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这些名字,顾名思义,生,意思就是指“生产出来之后未经过处理的”,那么对应的“熟”字,意思便是“经过了一些处理”。生与熟,在这层概念上的含义与其他收藏品的表述类似,如出土物件用的名词“生坑”、“熟坑”;盆景名词“生桩”、“熟桩”,生与熟,表达的都是接近“有没有经过处理”的意思。
宣纸的品种有很多,大家按照“生熟度”来进行划分种类的时候,主要是针对“遇水墨扩散程度”这个特点的。
我们都知道宣纸一个很大的亮点是生宣遇到水墨会在一定程度上墨迹扩散开来,但有些创作的特点,又要求墨迹不能扩散或过度扩散,于是便有了半熟宣、熟宣这些“处理”过后的品种出现。其中生宣遇水墨的扩散性能最强,熟宣基本不扩散,而不同生熟度的“半生熟宣”则介乎二者之间。
不同生数度宣纸的特点这里既然是针对不同熟度的宣纸说特点,那么理所当然主要指的便是其水墨的扩散性了,而不是指宣纸的全部特性,后续文字全部以此为范围而述,并非是说宣纸除了这种特点便没有其它特点了,特此说明。
① 生宣
生宣纸之所以墨迹上去后会扩散,主要是因为宣纸的制造过程中,纸浆中的原料没有加入胶性物质,其内部结构只是细小的植物纤维随机搭积形成,故纸张内层是有纤维内部的空隙以及相互之间空隙的,当遇到水夹带更细的墨粒之后,便会在液体的张力及重力作用下“到处流动”。
即便是低廉的机器宣纸,只要不加入胶类物质,水墨便可以在纸张内部通行。
这种特性,在书画创作时我们人眼看到的,便是“生宣遇到水墨之后墨迹会扩散”的现象。
经验表明:墨迹在生宣中的扩散程度与纸张的原料配方、纸张的干湿度、使用墨的胶性轻重、使用墨的质量、笔毫含水的程度,都有着直接关系的。
一般来说,使用生宣创作的作品,因墨迹(墨粒)会渗入纸张内部,故可以获得更多的墨韵层次以及特殊的过度效果。
② 熟宣
有些创作,必须要屏蔽掉宣纸的洇墨效果,比如工笔画以及慢笔书法、小楷书法等,都有更为精细的线条,要求墨迹不宜扩散,否则会令作品涨成墨猪。
于是,针对这种要求的熟宣便应运而生了。
遇到墨液几乎完全不会被吸收、也不会在纸面上扩散的宣纸,便是熟宣。
既然生宣纸洇墨的原因是内部结构有空隙,那么,堵上这些空隙不就不会洇墨了么?
人们于是便想到了利用“在纸张表面印刷化学涂层、将生宣浸泡于胶性溶液后晾干”等办法,来实现加工熟宣。
胶性溶液使用得最多的是胶矾溶液,其次有豆腐汁、白芨液或厂家自行研制的药剂,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配出的溶液一定要具有黏性或者胶性的特征,这样干燥之后,才会堵上纸内空隙。
我们市面上看到的矾宣、豆腐宣等熟宣,便就是这样浸泡后晾干制造出来的。而泥金、泥银等涂层类熟宣,则是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纸张的完整铺上一层化学粉剂,从而实现熟宣的效果。
熟宣有个不好的特点是容易”漏矾“。
从加工的原理我们可以想象,当这种使用胶性物质堵住纸内空隙的宣纸存放过久之后,自然的化学反应以及空气氧化等因素,极有可能令“原来成片无缝隙的胶质部分断裂、收缩、破损”现象出现,那么本应该堵住的宣纸内部缝隙“局部破了”,这个时候如再进行书画创作,便会出现“墨迹会局部意外扩散”的现象,大家称这种现象叫“漏矾”。
正因为熟宣有这种特点,所以一般用户很少一次性大量购买熟宣,尤其是矾宣和豆腐宣。
经验表明,此类加工纸张保存以3年以内为佳,平时不使用的,最好密封起来保管。
③ 半生半熟
半数半数宣纸的特点表现在洇墨上,主要是:既非完全不洇,又不像生宣那么严重。
当半生熟的纸张遇到墨液时,墨液的扩散程度(速度)介于生宣于熟宣之间。且不同的加工原料会制造出诸如“三分熟、五分熟、7分熟”等不同程度的半生熟品种,此类纸张一般在出售时都会有标注或者商家会告知。
半生熟宣纸加工制作方法与熟宣类似,区别是使用不同浓度的浸泡液,只要控制好浸泡胶性溶液的浓度便可控制住纸内空隙的封堵程度,因此,“控制并使用不同程度的纸内缝隙封堵”便可加工出不同“生熟度”的加工宣纸。
半生熟宣纸也有“时间久了会变异”的特征,因此一般也不要一次购入太多。
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一般初学者都是小心翼翼的,行笔速度较慢,且笔毫的控墨会比较生疏,从大多数人的偏好来说,还是选择半熟宣纸或者熟宣为上。
否则的话,一上来就选择要求高的生宣,写10个字有8个字最终变成一个大墨团,那对初学者的信心打击是残忍的很大的额外的……
身边有面对面的书法老师最好,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如果身边没有可以面对面指导的老师,那么有如下建议供参考(当然也可不听我的):
- 原则上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依据自身的书法水平以及纸墨控制技术,尽量选择生一点的宣纸,以便尽量早、尽量多领悟水墨的魅力;
- 初习的字大小在3cm见方以下的,建议选择熟宣,如二王、小楷、瘦金体。
- 初习字体在3-8cm左右的,如颜、柳以及隶书等,建议选择半生半熟选,可酌情使用生宣。
- 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如行笔的速度和纸墨控制的水平较好了,尽量早日使用生宣。
书法是一个可以伴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在兴趣的推动下,那绝对是“越努力越精彩”。初学者也好,个中老手也好,每当有得意之作出现的时候,那种喜悦与自豪的感觉,简直就如同“老子就是圣人”般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感又会发过来激发你继续努力朝着下一次的“更高一层”奋进!
这,也是参与者的精神享受!
- 小知识,半熟宣纸还有个名字叫“煮锤”。 很早的时候,人们制造出来的宣纸,也感觉发墨不是适合所有的创作技法,尤其古风的国画,很多都是带有细笔慢工的线条活,于是,采用了“煮锤法”来给宣纸减少洇墨程度,
看见没,采用开水煮石头锤“砑石砑光”的方法,来减小纸张的墨迹扩散程度。
物理原理上,我想应该就相当于烫一遍再将纤维内部管道压扁、空隙压紧了的办法吧。
详见👉半熟宣何以称:“煮捶”? https://www.toutiao.com/i6455052425953804814/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在回答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下面两张纸,分别用什么纸写的?
什么是生宣,什么是熟宣宣纸原产地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古称宣州,故得名宣纸。宣纸分生宣和熟宣,熟宣由生宣加工而成,有时人们或称之半生半熟宣。
生宣由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制成,其中青檀的纤维较长,稻草的纤维较短,长短纤维交织在一起,其拉力、韧性都较强。这一点有点像砌墙,光有粗沙不行,光有细沙也不行,二者混在一起粘性才好。
青檀与稻草要经一百多道工序处理,目的就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当只剩下无机物时,其化学性质才稳定下来,这时才制成浆,再用纸帘捞起来,烘干,这就成了生宣。
根据纸浆中青檀与稻草比例的不同,生宣大致分为特种净皮、净皮、净皮棉连三种,其青檀比例逐级下降,纸的厚度与张力亦逐级下降。
如果在生宣上刷上一层矾,再晾干,这就成了熟宣。其中巩的浓度不同,生宣的厚度不同,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熟宣。
生宣、熟宣有何不同生宣因为其长短纤维交织的特殊构造,故形成特有的洇化性和染湿性。简单地说,一滴墨落到纸上,会立即向四周扩散,就是我们常说的“洇”。
但是,生宣又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墨落到纸上后,水分子跑得快,碳分子跑得慢,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墨色由浓到淡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墨分五色”。
此外,更奇特的是,如果你在纸上画多条相互交叉的线条,其前后笔画非常清晰,可以明显看出后一条笔画压着前一条笔画。
由于生宣的洇化速度快,所以在生宣上写字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不然就会糊作一团。
而熟宣因为矾的原因,洇化性减弱,也就是说没那么洇了,写起来容易一些,但同时纸对笔的阻力大一些,写起来感觉“涩”。
生宣、熟宣各适宜写什么字一般来说,熟宣适宜写篆书、隶书、楷书,尤其是字形较小的字,小行草也宜用熟宣。
生宣中的特种净皮适宜写稍大的篆书、隶书、楷书,净皮棉连适宜写行书、草书,而净皮则是“万金油”,都可以用。
初学者用什么纸毛边纸最适合初学者,这是用竹制成的一种纸,此外,用龙须草制成的书画纸也适合,还有很多人初学书法时用的是报纸。
当然,你如果非要用宣纸,还要选红星,有钱任性,那也沒人反对。
回到文章开头的题目,你应该清楚答案了吧,图1是生宣,图2是熟宣。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历史上有人评价欧阳询说了一句:“不择纸笔”,这是说欧阳询书艺高超,不管拿什么样的笔和纸都能写出一手好字,但是大家则可,我辈则不可,初学者更是不可,也就是说:“不善书者,须择纸笔”。
所以,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生宣、熟宣、半生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者用哪种宣纸好?”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真正意义上的宣纸是安徽宣城泾县生产的纸才叫作宣纸,因为这是泾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独有符合造纸的植物决定的,我们平时看到的或者所用的很廉价和宣纸很相似的纸是书画纸并不是宣纸,只有真正的泾县的宣纸才符合“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美誉,当然宣纸也分档次。
【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据说是写在蚕丝纸上的,说明纸和书法是相应相生的】
要弄清宣纸的种类,我们首先要清楚宣纸的三个大的分类,那就是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纸,看看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生宣:懂得造纸的人就知道,宣纸在制作中要加“矾”这种物质,所以加矾的多少也就决定了宣纸的生熟程度。
生宣就是放矾少的宣纸,放的矾越少,宣纸“生”的程度就越高,所以,一般宣纸有经验的人在买宣纸的时候用手指蘸点水或者拿舌头舔一下就知道生熟程度了,应该说,选择宣纸也是一门技术活。
所以,生宣的特点就是发散性比较好,适合用来写中楷或者大楷乃至于榜书。
由于生宣的纸性是发散性比较好,比较快,所以需要有一定书写功底和书写速度的书法爱好者书写,初学者往往书写较慢,书写速度跟不上纸的发散速度自然出不了好的效果。
【生宣纸发散性能比较好,适合用来写中楷或者大楷,榜书一般也采用生宣纸】
也是由于生宣的发散性比较好,所以特别适合用来画泼墨山水画,例如像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就适合用生宣纸来表现,层层的晕染,收到重峦叠嶂的奇特效果。
在书法方面,个人觉得还是用来写楷书比较合适,显得笔画厚重殷实,符合楷书字体特性。
熟宣:熟宣是和生宣相对而言的,放矾较多的宣纸就是熟宣,因为放矾多,矾阻止了墨水的散发,因此这是熟宣的特点。
熟宣和生宣一样,也有不同的“熟”的程度,生宣的特性是洇墨效果特别好,而熟宣则相反,有些熟宣纸,一笔下去,纸能兜住墨水,甚至还能照出人影,这就是太熟的宣纸了,不能用来写字,画画也只能用来画工笔画,因为用毛笔画工笔画不洇墨水,便能更好地发挥工笔画的特点,工笔画线条细要求高,用熟宣恰好能应对这种特点。
【熟宣纸由于其发散性比较弱,适合用来表现用笔精致细腻的工笔画作,不适合用来写字】
熟宣不适合用来写字,当然初学者也不能选择了,有很多初学者写的字笔画不厚重而显得飘浮,墨色也比较淡,总以为是功力不够或者加水太多,其实是纸没有选对,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选对宣纸至关重要。
半生熟宣纸:半生熟宣纸,顾名思义就是介于生宣和熟宣之间的一种宣纸,从工艺上来说就是放矾适中,不是特别洇墨而又不是完全兜住墨,散发性介于生宣和熟宣之间。
这种宣纸严格来说,用途比较局限,但是就是这种半生熟的宣纸却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写字,为什么呢?因为初学者刚开始接触毛笔字,一般来说手都是不稳的,如果用生宣,手不稳定岂不是满篇都是黑色的墨疙瘩?还有初学者往往行笔犹豫不决,行笔犹如蜗牛爬树一般,如果用生宣的话,墨水很快就把纸洇湿,写不成一个个完整且美观的笔画。
【半生熟宣纸的纸张发散性能介于生宣和熟宣之间,所以适合初学者用来练习书法,以适应初学者执笔不稳,行笔过慢的特点】
而用熟宣也是不可以的,熟宣往往不洇墨,书写效果和书写体验均不佳,而且墨水不洇,会显得笔画飘浮无沉着之感,难以促进书法的进一步提高。
所以,三者比较起来,半生熟的宣纸是最适合初学者用来练习的,发散性适中,既能适应初学者书写速度慢的特点又能保证笔画的丰富性。
事实证明,很多初学者都是用半生熟宣纸来写字。也有人用报纸来练习书法,我认为用报纸练习书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报纸没有固定的界格,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辅助线条,不便于找笔画的起落位置,所以我不主张初学者用报纸练习。
启功先生曾用报纸练习,效果也特别好,但是启功先生属于“善书者不择纸笔一类”,初学者水平低下,还是应当本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则学习书法。
【图一是启功先生在报纸上写的字,启功先生书法功力深厚,学识广博,不择执笔,同样精彩,而初学者则不可效仿,图二就是启功先生在毛边纸上的练习,这种纸张和半生熟宣纸一样,都是初学者可以选择的】
除此之外,由于宣纸包括半生熟的宣纸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所以初学者练习还可以采用普遍存在的有界格的毛边纸,效果和半生熟宣纸是一致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毛边纸也是很好的宣纸。
最后强调一下,宣纸的保存很重要,不管是生宣熟宣还是半生熟宣纸都是如此,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太潮湿,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宣纸的书写性下降,洇墨程度大大提高,导致无法写字,很多人收藏了许多民国乃至于清朝年间的纸,纸固然很珍贵,但是也只能束之高阁,书写性已经完全丧失了,所以,宣纸还是用一点买一点为好,这些择纸的知识,初学者务必要了然于心,才有利于书法的学习。
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熟宣适合画工笔画,生宣画大写意,半生熟画小写意,初学书法用半生熟宣纸。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生宣吸墨快,稍不留神笔划便成了墨猪,适合写草书。熟宣则相反,不怎么吃墨,给人一种飘浮之感,适合画画用。半生半熟,故名思义,刚刚好,就适合我们练字用。本人习字也有七、八年光景,一直选用半生半熟纸练手
,感觉还可以。偶尔也弄点蜡染纸啊,试着集字创作。谢谢邀请,一己之见,供参考。[玫瑰][玫瑰][玫瑰]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各有什么特点?初学书法用哪种宣纸好?
书法用纸最讲究的是宣纸,宣纸是我国的特色。因出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纸总体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墨韵层次清晰。
同时有着墨浑潤,有抗虫蛀性,不易变质,便于长期保存。郭沫若曾给宣纸厂的题词。这样写到"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以表达艺术的妙味"。这句话基本界定了宣纸在中国书法书法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宣纸按其性能可分为三种,
第一是生宣。吸水性强,便于笔墨相发,容易渗化。常用的生宣,有单宣,净皮,螺纹,扎花等。刚开始用生宣要掌握好墨的干湿浓淡。
第二是熟宣。熟宣是生宣经过处理。多半不渗墨或吸墨较慢,再上明矾,骨胶,涂色,洒金,洒云母,涂蜡等而制成。
熟宣品类有定皮笺,冷金笺,珊瑚笺等熟宣,其吸水性较弱。一般用于工笔画较好,写小楷多选择熟宣为上。
第三是中性宣,也就是半生半熟宣纸。性能介于生熟之间,适合于国画兼工笔带写。也可以用于书法。如玉版宣,高丽纸等等。
宣纸有大有小,以长度计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九尺,丈二等。据书画需要而选择。
初学书法不一定用好宣纸,更不宜用生宣,因为生宣洇墨性强,它不允许下笔或运笔有丝毫犹豫,更不能行笔太迟缓,所以对于初学阶段很难掌握纸性,不好正常发挥。
由于宣纸的价格较高,初学没有必要一步到位的就上手宣纸,一般用毛边纸,报纸也可以。要注意选择粗糙纸面,不可过细,宁可枯涩,不要华润过于光滑。过于光滑留墨的纸,留不住笔,练不出功夫还容易养成手滑的毛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