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这次OPEC会议的召开,无疑也算是“给全世界摆了一个大乌龙”。

大家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奔着“每日2000万桶”的减产规模而去(大忽悠特朗普的放言),于是,会议伊始,原油“直上10%+”重天。

然儿,沙特可不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是这样想的……

“顶多愿意在1100万桶的基础上降低23%“,这是沙特的“过程中态度”……

而墨西哥,对于“大多数人”提出的减产方案表示的是“你们随便怎么减反正我不减……”

就跟菜市场买菜的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原油的价格表现可是非常敏感的:

既然大家诚意都不足,那还等什么,已经上不去那就跌吧: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后面看到的,“自高点一路狂泻幅度达20%”。

会议的初步结果远低于预期

头天的会议结束后,形成了一个草案:按5月1日起2个月内每日合计减产1000万桶进行、7月1日起每月减产850万桶

——这与预期的距离可只有一半啊,根本没达到原计划目标。

所以,直至当日收盘,原油的价格便没有“再起来”了。

大家都抱着“围绕自己的利益中心”而考虑,钱可以少赚一点,但市场份额不可丢,生意客户不能丢。

即便是把“邻邦大佬”的页岩油干倒闭了,那又如何,毕竟还是自己的生意重要,站在自己的生意和朋友的生意“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管怎样是顾不了别人的!

市场已经对OPEC组织的合作失去了信心。

以往历届的OPEC成员关于原油的减产会议或者“扩大会议”,取得意见一致的次数极少,甚至于都出现过“开国际玩笑”的场面,因此,对于这次“经济危机更加严重”背景下的合作,市场更是以“对各产油国合作不看好”的态度去应对。

以前大家都能承受的时候,都没有合作成功,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了,谁还不先顾及到自家呢。

好在,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沙特这个“原油界的大佬”能够愿意坐到谈判桌前,来和其他一些“做小生意的”谈谈原油市场的问题,已经算是“非常仁道”了。

在发钞票方面,没人比得过美国,但是在“用原油获得财富”方面,肯定没人拼得过沙特。如此看来,沙特在“兼顾其他人利益”上的做法确实比美国更人性化一点,所表现出的“国际主义精神”要远胜美国。——否则,他就不理睬你们的减产倡议,他就兀自只管自己采油自己卖,你又能如何?

但同时,沙特也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员,历史的案例表明,这个家伙很容易“一言不合就翻毛”,且不止一次,且沙特要是“威武”之后,什么独占的市场的事可都能干得出来,比如直接将原油价格打至个位数。

——反正他们家底厚、反正他们的石油成本全球最低!

多种不信任的猜测,使得市场悲观失望情绪严重,大家已经对OPEC减产会议的最终结果失去信心了,使得原油的走势出现了与理想背道而驰的局面!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感谢邀请!

美国没有参加4月9日OPEC+会议,也未在稍后的G20能源部长会议上做出任何实质性减少产量的承诺。美国此举,粉碎了沙特和俄罗斯希望美国参与到OPEC+扩大的规模的意愿,也使未来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减产计划,充满了较多的变数和不确定,因此抑制了国际石油价格继续维持反弹的格局。

虽然,OPEC+会议讨论了减产1000万桶/日的可能性,但是因为减产配额的问题发生了分歧。OPEC+意欲减产23%的幅度,因此分配给墨西哥的减产数量为40万桶/日,但是墨西哥方面仅仅愿意承担10万桶/日减产份额,原因是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只有168万桶/日,没有没有大幅减产的计划。墨西哥石油部长在会议还没有结束提前离开,导致了OPEC+会议最后并没有改变协商减产的结果。因此导致美国石油期货和布伦特石油的快速下跌。

过去在OPEC+内部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国际油价上升至较高的位置时,OPEC+想达成一份增加石油产量的协议以应对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伊朗拒绝的了当时增加产量的协议。因为伊朗在美国制裁之下,石油出口被封锁,伊朗更不愿意石油出口来弥补伊朗断供后的缺口。后来在俄罗斯的斡旋之后,伊朗才同意了增加产量。OPEC+内部一直因为减产配额发生分歧,这使达成一份行之有效的减产计划难上加难。

即是OPEC+达成一份10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但是相对于当前的因为病毒损失了超过2000万桶/日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连最小程度维持石油价格的维稳都无法达成,更不要说寄望于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了。

所以,OPEC+希望G20国家减产500万桶/日,而G20能源部长会议上美国并没有做出一个实质性减产的承诺,因此希望G20国家减产的希望基本上已经泡汤了。美国仍然是当前全球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虽然在国际石油下跌后,美国页岩油损失了部分产量,接近400万桶/日。这也是美国认为自然减产了。而这个自然减产在没有加入到减产协议的约束中,美国的石油产量在病毒控制后,石油需求转机回复后,美国产量就会反弹了。因此,美国已经成为减产计划的绊脚石了。需要达成一份有突出效果的减产计划,还要美国的表现。

在当前新冠病毒继续蔓延的环境之下,全球石油需求锐减了近3000万桶/日或者以上的数量,但是OPEC+仍然只是讨论了10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如果叠加了自然的产量损失400万桶/日,总计才减少了1400万桶/日的生产供应,而相对于锐减的石油需求仅仅是杯水车薪,更无法保证石油价格的反弹的延续了。

所以,当前全球石油价格仍然要看美国了。而美国因为页岩油产量的损失,对于减产的消极反应,也是OPEC+减产协议的达成充满了更多变数,不确定性将会导致石油价格可能会下跌至更低的位置。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昨晚说真的,石油价格是一波三折,我们来看看时间轴:

22.24:沙特和俄罗斯就减产问题达成协议。这是油价第一波上涨。

22.28:消息人士说欧佩克+以及其他产油国将讨论减产高达2000万桶/日。油价再涨。

23.03:欧佩克+减产是1000万桶/日,油价开始下跌;

23.17:欧佩克压根就没有讨论每日减产2000万桶的情况。油价再跌。

事情还没完,这个会,实际上开了7个小时,其中5个小时用于说服墨西哥接受减产。而欧佩克代表称,不会在没有墨西哥的情况下削减石油产量。对此,墨西哥仅表示象征性地减产10万桶/天。这其中背后没明说的含义在于:墨西哥是唯一的北美OPEC+国家,墨西哥的态度很可能代表了美国的某些态度。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石油大幅减产,那么油价上涨,对美国的页岩油是利好还是利空?如果是利好,那么美国的页岩油会不会抢占墨西哥的市场,同在北美的地理位置?

其实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两个字:利益。

从整体来看此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谁减产,怎么减产,从当前的协议文本来看,俄罗斯的损失最大,将被迫减产253万桶/天的实际产量。沙特阿拉伯则是在产量提高到1100万桶的基础上削减,实际减产大约150万桶。是什么条件,让川普和普京通话后,俄罗斯同意了最大的减产呢?俄罗斯用减产换来了什么待遇呢?这些都值得投资者进一步关注。

而作为此次石油价格战的发起国,沙特、俄罗斯双方的表态无论如何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意味着原油价格战暂时休战了 ,有助于稳定原油市场未来的供需预期。可以理解为原油市场在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经济下行,原油需求减少,这个时候如果提价会不会导致失业?又有新的问题。反正能坐下来谈,就说明有戏,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为啥原油价格这么飘忽不定呢?

这还得从控制全球原油储备量的三大巨头说起,

为了更好地控制全球油价,中东的石油产出国最终达成协议成立了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以沙特为首的垄断组织。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油价的涨跌,OPEC又拉上了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组成了OPEC+。

这样一来美国就不同意了,于是想尽办法自己开发了页岩油,有了页岩油之后,美国的轻质原油(汽油)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和OPEC形成了抗衡。

所以目前全球的石油输出组织基本上形成了沙特、俄罗斯、美国 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为疫情原因,油价下跌严重,OPEC+就商量着要减产,以提升油价,但是这么一来,大家都会从美国进口石油,美国就会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不让美国从中获利,俄罗斯就一直没同意减产;沙特就不高兴了,心想:你不减是吧?行,那我就疯狂增产,看谁耗得过谁。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油价迅速下跌(20~30+美元),最后美国和俄罗斯都受不了了,只得乖乖坐回谈判桌共同商议减产事宜。

其实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市场已经有点情绪免疫了,

加之减产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减产2000万桶/日,最后只打算减1000万桶),况且疫情还在蔓延,需求可能较长时期内都无法回调,所以虽然大家都协议减产,但原油价格还是下跌了不少。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一般的看法是这次减产不及预期。开会中,冒出几次减产是1000万桶还是2000万桶每天的争论。但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经济面因素确实很差,有效需求不足。不管他们减产多少,大多数都是库存。美国的原油库存已经达历史新高了。另外一方面,这个协议我觉得不太好谈,执行起来也很难。欧佩克是中东产油国,俄罗斯是一个产油巨头,但是大家不要忘记美国和一些美洲的产油国。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比中东还大,大概达到1200万一天吧!欧佩克和俄罗斯大概每天能够产1000万桶。而美国的页岩油成本又是最高的。如果美国不减产,南美洲国家不减产,仅仅欧佩克和俄罗斯减产意义不大。而且欧佩克和俄罗斯也不是傻子呀,他们减产了,让美国和南美洲国家去填补份额,这不是钱都让别人赚了吗?所以这个僵局是世界性的博弈结果,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很难马上提升油价。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会议召开后,原油价格最终大幅度下跌?

根据最终发表的会议声明,OPEC+确认自2020年5月1日起启动首轮减产,规模为100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自2020年7月起减产规模调整至800万桶/日,期限至年底,自2021年1月起,继续下调减产规模至600万桶/日,截至2022年4月。这个结果远远不及市场期待,也不符合限产保价的要求,市场产能依然供过于求怎么能够期待油价上涨呢?

还好接下来(今天)还有一场G20能源部长会议,由沙特主持的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将召开,届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巴西、挪威在内的多个非欧佩克成员国将就稳定油市和减产细节进行磋商和讨论。

美国要知趣一点,虽然欧佩克+没有要求美国减产,美国如果自给自足不再侵占传统石油国家市场,也是对疫情带来的产油国困难的一点点支持。美国页岩油革命使自己从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如果美国声明暂时不寻求石油净出口直到疫情后经济完全恢复,市场价格立马上升到45美元以上。

再提一个假设问题,如果美国第一个研发出来新冠疫苗,它会怎么定价?如果美国第三个研发出疫苗,它又会怎么定价?

既然石油国家是命运共同体,那么讨论一下共同行动纲领,才能根本操纵市场。搞垄断有智库,为何不请教?

我反对操纵市场,包括欧佩克过往;它们最后都会被惩罚,只可惜全世界人民都会更早受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