考顶替者后续责任人的处理和处罚太轻了,这可能也是他们肆无忌惮的重要原因。自从中国在1000年前有了考试制度,我们看看在历朝历代封建王朝中,高考作弊高考顶替是一个什么样的处罚?基本上都是人头滚滚落地很多!官员削职为民,哪一件科考案不是一件惊天大案?!但是现在我们高考作弊顶替案件的处理,是多么的轻微啊。没有媒体的介入,基本上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可能就是不法的家长为什么敢去冒这个险,去顶替他人,剽窃他人身份和高考成绩的原因吧。
5.山东裙带关系严重,人情气氛浓重,互相讲情照顾的风气严重。自己家的孩子读书不成,只要有钱有关系,那些在高考招生裢中的层层节点,或出于亲情,或出于义气,或出于钱财或出于面子,最后都帮了忙。但是他们有看到那个无辜的被顶替的孩子眼神吗?他们知道这些寒门学子希望高考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吗?
此次狠狠彻查一下这些事情,将涉事的所谓官员,不论是否退休,都能绳之以法。退休的剥夺其工资待遇,在职的开除公职,涉及到收受贿赂的行之于法。顶替者为什么不做进一步的处置呢?仅仅是宣告其学历无效,仅仅将其从单位解除公职就结束了吗?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去顶替他人吗?那他不自己不需要负担更多责任吗?
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题主好,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网上形成热议,不断有人对近两年来,山东高校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的事进行盘点,统计结果居然有242人次。山东省教育厅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并表示进一步彻查此类事件。
此案和近期的仝卓案,引发了人们对高考造假案的回头望:1995年,陕西三原一名复读生用年娟香准考证参加复试上了中专,后分配教育系统,此事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2003年,河南考生王娜娜被冒名顶替案也是全国轰动。
高考在即,现在全社会对此类事件非常关注,民怨较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作法应该是开启全国整治教育系统秩序的开幕式。冒名顶替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曝出来的应该只是部分,没曝出来的恐怕更多。冒名顶替背后必然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官场腐败现象。在从严治党和坚持反腐的大方针下,野狐认为,全国彻查此类事件应该是必然的,各省将会视情况陆续有所动作。
冒名顶替只是教育造假和教育不公平中的一种现象,进一步整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乱相、怪相,加大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教育的力度,是符合全国老百姓的心声的,更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教育乃百年之大计,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着中国梦的实现,给教育一片干净的天空是时代迫切的要求。所以,题主所说的全国查处是很有道理的,野狐认为应该全国彻查,和整治腐败结合起来查,由各地纪委组织专项联合小组查处,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如此可起到震慑和教育的双重目的,算是从教育入手改良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其意义重大。
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这个建议提的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彻查。何止一个山东省,可以说各省市地县全部都有。
如果不重视起来,将来这股恶风会愈来愈烈,也会给国家造成恶劣影响,给学生造成终身遗憾和痛苦。
建议大家重视起来,公平公正的凭真才实学上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好的栋梁之材。
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就一个山东就查出200多名冒名顶替,齐鲁大地出人才后台。
那全国呢,全国继续查一查,看看还有多少人才被埋没了,又有多少以次冲好弄到了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呼吁应当赔偿被顶替者!
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不止要全国普查,所有高校都要查一查,特别是重点高校,这200多人说不定是冰山一角。想要清除毒瘤,自然是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南都记者日前检索发现,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 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 经统计,有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最严重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冒名顶替就高达135人。
不查不知,一查吓一跳,242人被冒名顶替,意味着这242人的命运从此被改写。虽然被冒名领取学历的已被取消,但那些曾经落榜的考生内心得留下多大的遗憾,这遗憾不是后期所能弥补的。
他们被偷走的不仅是学历,而是人生。
1990年,山东的一位齐玉玲参加考试,她的分数明明达到济宁市商业学校的录取线,却被同村党支书之女陈晓琪利用关系冒名顶替,没能入学。
1995年中考,石凤霞报考的是师范学校。然而,她迟迟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彻底无望了之后,她很快就外出打工。一年之后,石凤霞意外地得知,有人冒了她的名字去霍邱师范读书了。
2003年高考后,王娜娜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2015年,王娜娜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读了。顶替者于2006年毕业后顺利进入河南淮阳一所公办学校成为正式老师。
2004年,18岁罗彩霞作为邵东一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了514分,没有达到湖南省当年531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虽然当年有少数高校降分录取,而且她填报了三批专科院校志愿,但罗彩霞没有收到任何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而那一年她的同班同学王佳俊虽然高考只有335分,却顺利走进了贵州师范大学攻读本科,因为她在大学里的名字改成了罗彩霞,而真的罗彩霞对此一无所知。
2013年8月,在广州打工多年的衡阳县女子曾巧娟,在办理广州社保卡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被他人冒名顶替。她的身份证号,在公安系统内显示的照片是一个脸颊偏胖的陌生女士。这张照片最终被证实属于一个名叫聂小力的女性。
......
以上这些都是当年被新闻曝出的受害人和顶替者,那些没被查出还不知道有多少,有多少纤纤学子寒窗苦读多年,就等着高考鲤鱼跃龙门了,希望出到社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却因这些事情发生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吐。
如今有机会,自然是要彻底割除这一毒瘤,将犯罪分子完全、彻底、干净地查岀来,绝之以法,还他们公道,保持高考这块圣洁的净土。
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
我是薇安。创业公司CEO,前世界500强高管,资深教育专家,演讲成交教练,畅销书《迭代》作者。只写接地气的成长干货,一起勇猛精进,一起活到淋漓,欢迎关注@薇安说 。
山东又查出200多人顶替上大学,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全国普查呢?
希望可以普查。对于有些人来说,上大学只是正常的求学过程,但是对于有些人有些家庭来说,这是一次、甚至是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仅此一例,还可以说是偶然现象,但是山东此次仅普查2018-2019年录取情况,就已经发现了242个冒名顶替者。
如果山东省普查的时间再扩大呢?如果普查的范围不局限在山东省呢?这应该不能称之为偶然现象了吧。
如今,已经有242个“陈春秀”的人生已经被彻底改变。说实话,不敢想象被顶替者知道后该有多么无奈和心碎。但是即便如此,也希望可以普查,让所有顶替者和相关人员得到严惩。
当然,普查也好,严惩顶替者也好,这不是目的,我们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是,此类事情不再发生,让所有“陈春秀”都能够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开开心心的走进大学的校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