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银行表态作秀的成分更大,而且在自杀案中,我认为银行信用卡部门是有违规嫌疑的,家属其实可以向银监会投诉这些银行,让他们受到处罚。

曾经在十几年前,台湾,韩国和日本也出现过卡奴浪潮,有很多卡奴自杀和抑郁。后来经过金融监管部门的强力介入,得以缓解。

1.银行信用卡在客户申请办理过程中,要进行风险审查,必须要拉出客户的征信报告作为审查要素。14张信用卡,后面发放信用卡的银行部门是完全可以在征信报告中看到已发卡信息和授信总额,一个工作还不久的小律师,月收入几千元,怎么可能得到这么高的授信?后发卡的银行信用卡中心还不拒绝发卡?这是严重违反银监会的3了解原则,“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风险,了解你的产品”。我觉得违规发卡是跑不掉的。死者家属可以去向银监会投诉这些银行信用卡中心,给死者讨一个公道。

2.银行高调宣布免除债务,其实只是一个作秀。其实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死者如果没有财产,家属也不继承遗产,那么死者的债务会自然豁免。明显女律师是没有任何遗产的,所以银行是否豁免,都拿不回来透支欠款。家属只要不继承遗产,银行也无权向家属继续追偿。所以家属是没有义务去帮死者偿还银行信用卡透支额的。银行这样表态,其实还是挺恶心的。

3.现在乱发信用卡是银行恶性竞争的结果。银行作为国家持牌的金融公司,一方面要赚钱挣得盈利,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愈期,最重要的还要担负起社会责任,需要引导正确的金融观念。现在这样操作与那些高利贷公司、网贷公司,行为又有什么不同呢?

4.这件事也给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和他们远在异方的家属提个醒。年轻人要量入而出,可以适当超前消费,但一定不要把自己陷入无法偿还的恶性循环中。家属也要更关心异乡年轻人,及时沟通,观察它的消费和收入之间有多大差距,扶持他们走入人生的正确道路上。

这个悲剧令人惋惜。通过司法考试是非常难的,本来这个女孩可以有大好的人生和前途。最后被这些银行的乱发信用卡所坑害。希望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尽快加大信用卡的乱发卡管理力度。

觉得好,关注我,多点点赞,我还有其他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可以做扩展阅读。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珠海28岁女律师助理烧炭自杀后,留下14张信用卡欠款87.8万元的新闻,近日持续发酵,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记者最新获悉,已有国有银行通过某些渠道向媒体透露,已确定将免除陈某欠款。据悉,陈某于2015年4月从该国有银行开具了信用卡,额度仅为2.5万元,截止目前,欠款为25150元。

虽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死者本人有密切关系。如果不是因为种种原因过度透支,导致负债累累,最终烧炭自杀。但是,银行滥发信用卡,让持卡人疯狂透支,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我们一直强调,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要有度、有底线,要依据经济发展规律稳步发展,而不要透支企业信用、透支社会信任。很显然,银行在信用卡的发放方面,是出了问题的,也是透支了信用和信任的。如果能够控制每个人的持卡总量,如三张或者四张,且透支额度放低一些。纵然有的人想透支,也金额有限,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所以,对此起事件,有关方面应当介入,看十四张作用卡都是什么时候办的,为什么不通过银行征信系统对持卡人的办卡情况进行了解。我的建议是,应当界定持卡人前五张卡是合法的,透支资金也合法,家属需要偿还。如果考虑到持卡人已经自杀,银行可以减免一些,以减轻持卡人家属的负担。其余则都是银行恶意办理的,死者透支的资金,应当全部豁免。同时,追究办行机构和推销人的责任。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珠海28岁女律师助理烧炭自杀后,留下14张信用卡欠款87.8万元的事件近段时间持续发酵,很多人在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在纷纷质疑银行的信用卡授信体系。

我国监管政策明确规定,银行信用卡不能过度授信,必须实行刚性扣减。

信用卡做为一个零售业务,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信用卡给银行贡献的利润每年都在不断增长,所以现在各大银行对信用卡都非常重视,大家都在卯足了劲使用各种办法去推广信用卡,甚至有些银行为了占领信用卡市场份额不惜违规进行审批,比如对那些条件不符合或者负债很高的人仍然给他们授予大额度的信用卡。

在银行这种过度授信的情况下,很多人拿到信用卡之后消费完了却没有能力还钱,所以导致目前很多人信用卡欠款越来越多,银行的信用卡坏账也越来越多。比如截止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逾期超过6个月以上不还的余额达到了788亿,如果把逾期一个月以上未还的余额计算在内,保守估计当前信用卡逾期的账单至少在5000亿以上。

最近几年,因为信用卡欠下巨额债务没法偿还走向极端的人并不在少数,对此监管部门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比如2014年6月份,上海也曾经发生过一家三口因为信用卡透支50万多元无力偿还,然后烧炭自杀的事情,当时这个事情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反响。

随后在2014年11月份,上海银监局发布了《上海银监局提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6条监管要求》,其中第一条指出,要完善授信管理机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申请人综合还款能力和已获他行授信等因素,统一决策确定本行信用卡业务授信风控原则和标准。“刚性扣减”政策应覆盖至全部新发卡客户和已有固定额度调升客户,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刚性扣减”监管要求。

上海银监局发布的这个监管文件再次强调了银行审批信用卡时候的刚性扣减。所谓刚性扣减就是银行在审批信用卡的时候,必须根据申请人的总授信额度进行减扣,本行授信的额度必须在申请人总授信额度范围之内。

银行授信额度=申请人最大格授信额度减去刚性扣减额度。其中最大可授信额度=(银行认定的工作收入+其他收入)*放大系数(2~3)*身份系数(1.0~2.0)*其他系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条件判定,他的综合授信的额度是10万块钱,然后这个申请人已经在其他银行有两张信用卡,两家信用卡的授信额度是8万块钱,他在第3家银行申请信用卡的时候,最大审批额度就是10万-8万=2万块钱。如果总授信额度减去其他银行的授信额度之后余额为0,那银行就不能再给申请人授信。

虽然银行免除了死者2万元的欠款,但不能免除相应的责任。

监管部门三番五令的要求,银行必须按照刚性扣减的监管政策来执行,但最近几年各大银行为了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了监管政策的要求,银行在审批信用卡的时候,只要申请人信用良好,不管他负债多少,基本上都能够获得通过。甚至有很多银行可以以卡办卡,比如某个银行授信额度是5万块钱,这家银行可以在这个额度的基础上进行翻倍。

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条件一般的人,信用卡授信额度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比如题目所说到的这个女律师处理,我估计她在珠海一个月的收入也就1万块钱左右,按照她这个收入水平,总授信额度应该不会超过30万块钱,但是现在14家银行最总共给她授信了80多万,明显存在过度授信的行为,也就是说有一些银行在审批的时候并没有执行刚性扣减的监管政策。

所以对于这些违规审批信用卡的银行来说,并不是免除申请人2万块钱的账单就可以了事,而是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罚。

最后建议大家使用信用卡一定要量入为出,不能过度消费。

虽然银行没有执行刚性扣减,银行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最终信用卡是否过度消费,关键还是要看持卡人自己的行为,因为卡在大家的手里,具体怎么消费完全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己没有能力,却每一天都在刷信用卡,而且刷卡消费没有计划,也没有节制,所以负债很多。目前90后平均负债达到13万左右,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信用卡过度消费带来的。

所以在这我们建议大家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一定要量入为出,刷卡的账单一定要在自己收入的承担范围之内,一定不要超过自己收入的承受范围,否则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最后信用卡只是一个金融工具,信用卡并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信用卡对于大家来说有帮助,但是如果大家不会合理的使用,它也会变成一个魔爪,所以大家要学会合理消费,合理规划,千万不要盲目消费。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人命只值2万了,活着真慢难啊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我觉得银行应该跟着去要回来那些钱

珠海“卡奴”烧炭自杀案续:国有银行表态,免除死者欠款2万余元, 你怎么看?

以后会越来越多的卡奴自杀,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负债累累的卡奴一旦没工作还不起钱就是死路一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