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其实2月3日央行投放1.2万亿逆回购操作,更关键的是在2月4号又投放了5000亿逆回购操作,同时还下调了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这就给了金融市场一个特别明显的信号,保资金市场稳定,保金融体系信心。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你是证券市场的投资人,那最明显的结果就是股市大涨。如果你是普通人,只关心家庭生活的话,那可以说未来物价还要继续上浮。

这总共1.7万亿的逆回购,以及降逆回购利率,就是给金融市场增添了1.7万亿的流动性,从另外角度也就是投放了1.7万亿的货币供应。可以说这么着急,连续推出,还是有点“大水漫灌”的感觉。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从种田的例子来想,大水漫灌中种出的粮食好、产量高、成本低还是滴灌农业种出的粮食好、产量高、成本低?肯定是后者了。但是为了抓时间增强信心,有时候也无法做精细化操作。

但今年国内为了解决问题,应对此次疾病影响,不断的用量化宽松政策来去稳定市场。宏观效果下肯定是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应该能辐射到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当然最重要是应对疾病能影响。这几剂猛药上去了,这几个目标应该都能实现了。

每个经济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针对普通居民来说,可能带来的就是整体社会物价会进一步上浮。道理也非常简单,资金宽松了,泡沫就容易出现了,最后传导下去,只能用物价上浮来抵消泡沫的影响。

现在其实已经可以看到迹象了,本来按道理去年的猪肉上涨,它的后续影响应该逐渐平息,价格应该回调回来。但是受到此次病情影响,反而进一步反转上涨,看后续态势,今年关系到居民日常衣食住行的价格指数,可能回调可能性不大。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齐心合力,一定要让此次的公共危机事件先过去。当一件事平息之后,才能静下心来消除其他事情的负面影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生其所为。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前需要经历的过程。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感谢邀请回答该问题。我说一下个人看法:

2月2日,央行宣布,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不少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央行开展的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落地后,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所谓央行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央行扮演投资者,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考虑到央行的逆回购是一个常规性操作,资金的注入和回收有其周期性,不是大水漫灌,更不能简单解读为救市。鉴于同期将有1.05万亿逆回购资金到期,两相抵扣,央行在2月3日实际净投放资金为1500亿。此次投放当然对整个股市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其核心是特殊时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为央行此次投放更多是为了特殊时期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对普通人并无直接实质性影响。不过如果你是一名股民,对你所持有的股票会有一定间接影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共同交流。

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大水漫灌还是精准滴灌其实质都是货币宽松,这1.2万亿应该只是前戏,大头还在后面;只要货币一宽松便会有行业或领域欣欣向荣,但这一次肯定不会在房地产;基建、5G应用、国产芯片、软件及人工智能领域在国家发展规划之中的项目崛起的速度可能会令世人震惊!但同时由于货币的持续超发不断稀释民众手上的财富,以及在前面受房地产快速上涨影响下举债购房和过度消费,民众如果不及时平衡收支并控制负债,等待他们的就是苦日子了。货币及金融是国家重新进行财富分配的事情,但是消费生活习惯却是直接影响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随着社会财富的膨胀,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问题始终会显现,只是货币超发或者说是货币宽松不可能永远当做万能灵丹,经济周期由扩张必有收缩、有繁荣必经历萧凋,这是自然规律人力只能影响却无法改变规律本身!所以告戒民众勤俭节约不忘初心,减少负债及超前消费回归储蓄消费习惯或许是渡过经济萧凋时期最好的方法。

傲风------2020年02月02日23:08

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也曾长期在央行工作的人,我来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家庭有所帮助。

央行投放1.2万亿元,如果是一次性投入市场,也算是一个天量货币了,这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因为1.2亿元货币投放,相对现在央行M060万亿元来说,至少是增加了60分之一强的货币货币供应量,,也就是市场基础供应量大幅增长,这样必然会引发人民币贬值,导致物价上涨。一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会下降,因为货币贬值导致物价上涨,会使得我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购买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二是我们普通人的财富将会不断缩水,使自己与富有阶层的财富差距越拉越大,加大了社会贫富悬殊。三是对我们外出留学、购物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支出,导致经济压力变大。

总之,央行投放1.2万亿元货币,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我们的生活质量、财富升降、参与经济活动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很高兴你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据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银行2月2日消息,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定运行,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央行此举就是为了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这样做的好处有1.可以稳定各方信心“不滑坡”。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利于保持节后市场流动性充足供应。这为金融机构支持疫情防控、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送出了“定心丸”。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这决定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后,投资者恐慌情绪将有所缓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将是短期的、暂时的和可控的。2.保证金融支持“不缺席”。可以有效舒缓本次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流动性压力,降低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望在第一二季度基本消化疫情的经济冲击,总体而言能够节省政策成本。更多的资金投放不仅有利于烫平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并最终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3.保证抗疫供给“不断档”。由于疫情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金融风险上升,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的债务偿付压力将明显加大。更多资金的投放将会一定程度上防范信用收缩,缓解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由于停工停产、经营萎缩等因素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促进微观层面受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现金流的改善,进而实现宏观层面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战“疫”货币先行。央行此前已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证了中小企业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就能保证抗击疫情的工具不断档,更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如此以来,抗击疫情胜利,经济运行稳定。各个企业,各行各业正常生产经营,人民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有力的保障,难道这不就是这1.2万亿对普通人的实质影响吗?

央行投放1.2万亿,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实质影响?

突如而来的疫情,让国家、企业或者个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资本市场,在春节前就出现了剧烈活动,股市大幅下挫。

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就在2月2号股市开市的前一天,根据国务院金融委员会的要求,人民银行在2月3号、4号,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7万亿,比之前公告的1.2万亿还多了0.5万亿,保持了金融体系充足的流动性。

然而即便是这样,股市在2月3号开盘后,就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局面,将近3000只个股被摁倒在跌停板上动弹不得。无数的散户纷纷恐慌出逃,争相割肉、惨不忍睹。

恐慌在2月4号得到了缓解,大部分股票跌停开盘后,纷纷打开跌停板,开始了超跌反弹。

直到今天为止,股市5连阳,创业板早已收复失地并创了新高。

当然,能有如此局面,和央行的1.7万亿流动性不无关系。至少,央行的出手给了大家充分的信心。

金融是大国之重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则经济稳定。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1.2万亿当然不会直接发到我们手里。但是这1.2万亿的流动性,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这波劫难,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从而降低了失业率。让很多人因此而保住了工作,保住了饭碗,不至于断供。

同时可以有力的保障医用物质的正常生产,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同时有效维护了商品市场的物质供应和物价水平,从而减轻大家的消费负担。

此次疫情的关键时刻,政府各部门及时从财政、税务、金融各个方面制定了各种措施,才让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本次疫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