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千万不要以收益率作为指标,来判定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再次给大家说明,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错误的思想。收益率与安全性没有很强的关联,只有非常非常弱的关联性。
1.理财产品的所谓三性: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确实之间是有着互动关系的。一般来说一般来说:盈利性高,安全性差,流动性也低。盈利性低,安全性高,流动性高。但是大家要记住是有个前提,满足这个前提,前面的互动关系才成立。
这个前提是指:理财产品的实质投资方向和最终被投项目,同产品说明书的保持一致,没有被挪用或者隐瞒。同时对于被投资品种风险的评估是科学客观和无遗漏的。最重要的管理理财产品的团队是值得信赖,投资能力平稳一致不忽高忽低,没有产生道德风险的。
在符合这个前提下,那么我们听到几句话就是对的。比如,预期收益率超过6%就有一定的风险,预期收益率超过8%,风险就比较大了。
2.先举一个典型案例吧。当年招行同广州网金控股合作,使用钱@端公司作“企业e家”,收益率也非常之低,不足6%。又是招商银行大力推荐的,相对进行了履约背书。按说应该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是在2009年出事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个理财产品投的是非标项目,风险等级属于高,招商银行也不做担保承诺兑付。
分析一下:收益率第一,本身应该风险性小。但在这个案例中收益率低,但风险性非常之高。而且所有的项目信息也不透明,也不披露。理财人资金进入后是否投入这些项目?是否被挪用至今也不清楚。这彻头彻尾就是从项目源头开始,到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包装,到最后项目日常管理,全部虚假或者失责或者隐瞒。所以说仅仅看收益率,能做出任何有效判断吗?
3.真正的判断投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流程,就是说如何正确的购买理财产品。
A.先要分析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底层资产。这些里层资产本身的风险级别,以及其所对应的预期收益区间。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产生理财产品的风险级别和收益区间。
B.再看理财产品的管理团队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在过去有过失信记录吗?他们的道德品质值得信赖吗?他们的团队是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吗?他们真正是专业人士还是圈钱人士啊?
C.最后再看理财产品的管理团队以往历史业绩是否稳定。它是不是底层资产投资领域的专业团队?他们是否能胜任这些管理责任,如期达到预期收益率呢?历史上他们管理过此类理财产品吗?取得的业绩是否收益稳定比其他同类专业管理团队更优秀呢?
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那么才是真正去投资的时候啊,才能知道未来的预期收益率会在哪个区间,投资人能不能拿到,需要冒多大的风险。
总结一下:购买理财产品时,不是从预期收益率来去判断产品风险。而是应该从底层资产开始一路向上,最后算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承受风险。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金融市场发展到今天,各类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很多理财产品连专业人士都表示看不懂,我们普通投资人,怎样才能判断一款理财产品稳妥与否呢?
01 千万不要以“预期收益”作为判断理财产品安全性的唯一标准前银证监会的负责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而如果预期收益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这句话被不少投资人奉为风险防控的金句,但是我要说,如果刻板的遵循这句话,只通过收益判断理财产品的安全性,那么骗子连高昂的诱饵都省了。
以往,骗子需要给出丰厚的回报作为诱饵,才会有人上当受骗,而现在,你对高利率反而心生戒备,骗子为了掩人耳目,只需要较低的利率,就能骗人了。
因此,“预期收益”水平能够从一定程度展现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能,但是单纯通过“预期收益”预估风险,是不准确的。
02 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理财产品优劣安全性的识别体系判断一款理财产品是否稳妥,我们要建立一套多维度、多层次的识别体系,从产品自身素质、产品销售渠道和我们自身的投资结构三方面,综合考虑。
第一,关于理财产品的自身素质资管新规之后,有关部门对理财产品全流程管理,给每一款理财产品一张身份证,叫做“理财产品登记编码”。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我们要仔细查看它的身份证和产品说明书,验明正身,了解理财产品的真实素质。
看发行机构,不同的发行机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财产品稳妥与否。
很多人会说,这个我不担心,我都在银行买理财的。这你就错了,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都是自己发行的,银行也会为了利润,帮助其他机构销售理财产品,收取渠道费用。
针对这类“非自营”的理财产品,银行只负责销售,不会为它们后期的安全性能和收益做担保,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看底层资产,理财产品的实质是从投资人手中筹集资金,统一进行投资获利,因此,不同的投资方向,直接决定理财产品的风险。
有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是银行存款、国家债券,那么它的安全性能就有保障;有的理财产品则主要投资股票、期货、外汇,它们的预期收益看起来光鲜、诱人,其实风险非常高。
美国次贷危机时,就有不少投资人购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些产品的底层资产实质上是风险很高的垃圾债券和不良贷款,危机发生之后,这些投资人的本金亏损殆尽、损失惨重。
看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通常会对产品风险进行定级,以数字的方式呈现。
常规的风险等级分为R1-R5级,数字越大,风险越高,R3级以下的产品本金安全有保障,其余的产品则有本金亏损的风险,需要谨慎购买。
看封闭期间,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有封闭期,封闭期内申购和赎回都是受到限制的,封闭期的长短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二,关于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理财产品的自身素质之外,你在哪里购买理财产品,和谁购买理财产品也很关键,选择了错误的渠道和错误的销售人,也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确认渠道是否正规,选择正规的渠道是保证理财安全的关键一步。最近这段时间,不少骗子利用微信等渠道销售“来路不明”的理财产品,受骗的人不少,正是因为忽视了渠道安全。
当然,银行作为我们最常购入理财产品的地方,也不能盲目信任,在银行买入理财前,首先要区分理财产品是否“银行自营”。
避免理财销售猫腻,选对了渠道,也要选对营销人员,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私下销售非所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取高额佣金,这就是常说的“飞单”。
2017年,新闻爆出民声银行的一家支行,销售虚假理财,涉及金额高达30亿元。这家银行一直是明星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号称保本保息,受到热捧,没想到,事后证明这款产品是支行行长虚构的,根本不存在。
第三,关于自身的投资结构最后,购买理财产品还需要和投资人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才最稳妥。鞋子舒不舒服,脚最知道,一款理财产品再优秀,不适合你,也是白搭。
风险评估重视匹配性。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年轻人的则稍强,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我们最好要做风险评估,选择和自己风险承担能力匹配的理财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
资产配置保证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性也会影响我们的资金安全,遇到突发事件急需用钱,却发现理财产品封闭期很长,且不能赎回,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资产配置,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部分钱买入长期理财产品,追逐更高收益,部分买入短期产品,保障临时的资金需求。
综上,资管新规颁行以来,保本型理财产品逐步推出市场,有关部门有意引导投资人长期投资、自担风险,我们越来越需要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判断理财产品是否稳妥,成为必修课。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识别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看理财收益判断风险。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我是一个RFC认证的理财顾问,我看有些回答中有已经回答了不少的,我就不再重复,我只谈谈额,对写自己的感悟和回答里有一些误区的,我有不少客户也热衷买理财产品,之前确实银行理财都有比较高的理财收益,比如说中信银行就有达到6%的收益,但是正如,银保监会的郭德清所述,现在超过6%的理财就打个问号,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就是要你的本金[捂脸]
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号称影子银行,是一些地方债务包装来的,风险性是比较高的,只是银行代理卖的,而银行本身的一些理财产品相对稳健一些。
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知道银行现在出了一些资管政策,理财产品划归资管公司操作,风险不保底,比之前更加大的风险,尤其是现在是负利率趋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在降低,去年4%的理财收益已经算比较好,我一个客户,也是招商银行的贵宾理财经理这样说的,客户中一些理财达人,也是这样说,甚至建行4%收益的一个理财产品要15万起。如果再高一点5到6个点呢可能要100万起的本金。这个门槛是比较高的,
相对于银行理财这么高的台阶和越来越大的风险,所以不少客户也对这个去年底停售的预订利率4.025%的保险年金收益也是比较看重,毕竟养老金之类确定要支出的,而且要长期支出的,需需要稳健的信托规划[耶],
另外,我看回答中有一个成为注册税务师的说了京东金融上的一些小银行的存款收益比较高,不少在5到6个点,那我就要提醒一下大家,现在地方银行多如牛毛,风险性也是比较大,根据商业银行破产法,存在商业银行的钱最多,最高只能赔50万,就是说从入了几百万也只能赔50万,而几十万呢?不可能给你按最高来赔,是成比例的赔偿,所以千万不要贪图小银行的高利息。我也看到了京东金融APP上的很多投诉,一些人气很高的小商业银行的到期兑付是达不到承诺的[流泪]
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比较稳妥我们认为定义就是基本没有风险或者说风险很低。目前在一般人可以选择的理财方式中,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有好几种,并且不同的产品利率不同,需要根据不同产品来回答这个问题。
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
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的产品,最典型的就是一年期普通银行存款,安全可靠属于传统理财方式,近些年兴起的受到年轻人欢迎的产品是货币基金,代表产品是余额宝。
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目前这类产品处在这一水平的最多,比如可以选择三年期银行存款,一般利率可以达到3.8%左右。最安全的理财产品国债也是这一阵营的产品,三年期可以达到4%的收益率。保险里边的贵族产品大额存单同样三年期在3.8%到4.2%之间。此外在支付宝我们可以看到纯保险客类理财也是这个收益水平。
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
能够达到年化5%的收益率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目前我了解到的可以选择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或者村镇银行五年期存款。上述银行特点都属于银行规模小,但是同样受到存款保险保障的范围。
以上就是区分不同收益率给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全部都是安全可靠的。
我是谈财论道,每天分享财经观点,欢迎关注。
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理财大赛第三季#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低风险的产品不会获得高收益,高收益的产品不可能是低风险的。收益率多少比较稳妥建议参考银行的稳健型理财收益率,各家银行稳健型理财的收益率不会差太多。稳健型理财的风险等级较低,投向也都相似,因为市场上风险可控的产品就那么多。随着市场的波动,现在银行稳健型理财的收益率在3.0%-4.0%左右,以业绩比较基准和浮动收益标注的理财很有可能是净值型,需要提高警惕了,关注风险等级是否适合自己。在此提醒投资者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更要谨慎购买,了解好机构背景,产品投向,切记谨慎谨慎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一般百分之几以下年化率比较稳妥?
很多人都喜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其比存款的利息要高,而且风险也没那么大。那么,多高的利率算是比较稳妥的呢?客观地说,在不同的时期,这个稳妥的利率也是不同的。但大体上,5%以内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妥的。这里说的稳妥是本金基本不会亏损,大概率能够达到预期收益率。
首先,各理财产品是否稳妥,主要看其风险等级。各理财产品的投资说明书里都写了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一般R3级别及以下的都是较低风险。这个风险等级的产品,收益率通常也都在5%以下。
第二,稳妥的理财收益率水平是随着时间而变动的。各理财产品在不同的时点,其收益率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年底的时候很多企业需要资金,理财产品收益率会高一些。国家在货币市场投放流动性或者降息降准的时候,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低一些。
第三,购买理财产品时,注意观察该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和历史收益率,投资比例中权益的和其他风险资产占了多少,尤其是否出现过严重低于预期收益率的,这些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收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