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不知道提问者所说的“舒服”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从我个人的写字感受来说,“写得舒服”这种体会,绝对是使用好宣纸的时候。

宣纸是书画艺术的完美搭档

用于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的时候,宣纸、正宗的宣纸绝对是“完美搭档”。

无论从作品的效果,还是创作时的感受,抑或是能够传世的时间,几乎都没有广义上的其他之选。

正如郭沫若先生早年题写的“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这样,

【妙味】!

岂止是单纯的个人创作时的感受。

写毛笔字有多种方法

诚然,提问者之所以有“报纸写字比宣纸更舒服”这样的感觉,可能只是自己的写字方法还局限在某一个局部时期,或者说行笔用墨的感受,还没有到“轻松驾驭控制”的程度。

我们知道,宣纸和报纸,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最直接的区别在于“墨迹会不会发散出去”。

写过毛笔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初学的时候,写得慢或者笔毫蘸墨过“饱”,都会对写出来的字迹产生影响。

如果当时使用的是宣纸,无疑,墨迹扩散,会使得写出来的字糊成一团黑,这就“感觉很不舒服”了……

另外,宣纸因其制造工艺的原因,使得表面摸上去写起来不如报纸“平滑”;这种区别也使得部分书写着觉得“宣纸阻力大”,从而也可能产生“不如报纸舒服”的感觉。

但,君不见,更有不少的人,在写字的时候,要的就是“厚重的阻尼感”么?

器材也是艺术的一门课

俗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单就文房四宝的器材来说,便有众多的品种,且各品种分支里面都有跨度很大的“好坏档次”。

要想创作达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好的器材无疑是有着非常现实的“存在道理”的!

作为爱好者来说,对于这些“等级”不同的器材,还是要多多摸索,最终才能探索到个中“妙味”的!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报纸上写字怎么比宣纸上写字感觉的舒服?不明白怎么回事,我们只要在宣纸上写一个字,再在报纸上写一个字,仔细体悟比较一下就可以明白了。因为宣纸吸墨,纸质柔韧粗糙,而报纸属于新闻纸,是专门为了印刷报纸而生产的一种纸,这种纸的吸墨性没有宣纸强,甚至没有熟宣的吸墨强,再者报纸的纸面相对细腻一些。由于这个原因,报纸上书写时墨基本不会渗入纸的纤维中的比较少,也与毛笔的摩擦力小,阻力小,所有书写起来感觉更滑顺一些,而宣纸则不同,即是蜡染纸,毛笔与纸面的滑顺度仍然要低许多。

但是报纸上这种舒适度对于我们初学书法并不好,练不出书法的技法与笔力 。再说,报纸上练字一般不会画界格,如米宫格,回米格等,也不便于初学书法掌握字的点画与间架结构。所以不见建议在报纸或者胶版纸上练习书法。实际上,使用这类纸或宣纸以外的其他纸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书法或者说有志与书法艺术追求方向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条件许可,建议最好在宣纸或者元书纸,毛边纸上进行书法临练习,毕竟这些纸是我过书法专门用纸,这些纸是专门为中国的书法而生产的纸。

那么,究竟不同纸质上的书写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呢?下面是翰墨书道搜集到的大师级的书法家启功先生在不同纸上的书写效果我们可以比较下看看,学习写字与书法创作,究竟是哪一种纸好呢?

上面报纸或者旧书上练字的效果,由于不吸墨,感觉有写浮,缺少那种笔沉墨实的感觉,而是有一种线条浮在纸上的感觉。字虽然是启功先生写的如果和下面的几种纸上的书写,明显有很大的区别。

上图似乎是专门临摹学习书法的一种用纸,显然线条要厚实许多。

这一张纸上的字仍然属于书法练习纸上的书写。

我们再看一些比较正规的专门用于书法创作的纸上点画线条的形质效果。

这个“鹅”字显然是写在宣纸上的,其点画线条的形质就要更加突出一些。如果我们看一下下面的这件作品,其点画线条就厉害了,几乎每一点画线条都具备了锥画沙,屋漏痕或折叉股的线条形质。不但形质好而且墨韵丰富,一点一画充满了情趣韵味。而在旧书纸上的书写,就没有如此丰富的感觉,点画线条虽然非常顺滑圆,但点画有些呆板的感觉。

实际上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不但因为纸不同艺术效果区别非常大,甚至笔墨纸砚或心情都会影响书法创作。报纸书写,因为纸的质地问题,留不住墨,纸的吃墨度不够,虽然写起来顺,速度快而畅达,但因为留不住,许多的书法技法根本就无法练出来,比如顿挫技法、迟疾之法,线条的浑厚朴茂的坚实厚重感以及那种笔力千钧的感觉,就无法表达。再报纸上表达光滑顺腻的线条最容易。

如果要想学习书法追求书法的艺术效果,或者走专业化的书法创作道路,建议还是使用专门的书法学习与创作纸为首选。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初学乍练,在报纸上画画可以,真正写好书法,还是在宣纸上!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材质,二是心理。

材质

报纸和宣纸的材质不同

报纸的原材料是机械木浆(或叫:磨木浆),利用机械方法磨解制成的纸浆。成纸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具有吸墨性强,不透明,纸张柔软、平滑的特点。

据专业人士介绍,由于木材中的木素和其他非纤维素绝大部分未被除去,成纸易变黄发脆,不能长期保存。另外,纸张中的纤维短,非纤维素组份含量高,成纸的强度低。

宣纸的原材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也有些纸用竹子),利用机械或手工的方式制成的纸浆。制作工艺复杂,程序较多,简单地说:筛选、制浆、蒸煮......直到最后捞出成纸。成纸具有柔韧性强、吸墨好的特点。

原材料中的木素和其他非纤维素绝大部分被除去,成纸不易变黄发脆,能长期保存。另外,纸张中的纤维长,非纤维素组份含量低,成纸的强度高。

报纸表面相对光滑,纤维短非纤维素组份含量高,书写时不易湮墨;宣纸表面相对粗糙,纤维长非纤维素组份含量低,书写时易湮墨。所以,在报纸上写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心理因素

一句话说完:报纸的价格低,而宣纸的价格高。

当天报纸1块、2块,一份好几张,旧报纸论斤称,100块钱能买一大堆,估计够写一年——价格低廉写多少都不心疼,写好写坏无所谓。

宣纸少则三五块一张,多则几十块一张,100块钱买不了多少,几下就用光了——价格高昂写废一张都心疼,写好写坏有所谓。

因为在报纸上写没有顾虑,在宣纸上写顾虑重重,所以在报纸上写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哈哈!

如何选择

如果只是为了练字,可以选择毛边纸,一是材质接近宣纸,二是价格低廉,不太建议使用报纸(练习字的间架结构可以用,练习用笔就算了)。练字的最终目的是把字写在宣纸上,而报纸和宣纸材质不同,长期在光滑的报纸上写,对将来转到宣纸上并无好处,甚至还会因为宣纸滞笔而写不好字。

经验之谈,供参考。

我是二小,谢谢楼主的邀请。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阅读过的报纸或者过时的报纸都是没用的,除了卖废品就是练毛笔字的首选,因为在报纸上写字可以无拘无束,原因就是废报纸不需要花钱买,字写好写孬最后还是能卖废品,但是宣纸是花钱买来的,并且上边干净整洁,写字自己就会不由自主用心,就想写好,心里无形中会有小压力,不能像在报纸上那么随心所欲泼墨挥毫,所以本人感觉练习书法在报纸上比宣纸上写的舒服些!您们认为呢?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

练习书法,为什么在报纸上要比宣纸上写得舒服?在报纸书写感觉舒服其中的原因有三:

其一,报纸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熟宣特性相似,因此在书写时基本不太考虑蘸墨的多寡;

图片:米芾《焚香帖》

其二,在报纸上进行书写时,精神是放松的,而此则暗中符合了“书者,散也”的要旨;

图片:《脚气帖》

其三,报纸算是废物利用或者是价格低廉,即使是乱涂乱画也不心疼,倘若不信的话,你换张数千元的宣纸来试一试。

其实,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宋四家中的米芾,在早先学习书法的时候一直写不好,有次他听说隔壁县城有一个秀才的书法非常好,于是就特意上门请教。秀才听完米芾的讲述后对米芾说“我可以教好你,但是你跟我学习书法一定要用我给你的纸,而且我的纸张收费很高,你若同意的话那我就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了”。米芾思量再三后决定了下来,花费了不菲的价格从秀才手中接过纸张,回家后,在练字时每书写一个字先把字想好后然后再动笔,如此一段时间后果然书法大进。

图片:淡墨秋山诗帖

其实,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大家都很明白不是秀才纸张贵的原因而是米芾练习的方法不对导致的。这跟题主的问题有类似的地方,因为,纸张价格低廉导致在练习时没有做到意在笔先导致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看似舒服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不然。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