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一字跌停!你对这种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类公司,已经无法用金融逻辑和投资理论来分析了。唯一能对股民说一句话的就是:让公司自己玩儿去吧,在有生之年绝不买他的股票。那未来每年看此类新闻,不就是欢乐多多吗?而不会受伤。
德先生以前做过投行,作为做上市顾问,看到此类新闻,不禁微微一笑,想到过去碰到的案例,针对基础种植类公司上市,这个手段虽然拙劣,但是一般都是屡试不爽,特别考验监管的智慧和决心。
过去总谈论证券投资的风险,不论是所谓技术派还是基本面分析派,总是就公司财务数字和k线谈来讲去。其实这种评论股票方法也没错,但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在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必须合规运作,而且监管完善的基础上,否则那就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投资人最重要需要识别的风险,那就是公司的道德风险。
獐子岛可以说评论成为证券史上道德风险最高的公司之一。每年出的公告都让股民心惊胆战,也让交易所和监管感觉到深深的无力,那更是让审计师事务所心惊肉跳,同样也会让公司律师感觉到语言的苍白,不知道如何为上市公司进行辩解。看看交易所的关注函,就透漏出愤懑、憋屈和对于公司的发自内心的郁闷。如果多几家此类公司,估计交易所会抑郁的!
农业种植类的公司本身风险就大,监管部门也明白如果公司不要face,那监管难度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一家农业种植类公司上市前,监管部门都会特别小心。但是人心藏在身体内,监管部门也不是x光机,无法知道未来的险恶变化。
獐子岛就是道德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从常识推断,这么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在之前三年经历过扇贝跑了,扇贝又回来了,扇贝又受灾了这些大起大伏的变化之后,公司应该会建设完备的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但是每一次为什么毫无征兆的就会爆出一个大新闻,而没有日常通报机制呢?这可能我们就得用阴谋论来去推测,每一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都在耍着一个新花样,都在利用种植类公司的特殊性,不断的蒙骗股民、监管以及各类中介公司。
其实监管也不是没有办法,在之前证监会立案调查以及进行了处罚之后。面对这种完全对监管漠视的公司,是不是可以出一些特殊的日常监控安排呢?例如让会计师事务所每月进行调查,让上市公司每月出临时报告,让稽查局每月造访一次上市公司?这些费用全部归上市公司来承担,让他自己买单来来让外部机构进行日常的监控。你不是想做坏孩子吗?你不是想做顽皮的孩子吗?那么加大日常监察成本,专门针对獐子岛出一个个别调查报告,未来再出现类似公司,都可以参照使用。
以德先生估计,未来獐子岛上市公司的命运凶多吉少,股价已经跌去90%,未来还能如何呢?我们的监管也可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监管啊。过去的套路不一定,现在还能玩过去。如果本着为股民负责,为监管的严肃性负责,这种害群之马的上市公司不要也罢。
分享给股民一句话:看指标看k线都是小计,看道德风险,看管理层才是大道。不要只关注于那些小技巧,而更要应该认清大道。即使此次獐子岛侥幸逃脱,股民也应该此生不碰此类公司,除非其脱胎换骨,连股东带高管全部整换。
“用脚投票”,就是指当你不欣赏,不理解,不掌握这家公司情况下,远离他,让他自我表演,自我消亡。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獐子岛一字跌停!你对这种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有什么看法?
今天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称公司近日经过抽样检测,发现2017年播种的扇贝亩产不足2公斤,而2018年播种的扇贝亩产不足3.5公斤,大幅低于10月亩产25.61公斤,所以公司要进行存货减值了(也就是说准备亏损了),这是一个扇贝跑了的故事,要问我怎么看?有四个看法:
第一、汉字不够 用了这是关于上市公司的扇贝跑了的连续剧,剧情是这样的:
第一季:扇贝跑了,所以我要减值!
第二季:扇贝又跑了,所以我又要减值了!
第三季:扇贝叒跑了,所以我叒要减值了!
第四季:扇贝叕跑了,所以我叕要减值了!
第五季:扇贝又又又又又跑了,所以汉字不够用了!
所以,笔者的第一个看法就是獐子岛的行为对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构成了重大挑战——汉字不够用了!
第二、你总不能说他做假吧这个事情昨天刚刚发布公告,监管部门也下发了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合理性和造成的影响。
但问题是,这不是第一次了,獐子岛公司的扇贝已经跑了多次了,最后公司也没什么事情,反正扇贝就是“没”了,上市公司的300亿现金都可以没了,说是会计差错,几个扇贝客观结果就是“没”了,你还能怎么滴?打个电话,让扇贝游回来?
还是说扇贝被外星人接走了?
你又不能说他是造假,监管部门都没有定性的事情,你也只能提出合理的质疑,对吧。
第三、这次持有獐子岛的散户亏了也怨不得他人獐子岛的扇贝跑了,又不是第一次了,连汉子都不够用了这种惯性跑了的公司,您还持有他的股票,您是怎么想的?嫌钱多了花不完?
獐子岛的扣非净利润多年连续亏损,财务报表一看便知,财务情况如此差的公司,你就真的在3700家A股公司中找不到更好的呢?这么烂的财务报表,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货色了。
大部分人对獐子岛避而远之,但是还有4万多的散户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股东数量为4.39万户,其中恐怕4.3万户都是散户吧。
第四:山外有山楼外楼看看獐子岛的股价K线走势:
日线的,是不是感觉从今年初的5.64元的高价跌到现在的2.7元,很惨了,因为股价腰斩了啊!
再看 看周线,你会发现,5.64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头而已,看看5.64之前的山头,高多了,2015年的最高价是22.5元,直接跌去了75%。腰斩和这个相比又算什么?
你以为周线就很惨了?再看看年线,才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楼外楼!
有人说了,上面是除权的股价,不算数的,要看复权的,好吧,下面看看复权的K线图: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是看重獐子岛哪一点了?钱多了花不完?
监管机构固然是要加强监管,但是监管机构碰上你这种投资人,他们也没办法啊!
如果说康得新、康美药业之流你还可以说是对方的责任,毕竟是财务作假,但是獐子岛是惯犯啊,和惯犯谈恋爱,您是缺爱吗?
獐子岛一字跌停!你对这种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有什么看法?
其实獐子岛的做法,已经属于公开耍赖,套路就是讲扇贝的生死传奇。个人认为,这公司本身毫无价值,当然只是个人认为。
獐子岛现在的意义在于成为一个经典的反面例子,这个公司提示养殖业的风险巨大。
股票是个奇特的东西,本质是以诚信为基础,共同投资共享利益。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暗含了深层次的意思,诚信第一,其次,利益要有足够大才可以共享,利益不够大的时候,能够分享的,必然是有便利条件的大股东和公司管理人员!养殖业,从来都是一个薄利润行业,因为有巨大风险,有行业低话语权特点,这就是说养殖业难以达到股票要求的“利益足够大”的条件,因为养殖业利益不够大,所以扇贝会反复跑路,死亡,其本质是利益的归属问题,不会属于小股东。
诚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长大后没办法改变,只有公司盈利可变化。
比如,一家养虾的公司,两个人合伙,一人不管理,只是财务投资,另一人管理公司,而管理公司的人把虾私下卖掉,告诉合伙人虾冻死了,被风吹跑了等等,本质是虾被私下卖了。这就是诚信不够与利益不够大的缺陷。另一个合伙人,不可能蹲着守着,结果必然是退出。
獐子岛的扇贝,在提示大家防止养鸡,养猪,养其它的公司出现类似情况。买养殖公司的股票,等同于你将钱交给大股东来搞养殖,问题是,大股东会私下卖吗?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养鸡养猪利润够吗?会分给小股东吗?
如果养鸡的公司,每年赚20%利润,大股东每年赚19亿,他会很乐意拿出1亿与小股东分享,分享的是快乐,如果公司有时候有20%的利润,有时候亏损20%,平均利润率不到5%,平均每年利润不到5000万,这时候,大股东只想全部据为己有,不想分给小股东。甚至有的养殖业公司,名义养殖,实则是个代销商,更是难搞利润,这就是养殖的特点。
行业属性决定了扇贝跑路。
我总结出了扇贝的规律,扇贝会根据股票K线图决定跑路与否,一旦股票行情不好,扇贝就会自动死亡,一旦扇贝看到股票K线图上升,它就不跑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