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别用老眼光看问题。京沪高铁上市是有着特殊照顾和特殊安排的。

过会是刷新纪录的,在2019年11月14日,京沪高铁IPO申请顺利过会,这距离其2019年年10月22日首次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只有23天。刷新了前一年工业富联创下的36天的过会速度纪录。

记得当时证监会还问了一个让人捏把汗的问题,那就是在回复的54个问题中,最关键问题是:京沪高铁总资产规模为1870.8亿元,但员工人数仅67人,人均管理资产规模27.92亿,要求说明其是否为资产管理公司而非高铁旅客运输公司,公司是否有完整的业务体系,是否符合首发办法要求的具有完整的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直接否决其上市的,而且太值得关注了,是从根子上动摇了其业绩的延续性。但是但是呢:广大凑热闹的吃瓜群众们还没消化完这个话题,人家京沪高铁就已经已经过会了,过会了。那你对于人家上市后的表现有信心了把?

看看人家的大股东,十大股东基本都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公司、各地城投公司和平安资管,其中近半股份掌握在中铁投资公司手里。可想而知,未来京沪高铁的分红必然很勤快。上市募集资金,继续扩大营收,然后赚钱分红反哺非上市公司,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估计未来分红会很好,是成为优质蓝筹股票的。

全世界绝大多数高铁都大幅亏损,我们的京沪高铁从2011年开通,3年内盈利,成为第一条实现盈利的高铁线路。看看亮丽的业绩,2018年,京沪高铁的营收为311.58亿元,净利润为102.48亿元,净利润率为32.89%。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38.08%。这个净利润率,还有几家上市公司会比他还高,吃瓜群众有信心了吗?

但是记住一点:除了即将上市的京沪高铁外,以及广深铁路和大秦铁路外,签订了债转股协议的中国铁物也是有望重启IPO;中铁特货也于2019年准备申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对于铁路全行业而言,京沪高铁上市将形成示范效应,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铁路资产上市。是不是新的一轮韭菜运动的开始呢?

但是最少此次,会让大家尝些甜头的。因为京沪高铁战略配售(锁定)的股份占到50%,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概率很低。不嫌少且不贪心的话,赚点小钱是没问题的。

长期看京沪高铁比作长江电力,是可以长期持有现金奶牛,但是也要小心,只要是开始收购亏损资产,那未来就会很悲观的。你们懂的,韭@菜非常懂的。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顺便点下广告赚点小钱。

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从京沪高铁IPO的招股说明书看,本次发行价为4.88元/股,对应市盈率为23.39倍。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06.74亿元。(京沪高铁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为3.73元/股。)

如果仅看发行估值水平,23.39的市盈率不算低,要知道A股主板IPO有条红线就是发行市盈率一般不会超过23,23.39这个数字背后还是有点内涵,这是新股发行中真正意义上突破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首次。

1)但估值不低并不意外着有泡沫,还要看成长性,提升空间大的公司市场会给予高溢价。

先来看一下A股那几家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几家相互对比一下。下图是京沪高铁、上海机场、宁沪高速这三家白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宁沪高速和上海机场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净资产收率(ROE)都超过了15%。京沪高铁比较低,只有个位数7%。但净资产收益率(ROE)是由净利率、周转率和杠杆率三部分构成的,所以我们再进一步看一下细分的结构。交通运输行业里,净利率反应的是话语权和综合管理能力,周转率体现的是投资效率(机场、高速公路和高铁都是需要大量投资的),杠杆率反应的是经营风险。这三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销售净利率远远高于其自身的净资产收益率,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茅台、五粮液也有这样的特点。拆分以后可以看到,上海机场无疑是三家公司里最优秀的,她的净利率和周转率是最高的,而杠杆率是最低的。相比上海机场,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京沪高铁,是低净率、低周转和高杠杆的组合,所以未来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目前的财务数据不是太好看,但这个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京沪高铁的利润也吊打绝大部分铁路局)

上文已经给了一个结论,京沪高铁有很大的成长提升空间。

2)那关键问题来了,真的能提升吗?

从京沪高铁招股说明书得知,京沪高铁近几年发送旅客人数年均增长20%,客座率常年维持在80%,是中国客座率最高的高铁线路。客座率越高,高铁线就越赚钱,京沪高铁持续赚钱的确定性很强,收入稳定增长。

再看费用,京沪高铁的利润表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销售费用,只有一点点的研发和管理费用,最大头的是利息费用。2018年利息支出12.6亿元,主要是因为建设高铁线路时,向银行借的长期借款。不过因为京沪高铁不差钱,每年都在巨额还款,导致利息费用逐年降低(16年19亿元,17年14亿元,18年12亿元),目测今年的利息费用只有10亿元左右。

所以京沪高铁是一家没有营销,又不需要研发,唯一的支出都是还款和利息。员工也非常少,一共67个人,其中25个人还是借调过来的,人工薪酬支出也非常低,这公司靠着一条铁路线,每年就可以轻松赚取百亿元的利润。

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印钞机器,一天能稳定赚2000多万,唯一的支出就是当初造印钞机贷款的利息。随着每年的还款,利息的逐年降低,京沪高铁的杠杆会迅速降低,同时业绩也会非常好看。

结合上文1)、2)给出结论,这公司是可以持续提示业绩的,不难。

3)上市后是否破发

个人认为不会。

估计很多人会把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广深铁路市盈率18倍与京沪高铁相比,在2020年1月3日的网上投资者交流会上,有投资者连续发问:“同属铁路客运服务企业,广深铁路市盈率才18倍,你们则为23倍,是否合理?有可比性吗?”京沪高铁方面则回应,市盈率有不同计算口径,并称广深铁路与京沪高铁同口径市盈率为28.01倍。

以绝对估值看,广深铁路其实比京沪高铁更贵,且广深铁路资产并不比京沪高铁好。另外新股上市后表现还要看市场氛围,目前在上证指数已经突破3050的压力,短期最差也是在3000点左右震荡,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比邮储银行上市那会好很多。

更多投资观点,请点击关注!

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很难的,两者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市场环境也不同,目前股指已经突破3000点,临近3100点。

京沪高铁发行市盈率是23倍,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收购京福安徽公司65.0759%股权,收购对价为500亿元,不足部分将使用自筹资金。

京沪高铁是基础设施投资商,现金流稳定,但业绩增速缺少想象空间,属于蓝筹股,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月-9月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79.03亿元、90.53亿元、102.48亿元、95.2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87%。

公司拥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2016年-2018年,其毛利率为42.33%、46.08%、47.69%,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月-9月,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2.58亿元、295.55万元、311.58亿元、250.02亿元,根据此数据测算,净利润率是30.1%,30.6%,32.9%,38%,这样的盈利能力堪称典范,净利润率和毛利率不断升高,背后原因何在?可能与旅客增长较快有关。

2016年-2019年9月底的三年一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53%、18.76%、15.67%、14.62%,负债水平较低,负债低,财务费用少,但收购标的需要500亿元,募资只有3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以后更少,意味着需要筹集资金200亿元左右,如果依靠银行借款,200亿元贷款年度利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照5.5计算,大约是11个亿,相应就会减少公司盈利,相当于18年盈利10%,

京沪高铁收购的资产,2018年、2019年1月-9月,京福安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7.66亿元、13.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12亿元、-8.84亿元,从这一数据看,亏损有收窄的迹象,如果按照这一水平,收购以后减少盈利大约也是10亿元左右,高铁盈利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培养过程,

IPO募集资金收购资产以后,等于是年度暂时减少盈利大约是20亿元,从目前看,收购标的与京沪高铁相比营收规模很小,未来对京沪高铁的盈利增加也不会很明显,

京沪高铁IPO价格4.88元,对应18年净利润102.48亿元,每股0.209元,市盈率是23.35倍。目前可比公司不多,硬要比较,就拿广深铁路、大秦铁路来作为参照物,广深铁路市盈率19倍,大秦铁路7.5倍,估值不具有明显优势。

所以我不是十分看好京沪高铁上市以后的股价表现,如果有炒新,还是需要谨慎看待 的。

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京沪高铁和邮储银行两个虽然都是大盘的股票,而且都是大屁股的股票。很多人都担心中签者会不会出现当初邮储银行那一幕!

我个人觉得完全不用担心。

第1点,大盘所处的位置不一样。

当时邮储银行所处的位置是大盘正处于摇摇欲坠,洗盘的阶段,很多外场的资金根本不敢进来。

现在大盘的位置已经过了3050点,已经突破了牛熊分界线,场外的资金根本不用担心,进不来他们会一股脑的往进来。

应该说如果一旦突破了3050这个位置,无论是技术面的还是消息面的以及基金的配置,都会大幅度地涌入进来。

所以这个位置根本不用担心新股会破发的情况。

第2点,行业性质不一样。

京沪高铁,它是具有垄断行业的性质,他自己经营的东西跟邮储银行经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京沪高铁是中国的一个名片,而高铁是经中国的名片,想想看中国有几个高铁行业一个中国中车,其余的就没了。

而邮储银行,想一想看中国有多少的银行,除了四大行,还有其他的小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等。邮储银行可以说算是一个传统行业。

一个高新技术的行业和一个传统行业相比,肯定是京沪高铁行业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不会出现你所说的那种问题。

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下周一京沪高铁“打新”,4.88元/股的发行价格,发行总数为628563万股、网上发行94284.4万股,申购上限94.2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942万元,发行市盈率为23.39倍。最近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净利润在1100000万元至1200000万元,同比增长7.34%至17.1%。

个人认为对于上市首日可能会有着一定的上涨,但之后大概率会是破发。为什么?因为发行的估值水平有些高。可能这家“巨头”上市公司未来仍旧有着很好的增长性,但不管从现在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还是对比其他市场铁路板块的上市公司,个人认为破发的概率较大。

公路铁路运输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本身估值区间就不高,就那现阶段A股其他类似公司估值水平而言,虽然较京沪高铁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均是公路铁路运输板块上市公司,大秦铁路动态市盈率7.5倍、宁沪高速12倍、招商公路12.3倍、广深铁路18倍、深高速8.8倍。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没有20倍。

虽然这些公司对比京沪高铁有着不同,毕竟京沪高铁不管是相关概念还是旅客运输、提供路网服务等都要强。但,这个估值水平的差距未免有些大了。不仅仅是A股,对比我国港股同行业公司估值水平也是达不到20倍的水平,甚至平均估值连10倍都没有。

当然,如果参照美国美股市场,铁路运输倒是有的公司能达到十几倍,也有的能达到二十几倍。但是,京沪高铁的发行市盈率为23.39倍,就算参照美国美股的铁路运输公司估值,也只是相近。

所以,我认为京沪高铁上市以后,中签者可能会与邮储银行类似的一幕,上市首日不破发。但,毕竟邮储银行有着“绿鞋机制”,现在京沪高铁有没有绿鞋机制还不得而知。但从京沪高铁发行市盈率而言,大概率首日过后会破发。

下周京沪高铁4.88元发行A股,融资305亿!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

加州京沪高铁将正式发行,京沪高铁是A股市场的巨无霸,融资的额度达到了305亿元,远超邮储银行的融资额度,那么中签者会出现邮储银行的一幕吗?我个人认为这种概率比较低,邮储银行上市之初,由于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度,在发行的时候采取了绿鞋机制,保证邮储银行不能够破发,并且平稳运行,随着3000点的突破,银行股发力,邮储银行一度曾经涨停,现在可以说是比较平稳,但从远景上来看,邮储银行依然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可能出现大的涨幅,所以在中签的时候,很多中签者选择了弃购,就是考虑到邮储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但京沪高铁跟邮储银行很大程度不同,首先京沪高铁的业绩比较稳定,而且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趋势,京沪高铁连接着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的畅通,京沪高铁所带来的收益会成倍的增加,所以从价值的角度来讲,京沪高铁的营收能力一定会比邮储银行强很多,虽然A股市场并不是完全的价值投资,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和完善,价值已经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核心价格的重要支撑,所以从这一个点上来说,投资者不必担心京沪高铁破发,如果中签,不必选择弃购,只可以长期持有,博取一个波段性的收益!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